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兖州市 |
释义 | 兖州市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平原,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望水泊梁山,素有“东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称,是山东省鲁西南大都市的经济中心。总面积651平方公里,耕地60万亩,人口60万,辖10镇2个街道办事处,492个行政村,30个居民委员会。2002年在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区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分别列第60位和第54位。 § 概述 兖州市 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1990年人口57.1万 。汉族为主,有回、蒙古、藏、苗、彝、布依、朝鲜、满等14个少数民族,计6000余人。面积641.6平方千米。耕地4.27万公顷。黄帝创九州,兖州为其一,早称负夏、夏,商属徐州,周属鲁国,春秋为鲁国负瑕邑,战国改为瑕丘;秦属薛郡;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变为侯国;东汉夏置瑕丘县;三国时属兖州商平国;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更置兖州;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析邹县、汶阳、平原三县复置瑕丘县;宋大观四年(1110)改为瑕县 ,后改称嵫阳县 ;明洪武三年(1370)并入兖州,十八年复置嵫阳县 ,成化七年(1471)改为滋阳县;1944年属兖济县,1948年并入滋阳县;1958年并入曲阜县 ;1962年两县分治,原滋阳县改称兖州县。1992年撤县设市。矿藏资源主要有煤。土特产品有小磨芝麻油、兖州美术蜡烛。名胜古迹有兴隆塔、少陵公园、西吴寺遗址、青莲阁、“中御桥”。 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平原,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临水泊梁山,素有“东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称,是济宁市组群结构大城市的经济中心。总面积651平方公里,耕地60万亩,人口60万,辖10镇2个街道办事处,492个行政村,30个居民委员会。兖州交通便利。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埠”,京沪铁路纵贯南北,新石铁路横跨东西,是鲁西南兖州市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客运中转站。公路四通八达,327国道、日荷高速等数十条公路干线穿境而过,市内公路总长630余公里,公路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煤炭基地,煤田储量200多亿吨,年开采量2000多万吨,地下水储量约20亿立方米,是山东省三大丰水区中唯一尚未大量开采的地区。历史悠久。公元前21世纪,夏禹划天下为九州,兖州为其一。在4000余年的历史变迁中,兖州相继为郡、州、府所在地,是一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文化深厚。素有“端信、尚贤、兼容、乐善”的优良人文传统,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子思等曾在此讲学,弘扬儒家文化。唐时“诗仙”李白曾寓家兖州20余年,赋下许多不朽诗篇。兖州有着众多的人文景观,如杜甫登临赋诗的少陵台,李白畅游览胜的青莲阁,“峥嵘塔与白云齐”的兴隆塔等,清康熙年间铸造的泗河镇水之剑长7.5米、重1500公斤,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 地名由来 兖州,这颗镶嵌在祖国华北平原上的明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兖州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先秦著作《尚书·禹贡》。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天下之地为九州,兖州即为其一。《禹贡》就是各州向朝廷贡赋的标准。又有的说法是黄帝时候就曾“方制九州,列为万国”;还有的说是九州乃颛顼所置,他传给帝喾,后来尧遭洪水,天下分绝,大禹治好了洪水,乃分天下为十二州,夏有天下,才又还为九州。这种种传说,来源不一,我们也很难确定何者为是,其中最普遍为人们接受的还是大禹定九州。如《史记·夏本记》说,大禹“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衢”;《左传》襄公四年引《虞人之箴》,说“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还有《山海经·海内经》的“帝乃命禹卒布土定九州”;等等。