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凤仪乡
释义

§ 乡镇概况

凤仪乡全境地形狭长,从东南到西北,略呈长方形。东部山梁较高,最高点可看见金源、甸沙坝子,南部是全乡最高的位置马龙山,东西中间有铜矿公路(东阿油路)过境,高山深谷,地形复杂,高差较大,海拨最高点为马龙山,最低点为洒地海,海拨在2015至2560之间,乡内河流属金沙江上游普渡河水系,称洗马河。乡境内最高海拔2560米,最低海拔2015米,平均海拔2287.5米。最高气温23.9℃,最低气温2.0℃,平均气温14.5℃,年均日照2101.8小时,无霜期255天。年均降雨量1132毫米。

全乡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106个自然村,12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回、彝、苗、白等五个民族。2005年末有人口9395户38334人(农业人口9123户37446人;居民人口272户888人)。其中回族957户4245人;彝族1006户4299人;其它少数民族2户12人。

§ 经济概况

凤仪乡全乡总耕地面积30864亩,其中水田11029亩,旱地19835亩。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蚕豆、芸豆、马铃薯,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油菜子为主。

2005年全乡粮食总产13289吨,农民人均有粮355公斤,比上年增0.3%,全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52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7元,完成本级财政收入83.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4633万元,占总收入的88%;第二产业收入214万元,占总收入的4.1%;第三产业收入418万元,占总收入的7.9%。

2005年,个私经济从业人员1254人,成规模的私营企业有磷肥厂年产值300万元、红砖厂年产值45万元、松茸酒厂年产值21万元。2005年乡镇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863万元,实现增加值1158万元,完成税金30万元。

§ 乡镇优势

凤仪乡区位优势

凤仪地处寻甸县城西北部,东西有铜矿公路从辖区正中横穿而过,是连接我县倘甸、金源,昆明市东川区的主要干道,南北凤联公路贯穿直达禄劝县转龙镇。随着我县柯渡镇“红军长征纪念馆”红色旅游资源,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禄劝县乌蒙骄子雪山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联合乡三界磷矿资源的开采,将带动凤仪乡集“吃、住、行”为一体的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

资源优势

凤仪乡是我县五个万亩坝子之一,土地广博,土壤肥沃,总耕地面积达30864亩,有冬闲一垡田近5000亩,现已开发种植特高多花黑麦草养畜1500余亩,剩余3000余亩还有待开发利用。水利资源丰富,年产水量达0•67亿立方,可利用水资源300万立方米。全乡有小型水库6个,可蓄水285万立方,灌溉农田11000亩,全乡水利化程度达41%。最大的水库王家湾水库,年蓄水量220万立方,承担着牛街大河沿线6个村委会9000余亩水田的灌溉及金凤电站的发电用水。森林覆盖率较高,全乡森林覆盖率达34•3%,林业用地201283•5亩,森林管护面积132694亩。物种繁多,树种以华山松、云南松、旱冬爪、梨类、杜娟、杨梅、板粟、苹果等为主;草本以黄芹、菅羊、画眉草、山茶等为主。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钛、磷、铜、铁为主。

全乡有农村劳动力23690个、半劳动力2641个,2005年全乡组织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837人,劳务输出收入达200万元,人力资源较为丰富。

§ 经济建设

凤仪乡凤仪经济发展支柱单一,乡党委政府本着“稳粮强烟”的总体思路,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主抓烤烟生产。2005年烤烟生产创“十五”最好水平。全乡种烟6300亩,完成产量81.3万公斤,均价达11.95元,实现产值971万元,比上年增54万元,实现了“政府、企业、烟农”三满意。

畜牧业

为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自身实际,乡党委、政府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该乡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思路。经过近四年的努力,在特高多花黑麦草的引进、推广、利用及肉牛冻精改良1211工程实施过程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为以草促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广泛的示范带头作用。凤仪乡特高多花黑麦草种植推广及1211工程的实施,经过近四年常抓不懈的努力,共种草8000亩,产鲜草52000吨,综合转化效益516元/亩,合计效益413万元。现有肉牛冻精改良点6个,近四年来共冻改牛3768头,牛冻改工作的开展,加快了凤仪乡畜牧业的发展。2005年4月15日全县畜牧工作会在凤仪乡召开,凤仪乡被评为发展畜牧业养殖先进集体。

