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乔光吉
释义

乔光吉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李冰 (1983) .... 副导演

1.战国时期水利家【图】

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庆县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等。老百姓怀念他的功绩,建造庙宇加以纪念。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建在都江堰渠首的二王庙是老百姓对李冰父子治水伟业的纪念。其中的碑刻多是对灌区水利工程维护的技术要领。而每年的清明时节,当地的居民都会在二王庙举行祭祀活动和开水(岁修完工后放水)典礼。李冰现在已成为都江堰灌区老百姓所崇拜的神灵,而与水有关的宗教活动则加强了在灌区管理中政府与用水户之间的联系。

李冰在治水的过程中,排除了种种迷信的阻挠,坚决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水患,而且他成功地解决了秦王的亲戚华阳侯的嫉妒以及制造的一系列的谣言和中伤事件,及时地处理了工程当中的问题和紧急状况。

关于李冰的籍贯,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直到1999年,山西的李氏后裔李保生读到了一本名叫《都江堰》的书,书中提到了李冰的族属、生地至今不详。想起自家族谱中有对“始祖李冰赴蜀治水”的记载,他激动万分地给都江堰市政协发了一封信,从此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并经各方确认李冰籍贯为山西运城。

古代蜀地(今四川)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蜀国。秦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同时派精通治水的李冰取代政治家张若任蜀守。李冰为蜀守的时间,没有明文记载,大约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间(公元前277—前250年)。

李冰学识渊博,“知天文地理”。他决定修建都江堰以根除岷江水患。李冰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开明所凿的引水工程渠首选择不合理,因而废除了开明开凿的引水口,把都江堰的引水口上移至成都平原冲积扇的顶部灌县玉垒山处,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畅的渠首网。李冰创筑的都江堰,史籍记载甚为简略。但以这些记载为基础,结合现今都江堰工程结构分析,可以基本确定李冰修建的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及渠道网所组成。鱼嘴是在宝瓶口上游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堰,因堰的顶部形如鱼嘴而得名。《华阳国志》华阳国志记载:李冰“壅江作堋”的“堋”就是指鱼嘴。它将岷江分为内外江,起航运、灌溉与分洪的作用。飞沙堰是一个溢洪排沙的低堰,它与宝瓶口配合使用可保证内江灌区水少不缺,水大不淹。宝瓶口是控制内江流量的咽喉。《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就是指李冰开凿宝瓶口。因“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劈开玉垒山,凿成宝瓶口。宝瓶口不仅是进水口,而且以其狭窄的通道形成一道自动节水的水门,对内江渠系起保护作用。宝瓶口这一岩石渠道,十分坚固,千百年来在岷江激流冲击下,并未被冲毁,有效地控制了岷江水流。清宋树森“伏龙观观涨”一诗云:“我闻蜀守凿离堆,两崖劈破势崔巍,岷江至此画南北,宝瓶倒泻数如雷。”李冰修成宝瓶口之后,“又开二渠,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称为外江,一渠由永康过郫入成都,称为内江”。这两条主渠沟通成都平原上零星分布的农田灌溉渠,初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道网。

李冰在修建都江堰工程中,创造了竹笼装石作堤堰的施工方法。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犍尾堰(都江堰唐代之名)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此法就地取材,施工、维修都简单易行。而且,笼石层层累筑,既可免除堤埂断裂,又可利用卵石间空隙减少洪水的直接压力,从而降低堤堰崩溃的危险。

李冰还创用石人测量岷江水位。《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这是见于记载最早的水则,说明李冰已基本掌握了岷江水位涨落的大致幅度。

除都江堰外,李冰还主持修建了岷江流域的其他水利工程。如“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布,经什邡、郫,别江”;“穿石犀溪于江南”;“冰又通笮汶井江,经临邛与蒙溪分水白木江”;“自湔堤上分羊摩江”等等。上述水利工程,史籍均无专门记叙,详情多不可考。这一切均说明李冰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水利工程专家。

李冰任蜀守期间,还对蜀地其他经济建设也做出了贡献。李冰“识察水脉,穿广都(今成都双流)盐井诸陂地,蜀地于是盛有养生之饶”。在此之前,川盐开采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多依赖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创造凿井汲卤煮盐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这也是中国史籍所载最早的凿井煮盐的记录。李冰还在成都修了七座桥:“直西门郫江中冲治桥;西南石牛门曰市桥,下石犀所潜渊中也;城南曰江桥;南渡流曰万里桥;西上曰夷里桥,上(亦)曰笮桥;桥从冲治桥而西出折曰长升桥;郫江上西有永平桥。”这七座桥是大干渠上的便民设施。

