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保和镇
释义

§ 气候

晴朗的保和镇保和镇位于澜沧江流域的永春河畔,海拔2320米,年平均气温11.4℃,极端最高温31.7℃,极端最低温-16.8℃,年平均日照时数2104.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8%,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3200℃,年平均降量954.1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97天。从南到北,暖温气流影响逐渐减弱,气温和降水均循同一方向递减。河谷多呈干暖特征,而山体上部则相对湿冷。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下降0.35℃左右。

§ 历史

发展中的城市保和镇原为一片荒烟蔓草掩盖的山坡,清雍正六年(1728年)春,首任通判陈权选定此间建筑城垣,是为维西厅治所。此后,以汉族为主的外来移民源源不断涌入,大多聚居在这里。二百六十多年间,它一直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代直隶于维西厅署管辖。民国2年(1913年)废厅设县,以此作县城,称城区。民国25年(1936年)改设实验镇,称“宝华镇”,隶属于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隶第一区,1953年改称保和镇,义取保卫世界和平。“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改名“红旗镇”。1975年由永春公社管辖改为县辖,设立区一级的保和镇公社。1984年5月政、社分开,设保和镇人民政府。下设街道办事处1个,分管7个居民组;农村办事处1个,分管13个农业社。

§ 人口

保和镇辖1个村民委员会,13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城市建设用地100.55公顷,其中居民住房用地62.94公顷。共有住户3230户10703人,其中,有农业人口556户2066人,非农业人口1876户5413人,流动人口795户3212人,居住有汉、傈僳、纳西族、藏族等多个民族。

§ 民间艺术

维西保和镇大词戏维西保和镇大词戏是中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仅在维西保和镇独有的一个古老戏种,已成为文化世界中濒危的一种戏曲剧,维西保和镇古乐神秘、古朴、独具诱人的魅力。

维西保和镇大词戏大约在明末清初1636年—1644年之间,传入维西保和镇,是道家做法事和念经时的一种乐曲,又称之为洞经音乐和弹经调,有“九大调十小调”之称,主要有《八卦》、《全八卦》、《十供样》、《清河颂》、《高山流水》等曲目。乐音极其优美,奏者闻者无不陶醉,神往极乐之中、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 特色产业

幽兰香维西幽兰香:维西县地处三江并流腹心地,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始维西的外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美誉,在植物中,维西兰花更是响誉海内外,而保和镇作为维西县城的所在地,成为了维西重要的兰花集散地,我镇大多群众都爱种兰、养兰,维西兰花曾多次的国内各类兰花展中获得大奖。

土鸡养殖:保和镇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土鸡养殖,保和镇龙爪箐在村民小组建立起一个小型土鸡养殖场,该养殖场通过机器孵化技术,提高小鸡的数量,通过规模经营,达到规模化养殖的目的。

绿色蔬菜产业:保和镇作为县城所在地,城镇人口在全县是最密集的,因此也成为一个消费市场平均每天销售各种蔬菜约1万多公斤,全年累计达4000吨左右,这些蔬菜大多数是由县外调入供应,本地蔬菜仅占其中一小部分。因此,依托保和镇中心集镇的市场区位优势,发展保和镇绿色大棚蔬菜种植。保和镇发展绿色蔬菜种植达978亩(其中:绿色大棚蔬菜种植150亩)。实现产值125万元。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

§ 基础设施

2006年保和镇人民政府把教育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巩固“普九”成果上,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普九”工作的投入力度,共财政投入“普九”经费2万元,通过各种形势的捐资助学筹集资金3万多元,共计5万多元,用于改善和提高保和镇办学水平,切实抓好了“两基”的深入、巩固和提高。保和镇一角保和镇乡村公路建设有展有序,市政一、二期工程建设及社区卫生路的完工,使得街道变宽、霓红灯亮了。保和镇也更加美丽起来。保和镇政府把道路建设的重点也由城市转向农村,2006年先后投入24万元,共建成气象站至龙爪箐李家庄水泥路建设、南路社区烈士陵园至武装部左侧河口水泥路建设。豪猪箐村民小组入户卫生水泥路建设,这些卫生水泥路的建成至少解决了600多户2100多人的出行难问题。

2006年,保和镇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60.42万元,完成了十字街社区、南路社区、村委会基层党员活动室,白鹤山社区基层党员活动室建设。彻底解决了保和镇社区及村党员没有自己的活动场地的状况,有力地加强了基层党员活动的开展。

保和镇共推广绿色大棚蔬菜种植30亩(其中:墙体大棚15个,日光拱棚20个),扶持上规模示范养殖户4户,完成卫生路面改造3500米,完成人畜卫生饮用水引水渠系2千米,安居扶贫36户,改厕88户,推广沼气池100口,并把各种农村科技适用技术培训贯穿建设的始终,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

保和镇积极发展畜牧业,在开展畜禽防疫上下功夫,年内共治疗猪1733头,牛17头,马24匹,犬77条。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禽流感防疫及五号病的防疫工作,猪口蹄疫预防、猪瘟二联苗注射率均为98%。

§ 农村经济

保和镇全景

2006年保和镇粮食产量达406.12吨,同比增长20%。发展绿色蔬菜种植达978亩(其中:绿色大棚蔬菜种植150亩),实现产值125万元。积极发展畜牧业,使全镇生猪生产发展迅速,实现养殖业产值达到159.64万元。2006年,外出务工已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保和镇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2006年初组织了200多人参加劳务输出培训,年内通过各种渠道向县内外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24人(次)。

§ 参考资料

[1]云南数字乡村 http://ynszxc.gov.cn/szxc/model/channel.aspx?DepartmentId=933&classid=1211

[2]保和镇金农网 http://www.agri.com.cn/town/533423100000.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