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元朗
释义

§ 地区介绍

元朗元朗(英文:Yuen Long;1960年代以前作Un Long)是香港新界西北部元朗区的主要区域,是一个冲积平原。元朗的区域中心位于青山公路元朗段两侧,通称元朗市中心或元朗市,所指的是该处的一些已发展区。那里是元朗最繁盛的地方,商业活动频繁,亦是区内的交通枢纽,也是元朗新市镇的核心部分。其次出名的街道是教育路、又新街(又称元朗食街)等。著名建筑是千色广场、元朗广场、新元朗中心及YOHO Town。

除了元朗市中心外,另外也有一些次区域中心,例如天水围市中心、洪水桥、流浮山正大街、朗屏、厦村市、锦田市等等。[1]

§ 历史发展

元朗

元朗自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秦朝时已随香港地区一起并入中国版图,在历代行政分区的变易中,隶属广东省之下的一个县份。现有的原居民有唐代南移的邓氏、宋末文天祥后裔的文氏。

元朗居民过去主要以务农为生,亦有渔业和生产盐与珍珠。元朗过去盛产稻米,当地生产的“元朗丝苗”曾是香港人最爱的米食,主要供应上水和沙头角,甚至远销至南洋。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南头一带发生饥民抢米暴动,众多乡绅请求在当地建县。因此明朝政府于万历元年从东莞县划出56里、7608户,共33,791人,成立新安县,县治设在南头。自此由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起,到清宣宗道光21年(1841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为止,元朗地区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此前,清初的海禁政策和为对付郑成功而实施的迁界行动一度使元朗变得荒凉。

古时疍家在元朗和流上通南坑其中称为“大树”的地方建成一小庙,以祭祀天后;这就是今天十八乡大旗岭大树下天后庙的基础。由于该庙居于一棵方圆数百尺、浓荫蔽日的大树之下,故得此名。大树下天后庙曾多次重修:清朝咸丰、光绪时和1962年台风温黛袭港后各大修一次。大树四周本是一片泽国,西面是蛋家湾,东面是蛋家埔。后来由于人口和商务增多,元朗旧墟的前身大桥墩墟于焉成立。《新安县志》中清楚纪录“大桥墩墟:附峰 圆蓢”。

于1970年代,香港政府把元朗一些地方发展为新市镇。元朗新市镇位于凹头以西及屏山以东,现时人口21万。天水围新市镇位于横洲以西,屏山的北面及厦村的东面,名称取其附近的天水围村,是以住宅为主的新市镇,现时人口27万。

§ 地理环境

元朗

元朗区位在新界的西北边,三面环山,地势平坦,元朗是一片平原,原来这里是连绵的农田。在多山的香港,只有这一块平整而广阔的平原。

新界的地理位置十分接近后海湾,元朗的地形是低洼地区,一旦后海湾或附近的去水河道一泛滥,新界便受到水浸的影响造成人财的损失,后海湾位于元朗较高的地区,下大雨后海湾容易泛滥所以会把大量的雨水向元朗区下流,令到元朗区的殖豪地、菜田或平坦地方水浸更为严重,加上元朗区里许多的河道中,生长了很多的水草,植物在那里,有些甚至生长在小河道的中间,令排水量减少,因而增加了海水泛滥的机会和水浸的严重性。

基于地理关系,元朗自古以来是一个以渔农为主的乡郊型小区,居民以耕田或在鱼塘养鱼为生,民风纯朴。自七十年代起,在政府的政策驱动下,元朗市及天水围相继成为现代化的卫星城市。市内大厦林立,商业欣欣向荣,小区设施完备。

§ 经济状况

元朗

元朗是一片平原, 以前这里是连绵的农田。自古以来,元朗是一个以渔农为主的乡郊型社区,居民以耕田或在鱼塘养鱼为生。远自宋朝(公元960-1279)已有大批居民落籍元朗。邓氏家族和文氏家族为可知最早落籍元朗的居民。

自七十年代起,元朗市及天水围相继成为现代化的卫星城市,市内大厦林立,商业欣欣向荣,社区设施完备。

自三号干线及大榄隧道于一九九八年中启用后,元朗区对外交通已大为改善。当九广铁路西铁于2003年开始投入服务后,由元朗往深水只需20分钟。

虽然元朗发展迅速,日趋现代化,元朗仍是一个传统乡郊及现代化城市兼备的新市镇。[2]

§ 地区特色

由于元朗大自然区域很多,故四周都可以看到青山绿树。大自然环境中,以米埔保护区和流浮山最为人熟悉。至于人口较稠密的市中心和天水围,也分别设有宽阔的元朗市镇公园和天水围公园。除了以上的休憩地点外,元朗亦不乏运动设施,如水边围村附近的元朗运动场,便提供多种球类的场所,后面更建有元朗公众泳池。

元朗区的特色小食很多,食店多集中在元朗大马路和元朗市中心的教育路及安宁路。市中心闻名的食物,包括B仔凉粉、恒香老婆饼和荣华饼家的传统饼食。此外,市民可到元朗广场和开心广场,以及连同附近各式各样的小型商店购物,那里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购物地段。

元朗的古迹文物,还不止这些。一九九三年,这里开辟了一条“屏山文物径”,将多幢各具历史价值的建筑如邓氏宗祠、上璋围、洪圣宫、杨侯古庙等串连起来。在这条文物径的尽头,有一座“聚星楼”,其实它是六角型的古塔,也是香港现存的唯一的古塔,原高七层,后因风雨侵蚀,现在只剩下三层。据邓氏族谱记载,这座古塔已有六百多年历史。[3]

