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别雷
释义

§ 人物及其生平

安德烈·别雷

安德烈·别雷(Андрей Белый,1880——1934)是俄罗斯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者之一。 原名鲍利斯·尼古拉耶维奇·布加耶夫。出生于教授家庭。1903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系。1901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参加象征派。十月革命前著有诗集《蓝色天空中的金子》(1904)、《灰烬》(1909)。长篇小说《彼得堡》(1913~1914)以象征性描写讽刺彼得堡的反动官僚。十月革命后编辑象征派杂志《理想家论丛》(1919~1922),写有自传体中篇小说《柯吉克·列达耶夫》(1922),长篇历史小说《莫斯科》(3部,1926~1932),回忆录《在两个世纪的交接点》(1930)、《世纪之初·回忆录》(1933)和《两次革命之间》(1934)。曾从事象征派美学的研究,在诗歌、散文中最早使用数学的方法研究韵律理论,著有《象征主义》(1910)和《韵律即辩证与〈青铜骑士〉》(1929)。

§ 城市

别雷(俄语:Бе́лый,意为“白”,英语:Bely),城市名。位于俄罗斯特维尔州西南部,与斯摩棱斯克、勒热夫、托罗佩茨距离大致相等。地处东欧平原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人口4,400(2003年)。

关于这个意为“白”的名字是否适合于这个城市,长久以来争论不休。1359年首见于文献。1503年被莫斯科公国占领,1618年又被波兰-立陶宛公国占去。

§ 代表作品

和当时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和其前后的许多俄国思想家一样,别雷也对俄国究竟是东方还是西方,俄国究竟该往何方行,这一问题进行了严肃、独特的思考,并试图通过他的小说三部曲来表达他的思想。三部曲由《银鸽》、《彼得堡》和《无形的城堡》构成,《银鸽》和《彼得堡》相继写成并出版,而第三部却未最终完成,《无形的城堡》 后更名为《我的一生》《我的一生》也未写完,具有自传意味的《科吉克·列达耶夫》等被视为《我的一生》的组成部分。

§ 作品赏析

安德烈·别雷作品

安德烈·别雷对神源流的问题特别用心,他就决定用小说三部曲的形式来探讨这个问题。这三部小说的名字分别是《银色的鸽子》、《彼得堡》、《无形的城堡》。最终,前两部都写作出版了,第三部《无形的城堡》被他改名为《我的一生》之后最终没有完成,胎死腹中。安德烈·别雷在谈到这三部小说的计划时这么说:“《银色的鸽子》是没有西方的东方,《彼得堡》是俄罗斯的西方,而《我的一生》(《无形的城堡》)则是西方的东方或者东方的西方,是基督的动因,在灵魂中的诞生。”可以说,这个三部曲的设计是宏大的,主题鲜明而深刻,也显示了安德烈·别雷开阔的视野和宏伟的文学追求,他是一个对自己的创作有着长远规划的作家。

《银色的鸽子》是俄国象征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别雷将个性化的象征主义诗学观念和狂欢化写作姿态融为一体,在他早期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与后期的小说实验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银色的鸽子》仍旧带有十九世纪俄罗斯小说的特点,浓厚的思想性、沉郁的语调和对终极问题的思考。不过,小说的体格却并不笨重。篇幅只有28万字。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俄罗斯知识分子,他不断地对自我的命运、实际上也就是俄罗斯的现代命运进行着探寻。这个知识分子叫达雅尔斯基。他受到了当时俄罗斯一些知识分子发起的“到民间去”运动的影响,准备深入生活。到社会底层去,体验和发现俄罗斯的社会本质,去体察俄罗斯人民的真实生活。但是,当他真正进入到底层的生活中的时候,横亘在他面前的,是俄罗斯城市和乡村的分裂、宗教和科学知识的断裂、贵族阶层和穷人之间的分裂,同时,带有乡野气息的农妇对他的诱惑,贵族女人对他的吸引,这些都使达雅尔斯基感到了难以抉择。[1]

§ 俄国象征派小说艺术

安德烈·别雷

二十世纪的俄语文学,如果以现实主义为基本的参照,那么也还存在着一条非现实主义的流脉。这条非现实主义流脉有待人们作系统的研究。它的起点,无疑是那活跃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文坛上的象征主义文学。

俄国象征派文学在艺术上的建树,不仅局限于诗的艺术。俄国象征派诗人所建立的小说诗学、戏剧诗学、理论诗学与其诗歌艺术共同构成了俄国象征主义文学的艺术个性,使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与其他民族的象征主义文学区别开来。

