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临海镇 |
释义 | § 交通运输 水陆交通十分便捷。镇域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与射阳河之间,境内有双洋闸、奤套闸、六垛闸三座出海河闸,战备河、八丈河等水网纵横交错,水上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农田水系配套排灌两分。S309、S204两条一级化路贯穿镇内东西、南北,沿海大通道30余公里,道路即将开工兴建,集镇内道路全部实现了水泥化,村际砂石道路村村联通;距盐城机场、铁路、宁靖盐高速公路60公里,距射阳港30公里;连云港180公里,通达便捷。 § 经济综述 临海镇工业经济初具规模。全镇拥有各类企业100多家,已形成机械、纺织、食品等一批支柱产业,已创办了两大工业园区,并将利用临近沿海独特地理位置,创办一个适合引进低污染的化工工业园区。2006年,临海镇实现GDP9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工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49.6%;完成技改投入4亿元,同比增长33.3%;实现工业用电量2400万度,同比增长60%;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1020万元,成为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超千万元的三个镇之一。重大项目更是高开高走,其中金马油脂实现销售收入8500多万元,同比增长28%;工业用电180万度,同比增长35%;实现税收280万元,同比增长55.6%,跻身全县20强行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顺通离合器实现销售收入3700万元,同比增长28%;工业用量1000万度,同比增长50%;实现税收120万元,同比增长20%。盐城琛裕化学科学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000万元,工业用电量450万度,税收230万元。上述三家骨干企业销售收入、用电量和税收分别占全镇52%、75%、57%,对全镇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力的支撑作用,成为临海镇工业经济名副其实的“领头羊”。临海镇着重把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发展平台优化升级作为项目推进的兴奋点和着力点,2005年投入巨资2200万元,突出污水运行系统的建设,已基本调试成功,具备了接纳污水的能力,为临海镇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临海镇农业生产独具特色。临海镇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中国蒜薹之乡,全国著名的“青龙”牌白蒜发源地和主产区。大宗农产品有棉花、大蒜、玉米、水稻、何首乌及多种反季节特种蔬菜作物,蒜薹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海涂开发势头强劲。已建成近万亩高标准海淡水混养塘口,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此建立了320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围垦开发了低坝高网海水养殖8000亩,规划开发了2万亩退淡还海养殖。海涂开发势头强劲。已建成近万亩高标准海淡水混养塘口,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此建立了320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围垦开发了低坝高网海水养殖8000亩,规划开发了2万亩退淡还海养殖。 §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临海镇基础教育受国家表彰,是江苏省科技先进乡镇,商业流通网点密布、市场繁荣,医疗卫生设施齐全、文化娱乐丰富多彩,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连续多年受市、县表彰。开放力度日益加大。临海镇投资政策优惠,服务体系优良。客商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政策,为客户服务就是他们的天职。 § 特色产业 临海镇1998年被中国特产评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蒜苔之乡”的射阳县临海镇(又名八大家),位于射阳县东北部,东临黄海,面积112平方公里,拥有10公里长海岸线,1万余亩滩涂,8万亩耕地。全镇4.3万人,98年全镇人均收入3256元。