词条 | 凌歊台 |
释义 | 凌歊台,又作陵歊台,在黄山塔南。相传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所建,南朝宋世祖孝 武皇帝刘骏筑避暑离宫于其上。 《太平府志》记载:黄山在郡治北五里,高四十丈,山如初月形。上有宋孝武避暑离 宫及凌歊台遗址。 陆游《入蜀记》卷二也记载了凌歊台谓宋高祖所营。 古凌歊台宏伟巨丽,高出尘埃,有“笙镛黛绿之胜”,从历代诗人描写凌歊台的“宋 祖凌歊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宋家天子游南国,红粉三千百尺台”的诗句中,可 窥凌歊台雄姿之一斑,而今仅存遗址。 凌歊台废于何时不详。李白在《姑孰十咏·陵歊台》一诗中说:“闲云入窗牖,野翠 生松竹”,可见那时还有台馆存在。 明代顾炎武在《肇域志》中记道:“凌歊台在山顶,有石如案,高者五尺,顶平而圆 ,径丈许”,描述了凌歊台遗址。 历代诗人留下了很多吟咏凌歊台的诗词曲。 姑孰溪(李白) 爱此溪水闲 乘流兴无极 漾楫怕鸥惊 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 岸叠春山色 何处浣纱人 红颜未相识 惟有清风闲 时时起泉石 (相传东晋时,北方发生“五胡之乱”,大批难民逃到南方。一天,一位身着素衣年轻貌 美的姑娘来到河边,一边浣纱,一边低声哭泣。来往的人问她为何忧伤,她什么也不说, 趁众不备之际,突然纵身入水,飘然而逝。当时,人们只记得姑娘悲戚感伤的模样却不知 她的姓名和身世,人们互相询问“这姑娘是谁?”(这姑娘是谁的文言文表达就是“姑孰 ”)谆朴善良的当涂老百姓为了表达对姑娘的纪念,就把淹没姑娘的河流叫作姑孰溪。大 诗人李白在《姑孰溪》一诗中写道:“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这除了表达了李白对 悲剧少女的同情叹息之外,也佐证了姑溪河名确实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 凌歊台(李白) 旷望登古台 台高极人目 叠嶂列远空 杂花间平陆 闲云入窗牖 野翠生松竹 欲览碑上文 苔侵岂堪读 凌歊台(台在当涂县北,宋高祖所筑)。许浑 宋祖凌高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 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 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 百年便作万年计,岩畔古碑空绿苔。 (这首诗里,许浑提出三千歌舞事,引起争议。明朝杨慎以为许浑说的三千歌舞之事的宋 祖是刘裕,现在考证诗中的宋祖乃刘裕的孙子刘骏,三千歌舞也是刘骏所为。杨慎当时这么 说的:“许浑《凌歊台》诗曰:“宋祖凌歊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此宋祖乃刘裕也 。《南史》称宋祖清简寡欲,俭於布素,嫔御至少,尝得姚兴从女,有盛宠,颇废事,谢 晦微谏,即时遗出,安得有三千歌舞之事也。审如此,则是石勒之节宫,炀帝之江都矣。 浑非有意於诬前代,但胸中无学,目不观书,徒弄声律以侥幸一第,机关用之既熟,不觉 於怀古之作亦发之,而後之浅学如杨仲弘高棅郝天挺之徒,选以为警策,而村学究又诵以 教蒙童,是以流传至此不废耳。”) (清朝王夫之也对这首诗提出微词:“‘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于许浑奚 涉?皆乌合也。”认为这联跟全诗没有关系,是硬凑进来的的句子。其实许浑登 凌歊台望远,结合想象而言,不算瑕也。李白登此台时虽然没说看到湘潭暮山,巴蜀春水 ,却也说:‘旷望登古台 台高极人目’,差不多也能看到湘潭暮山,巴蜀春水了吧?道理 是通的。从登台回想前朝往事,望远山近水到近看此台荒寂发出感慨,转折也算自然。) 凌歊台送韦秀才。许浑 云起高台日未沉,数村残照半岩阴。 野蚕成茧桑柘尽,溪鸟引雏蒲稗深。 帆势依依投极浦,钟声杳杳隔前林。 故山迢递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当涂乃‘吴头楚尾’之地。) 塞鸿秋(凌歊台怀古)。薛昂夫 凌歊台畔黄山铺, 是三千歌舞亡家处。 望夫山下乌江渡, 是八千子弟思乡处。 江东日暮云, 渭北春天树, 青山太白坟如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