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兆玄 |
释义 | § 人物简介 1965年,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 1968年,加拿大雪布克大学化学硕士毕业; 1971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毕业。 刘兆玄受陈履安提携到“国科会”任职,颇受前“经济部长”李国鼎赏识。 与前“内政部长”张博雅同为台湾师范大学附中校友,与李远哲私交甚好。 着重研究无机化学,共发表砂氟化学方面的著作20余种。爱好写武侠小说、画画。 高中时与兄弟以“上官鼎”为笔名撰写并出版了《芦野侠踪》、《沉沙谷》、《铁骑令》等10部武侠小说,曾帮古龙代笔续完《剑毒梅香》。 曾跟名画家梁又铭学画,绘画功底扎实。 爱好阅读、网球、电视电影、音乐、参观展览、旅游、养宠物等。 妻钱明赛,女刘正薇、刘正芸,子刘正豪。兄弟共六人,排行第五。 § 个人经历 1971至1975年,任台“清华大学”副教授; 1972年,任《科学月刊》杂志编辑委员、总编辑; 1975至1979年,任台“清华大学”教授; 1979至1982年,任台湾地区“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企划考核处处长; 1982至1984年,任台“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1984至1987年,任“国科会”副主任委员; 1987至1993年,任台“清华大学”校长; 1993年3月至1996年6月,任台当局“交通部长”; 1993年8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 1996年6月至1998年,任“国科会”主任委员,任内编寨完成台第一部《科技白皮书》; 1997年8月,当选第中国国民党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常委,并于2000年6月连任中常委; 1997年12月至2000年5月,任台湾地区“行政院副院长”兼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院”大陆政策指导小组召集人; 1998年9月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策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9年,任“行政院国家永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9年3月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小组指导委员; 1999年12月,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杰出校友奖,为该奖项第二位获得者; 2000年3月,任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副召集人; 2000年7月,至2004年任中国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董事; 2001年7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 2001年12月,当选第五届“立法委员”; 2002年2月,当选为台当局“立法院副院长”; 2004年8月,出任东吴大学校长,重回学术界工作;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时,表态支持多年好友马英九; 2008年4月,由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当选人马英九宣布,将担任台“行政院长”; 2009年9月,因“八八水灾”救灾不力辞职。 § 与上官鼎 刘兆玄 上官鼎是刘兆玄、刘兆黎、刘兆凯三兄弟的共同笔名,暗寓三足鼎立之意,而以刘兆玄为主要执笔人。 刘兆玄,1943年生,湖南衡阳人,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1971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回台湾后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清华大学校长,兼任《科学杂志》总编辑,著有无机化学研究专著20余种。 上官鼎的武侠小说,为其早年之事,始于60年代初应征代古龙续写《剑毒梅香》,接着以《沉沙谷》 一局成名。