屏山文物径

屏山文物径为本港首条文物径。屏山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邓氏其中一支早于十二世纪时已定居于此。多类瑰丽建筑先后兴建,不少至今依然屹立,见证过往的历史和社会发展。 屏山文物径

屏山文物径蜿蜒于坑头村、坑尾村和上璋围间,长约一公里,将多座典型中国传统建筑接连起来,信步可达。文物径沿线的独特古迹包括邓氏宗祠(本港最大的祠堂)、聚星楼(香港唯一的古塔)、上璋围、觐廷书室、洪圣宫、杨侯古庙及其他多座传统建筑物。

邓氏宗祠位于屏山坑头与坑尾两村之间,于南宋咸淳九年(公元一二七三年)由第五世祖邓冯逊建成,清康熙初年进行重建。宗祠是三进两院式的建筑,横梁刻有各种动物和吉祥图案,屋脊饰有石湾彩瓷。邓氏宗祠之最大特色是正门没有门槛,而前院则有红砂岩之通道,由此可知邓氏族人曾任朝廷要职。往昔,邓氏宗祠内设达德学校,可容纳学生数百人。

聚星楼是香港现存唯一的古塔,约建于公元一四八六年,由邓氏家族第七世邓彦通兴建。聚星楼以青砖麻石砌成,分三层,呈六角形,高三丈。塔原高七层,后因台风侵蚀,上部四层已经塌毁,只余下三层。据称,聚星楼是一座风水塔。其矗立于上璋围之北,面对后海湾,寓意拒挡北煞、镇压洪水,潮退时免受退财之灾。其次,聚星楼所祀奉之魁星,相传掌管人间功名文采,可护佑族中子弟在科举中考取功名。

天水围

天水围是香港的第八个新市镇,发展划分为两个区域: 天华路以南(称为天水围南)及天华路以北(称为天水围北),两者均主要是公共房屋,另有居屋及小量私人住宅。首批居民于1992年4月开始迁入,全个新市镇总人口约有27万。随着天水围北的楼宇不断落成及居民的迁入,天水围的人口亦不断上升。

为配合其名称,天水围新市镇的设计着重予人一种天水相连的辽阔感,区内公园的水饰设计更加强了这种效果。天水围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住宅为主,商业、社区、康乐及其他设施均能自给自足的市镇。天水围有多个大型私人屋苑和公共屋邨商场,各种货品应有尽有。

而一个位于天水围市中心的室内商场,更设有大型超级市场、戏院、康体健美中心、儿童游乐中心和食肆,是假日消闲的好去处。元朗唯一一所具国际水准的酒店亦座落于这个商场,酒店附设客房和服务式套房,供旅客使用。[4]

§ 人物

安定王

北魏安定王

姓名 元朗

谥号 无

政权 北魏

在世 513年-532年

在位 531年-532年

年号 中兴:531年十月-532年四月

北魏安定王元朗,生于513年,531年十月即位,次年四月被杀,年二十岁。在位六个月。年号:中兴。

§ 生平

安定王本是北魏宗室,任职冀州渤海太守。高祖父是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太子拓跋晃,曾祖父北魏第1代拓跋太洛(其实是南安王拓跋桢,元彬过继给拓跋太洛)、祖父北魏第2代章武王元彬、父亲是北魏第3代章武王元融、母亲是程氏。前废帝东海王元晔被废,高欢拥立元晔的族子、章武王元融的儿子元朗继位

§ 继位

531年三月,尔朱荣部将晋州刺史高欢统帅六镇流民来山东,得到殷州赵郡大族李元忠、冀州大族高乾、高敖曹兄弟等人协助,分余众占据殷、冀二州。高欢本是葛荣部下,统率葛荣败后的鲜卑流民,深得流民拥戴。高欢严肃流民纪律,规定他们第一,要与汉人和睦相处,第二,要听从自己的命令。高欢成为鲜卑流民和汉族大姓联合势力的领袖。为了讨伐尔朱氏集团,高欢接受孙腾的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立魏太武帝景穆太子元晃的玄孙、安定王元朗在信都城西为帝,与尔朱氏所立的节闵帝相对抗。

尔朱兆和听说高欢要与自己争天下,又立了一个皇帝,非常气愤,与尔朱仲远、尔朱度律等率大军二十万攻打高欢,高欢率骑兵二千、步兵三万迎战。高欢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沉着应战,巧施反间计,促使尔朱氏之间互相猜忌,分散力量,从而占领邺城,击败尔朱氏。532年四月,高欢攻入洛阳,先后杀死元恭、元朗二帝,又立孝文帝孙、广平王元怀第三子平阳王元修为帝。

§ 悲惨结局

元朗,公元531年10月被高欢在信都立而为帝,以与尔朱世隆控制的节闵帝相抗衡,改年号为中兴。

第二年4月,高欢攻入洛阳后,元朗也迁洛阳,高欢杀尽尔朱氏后,感到元朗的世系太远,无号召力,又于公元532年4月,在废黜元恭的同时,废黜了元朗,降封为安定王,不久,又于洛阳将他引进门下外省,高欢用毒酒将他毒死。

元朗史称后废帝,也称安定王。元朗的陵墓位于邺西南野马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