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倒卵叶紫麻
释义

§ 简介

倒卵叶紫麻

种拉丁名:Oreocnide obovata (C. H. Wright) Merr.

科中文名:荨麻科

科拉丁名:Urticaceae

属中文名:紫麻属

属拉丁名:Oreocnide

海  拔:200-1400

英文植物志:5:183

§ 医药信息

【药 名】:倒卵叶紫麻

【拼 音】:DAOLUANYEZIMA

【来 源】:为荨麻科植物倒卵叶紫麻的根,全株。

【功 效】:祛风除湿、祛瘀止痛、接骨。

【主 治】:治小儿麻疹、水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

【性味归经】:苦,平。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2克。

【别 名】:癞皮根(云南红河)、道地杜(广西)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

【拉丁名】: oreocnide obovata (CHW right) Merr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1]

§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或攀援状灌木,高1.5-3米;枝灰褐色,被粗毛和短柔毛,后渐脱落。叶倒卵形或狭倒卵形,稀倒披针形,长7-17厘米,宽3-9厘米,先端骤凸或短尾状,基部钝圆形、宽楔或微缺,边缘自下部以上有牙齿或钝锯齿,上面粗糙,有时有泡状隆起,下面被一层浅的灰色毡毛,有的以后变无毛,脉上有短粗毛,基出脉3,其侧生一对伸达上部近边缘处与最下一对倒脉环结,侧脉2-3(-4)对,最下一对自叶中下部伸出,其余各对在近边缘处彼此环结;叶柄长1-7厘米,被短粗毛和短柔毛;托叶条形,长7- 10毫米,下面中肋上疏生短粗毛。花序生当年生枝和老枝上,长0.8-1.5厘米,2-3回二歧分枝,花序梗上被短粗毛,团伞花簇径3-4毫米。雄花在芽时径约1毫米;花被片 3,稀2,卵形,长约0.7毫米,外面生微毛;雄蕊3,稀2;退化雌蕊棒状,长0.4毫米,被绵毛;小苞片卵形,长0.5毫米、中肋疏生微毛。雌花卵形,长约1毫米。瘦果卵形,稍压扁,长1-1.2毫米,外面生微毛,肉质“花托”盘状,生于果的基部。花期12月至翌年2月,果期5-8月。

§ 主要用途

茎皮纤维可制绳索或代麻原料。

§ 种间区别

我们认为倒卵叶紫麻Oreocnide obovata (C. H. Wright) Merr.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变种,从它们中可以明显看到,叶先端短尾状渐尖一凸尖一凹缺的演化趋势,因它们的地理分布区重复很大,故我们仍按变种一级处理。

§ 功能用途

分类: 医药

【瑶药】道弟杜(金秀),野水麻(龙胜):全株治小儿麻疹,水痘,风湿,跌打《桂药编》。

来源: 《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