临海人瞄准国内外市场,大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成了6万亩“青龙”牌白蒜基地、5000亩滩涂养殖(泥螺、对虾、鱼、紫菜)基地、1.5万亩稻田养蟹基地、1万亩出口创汇蔬菜基地、200万只家禽养殖基地,逐步形成了“东水、西禽、中特经”的区域种养格局。 临海种植白蒜,从清朝末年至今大约有150多年的历史。十年前种植规模还是提蓝小卖,因种植分散,管理粗放,产量不高,未形成规模效益。临海镇通过统一规划,对大蒜实行集中连片种植,由过去分散在20多个村零星种植,集中到土质适宜,蒜农有良好种植技术的同胜、西兴、中五等11个村,面积也由以前的1.5万亩左右扩大到98年的5万亩,是市级“三高”农业示范区。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国客商的云集,临海白蒜基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崛起了“大蒜一条街”,建立了一支500多人的经纪人队伍。涌现出蔡明桥、陈海青等一大批年营销额达千万元的优秀经纪人。99年该镇进一步将大蒜基地面积扩大到6万亩,建立了5个万亩片。 临海镇党委、政府注重科技投入,他们与南农大联合举办两届现代农业大专班。同时采取短期农业培训班、赶科技集等形式,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科技水平。94年,该镇协同县局、县科委等科研部门联合成立了射阳大蒜研究所。五年来,研究推广了立体种植、提纯复壮等新技术,“棉套蒜”、“玉米套蒜”、“蒜套菜”等高产立体间套模式普及率达80%以上。同时研究开发了头大、苔粗、味鲜、耐35保鲜的临海白蒜新品种──“青龙牌”白蒜。“青龙牌”已注册成国家驰名商标,并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授予“青龙牌”绿色食品证书。99年,该所和扬州大学农学院联合研究开发的4万亩大蒜提纯复壮,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星火计划课题。临海镇临海镇积极探索白蒜生产一体化之路,大力兴办与白蒜基地相配套的龙头加工企业。兴建了海星、信星、灵星、临东等龙头加工企业,拥有4000吨的保鲜、6000吨的加工能力和4条大蒜保鲜、脱水、加工、速冻系列生产线。大蒜系列产品蒜苔、蒜头、蒜油、蒜米、蒜片远销山东、河北、北京、河南、安徽、内蒙、黑龙江等大中城市,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际市场上俏销。临海不仅是“天下第一蒜”之乡,而且还是外向型农业的领头雁。临海镇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一体化、外向化“两化联动”战略,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从日本引进常磐黄瓜、甘理想大根萝卜、榨菜、辣根、海绵椒等16种优质创汇蔬菜品种,建立了万亩出口创汇蔬菜基地。创办了盐城星海、盐城宏利、盐城晨龙、盐城金碧4家中外合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拥有蔬菜腌制、速冻、保鲜、脱水、紫菜育苗等6条系列深加工生产线,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合作关系,外贸出口供货额超亿元。 § 园区建设 临海镇射阳县临海镇万亩大蒜绿色栽培产业园区,涉及同胜居委会、华兴村、团洼村和中五居委会四个村居,核心园区位于同胜居委会。该居委会共有3024人口,1089户,专业从事大蒜种植农户830户,从事大蒜种植劳力1450人,种植大蒜4500亩,均为普通栽培。由于连茬种植,大蒜病害较重,品质逐渐变差,产量逐年下降。规划建设万亩大蒜绿色栽培产业园区,不仅彻底改变了大蒜传统栽培落后技术,而且正顺应了当前蒜农的心理需求。 大蒜绿色栽培是指种子或种苗来源于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的自然界,在生长过程中少用或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一切违禁物资。目前该万亩园区周边无污染企业,水源良好,河道、条沟通畅,达到了“涝能排、旱能灌”的要求。临海镇临海镇万亩大蒜绿色栽培园区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10000亩绿色栽培示范区,集生产、贮藏加工和销售“三位一体”,最终建成蒜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基地。整个园区以同胜居委会为核心,新建大蒜绿色栽培基地3000亩,完善园区内沟、渠、路、桥、涵等配套设施,在园区内新建3.5米宽、2.2公里长的水泥路,改善农田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以同胜居委会、华兴村为核心,新建大蒜绿色栽培基地3000亩,修造宽3米、长4.5公里砂石路2条,新建6座桥、2亩排灌站、16个涵洞,形成相互配套。以团洼村、中五村为核心,新建大蒜绿色栽培基地4000亩,使总面积达万亩。配套农田水系和林网,修建宽3.5米、长4.5公里硬质路一条,修建了3米宽、8公里长的砂石路3条。[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