林业

林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完成各种工程造林179亩,义务植树11万株,完成封山育林4395亩,森林管护面积132694亩,完成林业样板100亩。新建沼气池59口,超任务数18%,全年共查处林业案件35件,查处率达100%,实现林业产值850万元。

§ 安徽枞阳县凤仪乡

安徽枞阳县凤仪乡凤仪乡是全县3个江心洲之一,居三洲之中,位于枞阳县南部,东南与贵池市隔江相对,西北隔江与山镇、长沙乡毗邻,地理位置可谓“身在江洲一统成,一衣带水下铜陵,隔江相望池州府,直挂云帆上古城”。凤仪洲又名凤凰洲,因地形如凤,取“凤之仪表”之意,故名凤仪。全乡辖3个行政村,54个村民组,2004年末总人口8502人,2419户。乡域总面积23.3平方公里,环洲江堤长16.2公里,耕地面积913.3公顷,现有意杨林15000亩。乡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主产棉花、油菜、小麦、花生、玉米,是全县主棉产区之一,农特产品有砂洲花生、玉米、绿豆,外滩野生蒌蒿、香芹、芦笋等,倍受世人喜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凤仪洲素有宝岛之称,凤仪人在保家园、建家园、兴家园、美家园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宝岛特色的“四大工程”。一是“白色工程”,把棉花作为主导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广高产高效农业,逐步建立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绿色工程”,利用江外滩营造了万亩欧美黑杨树工业原料基地,成为省市意杨示范点。三是“蓝色工程”,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水上运输业和利用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四是“彩色工程”,农业开发具有砂洲风味的花生、玉米、绿豆和野生蒌蒿、香芹、芦笋绿色农产品,并发动千家万户发展畜牧业,养殖牛、羊、鸭、鹅等。

凤仪拥有自来水厂、面粉厂、植物油厂、预制厂、砖瓦厂、带锯厂、养殖场、林场等乡村企业及私营企业21家,凤仪的乡村企业规模小,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凤仪乡党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利用江滩近2万亩宜林隙地,先后投资150万元,实施“兴林灭螺”工程,发动千家万户,大面积栽植意杨林15000亩,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是凤仪乡待采伐的“绿色银行”。到2004年底,全乡完成农业总产值2100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600万元,养殖业产值500万元。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28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万元,其中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85万元。交通运输营业收入800万元,招商引资180万元,财政收入8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左右。

凤仪乡洲内东西、南北走向和环洲公路22公里,开通了凤仪至白荡、凤仪至池洲、南洲至池洲、红旗至池洲、习艺至扫帚沟等水客运线;建成日产1500吨的自来水厂,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开通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节目;新建了政府机关办公大楼、财政纳税大厅和农技服务综合楼;新建了凤仪中心学校、凤仪辅导学校、习艺小学、红旗小学、红巾小学、南洲小学教学楼,教学环境大为改观;新建了凤仪卫生门诊楼和住院部,建成全县同级一流标准的凤仪卫生院和血防组;新建汽车轮流码头。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全乡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市场活跃,人民生活大为改善,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 四川宜宾县凤仪乡

四川宜宾县凤仪乡凤仪乡地处宜宾县南部边缘深丘山区,是川滇两省三县五乡结合部,全乡幅员面积80.75平方公里,耕地为18845亩,人平0.9亩;有12个农村村,1个街村,共114个合作社,5326余户,20377人;乡内主产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薯类等农作物;2002年,农民人均收入为2261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58万元,与1997年相比年均增长16.12%,粮食总产量为9020吨,人均460公斤,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人平均纯收入1310,增加950元,增长72.6%;粮食8165吨,年均增长2.02%。2002年底,财政收入实现105万元。全乡有学校12所,个体私营企业300户,产值1692万元,医院13个,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话4部,移动电话为人拥有0.7户,电视入6户率达90%。[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