李冰所作的这一切,尤其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对蜀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建成后,蜀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唐代杜甫云:“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滥不近张仪楼。”从此,蜀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水利的开发,使蜀地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西汉时,江南水灾,“下巴蜀之粟致之江南”,唐代“剑南(治今成都)之米,以实京师”。渠道开通,使岷山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而且有名的蜀锦等当地特产亦通过这些渠道运往各地。正是由于李冰的创业,才使成都不仅成为四川而且是西南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同时成为全国工商业和交通极为发达的城市。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它悠久的历史举世闻名,它设计之完备令人惊叹!我国古代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颇为著名的还有芍陂、漳水渠、郑国渠等,但都先后废弃了。唯独李冰创建的都江堰经久不衰,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和运输等多种功能。

李冰为蜀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们永远怀念他。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把李冰尊为“川主”。1974年,在都江堰枢纽工程中,发现了李冰的石像,其上题记:“故蜀郡李府郡讳冰”。这说明早在1800年前,李冰的业绩已为人民所传颂。近人对李冰的功绩也极为赞赏。1955年,郭沫若到灌县时,题词:“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

关于李冰生平故事

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兴建的组织者。中外驰名的都江堰位于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整个工程是由分水堰、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组成的。它的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种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确保了当地农业生产。

李冰的身世乡里、生卒年代和当时修建都江堰的情况都已经不可详考。只知道大约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任命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到蜀郡后,亲眼看到当地严重灾情: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县附近,进入一马平川,水势浩大,往往冲决堤岸,泛滥成灾;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加剧水患;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常造成东旱西涝。到任不久,便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地势等情况,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为了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首先把玉垒山凿开了一个二十米宽的口子,叫它“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状如大石堆,就是后人称做的“离堆”。此外,还采取了在江心中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做两支,逼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在修筑分水堰的过程中,采用江心抛石筑堰失败后,李冰另辟新路,让竹工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终于战胜了急流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大堤前端开头犹如鱼头,所以取名叫“鱼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流经宝瓶口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分水堰两侧垒砌大卵石护堤,*内江一侧的叫内金刚堤,外江一侧叫外金刚堤,也称”金堤”。分水堰建成以后,内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了。

以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也用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做到适宜的高度。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以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冲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沉积。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春耕季节,内江水量大约占六成,外江水量大约点四成。洪水季节,内江超过灌溉所需的水量,由飞沙堰自行溢出。宝瓶口是节制内江水量的口门。为了控制内江流量,李冰父子作石人立在江中,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要求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李冰还作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岁修时候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岁修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是说淘挖淤积在江底的泥沙要深些,以免内江水量过小,不敷灌溉用;“低作堰”是说飞沙堰堰顶不可修筑太高,以免洪水季节泄洪不畅,危害成都平原。后人把这六字诀刻在内江东岸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的二王庙的石壁上,很是醒目。岁修的方法是:每年水量最小的霜降时节,在鱼嘴西侧,用杩槎(就是马扎)在外江截流,使江水全部流入内江,然后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淤积的泥沙。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岁修完毕,把杩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挖内江河槽,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岁修工程。清明节前,内江岁修完毕,撤除杩槎,开始放水灌溉。杩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截流装置,是由三根大木桩用竹索绑成的三脚架,中设平台,平台上用竹笼装卵石压稳。把适当数量的杩槎横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横、竖木头,围上竹席,外面再培上粘土,就可以挡住水流,不致渗漏。

都江堰的修成,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而且从内江下来的水还可以灌溉十几个县,灌溉面积达三百多万亩。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除都江堰外,李冰在蜀郡还主持兴办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如对发源于蒙山的沫水(又名青衣水),李冰组织百姓开凿河心中的山岩,整理水道,便利了航行。李冰还对管江、汶井江、洛水进行过疏导,又引绵水出紫岩山到资中一带灌溉稻田。另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还在蜀郡修筑桥梁,在广都主持开凿了盐井,为开发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李冰千百年来一直受四川人民崇敬,被尊称为“川主”,各地还修有“川主祠”,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2.甘肃天水画家

