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蒙古博物馆 |
释义 | § 概况 内蒙古博物馆 内蒙古博物馆座落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成立于1957年5月1日,是全区唯一的自治区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博物馆。全馆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 内蒙古博物馆的展厅大楼造型别致,极具民族特色。楼顶塑有凌空奔驰的骏马,象征着内蒙古的吉祥与腾飞,该建筑从建成之日起就成为自治区首府标志性建筑之一。 内蒙古博物馆组成四个基本陈列,《内蒙古古生物化石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常年对外展出,内蒙古博物馆一直努力不懈地担当起向大众宣传科学文化的阵地作用,服务于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内蒙古博物馆不仅是内蒙古地区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及宣传教育机构,也是博物馆学、历史学、民族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的学术研究机构。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展览陈列中,此外在国内外的陈列展览中共出版文物图录十余册,数百篇论文在区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 由于内蒙古博物馆的藏品丰富,极具民族特色,所以筹办的各项精品展览还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法国、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展出四十余次,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内蒙古的民族文化是对全人类文化的丰富与贡献,通过我们精心筹备的展览,不仅将内蒙古地区丰富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扩大和强化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内蒙古博物馆将紧跟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步伐,推陈出新,为弘扬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再续辉煌。 § 馆藏文物 内蒙古博物馆藏品达十万余件(套),根据藏品种类划分为: 一、内蒙古古生物化石标本。 恐龙化石内蒙古博物馆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汇集了内蒙古的化石珍品,反映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的概况、生物进化的历程、戈壁沧桑变迁的奇迹。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中生代,内蒙古曾是恐龙等爬行类动物生息的乐园,并成为当今世界驰名的恐龙化石产区。有体型巨大的查干诺尔龙、形态各异的鹦鹉嘴龙、似鸟龙、鸭嘴龙、原角龙等化石骨架;禽龙、剑龙、翼龙、甲龙、蜥脚龙、恐龙蛋、恐龙胚胎、恐龙足迹等化石精品。距今六千五百万年至一万年前的新生代,是内蒙古哺乳动物鼎盛时代,引人入胜的巨型猛犸象、埋藏奇特的两具披毛犀,堪称“中华之最”。所有古生物化石收藏呈现出时代全、门类多、分布广、保存好的特点,从二十五亿年前到一百万年前,几无缺环。当我们把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入展览陈列中,仿佛把观众带往那遥远而神奇的远古时代,遨游在内蒙古史前生命的王国中。 二、内蒙古历史文物。 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不同时代的历史文物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特色。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文物构成了历史文物藏品的特色。鄂尔多斯市出土的匈奴王鹰形金冠饰、虎牛咬斗纹金带饰等,是匈奴文化的瑰宝;赤峰市出土的曲刃青铜短剑是东胡民族遗物;乌兰察布市发现的金龙佩饰、马头鹿角形金冠饰、牛头鹿角形金冠饰、金步摇冠饰是鲜卑贵族使用过的装饰品;赤峰市出土的双鱼龙纹银盘、鱼龙纹银壶、波斯银壶等是与唐代“草原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的一批重要文物;造型各异的鸡冠壶和赤峰市辽驸马墓出土的鎏金、玛瑙、银质马饰具,是辽代文物的精品。内蒙古博物馆的历史文物对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宣传内蒙古悠久历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欢迎与好评。 三、内蒙古民族文物。 民族文物中蒙古族的藏品位居全国各博物馆之首,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藏品,从各方面反映出这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特色,让人耳目一新。蒙古族文物系统反映了蒙古族民间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藏品中以制做精致的各式马鞍具,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蒙古族头饰、服饰最为罕见,有些成组成套的服饰已成绝品了。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文物突出反映这三个民族各自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鄂伦春族的各种渔猎工具、鄂温克族的驯鹿、达斡尔族的民间艺术都突出反映了他们创造的风格古朴、艺术精湛的桦树皮、狍皮文化。此外我们对回族、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文物的收藏,也有相当数量。 四、内蒙古近现代文物。 内蒙古博物馆所收藏的近现代文物中以革命文物最为丰富,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经历三十年的革命斗争历程。这些藏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更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一九二二年中国共产党在《二大宣言》中,明确提出解决少数民族问题的纲领。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同志深入北京蒙藏学校,培养了乌兰夫、奎壁、吉雅泰、多松年、李裕智、荣耀先、高布泽博、赵诚、佛鼎等蒙古族先进青年。一九四五年党中央派乌兰夫等同志到内蒙古领导各族人民开展自治运动。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内蒙古自治区在乌兰浩特宣告成立。 § 古生物展厅 古生物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大自然赋予了她神奇的远古时代,经过苍海桑田的巨变,今天驰名中外的“化石之乡”展现在这里。 古生物是指全新世以前(距今约一万年)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它们中大多数已经灭绝,少数延续至今。古生物死亡后,经埋藏、石化等地质作用,它们的遗体或遗迹有的能保存下来,这就形成了化石。 