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凌启鸿
释义 凌启鸿

凌启鸿,农学家,水稻栽培学家。较早将系统工程方法论引入作物栽培学领域,倡导模式化栽培;研究提出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类型的叶龄模式、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概念和优化控制理论,建立了水稻高产的定量栽培技术体系。探索划定“农村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村镇建设规划区”,推进江苏省农村现代化建设。

§ 个人简历

1933年5月13日 出生于江苏省启东县(今启东市)久隆镇。

1945-1948年 在江苏省崇明海浜初级农校学习。

1948-1951年 在江苏省南通高级农校学习。

1951-1952年 在苏北稻作试验场工作。

1952-1956年 在苏北农学院学习,农学系本科毕业。

1956-1973年 任苏北农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作物栽培教研室主任。

1973-1977年 在几内亚共和国波尔多农业试验站工作,任农业专家组组长等。

§ 生平介绍

凌启鸿,1933年5月生于江苏启东县(今启东市)久隆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945年小学毕业,随姐姐去崇明海浜初级农校读书,1948年进入国立南通高级农校求读。1951年南通高级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苏北稻作试验场工作。1952年,他被选拔去苏北农学院农学系本科学习。在学习期间被评为“三好生”,并于1955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56年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留校工作,在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室任助教。参加工作不久,即遇上了1958年农业“大跃进”运动。在当时的“创高产”的活动中,他设计并实施了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山芋等作物的高产试验田和密肥辅助试验,意在探索夺取这些作物高产的栽培途径。试验连续进行了两年,虽然设计的高产目标没有如期达到,但使他对这些作物有了较系统的感性认识,也使他认识到简单地把有关单项试验的结果或有关的原理进行组合,是不可能形成高产栽培技术的;要把栽培课教好,首先必须参加高产的实践,然后才有可能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成为作物高产栽培的理论。1961年初,原苏北农学院党委决定调江阴县水稻劳模唐宝铭来院工作,组织专业教师系统学习、总结他的中稻高产栽培经验,试验研究由夏永生副院长主持,凌启鸿作为课题组成员跟班学习。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1963年总结出唐宝铭中稻千斤高产经验,1964年起在扬州地委的施桥(公社)样板点上示范推广。1964至1966年的3年中,样板点由一个生产队扩大到三个公社,影响到整个扬州地区。

§ 主要论著

1 凌启鸿,朱庆森.《小麦各叶位叶片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作物学报,1965,4(3):219~233

2 凌启鸿,蔡建中,苏祖芳.《叶龄余数在稻穗分化进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农业科学,1980(4):1~11

3 凌启鸿,蔡建中,苏祖芳.《水稻茎秆维管束数与穗部性状关系及其应用研究》.江苏农学院学报,1982(3):48~58

4 凌启鸿,张洪程等.《水稻小群体、壮个体栽培模式》.江苏农业科学,1982(10)

5 凌启鸿,苏祖芳,张洪程等.《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中国农业科学,1983(1):9~18