(1939.2~)辽宁铁岭人。擅长年画、连环画。曾师从李慕白、沈家琳学习月份牌画,现为甘肃天水北道区文化馆馆员。年画《虎娃》、《祖国颂》、《喜尝丰收果》曾先后参加过全国第六届、第七届美展和全国第二届年画展。出版年画《送子到农村》等。

3.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党委书记

女,汉族,1920年5月生,安徽巢湖人,曾用名李静彬、李双凤,194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大专文化。1936年至1940年在安徽省芜湖戈叽山医院高级护校学习。1940年至1947年,延安中央医院医训班毕业,任延安中央医院外科医生。1947年至1948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第一后方医院主治军医、副主任。1948年至1949年任河北平山中央医院外科副主任。1949年至1951年任北京医院外科医生。1951年至1956年任天坛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务主任、副院长。1956年至1985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院(所)长。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2002年7月30日在北京逝世。

4.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男, 汉族,1949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安达。197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12月在大庆油田井下作业指挥部工作,后任团委副书记。1978年11月任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干事、副处长、处长,团中央研究室副主任,团中央工农青年部部长、团中央青工部部长。1989年12月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治组调研员、组长。1993年3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1994年1月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先后在吉林大学经管学院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专业在职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在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理论学专业在职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5.辽宁省硬笔书法家

号牧云轩主人,一九六八年八月出生。辽宁阜新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学习书法艺术,先后师从张华庆、伦杰贤、祁毓麟诸名家。硬笔书法作品多次获全国一等奖,书法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书协、辽宁书协举办的展览。书法作品曾被国家文化部作为国礼赠送给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为辽宁省以及大连地区的硬笔书法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辽宁硬笔书法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秘书长、辽宁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大连市社科联委员、政协大连市沙河口区委员会委员。

6.CCTV-7《基层瞭望》 主持人

性别:女

原名:

英文名:

生日:

星座:狮子座

国籍:中国

地域:中国大陆

身高:168cm

血型:

三围:

嗜好:

星路历程:主要经历:

1988~1992 就读于浙江省艺术学校,主修钢琴

1992~1995 就职于浙江省歌舞团,担任钢琴伴奏、节目主持

1993 浙江文艺电台兼职音乐节目主持

1994~1995 就职于浙江大学艺术系、主修音乐

1996~1999 任浙江电视台主持人

主要节目:《电视传真》《星星点灯》《都市生活》《今晚有约》

1999~2001 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主修播音主持

2000年11月至今:就任CCTV-7 《乡村大世界》节目主持人

2004年 全国青联委员

2004年 CCTV-7《基层瞭望》 主持人

7.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

女,博士,副教授,1967年11月生于辽宁省法库县,政治身份为九三学社社员,资环学院 副院长。

受教育经历:

1. 1985.9~1989.7东北工学院有色金属冶金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

2. 1989.9~1992.3保送攻读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硕士研究生3. 1998.3~2001.8东北大学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1992.3~1992.8在上海宝钢见习锻炼

2. 1992.9~2002.1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系,分别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等职。一直从事着〈化工原理〉、〈物理化学〉以及〈科技外语〉的教学工作。96年被评为校青年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3. 2000.10~2000.11到日本关西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术交流。

4. 2002.2~至今,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副教授。从事《材料的力学性能》,〈科技外语〉以及〈现代表面技术〉的教学工作。

工作业绩 :

参加编写教材两部,其中一部为《铝合金腐蚀与表面处理》

承担的课题有:

“ 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本人为主要参加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熔盐电解中电泳与电渗机理及防治对策的研究,本人为项目的执行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温铝电解机理与电流效率的研究,本人为主要参加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铝电解过程控制中物理化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及优化组合,本人为主要参加者。

合同项目:高砷中间物料除砷的研究,本人为子课题负责人。

合同项目:高锗锌焙砂除锗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墨基体上脉冲电沉积 TiB2镀层机理的研究。项目负责人。2003.1~2005.12

博士启动基金:耐高温牺牲阳极的研制。 2002.7-2004.7

采用室温熔盐电沉积Al-La合金的研究,李冰,自然科学基金,25万元,2005.1~2007.12

主要研究方向 :

表面技术、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有色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8.丹东市检察干部

李冰,男,1971年6月生,满族,中共党员,现任丹东市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处长。

