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兰芳国
释义

§ 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合众国——兰芳国

(前记)

今天的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在18到19世纪,东南亚曾经出现过一个华人建立的现代共和国家——兰芳共和国,前后共存在110年。

兰芳共和国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兰芳共和国是1770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到1885年之间存在于南洋婆罗洲(现印度尼西亚占据称加里曼丹岛)上的华人国家。创立者为广东梅州人罗芳伯。后来被荷兰人消灭。

在婆罗洲上很早就有华人定居生活,从事贸易的占大多数,他们往往组成自己的公司,以罗芳伯为首的南方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荷兰等西方殖民者对南洋的侵略加剧,罗芳伯顺应时势和当地华人以及落后民族为保护自己生存权利的要求,于1770年建立兰芳共和国,定都东万津,他被拥戴为大总制。

在南洋国家之中,他按照中国的传统,建元兰芳,公元1770年为兰芳元年。他仿效西方当时才出现的民主制,规定国家的大小事情都必须咨询人民群众之后,才能施行。最难能可贵的两点是:他没有称帝,帝制自为。兰芳共和国建立不久,他就派人赶到北京向中央政府汇报相关情况,并进贡方物。又拒绝了人们要他称王的请求,而是称总制、大唐总长,并且规定,他及后世领导人都不能把兰芳共和国变为一姓人的“家天下”。

兰芳共和国先后民选了12任领导人,他们领导华人以及归附的落后民族改进农业技术、扩大矿业生产、发展文化教育、组织军事训练,使兰芳共和国的实力和影响大增,更多落后民族前来归附,兰芳共和国的版图迅速扩展到整个婆罗洲。

兰芳共和国的发展壮大遭到了西方殖民者和依附于他们的南洋落后民族的嫉恨。随着大陆的日益沉沦,失去了支持的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华人小国,遭到荷兰殖民主义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太差而遭到失败,这个华人小国也不幸灭亡。“兰芳”共存在了110年。后婆罗洲由荷兰转给印度尼西亚,改名为加里曼丹岛。

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罗芳伯当了19年的国家元首,于1795年病逝。随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7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 全文

满清窃据中华后,我中华儿女耻于为满清统治,一时仁人义士揭竿而起,大批民众也相率流亡海外,以图在海外创立反满基地。到乾隆登基后,满清的高压统治达到颠峰,敲骨吸髓地压榨中国士民,肆无忌惮地摧残中华文明,于是中国人民向海外移民达到新的高峰。

至乾隆三十年左右,仅今印尼婆罗州的坤甸就有一万多名潮州客家移民。坤甸一带原本是荒芜的烟瘴之地,早年曾有华侨于此地发现了金矿,吸引了大批来自闽粤的中国移民。在移民辛勤地开发下,坤甸日渐繁荣:酒銉中食客把酒论欢,街道上人群熙熙攘,不论是村落、还是市镇,一切建设都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痕迹,时人称之为“小中华”。但坤甸并不是一块世外桃源——公元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公元1619年荷兰占领雅加达,其后又吞并爪哇全岛,西方殖民者的脚步声已经清晰可闻,严峻的现实要求海外华人团结起来,组建独立国家的呼声日益高涨,恰在此时,历史舞台上走来了一位堪比华盛顿的世界伟人。

乾隆三十八年,坤甸的华侨中多了一位三十六岁的广东人罗芳,他祖籍广东嘉应州石扇堡,世代物农,家境殷实。罗芳自幼聪颖好学,满腹经纶,家人曾劝其参加科考博取功名,但罗芳却从不肯涉足科场,对清廷的文字狱深恶痛绝。他曾亲眼目睹清廷以文字狱的名义屠杀汉人,气愤填膺,自此鄙视功名。罗芳曾对友人吐露内心所思:“在这黑暗的时代,即使中得一名秀才举人,究有何用?大丈夫在国内不得志,当远行海外,寻一干净富庶之地,扬威异域,为我汉族男儿吐气,怎能整日处于鞑虏淫威之下,供人鱼肉!”正是在这种愿望的驱使下,罗芳着意留心海外的各种讯息,经常向乡人打听出海谋生的情况。乾隆三十七年秋,罗芳收拾起简单的行李,告别亲友,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志结伴出海,自虎门南航,驶向神秘深邃的大海深处。

