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余汉谋 |
释义 | § 简介 余汉谋 余汉谋(1896年–1981年),字幄奇,广东高要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陆军总司令,并一度主政广东。 余汉谋早年入读黄埔陆军小学,之后到武昌升读陆军预备学校。1916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加入中华革命党。随后入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六期步科毕业。之后于北洋军内任排长、连长。1920年入粤军,任营长。1925年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余任第11师31团团长,师长为陈济棠,同年参加粤桂战争。北伐时随第11师与李济深留守广州。1931年5月,陈济棠等反蒋,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余汉谋任广州政府军事委员会员委员,兼第一集团军军长。广州政府于九一八事变後取消。1934年至1935年,余率部参加围剿江西红军。 1936年陈济棠与李宗仁、白崇禧以抗日名义,再度反蒋。余汉谋通电各广东将领支持蒋介石中央。陈手下之空军司令黄锐光亦带飞机飞南昌投靠蒋。陈事败出走香港,余汉谋接任广东绥靖主任,取代陈济棠成为广东军政首领。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战区副司令。所部广东军队参加淞沪、南京等战役。1938年10月,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两星期后攻陷广州。余汉谋被革职留任,更被讥讽为“馀汉无谋”。1939年,日军从广州向粤北韶关进攻,企图打开交通线,被余汉谋所击退,才复职,并兼任第七战区总司令。 1948年国共内战期间,余被任为陆军总司令。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后,任广州绥靖公署主任。同年余部在广东、海南被解放军歼灭。余最终于1950年4月到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65年晋升一级上将。1981年病逝台北. § 大事记 余汉谋,字幄奇,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陆军总司令。祖籍广东曲江,后迁至高要县肇庆镇城西区。余汉谋1896年9月22日出生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高要县,早年就读于广东黄埔陆军小学,之后到武昌升读陆军预备学校。 1916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加入中华革命党。随后入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六期步科毕业。之后于北洋军内任排长、连长。 1920年入粤军,任营长。先后参加东征、平定刘杨叛乱、北伐、蒋桂战争、粤桂战争。1925年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余任第11师31团团长,师长为陈济棠,同年参加粤桂战争。北伐时随第11师与李济深留守广州。 1931年5月,陈济棠等反蒋,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余漢謀任广州政府军事委员会员委员,兼第一集团军军长。广州政府于九一八事变后取消。 1934年至1935年,余率部参加围剿江西红军。 1936年7月被蒋介石任命为广东绥靖主任兼第四路军总司令,9月加上将衔。 1936年陈济棠与李宗仁、白崇禧以抗日名义,再度反蒋。余漢謀通电各广东将领支持蒋介石中央。陈手下之空军司令黄锐光亦带飞机飞南昌投靠蒋。陈事败出走香港,余汉谋接任广东绥靖主任,取代陈济棠成为广东军政首领。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二集团军司令,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粤北战役。其间,以劣势兵力战胜当时装备精良和气焰嚣张的日本侵略军,取得了第一、第二次粤北大捷,极大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日士气。 1938年10月,日军以空军、海军优势火力支援下,在广东大亚湾登陆,两星期后攻陷广州。余漢謀被革职留任,更被讥讽为“余汉无谋”。 