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洋新军
释义

§ 简介

新建陆军以督练处为领导机构,袁世凯自任督练,下设参谋、执法、督操三个营务处,另附设粮饷、军械、转运、洋务、军医等局及教习处。军制分左翼、右翼,下设步、炮、马队、工程诸营。军中聘用洋人教练,统一配备新式步枪、马枪、快炮,办有德文、炮队、步队、马队四所随营学堂。袁世凯广为收罗培植亲信将领,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段芝贵等尽隶其麾下。袁世凯还制定了一套森严的军法军纪,严密控制其队伍。 北洋新军的建成,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始,也为袁世凯奠定了作为北洋军阀头子的基础。1898年,新建陆军改编为拱卫京师的“武卫右军”。1902年扩编为“北洋常备军”。

§ 历史背景

满清军制向以八旗,绿营为国家正规军。 八旗为旗人组成,以京营八旗拱卫北京,以驻防八旗分守全国重地。 绿营则为汉人之国家常备军,以镇,协,标分守各地。后八旗,绿营逐渐腐朽不堪用。

嘉庆时平白莲教川楚教乱,因八旗,绿营不堪用,随设勇营。勇营为各地督抚自行招募,“保境护民”,战后即遣散。是为有清一代于八旗,绿营外另立军队之始。

至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八旗,绿营,募勇皆一败再败,不得已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编练团练”,即后来之湘淮军(以及左宗棠的湘军分支-楚军)。 但湘淮军在军事编制, 习气,战术上于旧式军队并无二致,土洋火器混编。 因此,湘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后便迅速腐败, 甲午战争,清廷征调之湘淮军一败涂地。 清廷遂知湘淮军不足恃。

大力建设“练军”,练军武器装备全为洋枪洋炮,部分武器甚至为当时西方之最优。共练成董福祥之甘军,聂士成之武毅军,毅军,以及江南的自强军,北方的定武军等新式练军。因种种因素,新式练军在庚子之变中损失惨重。

当时编练新式练军已经不再和湘淮军一般“西学为用,中学为体”,仅仅更换武器装备。 而是大胆的对军队编制也做了一些改革。自强军和定武军的军制有西式军制的影响,与旧式军队以营为主,兵无定数有所不同。 庚子之变后,袁世凯接掌定武军,授命改革陆军军制和编练新式陆军, 才开创了全新西式编制之新军。 军制改革,可视为新式军这种“新军”,与湘淮军,练军这些“旧军”的分水岭。 旧军在新军建立后大多被改编为绥靖地方的“巡防营”,“巡警营”,后逐渐消亡。

因此,新军出现之日,当定为1904年9月12日,练兵处会同兵部所奏之《新式陆军章程》正式奏准。 从此袁世凯担任练兵会办,编练全国新军。

§ 组建机构

这支新军完全按照德国营制、操典进行训练,用新式武器装备,拥有步、骑、炮、工程、辎重等兵种;各级军官大多由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对新兵的招募,按照西方国家的入伍要求,有年龄、体格及识字程度等规定。镇压义和团时,新军扩充到1.7万人。1903年袁世凯任练兵处会办大臣,新军大加扩充。日俄战争爆发后,袁世凯建议在全国成立新军36镇。他先将北洋“左”、“右”两镇募足兵员,正式成立北洋军第一镇、第二镇,派王英楷、吴长纯分任统制,随后又将巡警营扩编为第三镇,派段祺瑞统制。又将原来的武卫右军、南洋自强军编成北洋第四镇、第五镇,派王士珍、吴长纯分任统制。5月14日,“京旗常备军”也扩编成镇,以凤山为统制。至此,北洋新军六镇练成。

§ 编练

新军之编练,有一套复杂而又严格之程序。 编练之总章程,总办法由练兵处会办袁世凯控制,然后其余各省,区自行按规定招募人员编练。 其番号也反应了其编练过程。

如果省区自己征募的新军兵员数数目接近北洋新军定制中之“协”,便可呈请练兵处组成协,同时设立一定的炮兵,骑兵附属部队,组成混成协。

因为混成协并非“定制”,因此混成协无番号,仅有地北洋新军

区名称。如广西仅建成一混成协,故称“广西陆军混成协”,此乃正式名称,不少史料为了与旧军区别,称为“广西新军混成协”,此乃错误。 若混成协数量多于一,练兵处可能授予番号,如“四川暂编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河南暂编陆军第二十九混成协”。

