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明河 |
释义 | § 介绍 2001年,贵阳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作为“环境立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将举全市之力,用三年时间让母亲河———南明河水变清。 三年后的今天,南明河旧貌换新颜。“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的三大目标正变成美好的现实。 母亲河成了臭水河 自古以来,清澈见底的南明河一直是贵阳居民的直接饮用水源,两岸风光旖旎,是游玩的好地方。人们在河中游泳垂钓、淘米浣衣的情景,至今还留在贵阳老人们的记忆中。 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河水逐渐变黑发臭。到90年代,南明河污染状况已经触目惊心:沿河两岸近百个生活污水和207家工业企业排污口,每天向河中倾泻45万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沿岸到处是煤灰垃圾,破烂的棚户区遍布河道两岸;河水水质严重恶化,鱼虾绝迹,进入市区的河段为劣五类水体。曾经是“明河清流”的南明河,变成了藏污纳垢的黑水河、臭水河。按照国际河流生命学说的观点,南明河已经成为一条“失去生命的河流”。 为了治理南明河,贵阳市历届党委、政府多次进行过清淤和疏浚,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局限和单一的局部治理,始终未能得到根治。 治理越早越主动 迈入新世纪,南明河污染问题列入了贵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2000年,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王晓东带着市几大班子的成员徒步沿南明河考察调研后认为,南明河污染是涉及到贵阳市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而且南明河作为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其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的水体质量。越早治理越主动,越晚治理付出的代价越大。 2000年9月,贵阳市委、市政府在长江源头立碑铭志,表达了全市300多万人民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关注和治理南明河污染的坚定决心。王晓东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市民承诺:从2001年到2004年,用三年时间,使南明河“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 总结历次南明河治理的经验,贵阳市决定改变以往局部的单项治理,把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施全流域治理,从根本上改变南明河污染状况。 国内外知名规划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按照以“水”凸现灵性,以“山”展现秀美,以“绿”提升品位的要求,对南明河沿岸绿化、景观、古建筑、历史遗迹修整、城市防洪、沿河截污沟建设等进行了整体规划。贵阳市还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市民参与建设家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贵阳市最终确定了南明河环境综合整治的三大目标———水变清、岸变绿、景变美,八大工程———上游生态建设工程、水利设施建设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十里河滩整治工程、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工程、河道疏浚工程、沿河企业达标排放工程、沿河景观建设工程,总投资22亿元,共计44个子项目,计划在三年内全面完成。 § 影响 从2001年5月开始,“南明河三年变清”这项贵阳有史以来最大、也最为复杂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展开。 “水变清”———三年来上游两座水库加高扩容,新增库容1180万立方米,为南明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改造后的水库使城区河段防洪能力大大提高。建成了3座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日处理16万吨,有效改善了南明河水域环境质量。两岸修建了99公里的截污沟,避免了城区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南明河,清除河床淤泥60万立方米。对207家沿河工业企业进行整治,82家达标排放,120家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生产工艺或整体搬迁,5家治污不力的企业被依法关闭。 “岸变绿”———完成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9.78平方公里,造林8.25万亩,沿岸绿化总面积45万平方米,沿线景观绿地率达86.5%,比2000年提高了60%,形成了沿南明河滨河绿色环带。原来住在岸边的2864户棚户区居民全部迁入了新居。 “景变美”———沿河两岸景观建设贯穿以人为本的宗旨,打造了滨河帆影绿地、冠洲桥绿地、人民广场、甲秀广场等绿化地带,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溪水园、南明砚、民俗廊、斜阳谷、景石园、清心园、映月湾、民族广场等“八景连珠”景观,两岸完成了民族风情、秀丽山川等5组大型城市浮雕。 2003年3月至今总计46次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南明河PH值、透明度、色度、石油类、漂浮物、臭味等指标已达到水环境目标值。 母亲河重新焕发风采,“失去生命的河流”再度恢复生机。昔日植被稀疏的沿河两岸如今处处花红柳绿,景色宜人;当年发臭发黑的河水,如今清流悠悠,鱼虾重现;过去两岸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变成整洁美观的居民社区;滨河步道、沿河景观交相辉映,市民重新回到河边休闲漫步,锻炼健身,泛舟垂钓…… 南明河又流进贵阳市民的生活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