1939年,日军从广州向粤北韶关进攻,企图打开交通线,被余汉谋所击退,才复职,并兼任第七战区总司令。 1948年国共内战期间,余被任为陆军总司令。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后,任广州绥靖公署主任。同年余部在广东、海南被解放军歼灭。余最终于1950年4月到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1965年晋升一级上将。 1981年病逝台北。[1] § 个人生平 余汉谋(1896年-1981年),广东省高要县人。余于1910年考入黄埔陆军小学,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从军后,余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战区司令,最后官至中华民国(1984年)陆军总司令、一级陆军上将。 靠姐姐资助求学 1896年9月22日,余汉谋出生在高要县肇庆镇的一个盐商家庭。当时,正值清末动乱之年,余汉谋的父亲余起鹏明显地感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一向殷实的余家开始走下坡路,年少的余汉谋倍感生活的艰辛。余家是一个大家庭,十几个兄弟叔侄共同生活在一起。从前生活殷实时,人多倒也热闹,但现在家道衰落,人多就成了一个大负担了。到了余汉谋六岁时,他想进学堂读书,但父亲已经拿不出钱来供儿子念书了。余汉谋的四姐余淑贤当时已嫁出家门,当她得知弟弟的情况后,毅然答应出钱供弟弟读书。此后,余汉谋靠姐姐的资助,读到高等小学毕业。小学毕业后,余汉谋考上了广州黄埔陆军小学,一直读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余汉谋从六岁开始读书,到二十四岁军校毕业,共念了十八年书,这对于一个来自贫苦家庭的人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而这一切,都靠余汉谋的姐姐的无私帮助。 走上从军路 1919年秋天,余汉谋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皖系军队任少尉排长,从此步入军界,开始了他长达几十年的戎马生涯。虽然余汉谋是在安徽开始从军的,但他的发迹史却在广东书写的。1920年,余汉谋回到广东,在粤军第三师任连长。 1920年的广东,正是孙中山发动第三次护法运动的基地。当时的粤军领袖是陈炯明,而这支粤军也是孙中山在第一次护法运动时的军政府警卫军,全体指战员都是宣誓效忠孙中山的国民党员。之后,这支训练有素、颇有战斗力的粤系军队,就成了陈炯明与孙中山争夺权力的资本。余汉谋当时只是粤军的下级军官,对陈炯明与孙中山的斗争知之甚少,在上司的指挥下,率部参加了讨伐桂军陆荣延的战役。平定两广后,余汉谋升任少校营长。 1922年6月16日,余汉谋所在的粤军,受总司令陈炯明的指使,对孙中山的革命政府发动了军事政变。由于余汉谋当时只是中下层军官,他有没有参加军事政变都不是主要的,因为他没有主动参与的动机。1923年1月陈炯明兵败离开广州,7月余汉谋调升粤军第一师第二旅中校主任参谋,应该说余汉谋是忠于孙中山的。 1925年8月,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广州国民政府决定把在粤的各路军队统编为国民革命军,统一受国民政府指挥。就在这一月,余汉谋被国民政府委任为国民革命军上校团长,从此走上了国民革命的道路。 失土有责 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从海上进犯广东省南澳岛。当时,余汉谋是广东省的最高军事长官,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南澳岛最终失守,这是余汉谋在抗战中失去的第一份国土。同年10月12日,日军以7万陆军、500艘战船、100架战机的兵力,强行在大亚湾登陆,并向广州方向进攻。 当时,广东是全国剩下的唯一出海口,其余都沦为敌占区。所以,广东在全国抗战的大局上显得特别重要。据史书证实,当时国民党驻粤军队有13万多人,加上地方武装,枪支在50万以上。应该说,在军队数上我方是占很大优势的。但是,余汉谋在战前同意抽调近5万兵力北调参加武汉保卫战,严重削弱了广东的防务力量。而且,在大敌当前,余汉谋与广东省长吴铁城、广州市长曾养甫带领广东省的党政军机关撤离广州,最终因诸多原因导致广州等地陷落日本鬼子手中。对于余汉谋等人是否有失责之说,当时流传于广州的一首民谣是这样唱的:“余汉无谋,吴铁失城,曾养无谱”。 守土光荣 余汉谋带领驻粤的党政军机关撤退至连县后,在英德至河源一带设置防线,开始积极的抵抗。1939年底和1940年夏进行的两次粤北会战,是余汉谋在抗战期间的雪耻杰作。