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净土寺
释义

净土寺净土寺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东北角。据清代《应州志》载,净土寺于“金天会二年(1124)僧善祥奉敕创造,金大定二十四年僧善祥重修”,距今已有860多年的历史。大雄宝殿是全寺之主殿,为金代原物,深广各3间,平面呈方形大殿设覆斗形大花板,以梁袱划分9格,分别作成9个藻井,中部的斗8藻井最大,藻井下饰以天宫楼阁,作混金彩画。

§ 寺庙简介

净土寺 全寺建筑分布在东西两条轴线上。现仅存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全寺主殿,金代原构,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略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用筒、板瓦覆盖,檐头镶以绿色琉璃。檐下斗拱四铺作,出琴面昂。角柱有显著的侧脚升起。历经金大定、明景泰,成化、崇祯多次修葺,尚存原貌。扇面墙绘有明、清时期彩画。

大殿天花、藻井及天宫楼阁的混金作法,是金代少见的珍品。整个天花藻井的构图繁复,反映了金代室内装饰绚丽多彩的时代特点。

天宫楼阁,既是精制的建筑模型,又是出色的工艺品,其仿木构建筑形式,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形制,对研究金代建筑具有参考价值

§ 寺庙布局

净土寺净土寺修建在一处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深山丛林之中,与仙人崖毗邻,遥遥相望。净土寺四周有18座陡峭青翠奇峰怪状的山峰,朝向文殊菩萨殿。素有“十八罗汉拜文殊”之说。十八峰层峦吐翠,叠嶂含秀,山泉泛涌清流,交织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寺院背后沟分两岔,悬崖峭壁,形成自然屏障,呈现出极其和谐壮观的自然景观。

依山而建的净土寺,风景如画。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伽蓝、祖师殿、古佛殿、金刚殿、大雄宝殿、菩萨殿,还有在西北首屈一指的500罗汉堂等建筑布局合理,一色的琉璃红砖瓦房,在阳光的普照下闪闪发光,地气感灵,有美不胜收之感。最引人注目的是佛指舍利塔、金碧辉煌的金刚殿、500罗汉堂和三层藏经阁,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该寺群山环绕,苍松满谷,山风吹来,松涛阵鸣,人称“净土松涛”,为秦州十景之一。

这里还有四大圣泉:智慧泉、般若泉、宽心泉、药王泉。泉水清冽甜美,沁人肺腑,成为游人和朝圣者开怀畅饮的“圣水”。

环顾净土寺四周,山峰峭岩叠垛,各具奇姿,山峦层层叠叠,深幽藏秀,奇景醉人,中外游客纷沓而至,引起一片惊叹和赞美声。

净土寺该寺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为金代原物,深广各三间,长15米,宽12米,平面略成方形,单檐歇山项,上覆筒、板瓦,檐头镶绿色琉璃瓦,坡度较平缓。檐上为斗拱铺作,斗拱疏朗,四角挑檐升起,呈柔和弧线。虽经历代修葺,尚存原貌。明间装隔扇门,次间下彻槛墙。整个殿宇秀丽雄伟,是典型的金代建筑。殿内有清代壁画,内容为佛,菩萨,第子等,构图和技法具民间传统画风。手法熟练,技巧高超,后经补绘,虽失原貌,但仍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特别是殿内的天花藻井,称为八门九星之天宫楼阁,全为木质雕刻。在复斗形的天花板上,以房梁分为九个格,即九个藻井,每个藻井中心为一个红色圆心,呈八角形,雕刻精细,色泽花丽,是少见的金代珍品。

当心间的藻井最大,藻井下饰以天宫楼阁,作混金彩画,下层四周置平座,设栏杆,四面各开一门。上面四周天宫楼阁,廓屋雅致庄严,阁内壁板上绘有佛像,九星中间雕有两条金龙,须眉神动,气势磅礴,更加增强了宗教色彩。整个藻井设计巧妙,布局严谨,造型美观。为金代精致的建筑模型和工艺美术品,是研究金代建筑规制和造型的实物资料。打开寺门柔光洒地,大殿金碧辉煌,龙凤飞舞,楼阁错落有致,与壁画浑为一体,似置身仙境,十分壮观,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雕刻方面的高超技术.

§ 寺庙建筑

净土寺在姜堰市娄庄镇树人西路上,有一片气势恢弘的仿古建筑群。这里,就是有近300年历史的净土寺。

净土寺地处娄庄绿化区烟墨公园西南侧,环境幽雅。烟墨公园内古木参天,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奇花异草,令人目不暇接,与净土寺浑然一体。寺南,广场上假山迭起,绿草如茵。寺后,小桥流水,碧波荡漾。每年三月,千株桃花竞放,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净土寺原址在姜堰市娄庄镇东阳村。古时,从白米到海安青墩有一条南北大道,穿东阳村而过。古净土寺就在这条大道西侧不远处。