初到坤甸的罗芳,并不受当地华侨的欢迎,他既不是身形魁梧的大汉,也不是技艺娴熟的工人,身上只带有一箱线装书,于是罗芳的生计一时成了问题。没过多久,罗芳偶然结识了当地天地会的大头领耿生,耿生很欣赏罗芳的学识,邀请他加入天地会。在坤甸,天地会是实力强大的社会团体,在一定程度上行使着政府的职能。罗芳加入天地会后,在耿生的推荐下,在当地开办学校,教起书来。中国文明一个优良的传统便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教师的尊重,罗芳得为矿工子弟之师,深为矿工敬仰,矿工们除以优厚的酬劳酬谢外,还尊敬地称他为“罗芳伯”。

罗芳伯教了二年书,手中积攒了不少银子,便改行做黄金生意。坤甸的黄金有很大一部分被荷兰人收购而去,所以罗芳伯经常往来于荷兰殖民地爪哇和坤甸之间,对荷属东印度公司治下的爪哇有较深入的感受,对西方文物也体现出浓厚的兴趣。不久,罗芳伯在坤甸开办了一份报纸,每天雇人抄写几十份,流传于当地华人上层阶级中,以供他们了解印尼的地理、民生。为了给报纸提供内容,罗芳还雇人到爪哇搜罗信息情报。天地会以罗芳学识渊博,威望很高,推举他为“老大哥”。成为天地会首领后,罗芳决定整顿华人社区,保护华侨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坤甸沿海经常有海盗出入,黄金被抢劫的事情屡有发生,居民不胜其扰,罗芳便倡议华人武装自卫,大家踊跃捐资购买枪械,成立常备武装部队。自以班超自居,嗜读兵书的罗芳对武装部队进行了严格的战斗训练,当时坤甸的常备武装和预备队加起来有两万人以上,在当地是极为强大的力量。

公元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婆罗州土人发生内乱,当地苏丹无力平乱,派出使臣向坤甸华人求援。罗芳早就对土人的动乱留上了心,他认为叛军虽然人数数倍于华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耳,不足为惧。如果此次能帮助苏丹平叛,华人社区的地位将得到巩固,华军的威名也将四处宣播,于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出兵。天地会的其他头领虽有明哲保身的念头,但在罗芳的劝说下,认识到这次出兵很有可能成为华侨矿区壮大的一个契机,最终一致同意派兵。

华军与叛军在押尾口交锋,相持之际,罗芳用预备队从侧面迂回,从后面袭击叛军,两面夹击,大获全胜。

苏丹对华军的军威又敬又畏,对罗芳伯更是言听计从,时常邀请罗芳来王宫作客。罗芳趁此机会向苏丹提出借地,苏丹原曾应允罗芳平乱后当致重酬,于是同意坤甸华侨独立自治,并将西至卡普斯河、东临万劳、北达山口洋、南界大院的土地割让于华侨。这片肥沃的土地纵横数百里,地大物博,自此华侨立国的物质基础已然具备。

土地割让当天的晚上,坤甸华人彻夜欢庆,中国的烟花辉映在异国的海域上,划出美丽的火光。这天晚上,罗芳伯和几位头领也是彻夜难眠,他们激烈地讨论着华人侨社的前途。有人提议建国号“罗芳帝国”,并为罗芳上尊号“罗芳国王”,这些建议都被罗芳坚定地否决了,他曾深受满洲专制压迫之苦,深知民众在清帝暴政下的悲惨生活,于是坚持独创民主共和政体。连“罗芳”的“罗”字也被以为有个人崇拜之嫌,含有封建世袭的因素,所以最后定国号为“兰芳国”,共和国的最高统治者则定为“大唐总长”,须在全体华人中经民主选举产生。此时,北美英属殖民地刚刚发布独立宣言,独立战争正在进行,世界上没有除兰芳国外的第二个民主共和国家。由是,兰芳国家的建立可谓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足以载入青史扬名后世,兰芳国洋溢着的中华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更是足为子孙后代的万世楷模。

