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知侠 |
释义 | § 简介 刘知侠 刘知侠著名作家。生于河南省汲县一个铁路工人家庭。一生经历了牧童——军人——记者——作家的生活道路。1938年奔赴延安开始从事部队文化和军事工作,次年冬奔太行转赴山东,在行军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斗争中,与山东父老同生死、共患难,曾多次参加战斗并参与指挥对日作战。先后创作了大量反映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英雄壮举的散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戏剧等文艺作品。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过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名誉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职。勤奋笔耕,创作《红嫂》《沂蒙山的故事》《铺草》《一支神勇的侦察队》《沂蒙巨虎》《决战》等优秀作品,特别是代表作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蜚声中外,发行400多万册,译成英、俄、法、德、朝等多种文本介绍到国外。 § 个人经历 著名作家 刘知侠原名刘兆麟,自幼家贫,跟随父亲在村边道清(滑县道口镇--博爱县清化镇)铁路打工、捡煤核,跟随母亲在外祖母家放猪。刘知侠11岁那年才开始上半工半读学校,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卫辉一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他随父亲和铁路员工撤到了黄河以南流落到武汉。1938年夏天,他从报纸上得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招生的消息,怀着抗日救国的热情,奔赴陕北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这年冬天,在行军路上,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5月,刘知侠抗大毕业后,又留校学习军事专业。学习结束后,刘知侠随分校到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分配到抗大文工团工作。1943年抗大取消建制改编为教导团,刘知侠随文工团调到山东省文协。这年,滨海抗日根据地召开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刘知侠在会上结识了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们,被他们的战斗事迹所感动。决定把这些英雄事迹写成文学作品.他两次通过敌人封锁线去鲁南的枣庄和微山湖,到铁道游击队深入生活,为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收集了丰富的素材。 全国解放后,刘知侠担任了济南市文联主任。1950年山东省文联成立,他任编创部长、秘书长、党组委员。在此期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铺草》,深受广大读者喜爱.1952-1953年他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出版,后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搬上银幕。据统计,《铁道游击队》的原本加上各种节编本、缩写本共出版了300余万册,并译成英、俄、法、德、朝、越等8国文字在国内外发行。 1953年,刘知侠调上海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他将建国后发表的短篇小说编成《铺草集》,同时创作了《铁道游击队的小队员们》。1959年,山东省文代会选刘知侠为省文联副主席兼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并担任《山东文学》杂志主编。同年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60年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和中篇小说《沂蒙山的故事》等,后又将这些作品汇集成了《沂蒙山故事集》。1964年,已将近10年不拿工资,只靠稿费生活的知侠,将3万元稿酬上缴党组织作了党费。“文革”开始后,他首当其冲成为批判对象,一大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在他的头上,一本本浸透着他心血的作品被斥为大毒草,他被游街、示众、审讯。为了保存生命,有着强烈求生欲望的知侠,用床单割成布条从囚禁他的三楼逃走了。在外流亡3个月以后,他仍然想办法往文联机关党组织寄去了党费。“文革”后恢复稿酬制度,他把每年稿酬的百分之二十作为党费上缴组织。 知侠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虽年逾古稀仍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20万字的《战地日记》。那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军南下作为《华东前线报》的特派记者参加淮海战役的随军日记。根据那些零散的纸片,回忆40余年的战地生活写就了此书。