这些记载都把九州和大禹连在一起,这说明了大禹在古代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兖州市 大禹应该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毅力,更重要的是伟大的献身精神,历十三年之久终于治服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理所当然地受到人民世世代代的尊崇供奉,也成为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开国之君。根据近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公布的年表,夏的起始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那么,禹定九州已是距今四千多年前的事情。 在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中,他的足迹曾经走遍当时的天下。但是,传说中他曾有凿开三门峡、开劈龙门等工程,按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认为是后人为了崇拜他而创作的神话。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史前那次大洪水最严重的灾区应是地势低洼的黄河下游一带,这一带才是大禹治水的最主要的工地。安作璋先生曾说:“传说大禹治水,主要活动地方就在今兖州一带。”因此,如果说大禹是在兖州划定了九州,也不无道理。 九州都有哪些,各种文献的记载也并不统一。《禹贡》所记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吕氏春秋》 则没有梁州而有幽州;《尔雅》则把青州、梁州换为幽州和营州。不管哪种记载,兖州是九州之一是没有疑问的。 对大禹划九州的说法,近现代以来颇有一些学者不以为然,郭沫若、顾颉刚等都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禹贡》成书于战国时代,九州的概念是当时具有大一统思想的作者对诸雄疆域的托古创制,这些学者的看法已普遍为学界接受。但是,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对此重新进行审视,他们依据考古发掘中对文化类型的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不管《禹贡》成书于什么年代,其对于九州的记载都是应有夏代的史实作为依据的。九州不是古代行政区划,也不兖州市是战国时的托古创制,而是自公元前2000年前后就实际存在的,源远流长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区系,反映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地域文化格局”。这种看法无疑较前又进了一步。 兖州的这个“兖”字,来源于兖水。兖水又称济水,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的王屋山中。济水分黄河南和黄河北两部分,后来由于水系变化,黄河以南现在已经没有济水了。兖水的兖字古代写作“沇”。在小篆里,“三点水”有时候可以写成“横水”而放在“允”字的上边,后来由篆书向隶书演化时,“横水”就变成了“六”,于是成为今天的“兖”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兖州……小篆作沇,隶变作兖,此同义而古今异形也。” 兖州的“兖”字,还被后人赋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义,那就是端信。此说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的纬书《春秋元命苞》:“兖,端也,信也。”初唐编《晋书》、《隋书》等国家正史,都曾对此转述引申,例如《隋书·地理志》就说:“兖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其地兼得邹鲁齐卫之交,旧传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遗风。今此数郡,其人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矣。”这就更明确地说明,不仅“兖”字有端信的含义,而且兖州人也是端信的人。 什么是端信?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端,直也”;“信,诚也”。端信就是为人行为端正、品格正直;就是在与人交往中诚信无欺。这是多么美好的含义! 说兖州的“兖”字有端信的含义和兖州人有端信的禀性,不是偶然的。兖州人的端信,既是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的赐予,又有历史的渊源。 兖州有十分悠久的农耕文化传统。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相兖州市对封闭的社会结构、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等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塑造了兖州先民遵守规范、敬畏权威、严谨认真、诚实淳朴的品格。