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冷汗
释义

§ 简述

词目:冷汗

拼音:lěnghàn

词义: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 基本解释

因紧张、惊惧或疾病等导致汗出而自觉有冷感 ,吓了一身冷汗。

详细解释

由于惊恐或休克等原因而出的凉汗。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且说 刘璞 自从结亲这夜,惊出那身冷汗来,渐渐痊可。” 冰心 《南归》:“她每夜四时左右,总要出一次冷汗,出了汗就额上冰冷。”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九章:“ 花正芳 陡然间出了一身冷汗,立刻追上去,不由分说,将郭祥捺倒在丛里。”

§ 中医论述

证名又名柔汗。

① 指汗之属阴证者。见《类证活人书》卷四。又名阴汗。由阳气虚衰,阴寒相乘,以致汗冷肢冷,甚则身冷。《景岳全书·汗证》:“阴汗者,冷汗也。”“所谓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阳虚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惊大恐大惧,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又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亦必多汗出,以阳随气去之故。治宜益气温阳,用黄芪建中汤,甚者加附子。或参附汤、六味回阳饮等方。参见阴汗条。

② 指汗出而冷者。除阴证外,热极、痰证亦可见之。《医碥·汗》:“盖热聚于内,肌肤反冷,肤冷,故汗亦冷也。”因火邪亢极者,用如神白虎汤;相火旺盛者,用知柏地黄汤。《证治准绳·杂病》:“有痰证冷汗自出者,宜七气汤或理气降痰汤。”[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