1939年12月,日军为了配合对广西南部的攻势,以近七万人的兵力,从广州向粤北进犯,企图一举歼灭驻守在那里的余汉谋的十二集团军。当时,余汉谋有12万兵力,虽然武器方面比不上日军,但依托粤北的大山大岭,加上失守广州一年来带来的耻辱,使余汉谋和他的战士们斗志冲天,决心以此一役来报仇雪耻。 战斗开始后的头几天,双方激战呈胶着状态,打得异常艰苦。不几天,余汉谋打听到日军的一部奉命支援桂南会战而撤出粤北战场。余汉谋当机立断,遂于12月26日率部开始全线反攻,至次年1月,终于把日军赶回战前的阵地,彻底粉碎了日寇第一次进犯粤北的战略企图,赢得了广东军民自抗战以来的第一场大胜利。 但日寇并不就此罢休,他们于5月又派出4万精兵卷土重来,第二次向粤北防线扑来。这一次,余汉谋集中优势兵力,诱敌深入山地,然后分割围歼日军,打得相当激烈。到6月5日,日军全线撤退,第二次粤北会战又以余汉谋的十二集团获胜而结束。 两次粤北会战的胜利,挫败了日寇利用广东切断粤汉铁路,威胁湘桂后方,最终迫使南方各省投降的战略,并且有力地配合支持了桂南会战,振奋了两广军民的人心。客观地说,此二役为余汉谋雪了耻辱,使他重拾了一名军人的信心和荣誉。 与共产党对阵 余汉谋率残部败逃海南,降职为海南特区行政公署副长官。解放军又一鼓作气攻克海南岛,兵败的余汉谋只好来到台湾抗日战争结束后,余汉谋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委,半年后出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从此离开他扎根多年的广东家乡,在中原战场上开始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对决。在这段血雨腥风的年月,余汉谋率部与人民解放军交战无数,总是输多赢少,蒋介石对他爱恨交加。进入1948年后,国民党大势已去,共产党开始全面反攻。就在这个特殊的年头,余汉谋临危受命,升任国民党军队的陆军总司令。蒋介石希望余汉谋能重振军威,与共产党进行最后的决战。无奈时势已去,余汉谋在共产党面前一败再败。 1949年1月,国民党已经失去大部分中原大地。蒋介石为了挽救危局,决定调余汉谋回广东出任广州绥靖公署主任,守住事关大局的南粤大地。但是,回粤后三个月,余汉谋的正规军与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南人民武装进行过几次战斗,都没有取得胜利。当年8月下旬,叶剑英率领解放军南下部队,兵分三路向广东进军。余汉谋也以三层防线与叶剑英对应,企图背水一战。叶、余两人均为广东人,这两只华南虎终于在历史关头拉开了决战的架势。 10月上旬,解放军推垮了余汉谋的三层防线,攻克了广州。至12月21日止,广东全境除海南岛外全部解放。余汉谋只好率残部败逃海南,降职为海南特区行政公署副长官。之后,解放军又一鼓作气攻克海南岛,兵败的余汉谋只好来到台湾,出任闲职的“总统府”战略顾问。在台湾的日子,余汉谋几无大事可做,常读书题字,晚年皈依基督。 § 个人轶事 余汉谋失广东 10月11日黄昏,日军约4万人乘几十艘军舰,在10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突入南海大亚湾口,强行登陆。是时,中国军队主力北调,广东方面驻军为余汉谋的第十二集团军,所部尚有8个师,一个独立旅和其他部队,共约10万余人,但余汉谋事前忙于同日军苟合,亲自到香港图谋与日联络,没做任何防卫,日军骤然进攻,他慌了手脚,一边骂娘,一边仓促阻击,但因兵力分散,戒备松弛,尤其是大亚湾地区防御力量极为薄弱。10月12日凌晨,日军几乎未受抵抗,即于大亚湾登陆。是日,蒋介石电令余汉谋从中山、琼崖、花县等地调兵,保卫广州。日军登陆后,连续攻陷淡水,稔山、惠阳,尔后主力沿广州惠阳公路进攻,相继占领博罗、增城和从化,一部沿樟木头至东莞公路进攻。日军在惠阳县飞鹅岭四出劫掠,强奸妇女;沿途拉得民夫,到广州后枪杀。日军在淡水一带掳获妇女600余人,每日轮奸,稍不遂意,即遭枪杀。10月17日,广州各界人民7万多人举行游行,决心保卫广州。蒋介石从第九战区抽调第64、第66军驰援广东,以迟滞日军前进,但援军未到达战场,余汉谋奉命放弃广州。1936年7月13日,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决定免去陈济棠所兼各职,任命余汉谋为广东绥靖主任。图中为余汉谋。余汉谋(1896-1981),广东高要人。原任陈济棠的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军长。两广事变时,发表拥蒋通电,迫使陈下野。日军由从化、东莞进占广州。另一路日军由珠江口溯江而上,并先后占领中山、顺德、佛山、三水及深圳等地,又向广州方向突进,占领虎门要塞。日军控制了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主要地区。 