1979年刘知侠任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期间,写了中篇小说《芳林嫂》。 1980年召开山东省第四届文代会,知侠再次当选省文联副主席,任党组书记主持文联工作。1985年春他离休到青岛定居,沉下心来专心致志进行新的创作。当时没有房子住,只是暂住青岛市委宿舍。没有条件写作,只有借文化局一位老同志的一间7.8平方米的空房子;没有写字台,一张小方桌照样可以摊开稿纸;没有地方吃中饭,中午就到大街上花钱买三两包子充饥。三个月下来一部9万字的中篇纪实作品《芳林嫂》完成了。之后又将“文革”中颠沛流离在农村、海岛写了一些提纲和片断的《牛馆传》。1986年刘知侠定居青岛后,在垂暮之年又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40万字的长篇小说《沂蒙飞虎》与40万字的《知侠中短篇小说选》以及20万字的《战地日记》(即淮海战役见闻录)。为了著作,他到西镇一个老同志家里借得一间空房写作,每天步行四五里,中午二、三个包子,一壶开水。 刘知侠关心年轻作者,百忙中还经常抽空外出辅导。他还很好客。他给夫人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外地来青岛的老同志、老战友、老朋友一定要留他们吃饭。每年夏天他们家里住满了客人。有一间房子被誉为"国际旅行社",那是为了给自费来旅游的客人住的。他用稿费资助过别人,用稿费缴过3万元党费,而他自己却克勤克俭,艰苦朴素。用过的火柴盒他总舍不得丢掉,去买些零散的火柴棒装进去继续用。 1991年9月3日,知侠参加青岛政协干部有关国际形势的座谈会。会上,当他旗帜鲜明地直抒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与坚定的信念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于当日逝世。 知侠一生共完成400余万字的作品,在纪念山东省作协成立50周年、知侠逝世10周年的日子里,由他的夫人刘真骅编撰的五卷250万字的《知侠文集》由青岛出版社发行。 § 《铁道游击队》 会见友人 刘知侠是年轻时就参加革命的“老革命”、老共产党员。19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做过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听说了“铁道游击队”的事迹,就两次通过敌人封锁线去鲁南的枣庄和微山湖,到铁道游击队深入生活,为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收集了丰富的素材。50年代初,他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家喻户晓,还改编成连环画,1956年拍成电影,也是影响了一代青少年的经典作品。 然而,“文革”伊始,《铁道游击队》却在1966年5月就成为首批被点名批判的电影之一,对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批判为:“没写主席关于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写的是主席批判的游击主义。游击队不依靠群众,都是神兵,只有芳林嫂一个群众。有政委,看不到政治工作,不像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无产阶级游击队,像一帮农民、小资产阶级队伍。没写党的领导,不像八路军领导的,单纯地搞惊险神奇动作,宣传个人英雄主义。影片插曲很不健康。”(祁晓萍编著:《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页)电影是“大毒草”,小说自不例外,也开始受到严厉批判。此时的批判已“间不容发”,未给刘知侠任何“修改”、“重写”的机会,他立即被“揪了出来”,关入“牛棚”。仅1966年7月22日、26日、28日和8月4日这4天的《大众日报》,都在“彻底揭露和批判刘知侠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的通栏标题下发表整版的“大批判”文章。 几个月后,“文革”公开打倒刘少奇,刘知侠罪加一等。因为《铁道游击队》第27章“掩护过路”,详尽描写了铁道游击队掩护胡服(刘少奇的化名)过陇海铁路、到延安开“七大”的历史事实。在“牛棚”的囚禁中,他遭到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初春的深夜,他撕破床单,结成布绳,拴在窗口上,从3层楼上逃了出来,跑到市郊的“芳林嫂”的原型刘桂清家。“芳林嫂”冒着风险掩护了他4个多月,为他养好了伤口。面对贴在门前的刘知侠通缉令和一次次搜索,她临危不惧,几次机智地将刘知侠转移到儿女们和朋友的住处,使他安全度过最危险时刻,保住了生命。 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被批斗、游街、劳改,身心受到空前摧残。“四人帮”被粉碎后,刘知侠恢复“正常”生活,包括《铁道游击队》在内的一批文革前“红色经典”解冻。1977年9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准备再版《铁道游击队》,此时“文革”虽已结束但并未被否定,刘少奇还未平反,所以出版社提出必须将原著第27章中关于刘少奇的有关段落完全删掉,迫于当时的形势,也为了能够再版,刘知侠只得忍痛违心答应;而且,这一版的扉页印上了一段黑体字的“毛主席语录”:“整个游击战争,在敌人后方所起的削弱敌人、钳制敌人、妨碍敌人运输的作用,和给予全国正规军和全国人民精神上的鼓励等等,都是战略上配合了正规战争。”以此语录来反驳十年前“游击主义”的“罪状”,作为重出此书的合法性证明,也是当时的时代特色。不管怎样,这毕竟是“拨乱反正”时代的开始,意义不容低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