根据保存形式,古生物化石可分为遗体化石(又称实体化石)、遗迹化石、铸模化石及化学化石等类型。根据大小,古生物化石可分为大化石、微化石和超微化石等。 距今20亿年前的元古宙早期,内蒙古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生命记录。经过漫长的岁月,到地质历史的显生宙中生代,这里已是万木参天、绿萌如海的热带亚热带世界,其间活跃着一支庞大的白垩纪恐龙动物群,这些恐龙在中生代恐龙家族中占有特殊的位置。白垩纪末期,恐龙日趋衰落,哺乳类逐渐取代其位置而成为陆地上的新主人。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在恐龙等古生物化石的发掘、研究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查干诺尔龙、古似鸟龙、巴克龙、原角龙、绘龙以及恐龙足迹、恐龙蛋、含胚胎蛋化石等的发现,受到中外科学界的瞩目。 古生物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是研究动植物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实物证据。它是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的鉴证。它能对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灭绝事件的研究提供罕见的实体及实地。古生物化石还具有重要的美学观赏价值。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经加工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此外,某些古生物化石具有重要的药学价值。在特定地质环境保存的古生物化石如某些特殊脊椎化石及其混合物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 生物与其生活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密切相关的,各种生物都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如水生或陆生。运用现代海洋环境和大陆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生物控制的知识,推断地质时期生物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古生态学的内容。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讲,一部生物发展史就是不断适应,扩展生存空间的历史过程。 内蒙古的山川、湖泊、草原、森林,孕育了这里丰富多彩的远古生命史,而恐龙作为往昔生命长河中最为成功的类群,自出现到绝灭在地球上整整繁衍生息了一亿五六千万年之久,有着极其辉煌而悲壮的历史。因此,我们期望网友在对内蒙古远古生物世界,特别是白垩纪恐龙世界有所认识的同时,能够深入思考诸如物种绝灭、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危机、有毒化学品污染等热点问题,从而积极投身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行动中去。 § 历史展厅 草原先民在中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边城满洲里蜿蜒向西,抵达《山海经》所称的“弱水”之滨,即今日的阿拉善戈壁,有一处狭长的疆域,其状宛如一匹昂首奔腾的骏马,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成吉思汗的故乡--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属于蒙古高原的一部分,由于土地辽阔,与很多周边省份和国家相邻:地跨“三北”(即东北、华北、西北),北方又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相毗邻。这片辽阔的大地东西绵长,每天清晨,当太阳初升,照亮了满洲里之后,尚需再经过两个小时,才能照耀阿拉善戈壁。 内蒙古是亚洲古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明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距今七十余万年的大窑文化遗址(位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东郊),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打制石器的制造场。在鄂尔多斯高原萨拉乌苏河沿岸,以及呼伦贝尔满洲里市札赉诺尔,则发现距今五万年至一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的遗存。历史发展到了新石器时代,在内蒙古东部区发现了距今八千年前的兴隆洼文化、七千年前的赵宝沟文化、六千至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五千至四千五百年前的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四千至三千五百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在阴山之南黄河河曲一带,距今七千至六千年左右出现了以白泥窑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原始聚落,继白泥窑文化后是距今约五千五百年左右的庙子沟文化、四千七百年前的阿善文化、四千五百年前的老虎山文化和永辛店文化、永辛店文化后距今约四千年至三千五百年出现了朱开沟文化。东胡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玉器。兴隆洼文化与赵宝沟文化都是以农业为基础,但当时狩猎、畜牧业的比重也很大。到了红山文化基本是农业聚落,这一时期出土的小件铜器、小河沿文化陶器上的刻划图画字,反映了文明的曙光已在内蒙古东部草原上见到了端倪。 蒙古高原是游牧民族驰骋之地,内蒙古东北地区的呼伦贝尔草原,雨量充沛,水草肥美,是哺育众多游牧民族成长壮大的摇篮。 东胡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代(约公元前十六--前十一世纪),就有东胡活动的记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主要活动在当时燕国(在今北京一带)的北部和东北部,也就是今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至汉初(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部众逃散。从大兴安岭西去,是广阔的锡林郭勒、乌兰察布与鄂尔多斯草原。历史记载的第一个草原王国--匈奴王国,便在这里活跃并兴起。匈奴单于曾和汉朝进行过长期激烈的战争,最后匈奴兵败,开始内附与西迁。东部的拓拔鲜卑乘匈奴南迁入塞,便进占了匈奴旧地,休兵养马,为后来逐鹿中原,建立北魏王朝奠定基础。从北朝末至隋唐,柔然、突厥、回鹘等民族都由西部草原兴起,东来至阴山地带,参与东西方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并和中原的农业文明相碰撞。这些游牧民族,有好些因为政治、经济基础不稳定而瓦解没落。如匈奴、柔然、突厥等便是如此,他们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纯的牧业经济较易受天灾和人祸的打击而崩溃。但另外有一批游牧民族,则大力吸收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使牧业经济与农业经济互相结合,加速其部落联盟向游牧政权的过渡,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实力,最后甚至可从塞外入主中原,改朝换代。