最后,一镇之兵数额足够,则报练兵处(后改为陆军部)审议,若获批准,授予“暂编”番号,如:“四川暂编陆军第十七镇”,可以开始进行军事训练。

训练一段时间后,练兵处派大员,组成校阅团校阅,校阅通过,即可报部成军,授予正式番号,官防,官职,去掉暂编字样,正式成为新式陆军。

因此,新建陆军的番号为驻防地域+番号所组成。其中番号不重复。如“直隶陆军第四镇”,并非是直隶的地方部队,而是作“陆军第四镇,驻扎在直隶”来理解。至清亡,仅有近畿四镇,直隶两镇(即北洋新军六镇),湖北一镇,东南一镇等八镇通过了校阅正式成军,其余各镇都仍顶着“暂编”番号。

§ 编制

新军以镇为战略单位,战时则设立军(类似于集团军)来统一指挥各镇,镇以下依次是协-标-营-队-排-棚。其中每镇辖步兵两协,附属骑兵,炮兵各一标,工程,辎重各一营,军乐队。 步兵协每协下辖步兵两标, 每标又辖三营,每营辖三队,每队辖三排,每排辖三棚。

附属的骑兵标辖三营,每营辖前后左右四队,每队二排,每排二棚。

附属炮兵标辖三营,每营辖左中右三队。队以下编制同步兵。

工程,辎重营以下编制同骑兵。 到清末,新军还在步兵标内增设机关炮队(重机枪)

最基本单位棚约有兵员14人,全镇共有军官司事约七百余人,兵员约一万人,夫役约一千五百多人,全镇总兵力约一万二千多人。

民国北洋政府成立后,陆军部通令将军队编制更改为师-旅-团-营-连-排-班。

新军的另一个划时代变革乃是引入了现代的司令与参谋制度。旧军中无论八旗绿营,湘淮军,新式练军,都以营为基本单位,营兵人数不定,可数千可数万。将领自带幕僚,有委员,文案,医生,兽医,参赞等一些名目,另带护勇,号兵,长夫。有些属于军内定制,有些属于将领私自招募之助手。 治军训练,指挥作战基本上由将领独断专行,幕僚提建议而已。而幕僚大多还非行伍出身,颇多纸上谈兵之人。

因为新军装备精良,兵种合成程度高,旧军的这种指挥体系北洋新军

自然不可能符合。因此,新军在军设立“司令处”, 处内设“总参谋官一员,赞佐号令,参画机宜,一等参谋官二员,二等参谋官二员,随同总参谋官分任计划各务, 炮队协领官一员,参佐全军炮队事务,遇炮队聚战之时,由该员指挥督率,工程队参领官一员,参佐全军工程事务,遇工队聚用时,由该员指挥督率。此外设护军官,执事官,一等书记官,总执法官,总军需官,总军械官,总军医官,总马医官,稽查官若干”。军,镇以下一直到标一级都有类似机构,自营开始方无。以条令的形式将军队的指挥体系,军官职责固定下来,并且所有相关人员均从军事学校内遴选出任(如北洋六镇自北洋武备学堂选人),也有大批参谋人员自外国留学回归。

如当时新军14镇的正参谋官中,有13人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回国,其中既有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唐继尧,程潜。 1906年,北洋六镇又举行“彰德秋操”(即彰德秋季大演习)中,第五镇统制官(师长)张怀芝还被军统制官,年仅26岁的留日士官生张召曾当众诘问。

新军所设,实乃在当时西方已经普遍使用的现代司令部和参谋部制度,此举当为新军开创之中国军事史第一。

§ 战斗力

清末的新军有北洋军和各省自己编练的新军。北洋6镇人数最多,装备最好,内部较为团结。各省新军一般只有1~2个镇(师)的规模,装备参差不齐,省与省之间有些矛盾。

武昌起义前夕,湖北新军主力被调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剩下的只有不到两个旅的部队。起义后这些部队内部不稳,缺少有威望有能力的高级军官统帅,装备也不齐全。北洋新军

当北洋军南下进攻武汉时,起义军方面的主力实际上是些学生等志愿兵,缺乏训练,战斗力远不能与北洋军相比,所以一败汉口,二败汉阳。

当时南方各省的新军纷纷起义,夺取政权,宣布独立,但真正出兵支援武汉的寥寥无几。

1905年5月,北洋六镇新军全部练成,共计兵额近7万人。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长芦盐运使胡橘芬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聘德国人为教官,有步队3000人、炮队1000人、马队250人、工程队500人。12月8日,荣禄决定改派袁世凯到小站督练新建陆军。袁世凯接任后,将“定武军”进行扩编,加募步队2000人、马队250人,凑足7000人;并陆续加聘德国译员至10余人。

§ 后世影响

新军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天津这片当时的特区影响如下,首开军队国家化之努力,尽管最后归于失败,沦为军阀私兵。全面实施当时的“现代化”编制,彻底改革中国军制。引入中国最早的司令部和参谋制度,引入现代军事演习之概念。

新军之混成协,本是建立镇之前的过度体制,但是后来却演变成师与团之间的一个多兵种合成的混编作战单位“混成旅”,对后世影响颇大。[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5: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