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内蒙古农业学校
释义

§  内蒙古农业学校

内蒙古最早的一所职业学校。前身为西北实业学校。1924年在归内蒙故农业学校

绥市 (今呼和浩特市)由私人创办。1925年收归公办,改称绥远全区职业专门学校1937年因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绥远而停办。1945年复校,更名为绥远省立归绥农科职业学校。1954年蒙绥合并,更名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农牧学校。1958年并入内蒙古农牧学院。1959年又单独设校。“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办。1973年恢复,改为现称。设有农学、园艺、淡水渔业、土地管理4个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学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材建设方面成绩显著,曾编写出版了《作物栽培学》、《作物病虫害防治学》、《农业生产基本原理》、《内蒙古优势作物栽培》等适合自治区特点的专业教材。1990年,有在校生406人,教职工187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教师中高级讲师16人。讲师12人。建校以来,已培养农、牧、林、农机等专业技术人才5000余人。

§ 详细资料

我校创建于1924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最早具有77年历史的内蒙古农业学校

职业技术学校,占地1238亩,建筑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39人,专任教师73人,设有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与计算机应用、农业经济与市场营销、园艺、村镇与园林规划、农畜产品加工、畜牧兽医与动物检疫、农村机电设备应用与修理、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评估、餐旅服务与管理等专业14个,在校生1380人,学校拥有管理规范、实验设备较为齐全的实验室33个,校内外实训基地12处,新落成的图书电教大楼和现代化网络设备已投入使用,图书馆藏书9万余册。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农业部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内蒙古农业法制培训中心及内蒙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干部培训中心。

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按照“依就业促招生,靠质量求发展”的思路,依据市场办学,深化教学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强化内部管理。在充分总结和借鉴能力教育体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能力学分制教学;实行全员竞争聘任上岗,按岗取酬的人事分配制度;面向“三农”,积极做好农、科、教结合工作,努力探索为区域经济服务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一、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为适应市场经济对职业学校发展的要求,增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学校必须深化内部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机制。我们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自2000年4月起,对原有的人事、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环节干部实行公开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教职工实行双向选择全员聘任。

为了切实做好干部聘任工作,在农业厅的支持下,成立了由农业厅科教处、人事处负责人及校领导组成的考评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层干部公开招聘办法》,招聘工作分为宣传动员、组织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测评、论文答辩、组织考查录用等六个阶段。从2000年3月开始,仅20天时间将原有37名环节干部经过公开竞争,聘用为24名,使环节干部指数减少了13名,未竞争上岗的干部不再享受科级待遇。实现了环节干部队伍年轻化(平均年龄40岁以下)、知识化。上岗的环节干部,根据岗位性质不同和学校签订一年聘用合同,责任目标未完成的不再聘用。2001年3月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实际聘用20名科长。实践证明:实行干部公开招聘,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实行干部公开竞争上岗的同时,我们积极稳妥地进行了机构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根据工作需要重新进行科长定编和人员定编,行政人员压缩50%,无课教师和行政人依根据竞争条件平等竞争,剩余人员全部接替临时工(接替11名)。从今年开始,在职职工只发70%工资,30%活的工资部分与学校津贴捆起来一并发放,定岗后人均较2000年工资增30%。基本上做到了人尽其才,按岗取酬,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二、加强管理,改革创新,把提高育人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职业教育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质量,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农村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多数脱胎于普通教育,受普通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大胆探索,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自1996年开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园艺专业为试点,进行了能力教育体系模块式教学改革,到目前,试点班级4个,毕业班级3个,试点课程20余门,从校内外对毕业生的反映,特别是从用人单位的反映来看,学生实践技能明显加强,综合能力和素质显著提高。

随着招生就业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内蒙古农业学校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已尝试的新教学模式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我们在充分总结和吸收能力教育体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自2000年入学的学生开始全面实施能力学分制教学,放开修业年限。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可连续修完其课程,也可以间断地修完相应的课程,而同时又可灵活地引进教学新内容、新科技成果等。学习年限可放宽到2至5年,学生入学半年后自选专业,完成总学分后,即可结(毕)业。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学习时间,同时也有利于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学习的需要,既不误农时,又不影响经济效益。为了避免职业学校学分制教学大学模式化,防止出现“理论知识不够,专业技能不强”的现象,我们在学分制教学方案和有关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上,突出了职业教育的“职教性、实践性、区域性”,将学生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单记学分。同时校内规定的学分可用相同等级学校的学习成绩和社会上通用的技能等级证书、单科结业证书、上岗证书等来折抵。招生不受地区限制,放宽年龄限制,婚否不限,不过分强调入学前的学历、水平或文化程度等,为面向生产一线培养实用技术人才敞开了校门,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学者有其校。

二是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我们结合能力教育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和全面实施学分制教学,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全面实行“第二职业技能课”制度和“双证书”制度。学校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全面开设了美容全科班、汽车驾驶与修理、办公自动化、食品实用技术等第二职业技能课。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一门或一门以上第二职业技能课,且考核合格,方可毕业。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技术等级证书方可毕业,毕业生双证率达120%,第二职业技能课和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制度的落实,促进了教学水平、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职业学校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我们及时组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将生产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时传授给学生。我们围绕新的教学模式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先后编写了《果树栽培》、《蔬菜栽培》、《农产品加工》、《作物制种》、《市场营销》、《公关礼义》等能力教育体系教材20多种,较好地满足了教学需要。学校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引导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现在学校拥有了较为先进的语音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和先进的校园网络设备。改变了过去“课堂上种田,黑板上开机器”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搬进温室、车间,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能力教育体系改革受到了全国农业中专教学指导委员会、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和好评,1999年6月被确定为教职委园艺学科组试点学校。2000年10月被评为“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我校的能力学分制教学改革已经自治区教育厅同意,农业厅批准,农业部科教司教育处备案,2000年9月起全面实施。

