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先秦兵制 |
释义 | 先秦是中国军事制度建立和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军事制度的内容可分作军事训练﹑军事组织和士兵种类等方面。 军事训练 当时的士兵主要为统治族姓的族众﹐称为众人或国人。其接受训练的年龄约为二十到六十岁。负责军事训练的军官是司马﹐下有戎右﹑御戎﹑乘马御。军事训练常通过四时田猎进行。春天的称搜﹐夏天的称苗﹐秋天的称狝﹐冬天的称狩﹐都在农闲时进行。 军事训练的内容分为军事动作和使用兵器技能等。属于前者的有列队动作﹑单兵动作以及投石﹑超距﹐即投掷﹑超越障碍等动作。属于后者的是对弓矢﹑殳﹑矛﹑戈﹑戟五种兵器使用的教练。 军事组织 根据传说和甲骨文可知﹐夏﹑商时期军队组织有旅﹑师的建制。西周时﹐王室军队最大的编制为师。有西六师﹑殷八师﹑成周八师(一说成周八师即殷八师)﹐合计为二十二个师(或为十四个师)﹐五万五千人(或三万五千人)。 春秋时﹐军事编制扩大﹐出现了军。各侯国基本上都是三军建制。三军中每军为一万人(一说为一万二千五百人)﹐共三万人。每军置一军将(后称为将军)。二千五百人为师﹐有师帅﹔五百人为旅﹐有旅帅﹔百人为卒﹐有卒长﹔二十五人为两﹐有两司马﹔五人为伍﹐有伍长。军将为卿爵﹐师帅为中大夫﹐旅帅为下大夫﹐卒长为上士﹐两司马为中士。中军主帅为司马或元帅﹐统帅﹑指挥三军。中军为主力﹐其它两军协同中军作战。 当时的战争多列阵而战。阵形布局能否适应敌对双方战争需要﹐对于战争的胜负起重大作用。先秦时军队列阵情况缺乏确切的记载﹐难以详知。20世纪70年代初期﹐秦始皇陵东侧发现的兵马俑坑﹐共为四个。一号坑为右军﹐二号坑为左军﹐三号坑为军幕﹐一个未建成的坑当为中军。其中﹐右军是以战车﹑步兵相间﹐以步兵为主。明显地分出前锋﹑后卫﹑主体﹑侧翼的布置。左军有弩兵﹑车兵﹑骑兵﹑步兵﹐是一个多兵种联合编组。作为统帅部的军幕﹐有战车一辆和几十名手执殳的护卫武士。中军坑未建成﹐其组织状况﹐无从得知。总之﹐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不仅可了解秦代三军的基本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国时各国三军的配置状况。 春秋战国之际﹐一些国家出于军事上的需要﹐用不同颜色的旗帜和衣服作为三军及其士兵的标志。《尉缭子·经卒令》记中﹑左﹑右军各用黄﹑苍﹑白等色旗帜﹐士兵所戴羽毛也与其所在之军的旗帜颜色一致。至战国初期﹐又于军队旗帜书写军将姓名。 战国时期﹐还用士兵佩带徽章的不同颜色和部位﹐来表示其所在行列的位置。队列属于第一至五行的士卒﹐依次佩带苍﹑赤﹑黄﹑白﹑黑等五种徽章﹔队列在前面五个五行的士兵﹐分别在身体不同位置佩带写有本人姓名﹑爵等的徽章。失掉徽章的要诛杀。齐宣王时﹐军将章子曾改变齐军徽章﹐使齐军混杂在秦军中取胜。 不同兵种的士兵装束也各有所异。秦的车兵俑身着重甲。步兵俑身穿短褐或披铠甲﹐勒带﹑束发﹑腿扎行滕(即裹腿)﹔或缚絮衣﹐足登方口齐头履或单梁长靴。骑兵俑头带介帻(圆形压发小帽)﹐身穿短甲﹐足登长靴。 士兵种类 先秦时期﹐士兵可分为车兵﹑徒兵﹑骑兵与舟师几类。 车兵﹐车上的武士。相传在夏代就已出现。殷代也有实用战车的考古发现。西周时﹐车兵和战车增多。周宣王伐荆楚﹐一次就出动兵车三千乘﹐其车兵约为九千人。春秋时﹐各侯国兵车已合计二三万乘﹐车兵数十万﹐车战发展到了顶点。 车战时代﹐如何将士兵与战车组织起来进行战争﹐大致有两种记载。《司马法》佚文一条记为“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其中甲士三人在车上﹐立左边的用弓箭﹐立右边的用矛﹐居中的驭马﹐其余甲士七人在车旁随行。徒兵十五人﹐则在车后。