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倍频 |
释义 | 倍频(frequency doubling) 频率为v的辐射通过某种晶体材料传播出来时就成为二种频率的混合,一种是原来的频率v,另一种是新的频率2v,倍频是弗兰肯(Franken)等在1961年第一次观察到的,他们把脉冲红宝石激光器产生的波长为6943Å的光聚焦在一块石英晶体上,从而产生3472Å的二次谐波。倍频是一种非线性效应,现在认为光的电磁辐射与固体中的电偶极子相互作用引起振动,这种振动使偶极子本身成为电磁辐射源。在偶极子振幅小时,其发射的辐射与入射辐射相同。随着入射辐射增强,偶极子振幅增大,结果非线性效应变得明显,偶极子的振动频率产生谐波,其中最强谐波是入射频率的二倍。故倍频也称产生第二谐波(second harmonic wave)。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