李冰同志在公诉部门工作十几年。他充分发挥办案能手的中坚和表率作用,勤于钻研,勇挑重担,审查案件全面、细致,善于发现问题、疑点,确保所承办的案件客观、公正。他曾多次被中纪委、高检院等上级机关抽调查办专案,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他所承办的数百件案件,法院均做出有罪判决。他复核的各类案件300余件,发现问题并提出完善意见的近百件,较好地把住了全处整体的案件质量关。

李冰同志为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8次,被评为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省第四届优秀青年卫士,省级优秀公诉人、省政法系统百名办案和服务质量标兵、省青年执法卫士等,被省院确定为全省3名公诉业务专家之一。多次被评为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市政法系统先进标兵、优秀检察官、优秀公诉人、十佳检察官。

9.东南大学无锡分校教授

1991年6月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留校,先后在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中心、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无锡应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工作至今。

1993~1995年在职进修东南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研究生,1999~2004年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研究课题为可重构纠错码FPGA进化电路。在东南大学国家ASIC中心参加了国家863项目“TMS320C25的剖析”,参加多项省科委科研工作并通过鉴定,先后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教授课程: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单片机原理与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等。

研究方向:现场集成系统与信息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包括可重构进化硬件电路、通讯纠错码、网络安全、嵌入式系统、微控制器设计以及接口IC设计等)

10.山东财政学院副教授

女,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93年7月毕业于山东财政学院财政学专业,2004年获财政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任继续教育学院教学管理部主任。

讲授课程:货币银行学、审计学、金融概论、预算会计等

科研成果:编写教材《货币银行学》、《审计学》、《西方财政学》《新编西方财政学》,撰写论文《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浅析乡镇财政困难与缓解的对策》等。

11.山西大学法学院院副教授

女,1966年1月出生, 山西省应县,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研究方向:市场规制法,讲授经济法学课程,在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加

省级项目2项。

论文:

1、 对医学院校法律课教学的思考与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8期

2、 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问题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3期

3、 试论我国医疗纠纷中的法律责任,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

4、 试论合同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5期

5、 试论我国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和事故鉴定,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增刊

6、 加强对医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思考,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2年4期

12.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社联主席

李冰   1986年出生于林甸

1993年上小学

1999年上初中

2002年就读于大庆中学

2005年就读于大庆石油学院并于同年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2006年夏担任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社团心理健康协会社长

2007年夏至今担任大庆石油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社联主席

13.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自主创新网专家理事会首席科学家

现任职务:

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国家 985 工程项目:民族与社会信息中心主任

中国海关专家理事会顾问

中国信息学会学术委员

中国发明协会资深会员

北京蓝海金盟国际文化咨询公司高级顾问

专家介绍: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发明协会资深会员。 1982年和1987年分别在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获理学和工学硕士学位。曾作为专利审查员和国家骨干企业负责人,长期从事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项目评审和经济管理工作,良好地解决了不少单位间的产权纠纷和帮助完成企业开发创新平台建设。在从审查员到发明人、从一线工人到企业集团总裁,和从优秀学生到著名教授的过程中,形成了文理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广泛的教学、培训、研讨和承接项目都非常受欢迎。现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院与社会学院、哲学系和研究生院任博士生教导师;并在与科学院合作项目中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在国家 985 工程中,担任 “ 开放式、文理交叉集成 ” 信息创新平台项目责任人。2005 年度获全国信息化百名学术与管理带头人称号。社会工作中担任信息工程、新经济下的创新与创造研究、知识产权研究等学会方面的管理工作;中国海关专家理事会顾问;黄埔军校同学会编委;中国自主创新网专家理事会首席科学家;中国信息学会学术委员,参与国家创新能力标准的制定。受聘担任北京新发展学校名誉校长、中国西部高等技能培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教育督导职务。在科研方面,承担国际国内重大课题多项,已经获得的国家专利有 17 项(其中被收入 WPI/DWT 国际核心发明专利六项);已经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四部;内部专著一部 ; 在核心和重要工程类期刊发表论文 50 余篇 ( 研究方向主要在信息工程 \\ 技术经济 \\ 科技哲学 \\ 知识产权等自主创新领域 )。

专业领域及课程:

《信息工程与技术经济》

《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

《战略创新与产业信息化》

《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及创新》

《打造创新型政府和企业》

《构建和谐社会》

14.80后诗人

(1986~),女,壮族,广西南宁人,80后诗人。就读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发表多篇文学作品于《南方文坛》、《诗歌月刊》、《广西文学》、《青年文学》等,诗歌收录《2006年中国最佳诗歌》。著有诗集《一棵白菜的阴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