日寇进入广州后,就在西堤大马路迄十三行、汉民路、惠爱路一带纵火焚烧。偌大一个广州城市,市内大火3昼夜不熄,市街被焚40余条。财产损失不可数计,实是广州有史以来未有的浩劫。日军在纵火之前,沿街掳掠货物,各大商店和公司被劫一空。日军将沙基平民住宅焚毁,并在市内构筑工事,在黄花冈附近日兵枪杀外侨,陈尸路旁,无人过问。 对余汉谋不战而轻弃广州,中外各界人士反应强烈。国民党文武官员,尤其是广东籍官员,闻此噩耗,无不伤心落泪。在军委会会议上,不少人向蒋介石提出一连串问题,要求查办不战而退的将领。蒋介石无言回答,一筹莫展,只是笼统地说,对失职人员一定查办不怠。但此话也只是说说而已。 § 个人贡献 余汉谋的抗战部队:华南抗战史不应忘却的一页 抗战时期,在先后任第四路军总司令、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的余汉谋的部队,有不少中共党员在其中工作,他们对抗日战争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讲华南抗战史,不应遗忘这一页。 抗战时期,余汉谋将军先后任第四路军总司令、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共产党员之加入余汉谋的部队,主要是出于余汉谋等人的主动引进和吸纳。 广东省委提出“到军队、自卫团中去” 抗战爆发后,余氏要求增强军事力量,振兴部队,激励士气,以尽抗日守土之责。他希望在广东的抗日、新进青年中寻求支持者。当时广东共产党组织虽未公开,但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到处都有共产党人活动的身影。党领导的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拥有一万多名队员,在各种抗日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余汉谋愿意起用这些人,希望将这些人引进他的部队。在这种情况下,遵照中共中央“最普遍地推动友党友军进步”的方针,广东省委乃在党内提出“到军队、自卫团中去”的口号,决定派党员和进步青年到余汉谋部工作。 中共党员到余汉谋部工作,早在他担任四路军总司令时就开始了。1937年10月四路军看护干部训练班(护干班)成立,李守纯(1925年入党,曾任中共西江特委书记)、李云等奉省委之命到护干班工作。该班后改编为广东省振济委员会救济总队,在总队部的13名视察员中,有10名是共产党员。先后加入护干班、救济总队的共产党员,目前可以列出姓名的有78人。海明威在韶关与第七战区司令部将领合影。右一为海明威,右二为其夫人玛莎,右三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1938年6月,第四战区政治部成立,左恭任政治部主任秘书。广东省委派党员尚仲衣(留美博士,中山大学教授,1939年初入党)、石辟澜(1936年入党,全国救国会执委)、孙大光、刘向东、司马文森、郁风、黄新波等,到政治部第三组工作,尚仲衣任上校组长。省委安排了一批党员投考四战区政治大队(四政大),开始时有12名党员被录取,后增加到29人,占全队人数的一半。还派区梦觉等到四战区民众动员委员会工作,并发动各地党员及抗日青年参加“动委会”所设之“战时工作队”。 共产党员投身抗战成为骨干 1938年10月,日军进攻广州。第四路军护干班急赴增城,参加抗击日军,50多名队员英勇牺牲在战地上,当中有共产党员、区队长黄金龙等。在这一战役中,余汉谋部之151师被日军击溃,师长莫希德被撤查,部队于战事结束后集中新丰整训。“四政大”部分队员奉命到该师参加整训工作。他们向部队讲解抗战形势,与官兵广交朋友,帮助部队解决实际困难,改善内部关系和军民关系,因而有效地恢复和增强了151师的战斗力,使之以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粤北会战。 广州失守后,余汉谋退守粤北,因失败而备受各方责难。为洗刷作战不力的耻辱,他决心厉行整军,组建政工总队,举办政工干部训练班,以期通过加强部队政治工作的途径而振兴第十二集团军。余汉谋此时曾经向八路军驻粤办事处主任云广英提出,请给他输送一些“有能力”的人才,以“帮助他整顿部队、训练干部”。广东省委于是决定“大量帮助之”,派中共党员廖锦涛(曾任中共澳门工委委员)、陈中夫(“抗大”学员)、陈长源率200多名党员,并发动600多名进步青年加入政工总队。四政大队员也集中参与组建政工总队。当时应邀到“十二集”工作的还有不少第三党(农工民主党前身)和非党人士。1939年3月,政工总队训练班在翁源开学,这可以称得上是一所由各抗日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合作举办的抗日干部学校。 