另外,兖州在地缘上属于鲁文化区域,鲁文化也可以称为儒家文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个人的品格修养和道德完善。历代地方志评论兖州的民风,往往是:“家家自以为颜路,人人自以为由求,人皆知读圣贤之书,文质彬彬乎过人,弦诵洋洋乎盈耳”(元《方舆胜览》);“其俗温厚驯雅,华而不窕,有先圣贤之风”(明《兖州府志》);“土风和厚,家多弦诵,民俗驯谨,无狙犷气”(清《滋阳县志》)。端信,正是这种风气和精神的概括。兖州的历史上,确实也出现了不少堪称端信楷模的人物,像我们后文将陆续介绍到的颜回、范淑泰、牛运震等;相信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这种精神将不断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兖州这个地名所涵盖的内容,在漫长的历史中曾有过十分复杂的演变。它最终属于了今天这块土地,是和历代行政区划的变革及治所的迁徙分不开的。 《尚书·禹贡》:“济河唯兖州”。是说兖州的位置在济水和黄河之间,是今河南省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及河北省的南部一带地方。《禹贡》又说:“海岱及淮唯徐州”,海是指黄海,岱是指泰山,淮指淮河,很显然,在上古时候,今兖州地方并不属兖州,而是属于徐州。明代于慎行的《兖州府志》的《沿革志叙》里说:“禹贡之界在济河。而今日之境略及海岱,故其东南郡邑属徐州之域者十之八九……盖宅徐之方而受兖之名也。”上古时候有所谓星野的说法,就是把天上的星区和地下的州国一一对应起来。有以二十八宿与州国相配的,也有以十二次与州国相配的。按《淮南子·天文训》和《史记·天官书》等古籍的记载,兖州在二十八宿中属角、氐、亢三星,对应郑国;徐州则属奎、娄、胃三星,属于鲁国。郑国在今河南境内,鲁国即今曲阜,和兖州仅相距15公里。星野的说法充满了神秘色彩,我们姑不论其是否有根据,但由此可以证明,今兖州在上古时是属于徐州的。 《禹贡》九州中的兖州,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兖州最早成为行政区划名称,是在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当时汉武帝分兖州市天下为十三个刺史州部,州设刺史以监察吏治,兖州为其中之一。当时的兖州辖有山阳、东郡、陈留等8个郡(国)和100多个县,位置和范围大体和《禹贡》九州一致。州行政长官称为刺史(后来称牧),西汉时刺史并没有固定的治所,他平时巡行于各个郡国,到年末时回到京师向朝廷回奏巡行情况;到东汉时候,州刺史才有了固定的治所。兖州刺史治所曾设在山阳郡的昌邑(今金乡)、济阴(今定陶)、鄄城。三国时兖州属曹魏,辖有8郡国64县,治东郡廪丘(今鄄城)。晋仍设兖州,辖陈留等四国及济阳等二郡,治所迁至郓城。后来外族入侵,北方沦陷,朝廷为了安顿南下的士族,在南方侨置了很多州郡,侨兖州曾设在京口(今江苏丹徒)、广陵(今江苏江都)、金城(今南京附近)、下邳(今江苏邳州)等地。淝水之战后,东晋政府设北兖州,治滑台(今河南滑县);与之相应的侨兖州称为南兖州。南北朝时候,南方的刘宋政权曾设兖州于邹山(兖州市今山东邹城)、彭城(今江苏铜山)、须昌(今山东东平),后于453年迁往瑕丘(今兖州)。北方的北魏政权也设有兖州,曾治淮阴(今江苏淮阴)、滑台、瑕丘。滑台的兖州又称西兖州,后又移治定陶;瑕丘的兖州则称东兖州。并且,北魏还曾设南兖州于涡阳(今安徽蒙城),又迁到谯城(今安徽亳州),这在当时和滑台的西兖州和瑕丘的东兖州合称为三兖州。东魏时候,又改南兖州于陈留(今河南开封),西兖州于济阴(今山东曹县),瑕丘仍为兖州。从上面这些并不全面的叙述可知,兖州的行政设置和治所的迁徙流变,是多么繁复纷乱!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取消了州的建制而改称郡,兖州为鲁郡,治瑕丘,统任城、邹等十县。后来徐圆朗据瑕丘叛,唐初平定后,又重设兖州,仍治瑕丘,统十县,并在这里设大都督府,是管领兖、泰、沂三州的军事重镇。安史之乱后,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兖州是泰宁军节度使的驻地,从此直至五代,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后周时候泰宁节度史慕容彦超据兖州叛乱,太祖郭威亲率大军征讨,久攻才破,郭威一怒之下把兖州降为一般的防御州。从此兖州地位大不如前,宋代兖州称袭庆府,属山东东路,治瑕县,辖奉符(今泰安)、泗水等十县;金代属山东西路,治嵫阳,辖曲阜、宁阳等四县;元代属济宁路,治嵫阳,辖四县。到明代,因兖州成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封国,行政地位因之上升,成为辖有济宁、东平等四州二十三县的府,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兖州府辖一州十三县(乾隆时)。民国实行道县制,兖州府被撤除。 兖州市 以上所介绍的是作为一级或二级行政单位的兖州的演变沿革情况。而作为三级行政单位的县,其演变也相当复杂。前文曾提到的瑕丘,可说是今兖州市最早的前身。瑕丘又叫负瑕、负夏,在春秋时候,是鲁桓公庶子的采邑,其故址在今兖州城东北五里的古城村。鲁国后来被楚所灭,瑕丘便成了楚之领土。