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便是这种把“马上行国”与“农业城国”巧妙结合的例子。这些民族所引致的文化交融更为草原文明写上灿烂多姿的一页,从鲜卑的金银器到辽代的瓷器和蒙元的丰富文化遗存,都显示出结合多种不同文化所迸发出来的火花,更表明了游牧民族那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博大胸襟和伟大的创造力量。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的建立者--蒙古族则成为北方历代游牧民族文明的集大成者。在蒙元帝国横跨欧亚的版图中,除包括中原的农业文明和蒙古本身的草原文明外,更兼有中西亚,甚至欧洲文化。匈奴广袤的内蒙古草原,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活动的大舞台,无数的英雄民族,曾在这里上演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戏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间的和平、友好与交流是历史篇章中的主旋律。一部草原文明史既是一部草原民族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多民族相互交融、共同进步的历史。 § 民族展厅 蒙古族内蒙古博物馆的民族文物既能够集中反映近现代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典型实物资料。自一九五七年建馆开始就十分注重征集、收藏民族文物,它在博物馆馆藏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国内外展出,为弘扬内蒙古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内蒙古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进民族团结,为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保留民族文物最丰富的省区之一,总面积为全国八分之一,地跨东北、华北、西北的内蒙古,在历史上就是北方各游牧民族活动的重要舞台。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曾在这里演出过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剧,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现在聚居和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等十几个民族不仅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众多的发明创造,还传承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等,并通过各具特色的民族文物生动地再现了这种传统。这些民族文物既是少数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 近现代展厅 一、辛亥革命前内蒙古蒙古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共绥远工委所在地-巧尔其召清代我国蒙古地区大致分为漠南的内蒙古、漠北的外蒙古和天山南北的厄鲁特蒙古三部分。内蒙古地处中国的北疆,其呼伦贝尔西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国相望。所以内蒙古不仅是沙俄侵略扩张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且是沙俄通往北京和中国内地的必经之地。 从17世纪初开始,沙皇俄国在将近两个半世纪中,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向我国内蒙古地区进行了不间断的侵略扩张。蒙古族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给予沙俄侵略者坚决的回击。如1607年,厄鲁特蒙古和鞑靼蒙古人民共同组成了五千人的队伍,一举消灭了入侵我国西北边疆的二百沙俄哥萨克侵略军。17世纪末叶,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发动叛乱,蒙古族士兵积极参加了平叛战争,粉碎了沙俄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统一。 辛亥革命时期,蒙古族人民继续展开了以保护牧场和反抗侵占土地为中心的反抗北洋军阀的斗争。锡尼喇嘛(乌勒吉-吉尔格勒)领导的“独贵龙”运动,成为当时鄂尔多斯市地区革命斗争的中心。1912年和1912年先后在后套地区和达拉特旗爆发了反对王公出卖旗地、反对苛捐杂税、官差徭役的斗争。1929年2月9日,蒙古族杰出的革命家、民族英雄锡尼喇嘛被叛徒暗杀。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内蒙古人民的革命斗争,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成立不久,中共北方政治委员会的负责人李大钊等同志就对内蒙古开展了革命工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为了加强对内蒙古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在呼和浩特、包头、察哈尔、热河等地建立了党的工作委员会,并成立了革命群众团体--工农兵大同盟。党利用各种革命刊物,积极地向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宣传革命道理和党对蒙古民族解放事业的正确主张。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内蒙古,许多优秀的蒙古族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如多松年、李裕智等惨遭杀害。但是,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并没有停止。董其武在“九.一九“起义书上签字“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帝网罗少数蒙、汉奸,如德穆楚克栋鲁普(即德王)、李守信、王英等,拼凑伪军,建立傀儡政权,对沦陷区蒙、汉各族人民进行残暴的统治,疯狂地掠夺和搜刮财富。1933年6年20日,吉鸿昌等26位将领联名通电“为民族生存而战争,应民众要求而奋斗”,同盟军分兵三路迎击日伪军,连续收复康保、宝昌、沽源等县城。此后又收复多伦,而且把日伪军全部驱逐出察哈尔省境。 “七七”事变后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蒙古工作的信》,提出:“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内蒙古蒙、汉各族人民,在伊克昭盟和大青山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积极开展抗日斗争。与此同时,对国民党政府的“反共灭蒙”政策和猖狂进攻,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自治区成立时,各族人民的领袖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来了贺电:“曾经饱受苦难的内蒙古同胞在你们领导之下,正在开始创造自由光明的新历史。我们相信,蒙古民族将与汉族和国内其他各民族亲密团结,为着扫除民族压迫、建设新内蒙古与新中国而奋斗,庆祝你们胜利!”。党的亲切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内蒙古各族人民。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