共产党员在政训班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有的任训育室干事,有的任各中队指导员,大多数为政训班的骨干。他们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尊师守纪,处处起模范作用。中共党员、特别区队指导员李见心曾到延安学习过,他大力宣传“抗大”校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因此被写到政训班的墙壁上。廖锦涛等人还到澳门、香港,将大批抗日青年带到政工总队,为“十二集”增添了新生力量。这个班共办了8个月,一支生龙活虎的抗日政工队伍在这里诞生。 出入枪林弹雨协助指挥鼓舞士气 政训班结业之后,政工队员被分派“十二集”所属各师、旅、团,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其中可以列出名单的共产党员共有260多名。他们将中共的军队政治工作的新风引进了“十二集”,通过一系列艰苦深入的工作,努力坚定部队的抗日信心,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鼓舞士气,振作官兵的精神面貌。同时还开展了深入的群众工作,在各地建立“军民合作站”,为适应对日作战的需要而将群众组织起来,使之在战时主动配合作战。1939年底和1940年夏,日军两次进攻粤北,“十二集”各部奋起抗击。政工队员纷纷走上第一线,出入于枪林弹雨之中,或在阵地上鼓舞士气,或协助官长指挥作战。中共党员、157师政工队员陈兆佳在第一次粤北会战中英勇牺牲。中共党员、152师政工队员姜渭康,在从化良口的一次狙击战中炸伤了三名日军,完成了掩护部队撤出阵地的任务,自己 翕庐,民国时期余汉谋将军故居。则负了重伤。当年政工总队的《队报》发表了《敬礼!姜渭康同志》一文,赞扬了他英勇打击日军的事迹。当时受到表扬的中共党员还有伍兆辉、陈学勤、许暄广等。 “十二集”官兵曾经充分肯定和赞扬政工总队的成绩。参加过粤北大战的186师某团团长黄植虞说:当年在部队的中共党员“无论在平时和战时,都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地忘我工作,在提高官兵的抗战情绪和取得这次战斗胜利中,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余汉谋甚至表示:只要这些政工队员愿带兵,可给他们当连、排长。余汉谋还于1940年2月为中共党员廖锦涛、李信、张钊出具“证书”,称赞廖、李、张等“到部队服务以来努力尽责殊堪嘉许”。 团结抗战共赴国难精神永存 由于在粤北的两次对日作战中显示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威力,十二集团军决定扩大政工总队,于1940年秋又招收了数百名青年,在始兴县东湖坪再办政训班。于是又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了其中的工作。在第七战区政治部和政治大队,也有共产党员参与。然而,不久却发生了皖南事变,顽固派在粤北也掀起了反共逆流,于1941年夏逮捕了廖锦涛等,并迫害致死。 抗日时期共产党员加入余汉谋部队,在其中推动和参加抗日战争,前后介入的人数不少,涉及的部队较多,坚持的时间也较长,在抗日战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故从全民族抗战的眼光看,这一段历史是有意义的。虽然当中有曲折,发生过反共逆流,但当事者双方在民族危难到来时积极谋求合作、想方设法打通合作渠道的行为,是有益于历史的发展进步的;他们当时团结一致、共赴国难、英勇抗日的精神是应当肯定的。 § 个人评价 余汉谋先生一生戎马,尽忠竭智,其秉性仁厚,器量恢宏。治事能识大体,治军恩威并施。余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在社会公益事业上,尽显菩萨心肠。当年驻军赣南时,但凡兴学、筑路、修水利、建医院皆悉力协助;同时崇尚科学,兴办教育:1934年在肇庆镇修缮高要县立第一小学,创建云樵科学馆;风光旖旎、名闻遐迩的七星岩,在抗战胜利后的一段时间大肆开采,被弄得伤痕片片。余汉谋知道后,乃下令禁止炸石,遂使秀如阳朔的七堆山得以保存。 余汉谋先生虽大半生戎马倥偬,仍好整以暇,雅喜临池。余最为推崇孔子和孙中山的思想,亦能写一手遒劲的楷书。平时极喜登山运动,认为既可锻炼身体,又能锤炼人的意志,更可登高远眺祖国河山。余汉谋先生曾亲书座右铭: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由此,足见其为人风骨之浩然正气。[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