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充血
释义

§ 内容

congestion  机体局部组织、器官的小血管过度扩张,内含血量比正常增多的现象。按其发生机理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动脉充血又称为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主要是由于小动脉扩张致血液流入组织中的量增多。一般来说,动脉充血的时间短暂,对机体有利。如:热水浴后皮肤充血、饭后胃粘膜充血等。病理性动脉充血见于炎症性充血。静脉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或瘀血,指静脉从组织引流出的血液减少,血液瘀积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瘀血局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显著扩张,血液含量增多,但该部血液灌流量减少。病理状态下,静脉充血比动脉充血远为多见,故前者更有临床意义。瘀血时由于缺氧、组织代谢障碍及中间代谢产物堆积,轻者引起局部实质细胞的变性,发生相应的形态改变和功能降低,重者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在慢性瘀血时实质细胞常由于营养不良而萎缩。常见瘀血有慢性肺瘀血、慢性肝瘀血。

§ 病因

血管舒张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血管收缩神经兴奋性降低、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增加等,引起细动脉扩张、血流加快,使动脉血输入微循环的灌注量增多。常见的有:①生理性充血,如进食后的胃肠道粘膜、运动时的骨骼肌和妊娠时的子宫充血等;②炎症性充血,见于局部炎症反应的早期,由于致炎因子的作用引起的轴索反射使血管舒张神经兴奋,以及组织胺、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使细动脉扩张充血;③减压后充血,如局部器官或组织长期受压,见于绷带包扎的肢体或大量腹水压迫腹腔内器官后,组织内的血管张力降低,若突然解除压力,受压组织内的细动脉发生反射性扩张,导致局部充血。

§ 病变及后果

动脉性充血的器官和组织,由于微循环内血液灌注量增多,使体积轻度增大。充血若发生于体表时,由于局部微循环内氧合血红蛋白增多,局部组织颜色鲜红,因代谢增强局部温度增高可有搏动感,镜下见局部细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动脉性充血是短暂的血管反应,原因消除后,局部血量恢复正常,通常对机体无不良后果。[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4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