罗芳在兰芳国的首次选举中当选为首任大唐总长,他悉心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将政府分为司法、军事、财政、经济、教育五部,各司其职,互相制约,隐然有三权分立的模样。罗芳重视教育,举办汉文学校,实行义务教育,并规定各式汉服为国家礼服(将满清的丑陋旗装扫到垃圾堆里去啦),汉官威仪重现中华儿女眼前。荷兰人听说这个新成立的强盛国家,派人前来观光,交口赞赏,对汉族人民的智慧和团结敬仰不已。

兰芳十九年(公元1795年),世界伟人罗芳伯与世长辞,在弥留之际,曾有人问他的继承人选,罗芳慨然回答:“我华夏儿女漂泊海外,今日方有这样的安身之所,我怎敢将国家看作个人的私有财产,我作大唐总长,不过是为了守土待贤而已,现在到了选择贤能的时候,理应由大家来选择!!”罗芳伯民主共和的思想可谓贯穿一生,美国国父华盛顿亦不过如此!罗芳伯作为伟大的民主先驱,其功绩和品德又岂是一手炮制“乾隆盛屎”的乾隆可比的!

公元1886年,在建国一百一十一年之后,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华人国家,遭到荷兰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太差而遭到失败,兰芳国也不幸灭亡,只留下华人辛勤开辟的肥沃土地和人民对罗芳伯和兰芳国无穷的思念。

§ 后记

我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还有多个

这是我国新兴的市民阶级(资产阶级)在国内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在国外建立的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几个国家:

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

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福建省人吴阳,在马来半岛建立另一个没有特定名称的王国。于19世纪被向东扩张的英国消灭;

暹罗王国的开国国王郑昭;

三佛齐国王张琏(广东饶平人);

婆罗国王某(福建人);

爪哇顺塔国王某(广东潮州人);

以上华人国家均于19世纪亡于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的侵略狂潮中。在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可以找到对这些国家的简单记载。

有人感觉很奇怪,经受了几千年帝制传统熏陶的华人,到海外后为什么会建立起一个共和制的国家?其建国,比美国还早6年,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欧美的新风尚根本不可能波及东南亚。

罗芳伯这些人,都是大清国的平民百姓,因为在故乡太穷,不得已下了南洋。虽然飘泊海外,但仍然是大清皇帝的子民,祖宗坟墓祠堂,以及亲友家眷,都在国内。他们如果自立为王,对大清皇帝来说,仍然属于反叛,抄家挖坟毁祠堂的事皇帝是干得出来的,甚至还会派兵出海,进行征伐。所以,罗芳伯他们不敢自立为王。

事实上,罗芳伯建立兰芳国后,在华人圈里根本不敢称为国,只能称为兰芳公司,或者兰芳大总长。这当然有害怕告发的原因在内。

后来,他们还曾经遣使回国,觐见皇帝,请求称藩,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清朝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清朝皇帝不予受理,根本不理睬这些天朝弃民,或者根本不能容忍南方的汉人在海外建个国家。

罗芳伯在中国国内,也是一个平民百姓,没有任何特殊身份。到海外后,因为他才能过人,所以被大家推为首领。带领众多海外华人,谋求共同的利益。后来因为华人势力太大了,有好几万,当地土著居民也归附了好几十万,他们帮助浡泥王平了叛,浡泥王看华人的势力已成,不得已拱手让位。兰芳国能建立起来,主要还是华人群体实力很强的缘故。罗芳伯是华人势力的代表,是由华人们推选出来的。除了个人能力之外,在华人圈内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也就是说,大家能一起推选他,也能够一起废了他。所以,罗芳伯敢于向土著居民称王,但不敢在华人面前称王。

罗芳伯以特有的政治天才,推行民主政权建设,于1776年创立共和体制,定名为“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在世界诸国堪称第一,比华盛顿1787年当选为首任总统并实现联邦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共和体制还早11年。

由于史料的原因,我们无法知道罗芳伯搞的是自由平等的现代政治,还是不堪入目的帮会统治,或者自由平等与帮会政治兼而有之,就如同20世纪初期的芝加哥。不管怎样,从中国人的功业来研究共和体制,是不容易得出结论的。但历史理应为罗芳伯等人写上一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