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傅衣凌(1911~1988)
释义

§ 傅衣凌(1911~1988)

§ 正文

中国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主要奠基者之一。原名家麟,笔名休休生。福建 福州人。1911年 5月29日(宣统三年五月初二)生。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1933年发表《秦汉之豪族》等论文,开始步入史坛。1935年赴日本法政大学研究院攻读社会学,博览中国古籍,兼收并蓄经济学、社会学知识。1937年夏回国。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救亡运动。1941~1945年,先后应聘到邵武协和大学、闽清福建学院、南平省立师专等校任副教授、教授。他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特别是农村经济史的研究,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经济,从经济史的角度剖析社会。他以初步学习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体会,吸收传统学术和日本史学、西方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的长处,注重民间记录的搜集,进行社会调查,先后编著出版了《福建省农村社会经济参考资料汇编》(1942)、《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1944)两书。后者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开拓时期的力作之一,很快被介绍到日本,成为战后日本史学界重建中国史学方法论的来源之一;而后又传播到美国,成为美国五、六十年代新汉学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946年1月,傅衣凌在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连续发表了徽州商人、洞庭商人、陕西商人、福建海商等系列论文。1947年写成《清代中叶川陕湖三省地区的手工业生产形态》一文,首次提出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在从事学术研究之余,他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于194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50年,傅衣凌回厦门大学工作。历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民盟福建省委副主委;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社科联副主任、顾问,福建省历史学会会长;厦门大学副校长、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古籍整理委员会主任、历史系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主编、名誉主编;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50年代以来,他以探究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迟滞问题为核心,集中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史,发展了社会史和经济史相结合的治学风格,建立了从研究新、旧两种因素的矛盾变化来把握社会经济的实质和把社会经济构成和阶级构成、阶级斗争联系起来考察的基本构架,提出中国封建社会弹性论、乡族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等比较系统的独到见解,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瞩目和重视。1988年5月14日,逝世于厦门。编著有:《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1956)、《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1957)、《明清农村社会经济》(1961)、《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1982)、《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与杨国桢共同主编,1987)、《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七册(主编,1988)。遗著有:《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等。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