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牧 |
释义 | § 生平简介 冯牧 冯牧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8年到延安。曾在鲁艺学习和工作。后任《解放日报》文艺部编辑、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新华社前线记者。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昆明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新观察》主编,《文艺报》副主编、主编,文化部文学艺术院副院长,中国文联副秘书长,中国作协第三、四届副主席和书记处常务书记,《中国作家》主编。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评论集《繁花与草叶》、《耕耘文集》,散文集《滇云揽胜记》。 冯牧诞生在名门世家,自幼受到的文化熏陶。冯牧的父亲冯承钧,是北师大的名教授,精通法文,兼通英文、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光是译著便有三四十种,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可波罗游记》。中学时代冯牧就是多才多艺的高材生:初通英语,涉猎了古今中外一大批名著;很早领略了京剧表演艺术,被程砚秋收为弟子。冯牧还是北京中学生百米仰泳亚军。 § 作品年表 冯牧作品 《冲破荆紫关》(散文、报告文学集),1947,华北新华书店。 《新战士时来亮》(报告文学集),1947,华北新华书店。 《四月的战争》(报告文学集),1947,太乐新华书店。 《时来亮》(报告文学集1950,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政治部。 《这里永远是春天》(散文集),1956,云南人民出版社。 《繁花与草叶》(评论集),1959,百花文艺出版社。 《激流小集》(评论集),1962,上海文艺出版社。 《滇云揽胜记》(散文集),1980,百花文艺出版社。 《耕耘文集》(评论集),1981,上海文艺出版社。 《新时期文学的主流》(评论集),1981,人民文学出版社 《冯牧文学评论选》(评论集),1983,湖南人民出版社。[1] 其他相关 冯牧写过的文章: 云南手记(上)1961年2月17日——4月18日 连锁公司自动配货系统 云南手记(下)——1961年2月17日-4月18日 基于EC平台的商品配货管理方案 论广州市经济发展战略 考试(外一则) 论海南经济综合发展战略和布局 再创垦区教育的新辉煌——省农垦总局教育发展侧记 通过SSL VPN简化安全访问的策略 书法文化的区域初步研究 冯牧写过的书: 耕耘文集 冯牧文学评论选 滇云揽胜记 新时期文学的主流 冯牧散文选萃 但求无愧无悔 激流小集 繁花与草叶 沿着澜沧江的激流 今文观止 冯牧写过的论文: 图像小波压缩编码的比特分配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论加重抢劫罪 流行文化与当下首饰设计风尚 探析书籍装帧在图书市场中的作用 论转化型抢劫罪 报应刑正义价值初探 中国高校标志设计研究 上海新天地西餐厅室内装饰风格探析 CCM及其组分耐久性的加速实验研究 抢劫罪的客体探讨 [2] § 人物评价 冯牧1940年开始写评论文章和散文。解放战争期间写过战地通讯、特写。全国解放后,主要写文艺理论。冯牧的评论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冯牧很关注培养青年作家,成绩显著。粉碎四人帮后,冯牧敏锐地抓住重要问题进行评论,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冯牧的散文大多描绘云南边疆风光,在富于诗情画意的描绘中,夹有回忆与感受,《滇云揽胜记》是一本有特色的散文集。 § 冯牧文学奖 冯牧(右)与文学评论家光未然 于2000年创办,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冯牧文学专项基金设立的全国性文学奖项,是冯牧的生前友好和学生筹集资金专门设立的。该奖所设青年批评家、文学新人和军旅文学三个奖项,在中国均还是第一次。冯牧文学奖以对那些富有创见的青年批评家、潜质优秀的文学新人和对当代军事文学发展作出贡献的军内外作家的奖励,以缅怀文学前辈冯牧同志杰出的文学批评业绩、对文学新人不倦的发现和扶植、对军旅文学毕生不泯的热情,完成冯牧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遗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