秦代实行郡县制,瑕丘属于薛郡。西汉时瑕丘属徐州鲁国,东汉属兖州山阳郡。东晋时候,瑕丘县被撤销,并入了高平国的南平阳县,南平阳县治在今邹城。南北朝时刘宋元嘉三十年(453年),瑕丘成为兖州治所,但这时并没有恢复瑕丘县的建置,这叫“县省名存。”直到隋代开皇年间,才割邹县、汶阳县和平原县三县地方复设了瑕丘县,延续到北宋大观年间,因瑕丘之名犯了孔子名讳而称为瑕县;金代又因“瑕”字有“疵”义,不吉,改为嵫阳县。明成化年间,因为鲁王府屡次发生火灾,又改嵫为滋,以“水”旁易“山”旁以魇之。民国时候滋阳县属于济宁道。1948年7月兖州战役后,原滋阳县城区称兖州市,乡村称滋阳县,同年12月,市并入县,称滋阳县,隶属于尼山专署。1958年,滋阳县和曲阜县合并,称曲阜县。1962年,两县又分治,原滋阳县改称兖州县。至此,最终完成了从瑕丘到兖州的名称演变,兖州这个本来代表更大地理区域的地名,终于凝固到了这里。 综上所述,兖州名称的兖州市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上古时候的兖州,那是一个大范围的自然地理或曰人文地理区系的概念;二是汉代以后,兖州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从没有治所到治所迁徙不定;三是在距今1500多年的刘宋时候,瑕丘成为兖州治所,兖州和瑕丘之名同时共存,但前者是一级行政单位,后者是三级行政单位;四是瑕丘之名在屡经变化后,最终以兖州代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州”字的含义也屡有变化。州的本义是水中的陆地,《说文》:“水中可居者曰州”,大禹定九州用的正是本义。这个含义后来被“洲”代替,“州”成了行政区划名称。早期的“州”是一级行政区,辖有多个郡国;唐宋时候一级行政区改称“道”或“路”,“州”成了二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到了明清时候,一般的二级行政单位称“府”,只有次要的才称州(直隶州)。所以明代的兖州称为兖州府,以示其行政级别。此时的“州”字就已经不具备行政区划的含义了。 § 历史沿革 兖州,古九州之一,今山东省兖州市。兖州市 “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其一。“兖”古作“沇”,《史记·夏本纪》“兖州”作“沇州”。 沇水原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入海。沇水的河段称谓与流域记载不一,《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伪孔传》载:“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水经注·济水》:“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以上记载,沇水在黄河北岸济水的发源处,《禹贡》载兖州得名于沇水,其州境在黄河以南济水中、下游。《汉书·地理志》叙沇水自发源入海,未提发源以后或下游称济水,则沇实指济水全流。近世黄河北岸的济水有时亦称沇水。总之,从以上的这些记载分析, 沇水和济水实为一条河流,上游称沇水,下游称济水,有时全流亦称沇水或济水,只是由于各个时期的称谓不同而已。古兖州的地域范围与沇水的流域有关。《尚书·禹贡》载:“济、河惟兖州。”《尔雅·释地》载:“济、河间曰兖州。”《周礼·夏官·职方氏》载:“河东曰兖州。”这些古书中的济为济水,亦应为沇水。因此,济水与黄河之间应为古兖州的区域范围。 《尔雅·释地》邢昺疏:“李巡去: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谦,故曰兖。兖,信也。”《隋书·地理志中》载:“兖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故其气纤杀也。……旧传太公唐叔之教,亦有周孔遗风。今此数郡,其人尚多好儒学,性质直怀义,有古之风烈矣。”意指济水和黄河之间,所处地理条件甚好,属孔孟圣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受周礼孔孟思想影响,其德行忠厚,信义诚实,性情严谨,因此“封”为兖。 “兖”通“沇”在许多史书上都已得到证实。而“沇”演变成“兖”,古人有这样的说话:“沇”字的篆文立水旁写作横水置于“允”上,后又隶变为“六”,改为“兖”字。因此,“沇”的本义为水名,今“兖”的意义是后人附加的。封其地为“兖”,也应在春秋战国以后。 兖州的“州”,原指水中可居之地。后来人们在河边的高地上居住,继而形成为居民点,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繁衍以及阶级的对立,逐渐发展为邑或都城。“州”便成为一种行政区划的代名词。然而作为古九州的“州”仍指水中可居之地。兖州市 兖州最早出现是依地理区划而言的。古书中有黄帝划州分野、建置万国的说话,虽系后人用王朝观念对原始社会疆域的附会依托,不足信以为实,但禹分中国为九州的说法则较为流行。夏禹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过渡式人物,虽有理想人物化身之意,但仍不失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尚书·禹贡》记载:禹根据地理概况,依照名山大川的自然分界,把中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大的区域,故曰九州(“九州”在禹时并非确指,“九州”的具体称谓也并非大禹时所为)。