俄国象征派的小说艺术探索成就,大概是西欧的象征主义文学家所望尘莫及的。梅列日柯夫斯基、吉皮乌斯、索洛古勃、勃留索夫、别雷等象征主义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一八九二——一九二二),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中),创作了一系列传统体裁诗学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与非传统体裁诗学意义上的“交响曲”、“剧体小说”。这些作品的共同标志,是象征主义诗人在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中,根据象征主义的诗学原则来创作出的叙事文学。

在典型的俄国象征派小说作品中,作家的审美对象,已经不是被折射于心灵中的世界,而直接是涵纳着世界投影的心灵;作家的审美取向,已经不再局限于横向地观照人生即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政治的、社会的、伦理的、心理的,意识形态的层面,而更多的是透视人生即考察人的“类本质”,心理与生理机制,意识系统(显意识与潜意识诸层)在特殊情境中的状态,情感世界的非正常或“超常”状态,理智世界中的形而上的层面;作家的叙述不再是或不仅仅是以社会现实生活风云为主要客体,甚至也不再以对人物内心的心理生活的详尽描绘为首要任务。

§ 人物评价

在俄罗斯两代象征主义者中,安德烈•别雷(Андрей Белый, 1880——1934)是最矛盾、最复杂的一位作家。他分裂的个性,悲剧性的命运,试验性的文体,使他的创作显得扑朔迷离。但是,他始终将自己对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的爱视为自己“心灵之唯一完整的音符”。他用自己的创作诉说着他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西比拉式的预言,他用创作履行着自己复活人类心灵的俄尔甫斯式的使命。别雷相信,象征主义使艺术成为自由人类的新生活和新宗教。他不停地尝试,不停地创新,只为找寻生命的支点,只是出于对人的心灵本质价值的执着信念。这一信念充分表现在他的小说和理论文章中。他坚信建造起人类心灵的方舟就能使人接近永恒。别雷将自己对艺术、生活乃至人类命运的独特认识溶入了《彼得堡》的创作之中。在《彼得堡》中,别雷创造出一个纯粹意识的世界,以独特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美学追求、历史观念和哲学理想。他似乎给所有的词、形象都施加了魔法,使它们跟随他一起去寻找绝对的意义;他破坏传统文法,革新形式,煽动所有的形式范畴,使它们与他一起编织生命的神话。他无情地颠覆了19世纪的文学准则,引领着20世纪文学的新方向。[2]

§ 诗歌特色

安德烈·别雷(1880-1934),诗人,批评家,文艺理论家。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少年时代就曾迷恋索洛维约夫的学说,陶醉于诗歌音乐的创造,他最初的诗歌习作充满了神秘的颤栗和预感,他的诗集有《灰烬》,《罗马花瓶》等。《蓝天澄金》标志着其创作的成熟,他不仅以诗人的方式,也以艺术家和音乐家的方式感受世界。其抒情诗中的母体,意象、语调乃至语音、节奏,都是绘画与音乐联想的综合。别雷在诗中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他把读者神化,与其进行一种特殊的游戏,娴熟地把过去与未来,18世纪俄国诗语与现代意象融为一体。他的诗集犹如一个各种因素组成的化装舞会,别雷不但在诗中,而且也在小说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音乐实验,交响乐的主题贯穿于他的每部小说中,他认为诗的语言能创造出一个语音象征的世界,因为语言首先是一种充满意义的音响。[3]

§ 诗

作《安·别雷诗选》

希望者

清泪处处颤动

鲜明。

清泪打湿玫瑰

鲜红。

粉红的玫瑰变成

大红。

闪电照亮玫瑰

火红。

玫瑰欢快地吟起

赞美歌。

它们的诗琴发出

颂歌。

它们的长裾五光十色

蔌蔌作响。

它们的桂冠金碧辉煌

十分明亮。

朝霞颤动着火焰

蔌蔌……

朝霞舞动着红旗

哗哗。

1901年 张冰 译

太阳

答《我们将像太阳》的作者

太阳温暖人心。

太阳企求永恒的运动。

太阳是永恒的窗口

通向金色的无穷。

玫瑰顶着金色的发丛。

玫瑰在温柔地颤动。

一道金色的光线刺进花心

红色的暖流溢满全身。

贫乏的心中只会恶念丛生

一切都被烧光砸扁、一个不剩。

我们的心灵是一面镜

它只反映赤色的黄金。

1903年 张冰 译

窗下

目光伸向春天的远方:

那里是蔚蓝色的穹苍……

而摊开在我眼前的是《批判》

它们有皮制的封面……·

远方是另一种生存

星星的眼睛是那么明净……

于是,我乍然一惊,心念一闪

原来空间是那般虚幻。

1908年莫斯科 张冰 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