清干隆初年,苏州富商王开杰举家来此创业。王开杰是个很有头脑的商人,深知“要得富、先修路”。他独资建造了东阳村大桥、青墩大石桥,使当时白米至沙岗一线交通十分便利。王开杰也因此博得了“大善人”、“活菩萨”的称号,生意越做越大。但有一件事总是令王开杰耿耿于怀,他年过三十,虽有一妻一妾,却膝下无子。有一次,王开杰回苏州向义青禅师告知心中的烦恼。义青为佛教大德高僧,曹洞宗门派的祖师之一,对推动苏北地区的佛教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义青禅师对王开杰说:“施主,你只需在东阳庄建一座寺庙,菩萨就会保佑你子孙满堂了。”回到东阳庄后,王开杰决定出巨资修建寺庙。在东阳庄大桥南面,临街西侧购地十余亩,建起了山门殿、大雄宝殿以及十几间厢房。清干隆九年(公元1744年),寺庙落成。王开杰率领家人及当地僧侣数十人乘大船去苏州恭请义青禅师来此担任方丈。老和尚来到这里,时值盛夏,见到百姓夹道欢迎他,心中十分感动,进庙后,他挥笔写下了“水乡泽园多净土,蛙声蝉鸣尽禅机”的条幅,并将此庙定名为净土寺。

净土寺后来,王开杰喜得四男三女。当地百姓都觉得净土寺的菩萨灵,上庙进香的人日益增多。王开杰也因为子孙较多,成了娄庄镇赫赫有名的王氏家族。他的儿孙们在东阳庄河西又建起了庄院,盖起了房屋,成了后来的小楼庄。

由于净土寺地处三县(海安、姜堰、东台)交界,水陆交通便利,一年四季,香客不断。香火甚旺之时,方圆三里都能听到晨钟暮鼓声和僧人吟诵经文之声。净土寺的香火延续了近二百年,其间高僧辈出,不少从这里出家的小沙弥后来成了名刹的方丈。抗日战争期间,为避战祸,僧人纷纷外出,寺院从此衰落。新中国成立后,最后一代住持悉明和尚去了镇江竹林寺,庙中只留洞明、爱明二僧看家护院。“文革”期间,寺庙遭到严重破坏,佛像、典籍被付之一炬。上世纪80年代,东阳村将庙宇全部拆除,改建成村办厂、大队部。至此,古净土寺荡然无存。不久,当地一位名叫严靠山的居士在古净土寺遗址上自费建一小庙,摆设香案,供奉佛像。

1997年,应当地僧俗的要求,经省政府批准,娄庄镇政府决定重建净土寺。考虑到原址偏僻,交通不便,遂移址建在娄庄镇树人西路。消息传出,很快得到海内外各方资助。娄庄镇先后投资500余万元,按照当年建筑风格重建净土寺。寺庙奠基时,热闹非凡,盛况空前。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明阳长老、扬州大明寺能修方丈、净土寺原住持时任常熟市佛教协会会长的悉明法师都抱病前来参加盛典。

净土寺2000年,应当地僧俗及各界着名人士之请求,在上海玉佛寺供职多年的学贤法师来净土寺担任住持。2001年,学贤法师拜谒中国佛协第一副会长净慧长老,在河北省柏林禅院接受法卷,成为佛教临济宗第四十九代传人。2002年4月,净土寺被公布为姜堰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春,学贤法师举行了隆重的升座仪式。参加仪式的除中国佛协和兄弟省、市佛协的有关负责人,各大寺院的大德高僧外,还有新加坡、美国等地的华人信徒、地方领导及僧俗数千人。

如今,净土寺已颇具规模。寺庙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高大的山门殿门楣上有着名书法家、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手书的“净土寺”三个镏金大字。走近寺内,香烟缭绕,梵音不绝。弘法楼飞檐翘角,观音殿熠熠生辉,大雄宝殿庄严雄伟。东西两排厢房约四十余间,既有僧侣的宿舍,也有佛事活动的场所。

寺内珍藏文物30多件,其中有清干隆石刻、石雕、苏绣以及字画等。中国佛协第一副会长净慧长老带全国十多位知名高僧常来净土寺传经。净土寺还保持着与新加坡、中国台湾等海内外佛教界的联系。每年有来自上海、南京等地上万人次的信教群众来净土寺参加佛事活动。

§ 寺庙历史

净土寺《孟子•告子下》有这样一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或许正是“上苍”意欲成就玄奘伟大卓越的一生,要给他非常的磨练,来坚韧他的意志,增添他的能力,童年的玄奘经受了非同寻常的磨难。大约就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宋氏一病不起,永远离开了人间;刚刚十岁,一心要将他培养成人的父亲陈慧,也带着满肚子的不放心,撒手人寰。这原本应该是享受父母关爱,在父母羽翼呵护之下,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啊,玄奘却过早地经历了这人生至大的苦痛——生离死别。