并分别叙述其山川、湖泊、土壤、物产、田赋等级、贡品名目以及水陆经路和少数民族等。 作为地理区划,早在夏禹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形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原始文化中,就存在着类似于区域性的形式。通过考古学诸文化的发现,并通过它们本身所反映出来的特殊性与共性表明,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原始文化就已经存在着区域性问题,因此,也可设想为“整体”的划分。至于能否形成人为的区域性划分,却很难证明。 古代的行政区划往往以地理条件为根据,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夏、商、周三代均有关于九州或十二州的记载,虽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兖州”,作为地理概念用语。其地约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春秋以后,诸侯国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但由于地理概念的代名词不太适应作为行政区划的用语需要,因此常易混淆。到了秦代,废除州名,全国实行郡县制。 兖州正式作为行政区划是在西汉武帝设十四州刺史时开始的。 汉代由于“开地斥境”,扩大了疆域规模。据《汉书·地理志》载,汉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把全国重新划分为十四州,设十四州刺史部。兖州是其中之一,治所设在濮阳,辖山阳(辖瑕丘、橐县、方与……等)、东郡、陈留、济阳、泰山、东平六郡国。王莽时期认为汉代的“州名及界,多不应经”,把州名作了改动或合并,兖州未变。东汉建武十一年(35),将西汉时期的朔方并入并州,改全国为十三州。兖州治所在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40里),下辖陈留、东郡、任城、泰山、济北、山阳(今兖州属山阳郡)、济阳、东平八个郡国,大体范围在今山东西部及河南东部。 三国时,兖州区域属魏国。曹操领冀州牧后,为扩大势力范围,缩小其他州区并入冀州,兖州辖区未动,仍辖八个郡国。仅将汉时陈留改为陈留国,任城国改为任城郡。据《三国疆域志》载,兖州初治昌邑,后移治廪丘(今山东鄄城县东)。 晋时,设兖州刺史部,辖濮阳国、东平国、济北国、泰山郡、陈留郡、济阳郡、任城国、高平国(治昌邑,辖瑕丘、金乡、巨野……等)八郡国五十六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晋灭掉吴国,把全国划分为十九个州部。永嘉年间设立二十一个州部。兖州均为其中之一,初治廪兵,后移治郓城(今山东郓城西北)。晋惠帝末年(290),兖州全境沦没,附属后赵。战乱中的兖州黎民百姓,大量南迁,到东晋元帝时便在南方设置了侨州、侨郡、侨县、侨乡等,兖州为侨州之一,治所设在京口(今江苏丹徒)。晋明帝太宁年间(323—325)以郄鉴为兖州刺史,寄居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东北)。康帝建元初(343)寄兖州市治金城(今江苏江宁县北)。穆帝永和(345—356)中侨治下邳(今江苏邳县东),淮西公太和(366—371)中又移治山阴(今江苏淮安),孝武帝太元(376—396)中还治广陵,并割江淮地区为兖州辖境,领十四郡。历史上称广陵之兖州为南兖州。而称北方郓城同时存在的兖州为北兖州。北兖州辖东平、高平、济阳、济北、任城等郡。 南朝刘宋初年,武帝刘裕平河南,又设兖州于滑台(今河南滑县),时称西兖州。宋文帝元嘉十年(433)移治邹山(今山东邹城东南故邾城),又寄治彭城(今江苏铜山县),徒迁须昌(今山东东平县西北50里)。元嘉二十年(443)把兖州区域分属徐州、冀州,其兖州旧地为鲁郡代替。至元嘉三十年(453)六月复立兖州,治瑕丘(今兖州市),宋孝武帝孝建初年(454)治湖陆(今江苏沛县北),宋明帝秦始初(465)移治瑕丘。齐、梁时,又设北兖州于清江,设南兖州于广陵。兖州市 兖州降魏之后,侨治于淮阴,旧地兖州移治于滑台,后治瑕丘。时称瑕丘之兖州为东兖州,复曰兖州。而滑台之兖州则为西兖州。北魏孝昌年间(525—527),西兖州又移治于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北魏太和年间(477—499)置南兖州于涡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又移治谯城(今安徽毫州)。当时称兖州(瑕丘)、西兖州(滑台)、南兖州(谯城)为三兖州。东魏时设兖州于瑕丘,改置南兖州于陈留,西兖州于济阳(今山东曹县西北)。北齐时,改清江之兖州为淮州,广陵之兖州为东广州。 隋初沿袭前制,开皇三年(583),“遂废诸郡,行州县之制”。大业二年(606),瑕丘之兖州改为鲁郡,领十县。西兖州改为东郡,南兖州改为谯郡。 唐高祖李渊立朝后,实行州治。武德五年(622)平徐元朗部,置兖州。治所设在瑕丘,领任城、瑕丘、平陆、袭丘、曲阜、邹、泗水七县。贞观十四年(640)置兖州都督府,辖兖、秦、沂三个州。天宝元年(742)改兖州为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兖州,领八县,同时设兖海节度使,治瑕丘,隶属河南道,辖兖、海、沂、密四个州。 