同书另一条则说﹐井田一甸六十四井的地区应出兵车一乘﹑士兵共七十五人﹐以及一定数量的军事装备等物。对于这两种记载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意见认为前者为周代实战编制﹐后者为征收军赋制度。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前﹑后两者均为实战编制﹐士兵人数多少的差别是西周﹑春秋时期发展造成的。但从秦代兵俑第二号坑(左军)中﹐战车后的步兵一般为八人﹐少数为二十八人﹐极少数为三十二人来看﹐以上两说中﹐前一种看法接近事实﹐似可信从。战国虽以徒兵作战为主﹐但并不完全排斥车兵与车战。当时一些国家仍有少数车兵和战车。 徒兵﹐徒步士兵。就其发展状况﹐可分作隶属徒兵和建制徒兵两个阶段。前阶段为夏﹑商﹑西周﹐后阶段为战国。春秋则是由前者向后者转变的时期﹐但更多具有前一阶段的特点。 处于车战时代的西周﹑春秋﹐计算兵力多少常以车乘数为单位。其中虽包括徒兵﹐但不计其数。徒兵仍隶属于车乘。春秋时﹐逐渐使用建制徒兵作战。首先使用徒兵独立作战的是戎人。其后﹐中原的郑国﹑晋国也曾使用徒兵作战﹐但仅是临时性措施﹐车兵仍是军队的主要兵种。 战国时期﹐徒卒作为独立的兵种出现。出兵作战﹐士卒往往多达十万到数十万。战国中﹑晚期﹐秦﹑楚有兵百万﹐韩﹑赵﹑齐﹑燕﹑魏等国各有兵二三十万至数十万﹐合计七国士兵当在三百万人以上。这时计算兵力不用车乘数﹐而采用士兵人数﹐可见徒兵已成为当时主要的兵种。 弩兵是属于徒兵的新兵种。弩最先出现在春秋末期的楚﹑吴﹑越等国。到战国初﹑中期﹐已普遍使用。魏国军队配备有十二石重的弩。韩国以有“强弓劲弩”驰名于世。 骑兵﹐骑马的士兵。关于它的出现时间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是商代可能就有骑兵﹔可是另一种意见认为﹐骑兵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并与车兵混编。如晋执政卿智伯要围攻赵﹐赵襄子派延陵生带兵车和骑兵先到晋阳设防。此后﹐骑兵得到发展。公元前 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命令军队采用胡人服饰﹐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穿皮靴﹐训练在马上射箭的技能。后五年﹐又再次命令将军﹑大夫﹑嫡子和代地官吏皆衣貉服﹐进一步推广胡服骑射。与此同时﹐别的国家也建立了骑兵部队﹐从五千骑至万骑不等﹐用于配合步﹑车兵作战。秦俑第一号坑中﹐无骑兵俑﹔第二号坑为步﹑弩﹑车﹑骑四个兵种混编队列﹐其中只有一百一十六个骑兵俑。可见骑兵占少数。骑兵或用作奇袭﹑冲锋﹐或用来对付擅长骑射的戎狄。 骑兵随战地的不同﹐编组也各异。平原之地﹐五骑为一列﹔险阻之地﹐三十骑﹑六十骑为一组。秦俑第二坑的骑俑是四骑为一组﹐十二骑为一列﹐八列(九十六骑)和六乘战车组成长方形骑兵阵。 舟师﹐指舟船运载的军队。它先后为南方一些侯国如吴﹑楚所使用﹐但仅用于运兵﹐不直接投入战斗。后秦国为统一全国﹐亦建立舟师。秦舟船较大﹐一艘船能载五十人和三月粮食﹐日行三百余里。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伐楚﹐率十万军队﹐乘船万艘﹐载米六百斛﹐沿长江而下﹐声势颇为浩大。 战国时期﹐军队分工细致﹐据《六韬·王翼》记﹐军中除主帅外﹐有腹心(管计谋)﹑谋士﹑天文(主观察星象气候)﹑地利(主了解地形)﹑兵法﹑通粮﹑奋威(主选择有才力者)﹑伏旗鼓(主出奇兵)﹑股肱(司军事工程)﹑通材(司对外联络)﹑权士(司奇计)﹑耳目(司谍报)﹑爪牙(任鼓动)﹑羽翼(任对外宣传)﹑游士(任间谍)﹑术士(用迷信术鼓动士气)﹑方士(任医疗)﹑法算(任会计)等专业人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