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傣玎
释义

§ 历史溯源

傣玎乐器

傣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936年),明代李思聪、钱古训二人接受朝廷派遣,前往百夷(今德宏傣族地区)进行考察,曾见到“百夷乐”的乐队中使用着类似胡琴的乐器,在他们所著的《百夷传》中称作“胡琴之类”。这便是今日傣族的西玎。据此说来,傣玎已有了六百年的历史。傣玎傣玎在汉晋时期史称“滇越”,元明时期称其为“百夷”。明代中叶,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民便来到祖国内地表演民族歌舞。《云南通志·百夷传》载:“车里乐者,车里人所作,以羊皮为三五(尺)长鼓,以手拍击之,间以铜铙、铜鼓、拍板,与中国(内地)之乐无异。其乡村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盾)牌为乐。”

关于玎,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代的瑞丽,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傣族统帅召武定,他弹奏玎的技艺高超无比,可以使大家会聚在一起。有一次,他曾用优美动听的玎来指挥象群,战胜了来犯之敌,受到人民的爱戴。最早的玎,非常小巧,造型和琵琶有些相似,后来逐渐发展为玎胆、玎罕和玎列三种乐器。

§ 形体描述

傣玎外形与二胡或板胡相似,全长75厘米~85厘米(图)。琴筒呈圆筒形,多用当地生长的大龙竹或椰壳制作,也有用葫芦、木或陶制者。将大龙竹去掉外皮,外观削成圆筒形或扁圆形,与椰壳相仿,琴筒长5厘米~6厘米、直径5厘米~7厘米,一般筒前口较粗,其上蒙以竹笋壳、薄竹板(竹内壁)或绸布为面,筒腰略鼓,筒后端利用竹节,不开音窗。陶制者用瓦罐或小香炉去底而成,筒长7厘米、筒径9厘米~10厘米,筒壁表面涂釉,并有莲花台之类浮雕图案,外表美观,但已罕见。琴头、琴杆木制,多使用柚木或椿木制成。琴头多单独雕刻呈站立孔雀形、凤凰树叶形等多种造型,富有民族特色。琴杆呈方柱形,正面扁、侧面宽,上端开有榫槽以安置琴头。也有的琴头平顶无饰,弦槽后开,设有弦孔,左右两侧各置一木制弦轴。琴杆上粗下细,中部不设千斤。琴面中央置竹制梯形琴马,张两条丝弦。琴弓用细竹制作弓杆,弯度较大,两端拴以马尾为弓毛,弓长50厘米~60厘米。

§ 主要分类

最早的玎,非常小巧,造型和琵琶有些相似,后来逐渐发展为玎胆、玎罕和玎列三种乐器。

(玎胆)是傣、阿昌、德昂等族弹拨弦鸣乐器。德宏地区称玎,孟连县称森。阿昌族、德昂族称其为马腿琴。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孟连、澜沧、上允、景谷、临沧和德宏等傣族、阿昌族、德昂族聚居地区。琴体较小,琴身多用一整块刺桐木挖制出共鸣箱,其上蒙以松木面板而成。规格大小不一,常用者全长50厘米~70厘米,而以56厘米者最为多见。共鸣箱为扁平的长方形,面板中部开有三个圆形小音孔,排列呈品字形(图左),也有的玎胆背板微呈拱形。琴头平顶无饰,上置三个硬木制弦轴(左二右一),琴杆短而窄,其上为按弦指板,设有音品,也有不设品位的,面板下方设有木制琴马支弦,张有三条琴弦,多使用钢丝弦。

(玎罕)傣族弹拨弦鸣乐器。傣语“罕”为横放、横持之意,“玎罕”即横持弹奏的琴。傣语又称玎三腮。“腮”是琴弦,意即三弦琴。瑞丽傣语方言称“玎崩巴”,“崩巴”是鱼,意即鱼形琴。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临沧地区。外形与玎胆近似,但规格较玎胆稍大。琴身用一整块香椿木挖制出共鸣箱,其上蒙以竹制面板(去掉外皮的薄竹片)而成。全长60厘米~80厘米,面宽6.5厘米,通常面板上开有两个、背板上开有一个出音孔。琴头稍弯曲,长20厘米,外观侧面状似鸭首,上置木制弦轴三个(左二右一)。琴杆较窄,其上设有五个木制音品。面板中部偏下方置有琴马,多采用木制桥形马,也有使用一小截粗铅丝代用的。张有三条琴弦,常使用钢丝弦。