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设兖州秦沂节度使,属河南道,治瑕丘。到后周时期,因慕容彦超据兖州时反叛,遂降兖州为防御州,领六个县。 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兖州升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1118)改为袭庆府,治瑕县,隶属山东东路,下辖瑕县(今兖州市)、奉符(今泰安)、泗水、袭县(今宁阳)、邹县(今邹城)、任城(今属济宁市)、仙源(今曲阜)、莱芜、金乡、鱼台十个县。 金改设兖州。初置泰宁军,治嵫阳。大定十九年(1179)改为泰宁军节度使,隶属山东西路,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四个县。 元朝设兖州,治嵫阳,隶属济宁路。宪宗二年(1252)分隶东平路。至元五年(1268)复属济州,至元十六年(1279)改隶济宁路总管府,辖嵫阳、曲阜、泗水、宁阳四个县。 明初,嵫阳并入兖州。兖州辖三县,隶属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为鲁王,藩兖州,升兖州为府,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复置嵫阳县为兖州府治所在地,辖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兖州市 清代仍设兖州府,治滋阳,隶属山东省。据乾隆三十一年(1766)版(兖州府志)记载,兖州府辖一州十三县。 1913年废州府制,改道县制。撤销兖州府,府所在地改属济宁道。 1948年7月,滋阳县城区称兖州市,农村称滋阳县。同年12月,市县合并,称滋阳县,隶属尼山专署。1962年1月,滋阳与曲阜分治,滋阳县改称兖州县,隶属济宁专署。1984年4月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兖州县隶属济宁市,下辖十三区(镇),三十七个乡,四个街道办事处,四个居民委员会。1990年兖州县辖五个镇八个乡。1992年9月19日,兖州县改称兖州市。1995年兖州市辖九镇四乡。2002年兖州市辖十镇和两个办事处。 § 行政区划变化 1992年3月1日,撤销兖州县,设立兖州市(县级),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1992年4月25日,撤销兖州县堡子乡,设立兴隆庄镇。 1994年9月7日,撤销兖州市城郊乡,设立新兖镇。 1995年12月18日,撤销黄屯、谷村乡,设立黄屯镇、谷村镇。 1996年8月12日,撤销泗庄乡,设立泗庄镇,其行政区域不变,人民政府驻地由泗庄迁至薛庙西兖颜公路3.5千米处。 1999年12月6日,撤销漕河乡,设立漕河镇。 兖州市 2000年,兖州市辖11个镇、2个乡。总人口598387人,各乡镇人口: 兖州镇 86593人 新兖镇 77065人 谷村镇 36163人 大安镇 47339人 新驿镇 47920人 颜店镇 35741人 泗庄镇 29810人 黄屯镇 26636人 王因镇 56818人 兴隆庄镇 58218人 漕河镇 30176人 前海乡 29488人 小孟乡 36420人 。 2000年12月1日,撤销兖州镇,设立鼓楼、永安两个街道办事处。鼓楼街道办事处辖鼓楼、少陵、惠民、韦园、南顺城、奎星楼、苗圃、校场、榕花园、神路、岗子街、东关、查官园、邓家窑、军民、兴隆、文东、大观门、塔前19个居委会,办事处机关驻文化东路4号;永安街道办事处辖息马地、钟楼、民族、莲花、白衣堂、中御桥、南环、新兴、红西、长安、文西11个居委会,办事处机关驻中山西路239号。撤销泗庄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新兖镇;撤销前海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颜店镇(鲁政函民字[2000]66号)。 2002年7月,省政府批复同意:兖州市撤销小孟乡,设立小孟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兖州市辖2个街道、10个镇。 2005年8月17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兖州市将黄屯镇东稻营、西稻营、杨厂、东张庄、老府庄、金家村等6个村划归新兖州镇管辖。 § 经济概况 兖州是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市,先后建成了“吨粮县”、“双千市”,粮食单产多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优越,60万亩耕地可5天轮灌一遍,管灌、喷灌等节水灌溉4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农田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全市492个村基本实现“六通一有”目标,即村村通自来水、通电、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通柏油路、通公交车,村村有文明一条街。