上官鼎之作,文笔新颖但武打仍不脱旧的传统,又因三兄弟合写而难免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1968年,刘兆玄出国留学,“登报宣告封笔”,以后便专心化学,不再复出。 上官鼎作品十部:《芦业侠踪》《剑毒梅香》(《河洛一剑》)《长干行》《沉沙谷》《铁骑令》《烽原豪侠传》《七步干戈》《萍踪万里录》《侠骨头》《金刀亭》。 § 仕途之路 刘兆玄 妙计助选国民党 2005年11月29日晚,赴基隆市助选的马英九匆匆赶回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向核心幕僚说明刘兆玄提出的“辞主席建议”。诸幕僚大惊,当场纷纷反对。国民党某高层认为,县市长选举四年一次,没有重要到马英九必须以党主席为赌注。马英九闻言,马上面色凝重,反问道:“县市长选举不重要,那为什么我要南北奔波三百多场?” 11月30日,国民党选战对策小组首次讨论此事,正反意见充分激荡,讨论过程一直延续到次日上午,但始终无法求得一致共识。 12月1日,态度相当坚定的马英九“独排众议”,向媒体宣称“若国民党不过半,将辞去党主席”。台湾舆论称之为“马英九从政以来的最大豪赌”。 12月3日,台湾县市长选举,很多原本不投票的民众为“抢救马英九”纷纷出来投票。国民党大胜,马英九一举奠定泛蓝共主地位。而刘兆玄的献策,被认为是国民党催票成功的关键。 “我和马英九谈话时,重点不是要去催票,催票的方法有很多,不需要我去操心。”不愿留任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中常委的刘兆玄说,“重要的是,马英九过去一直让各界有一个刻板印象:在关键时刻总是比较退缩,瞻前顾后。这一次马英九的动作,不但是做给国民党内部看,也是要让国民党外的民众看到,马英九真的不一样了。马英九需要这样一个动作,作为他推动国民党改造的动力。” 与马英九的莫逆之交 刘兆玄在马英九还担任台湾“法务部长”时就与马相熟。在当时的施政满意度调查中,每次民调公布,时任“交通部长”的刘兆玄和马英九总是分列第一、二名。 一向被认为自负甚至带有狂气的刘兆玄说,他欣赏马英九的原因是,“我观察了他一阵子,他是一个坚守原则、表里如一的人。不像有些‘阁员’,常是说一套做一套”。而当时马英九因为“扫黑扫过头”,被党内暗箭射得遍体鳞伤,而刘兆玄也因阻挡“立委”染指交通工程遭抗议一片。两人理念接近,同是当时不为当道所喜,因此更成莫逆之交。 所以,当1998年马英九首度参选台北市长时,老家就在马英九竞选总部边的刘兆玄常常一下班就去帮忙。后来,纳莉风灾导致台北市大淹水,让马英九备受各界抨击。马英九也是第一时间请出在“行政院副院长”任内曾建立起台湾防灾体系的刘兆玄,让刘出面替台北市建立防灾体系。 刘兆玄说,他和马英九都是那种“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两人从不会搞饭局,也不搞什么联谊,就是都关心国民党、关心时事,常常想到一些重要的事就彼此交换意见。有许多关心国民党的人,“知道我和马英九可以说得上话”,所以常会找刘兆玄讨论时局,也关切地催促刘兆玄,“赶紧去和马英九说啦”。这次县市长选举,刘兆玄是在投票前夕,才打电话约马英九见面的。他对自己与马英九见面一事被国民党曝光略有不悦,一再强调:“只有关键问题,真的有需要,我才会去说啦。我当大学校长忙得很。”话虽如此,可偏偏在马英九选后每个改造国民党动作的背后,又隐现刘兆玄“大破才能大立”的主张。 § 辞职 刘兆玄 “八八水灾”酿成惨重灾情,“行政院长”刘兆玄“内阁”遭批救灾不力,引发改组声浪。刘兆玄2009年9月7日下午宣布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他二度向马英九提出辞呈,“现在是离开的时候”,并宣布已经获得马英九批准。他将在2009年9月10日上午“行政院会”上,带领“内阁”成员总辞。 刘兆玄指出,这次“八八水灾”,死亡、失踪人口超过1700多人,这个行政责任,应该要由身为“行政院长”的他概括承担,8月中他就向马英九主动请辞,但灾区百废待举,因此承诺带领“部会首长”进驻灾区,尽快把慰助金发放出去,以及把安置的工作做好。 刘兆玄说,前两天他面报马英九,说明发放慰助金的进度均达8、9成,安置部分则达92%,灾民的满意度也很高,而重建的条例已经通过,特别预算的编制送进立法院,也通过了土地保育的纲要计划。“我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现在是离开的时候,我是最高行政首长,所有责任由我一肩挑起,于是再次向马英九提出辞呈”,刘兆玄说,他和马英九深谈,他也向马英九表示抱歉,向台湾民众抱歉,很多工作应该要做得更好。 马英九感谢刘兆玄任职以来对台湾的贡献,以及忍辱负重,勇于负责的精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