(玎列)傣族弹拨弦鸣乐器。傣语“玎”为琴,“列”为弹,“玎列”意即弹奏的琴。傣语又称玎细腮,“细”为数词四,“腮”是琴弦,意即四弦琴。傣语还称哩玎,“哩”为动词弹或拨,意即弹奏之琴。临沧地区称玎列,思茅孟连县称其为玎省。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和临沧地区,尤盛行于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外形与长柄琵琶相像。琴体多用刺桐木、椿木或柚木挖凿而成,以用一整块刺桐木斫制者为佳。规格尺寸不一,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琴体全长102厘米,共鸣箱系在刺桐木上挖凿出腹腔后,其上蒙以桐木薄板而成,外观呈椭圆形,面板平坦,背部拱起,共鸣箱长30厘米、最宽处25厘米,在面板的中央开有两个圆形音孔。琴头平顶无饰,弦槽两侧置有四个木制弦轴(左右各二)。琴杆长32.5厘米,指板上设有六或七个竹制音品。音孔下方置有竹或木制桥形琴马,张有四条琴弦,多使用钢丝弦。

§ 演奏技巧

演奏时,多采用坐姿,将琴斜置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食指绑一骨片、小竹片或缠以削尖的鸡羽管,在音孔下方弹拨琴弦发音。定弦为:g、a、d1或c1、d1、g1,音域为九度。音色清脆悦耳,只是音量较小。右手技巧有单挑、滚奏、滑音、双音等,左手常用食指空弦打音、小指勾弦、擞音等。常用中、外两弦演奏旋律,内弦只作和弦。玎胆多用于独奏,也常和气鸣乐器筚等一起合奏,并经常为民歌或说唱伴奏,也可边走边弹。是傣族、阿昌族和德昂族小伙子“串姑娘”时常用的乐器。乐曲有《波岩那》、《喊必央爽》等。 傣玎演奏时,持琴方法与奏法均与玎胆相同,也有的右手食指绑一薄牛角片弹奏。定弦为:c1 、d1、g1,音域c1—d2。音色清脆、明亮。演奏技巧、性能和用途也和玎胆一样,是青年人喜爱弹奏的弦鸣乐器。乐曲有《相爱歌》等。

演奏时,将琴斜置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取音,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拨片在琴马上方弹拨琴弦发音。拨片多用牛角片或竹片制成。玎列的四条琴弦分为两组,两弦定为同音,多用四度定弦法,定弦为:#c1、#f1或e1、a1,音域#c1—e2或e1—g2 。音色圆润、柔和,音量较大。指法有带音、打音、擞音、吟音、滑音等。玎列多用于伴奏或合奏,是傣族民歌“嗦”、“甩”、“森”和说唱音乐“喔甘”的主要伴奏乐器,在民间器乐合奏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乐曲有《朗勐调》等。20世纪70年代,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玎列进行了改革,增加了音品,扩大了音域,并创作有专门的独奏曲。

§ 收藏状况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陈列着几件傣玎。其中一件称作“孔雀顶”的玎胆,是用一整块刺桐木挖制而成的,全长69厘米。共鸣箱前平后弧,正面蒙以松木面板,面宽7厘米、箱厚5厘米,琴箱右侧下方开有一个圆形音孔。琴头上部雕刻孔雀为饰,琴头下部弦槽后开,两侧设有三个竹制弦轴(左二右一)。琴杆短而宽,正面按弦指板无品,下与琴箱接为一体,张三条钢丝弦。此琴来自傣族民间,1959年,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学家赵宽仁赴滇调查采风时,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带回。

另一件玎胆,亦用刺桐木制成,全长56厘米。共鸣箱前平后弧,系在整木下方挖出腹腔,其上蒙以松木薄板为面,面板长17.5厘米、宽5厘米,在琴箱右下方开一圆形音孔。琴头上部雕刻展翅孔雀为饰,琴头下部弦槽后开,两侧设三个木制弦轴(左二右一),轴体中间粗、两端尖,表面刻有直条瓣纹。琴头正面下方开有三个穿弦孔。琴杆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下与琴箱面板相接,指板和面板在一个平面上。竹制山口,竹制桥形琴马,琴尾置木制缚弦,张三条钢丝弦。此琴小巧玲珑,工艺精细,已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这里展出的玎列,用椿木制成,全长92厘米,外形好像长柄琵琶。琴身下方掏出腹腔,上面蒙以桐木板构成共鸣箱,面板长25.5 厘米、宽7.7厘米,板面中部开有三个圆形小音孔,呈品字形排列,琴箱左侧另开一较大圆形音孔。琴头上部雕刻为花枝形,下部弦槽后开,两侧设有四个木制锥形弦轴(左右各二)。琴颈细而长,上端设有山口,下端与琴箱相接,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竹制琴马,张四条钢丝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