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进程不断加快,已建成太阳纸业、雪花淀粉、华龙正龙方便面、绿源肉鸭等十大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了十条农业产业链,年加工总值近百亿元,85%的农产品经过加工进入市场,80%的农户进入一体化经营,转移农村劳动力近12万人。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解决农村问题,实现了教育、医疗、村干部误工补助、职工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兖州市 兖州全市现有工业企业1000多家,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林纸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煤化工、医药等新型工业体系,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85%以上。实施培优扶强政策,促进骨干企业不断壮大,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90家,6家企业进入济宁市民营经济十强行列。全市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6家,过亿元的4家。太阳纸业集团、银河胶带集团被济宁市列为创百亿的重点企业,2008年销售收入将突破百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近两年来,共引进项目200多个,其中投资过5000万元的23项,过亿元的15项,合同利用市外资金80多亿元,到位30多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国外资金8000万美元。大力培植出口主导产品,多途径扩大出口,外向型经济主要指标连续多年居济宁市第一位。 兖州立足区位交通优势,加快了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步伐,建设各类批发市场28处,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市场群,占地30万平方米的息马地商城年交易额达到20亿元;富居家具城室内营业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客商发展到800多家;火车站小商品批发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1000多家批发商到此经营;永丰建材城营业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400多家批发商汇集于此;建有木材、农机、农贸、辣椒等十多处专业批发市场和多处两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去年达到30亿元,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兖州兖州市坚持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大规模实施了城市综合开发和旧城改造。在全省县级市中首批实现了城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集中供气、供热。投资1.13亿元,建成了年处理能力1400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完成了文化广场、九州广场、太阳广场建设,市区内有风景秀丽的少陵公园、兴隆塔公园、滨河公园等20余处景点,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7%。启动建设了资讯便捷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和宽带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广泛。规划了20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五纵五横”城市路网工程和十大标志性建筑,其中博物馆、九州广场、市委党校、孔子学府已建成。镇村建设步伐加快,6个中心镇初具规模,以农村康居工程为重点的现代化文明示范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建设高标准小康楼2000余栋,小马青村被命名为全省农村精神文明示范点。 § 历史名人 江公 经学家江公,史佚其名,是汉武帝(前140—前87)时的经学博士。他精通《诗》和《春秋》两经,为著名《鲁诗》学者申培的弟子。他和董仲舒共同仕于朝廷,为武帝讲《春秋》经。董仲舒讲《春秋》宗《公羊》之学,江公则宗《谷梁》之说。后来江公回到故乡瑕丘,设帐授徒,由于他的传授,《谷梁春秋》才得以流传至今。江公的弟子中有韦贤,人称邹鲁大儒,后来成为宰相。江公的孙子也被立为博士,也称江公。江氏一家世代为博士,薪尽火传,于中国学术的传承是有贡献的。 陈汤 字子公。西汉元帝时(前49—前34)的杰出军事将领。兖州市自幼有建功立业之大志。曾任西域副校尉。适逢匈奴郅支部侵扰边境,与汉为敌。