《西游记》里的唐僧出家,好像是命运的安排,并非缘于他自主的选择;历史人物玄奘的最终皈依佛门,倒也与文学作品中的唐僧相仿佛,有着几多的无奈。

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玄奘的二哥长捷法师,从洛阳净土寺风霜满面地赶回了老家,来为父亲奔丧。没有了父母,如何解决年幼小弟的吃饭、教育等问题,都成了摆在眼前的最现实的问题。哥哥姐姐们商量后,觉得让玄奘跟着二哥长捷最为合适:其一,长捷的学问不错,自然可以承担起教育弟弟的任务;其二,在寺院里,吃饭问题不难解决,还可以业余听经,学些文字。于是,一切终于迎刃而解,最后就这样决定了下来:让长捷带走玄奘,让玄奘到寺中去做少年行者。玄奘懵懵懂懂地出家了。

净土寺位于郾师毗邻的伊川县水牛沟村。寺院目今犹存。现在的寺院,是一处坐北朝南的院落,古朴陈旧。从朱红色的大门进去,穿过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路径,便是五间砖木结构的大殿。斑驳的石质廊柱,跃上殿脊的龙凤牡丹,还有那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残砖断瓦,仿佛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所经历过的历史沧桑。大殿门前,还立着两通石碑:一为刻于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的《净土禅寺记》 ,另一为刻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伊阳净土梵宇佛像记并颂碑》 ,这是它悠久历史的最确凿的见证。

净土寺

大殿的内墙上,残存着依稀可辨的壁画,梁檩上蟠附着烫金龙凤等。大殿屋檐下,是隋代的阴阳太极鱼图案板砖。净土寺的衰败,自然已非一日,清人张文德的《春日游净土清凉金山诸寺》诗中云:“晚来汲露煮茗芽,古寺无人犬护家。座上真文余贝叶,阶前云气绕昙花。蒲团半纳随藜杖,舍利多珠隐木瓜。为问老僧何处去,白云深锁众峰斜。”从诗中描写的情景,就已约略能够见出些凄寂荒凉的意象了。

转眼间,玄奘来到净土寺已近三年。在他十三岁这年,朝廷下诏,要在洛阳剃度二十七名僧人。在当时朝野上下都隆重佛教的时代,能够剃度为僧,无疑就等于端上了一只金饭碗,从此可不必再为衣食住行而烦恼,所以,出家自然也就成为当时社会上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热门“职业”,报考人数之众多,可以想见。名额只有二十七个,而考试成绩优异的,就有上百号人。玄奘因为年幼,不符合参试的条件,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或许是于心不甘,或许是出自好奇,面试的这天,玄奘也来到了考场的门外。主持这次选拔的,是大理寺卿郑善果。郑善果在当时要算是一位名声藉藉的人物。根据史书上说,郑某人在隋炀帝时代,以居官检约、莅政严明而著称,朝廷考察官员的时候,他和甘肃武威太守曾经并列被评为天下第一。遇到这样一位人物,玄奘可谓十分幸运。

净土寺郑善果在考场的大门外发现了玄奘。俗语说:“人不可貌相”,但在汉魏六朝时期,人们——尤其是文化人——却偏偏格外地相信人物的仪表长相。而关于人物的品鉴,在当时甚至成为一门整个社会都痴迷其中的学问。隋承六朝而来,此风未衰,这郑善果,就一向很以他的品鉴人物而自负。他先是被玄奘那清秀慈善的仪容吸引,便走上前去,来到了玄奘的身边,和蔼地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在这里干什么?难道也是希望参加剃度僧人的考试吗?”玄奘朗朗回答,条理井然:“我姓陈,随二哥在净土寺为行者。是想参加考试,但年龄所限,还不具备参试的资格。”郑善果又问:“你为什么要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抱负,说来听听。”玄奘回答:“远则继承如来遗志,近则弘扬光大佛法。”也就是说,我大的志向,是要继承释迦牟尼开创的事业;眼前能做的,是要光大佛祖所创立的佛法——小小年龄,竟有如此宏大端正的志向,郑善果不禁暗暗称奇,心里喜欢。他决定将玄奘破格录取。讨论录取名单的时侯,郑善果毫不犹豫地填上了玄奘的名字。他向同僚讲述了这样的理由:“记诵佛经,念经唱佛,这都是区区小事,容易学成;气质精神,仪表相貌,却是先天生就。如此子这等风骨,在下还少看到,实是难得。度他为僧,将来必成佛门之伟器。只是我等年长,怕不能看到他大器成就、口吐莲花的那一天了。

§ 寺庙文化

净土寺宿临安净土寺

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

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

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

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

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

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

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

昔照熊虎姿,今为猿鸟顾。

废兴何足吊,万世一仰俯。

净土寺题净土寺

刘扶

物外萧然释子宫,楼台雄压郡城东。

江回澄练浸碧落,山答疏钟飘远风。

隔岸橹声喧暮角,卧沙桥影转晴虹。

可怜千里无穷景,尽属高僧吟笑中。

§ 参考资料

1、http://www.sxly.org/jingqu/showpic.asp?id=1306。

2、http://www.soso.com/

3、http://www.sxcr.gov.cn/wmsx/show.php?itemid=1062

4、http://www.59766.com/s5348/intro/

5、http://lanzhou.elvxing.com/sgyx/showzhi.asp?id=1190&sheng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