§ 主要贡献

作物叶龄模式的建立,只是解决了作物器官建成时间上用叶龄作指标加以规范,为调控措施的应用提供依据。要使作物单产不断提高,除了不断培育产量潜力更高的品种这个内因外,还必须建立起具有很高光合效能的作物群体空间结构,凌启鸿把这个高光效群体的空间结构指标定名为群体质量指标。从20世纪80 年代起,凌启鸿分析了大量高产栽培资料后发现,水稻抽穗期的群体干物重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而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高产栽培必须着眼于建立抽穗后的高光效群体,抽穗至成熟期光合生产力的大小是衡量群体质量优劣的本质指标。抽穗前群体的培育,不应单纯追求数量,而应注重提高质量。凌启鸿明确了抽穗期群体的质量指标体系,首先,适宜叶面积指数(LAI)是最重要的指标值,同时,抽穗期每个单茎具有和伸长节间数相等的绿叶数,也是质量值,绿叶数愈多,质量愈高。在上述质量指标前提下,阐述论证了涉及“库源”关系的5项形态生理质量指标值:(1)提高群体总颖花量,这既是高产群体的形态指标,也是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群体光合生产力的内在生理质量指标。凌启鸿论证了在适宜LAI时,增加总颖花量不会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2)提高群体的粒/叶比。在有限度的适宜叶面积情况下提高总颖花量,只有通过提高粒/叶比来实现。凌启鸿首创用抽穗期的群体最大叶面积与总颖花数、总结实粒数和谷粒产量作比,提出了颖花/叶(厘米2)、实粒/叶(厘米2)、粒重(毫克)/叶(厘米2)三种粒/叶比表述方式。粒/叶比这一新概念已被认为群体库源协调水平的一项形态生理综合指标,并被育种家作为高产育种的一项重要的性状选择指标。(3)提高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有效分蘖的叶片为有效叶面积,抽穗期存活的无效分蘖有叶而无颖花为无效叶面积。在群体LAI相同时,有效叶面积率高的群体,其粒/叶比和总颖花量均高。凌启鸿观测了有效茎上各叶长度和每穗颖花的相关度依次为倒2叶>倒3叶>剑叶,其下各叶长度和颖花数无关,因此,联系抽穗后的光合能力和籽粒灌浆等,将顶生三叶称高效叶。在群体LAI相同时,高效叶面积应占较高的比例(5个节间品种应占75%~80%),能提高粒叶比。(4)提高单茎茎鞘干重,茎鞘愈重,粒/叶比愈高,抗倒力愈强,抽穗后叶片的衰减愈慢。(5)提高颖花根活量,以结实期根活量(根量与活力的乘积)的平均值与颖花量的比值表示,颖花根活量愈多,叶的寿命越长,结实率、千粒重愈高。凌启鸿将上述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的数量关系归纳为5种:抛物线相关,直线相关,极限相关,偏右峰抛物线关系,序数关系。当高产栽培能全面优化各项质量指标值时,水稻产量就不断提高,这是群体质量指标体系在高产栽培理论上的新贡献。

实施群体各项质量指标的优化,必须找到一个与各项指标密切相关而又便于掌握应用的综合性的动态指标。凌启鸿通过观测、验证,发现了在获得适宜穗数的前提下,提高茎蘖成穗率是全面提高群体质量的一项直观、易被掌握的综合诊断指标,并明确了高产群体茎蘖动态模式是:在合理基本苗基础上,于有效分蘖叶龄期够苗,此后要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根据江苏的品种特性和生态条件,拔节前一叶龄的高峰苗控制在穗数的1.1~1.3倍之内,茎蘖成穗率由长期徘徊在60%~70%之间提高到80%~90%以上,抽穗期无效分蘖存留在0~5%。为实现这一高产的群体动态模式,在壮秧、合理基本苗的基础上,栽培技术要实行三项改革:(1)扩大行距(由20厘米左右扩大到27~33 厘米);(2)改进施肥,主要是增加磷钾肥和大幅度调整氮肥在基蘖肥和穗肥中的比例,由传统的8∶2调整为6(5)∶4(5);(3)提早搁田控苗,当群体茎蘖苗数达穗数的80%左右烤田。1992年起,江苏各地推广提高群体质量的配套技术,扩展迅速,出现了百亩、千亩连片、连续数年平均亩产700千克左右的高产方,高产的重演性很强,简称为水稻群体质量栽培。1993年开始,凌启鸿在江苏组织了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的群体质量栽培研究,任技术总顾问。三年后,取得了和水稻相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建立了这4个作物的群体质量指标体系,提出了在计算确定合理基本苗的基础上压缩营养生长期的群体规模和无效生长,促进经济器官形成和生长期群体有足够生长量和高光合效能的密肥水配套技术体系。上述作物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和对传统密肥技术革新的原理和具体运用方法在江苏各地推广,普遍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出现了许多高产典型。尽管由于品种、气候和生产条件的变化在密、肥运筹的具体数量比例上今后定会有新的发展,但和叶龄模式结合在一起,新的作物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对中国作物栽培的科研、教学和生产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 参考资料

[1] 中国数字科技馆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8489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6: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