三、紧密结合,强化服务,做好科教兴农这篇大文章

多年来,我校坚持面向“三农”,从当地农业生产、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出发,走“四抓一培养”的路子,因地制宜,不拘形式,积极主动地为农牧业生产发展、农牧民增收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锻炼了教师,培养了学生,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

一是抓基地、做示范,促进教学和推广。学校为了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新型农民,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指导生产能力,为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牧民收入增加做示范样板,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我校先后建立了集教学、科研、生产、示范、培训于一体的稳定的校外科技示范基地四处,涉及面积4000余亩。基地实行由教务副校长统一领导,教务科宏观管理,专业教研室具体承包负责,师生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教研室负责人兼任校外基地的副场长(或副主任),参与和指导校外基地的建设及发展规划的制定,参加基地科研、生产、开发的决策和相关活动。教务副校长和专业教研室负责人与基地主管部门双重签定合作协议。几年来的基地建设,校企双方资源、成果共享,促进了科研、生产、开发和培训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既锻炼了教师,又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以此为“窗口”,宣传了学校。传播了新技术、新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教学效益。我们认为这是一条农业职业学校进行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同时利用我校在城郊结合部的600亩实习基地,组织建设高科技示范园区,目前方案总投资1500万元,由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厅组织,申报财政部、农业部立项。

二是抓科研、出成果,增加技术储备。几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开展科学实验研究与示范推广课题。自1995年以来,我校教师先后主持承担了区、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取得区、厅级科技成果8项。其中,发表论文200余篇。我校主持承担的《早熟优质小麦农早5号选育及推广》课题所选育的农早5号新品种,蛋白质含量达15.6%,属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主推品种,现已在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大面积推广,并已逐渐成为这些地区的主栽品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校主持承担的《食荚豌豆育种、栽培及加工技术研究》重点攻关课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使食荚豌豆在呼和浩特市地区为1995年前的稀有蔬菜变成了现在的大众普及蔬菜,鲜荚提早上市30余天,为本地区蔬菜结构调整和周年供应做出了贡献;我校主持承担的《啤酒大麦引种及试验示范》协作课题,已选育出适合内蒙古西部地区种植的品种2个,1999年至2001年在呼市、乌盟等地推广面积达2万余亩,受到国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并于2001年与法国两家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效益显著;我校自1998年承担的协作课题“春性及弱冬性小麦春播试验、示范”已在60多个品种中选出了3个较为适合北方地区栽培的品种,目前已进入示范阶段,为冬麦北解决北方小麦品质差的问题做出了贡献。

三是抓推广、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我们结合自治区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际,充分调动全校科技人员和广大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承担了自治区“百千工程”、“旱作农业工程”、“农业增效工程”和“科技承包 ”等各种科技推广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1998年到2000年我校主持承担为期三年的“百千工程”项目,承包了和林县大红城贫困乡,累计引进推广优良品种7个,建立科技示范园区1个,现代家庭农牧场1个,三年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面积14万亩,创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为大红城乡脱贫,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先后被自治区农业厅、人事厅授予“自治区百千工程”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1999年至2000年在武川县、和林县、四子王旗、集宁市等4个旗县,15个乡镇实施的“脱毒马铃薯种薯推广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的自治区科技承包项目,两年累计实施面积59万亩,项目区纯增经济效益9800余万元,先后获自治区农业科技承包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二次。

此外,我们还主持承担了2001年至2002年为期两年14万亩的“优质小麦推广及麦茬复种蔬菜栽培技术应用”的科技承包项目,现正在通辽市地区实施,进展顺利。我校主持承担的2001至2003年为期三年8万亩的“优质啤酒大麦产业化生产”项目,现正在武川县、四子王旗等地顺利实施。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极大地促进了农牧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抓定单、进市场,进行有偿服务。定单农业是农业产业化重要实现形式,也是我校参与市场,进行有偿服务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们依托校内外基地,充分利用和发挥我校的科技优势,结合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和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积极发展定单农业。先后与国内外公司和广大种植户签订了食荚豌豆、马铃薯、啤酒大麦、黑糯玉米等收购和种植合同80余份。使订单农产品按时销售,为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学校也得到了一定的经济回报,解决了科研、生产和技术推广有关费用,积累了部分资金,为进一步做好科教兴农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是培训农民、出人才,提高农民素质。自1998年以来,学校结合校内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科研推广工作和“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等派遣教师下乡300余人次,培养乡村干部中专班学员1000人,学员分布在呼伦贝尔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伊克昭盟等5个盟市,8 个旗县。主持或参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67期,先后培训和咨询农民达30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赠送种子、农药、化肥、畜禽疫病防治药品等价值达2万余元,推广实用技术11项,试验及推广品种22个,起到了样板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农牧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民致富达小康步伐,培养出了一大批新型农民致富带头人和科技明白人,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