陈汤组织了胡汉合兵四万余人,出奇兵打击匈奴,他充分利用匈奴各部之间的矛盾,作战十余次,行程近万里,最后大获全胜,使得此后几十年中边境得以平安,被封为关内侯。陈汤战术、方略被认为是军事指挥史上的典范。 储光羲 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年间(718—741)举进士,任过县尉一类小官。曾因仕途失意与诗人王维隐居终南山,后被授以监察御史之职。“安史之乱”时被强迫授以伪职,后来因此而被贬谪,最后客死岭南。他的诗歌继承了谢灵运、陶潜以来的传统而又有自己的面貌,以田园生活为主要题材,主要描写大自然的幽静恬淡,表现自己的清高绝俗和闲情逸趣,在审美上有迥异于他人的价值。是当时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并且,其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揭露了战争和徭役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说明他是一个有社会良知的诗人。 毕再遇 (1148—1217)字德卿,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的父亲毕进是岳飞的部将。毕再遇自幼受家庭熏陶,苦练武艺,熟读兵书,矢志抗金。在开禧二年(1206)开始的北伐战争中,他任主将。他有勇有谋、指挥得当,屡立战功。尤其在泗州、灵壁、六合、楚州诸役中,给敌军以沉重打击,使敌人听到“毕将军来也”便闻风丧胆,表现出他杰出的指挥才能和骁勇无敌的作战实力。因为功劳卓著,毕再遇屡升为左骁卫将军,武功大夫,镇江都统制,兼权山东、京东招抚司事,兼扬州、淮东安抚使,左骁卫上将军,成为当时南宋抗金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另外,毕再遇在治军练兵及军械装备的创新和改进方面也都有不少发明创造,在中国军事史上有一定地位。 范淑泰 (1503—1642)字通也,大来,又字木渐。自幼有兖州市大志,以天下事为己任。24岁中举,次年成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又升吏科左给事中等职。当时朝廷权奸当政,吏治腐败,他奋不顾身,上书言事百余次,激烈地抨击时弊,指斥奸佞,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崇祯十五年(1642)升吏科都给事中,奉旨去浙江主持乡试,事毕回故乡小住,适逢兖州大饥,人死过半,他捐出家产赈济,活人无数。这时,清兵南下侵掠,他积极参与守城,捐赀助饷,又亲自上城巡逻。后由于内奸的出卖,兖州城被攻破,范淑泰被清兵捉住。清兵要他投降,他说:“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又许以大官,他说“杀即杀耳,何必用官爵诱我?”最后慷慨就义,年仅39岁。 牛运震 (1706—1758)字阶平,号真谷,空山,人称空山先生,是清代著名的循吏和学者。他于27岁时中进士,始授甘肃秦安县知县。当时秦安地瘠民贫,条件恶劣,他到任后大力兴修水利,革除弊政,平反冤狱,发展教育,政绩十分突出。以才干过人,被任命兼摄秦安、徽、两当三个县的事务。调任平番县后,成功地处理了固原兵变,制止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事件,表现出过人的大智大勇。对平番五道岘地方饥荒,捐俸救济、活人无数,百姓感其德,制“万民衣”相送。不料竟遭官场嫉妒,终因此被劾罢官。罢官后,靠讲学及别人接济才凑够回乡的路费。此后便远离仕途,或闭门著述,或讲学授徒,53岁时去世。牛运震的事迹载入《清史稿》的《循吏传》,其著作涉及经学、史学、文学、金石学诸领域,有《空山堂文集》9种101卷。 王景禧 (1867—1932)字燕泉,号石荪。光绪十六年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兼国史馆协修,又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他生活于清末内忧外患极为严重的时代,思想上倾向于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改良派,与康有为有较深的交往。戊戌变法失败后,不被重用,出京任济宁南池书院山长,又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护送留学生。此后他便致力于教育事业,曾任齐鲁大学教授,创办了山东优级师范专科学堂兖州市、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等。辛亥革命前曾任山东省咨议局副议长;北洋政府时期,曾任国务院秘书长,后 在天津行医卖字为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策划伪满州国,郑孝胥曾写信劝他去长春任职,他撕信大骂郑为无耻汉奸。1932年卒。王景禧在金石、书法、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著作有《金石释文》《知吾所好斋金石文史考》等多种。其长诗《宫井词》曾经风靡京津,有人认为可以和白居易的《长恨歌》媲美。 § 参考资料 http://www.yanzhou.gov.cn/ http://www.yanzhouzxw.cn/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