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乔·罗森塔尔 |
释义 | § 简介 乔·罗森塔尔 乔·罗森塔尔(英语:Joe Rosenthal),美国著名的摄影师。生于1911年10月9日,12岁时得到了自己的第一架照相机,1930年被新闻业联合会雇为勤杂工,1932年成为《旧金山新闻报》文字兼摄影记者。由于视力不好,他没有服兵役。曾作为战地记者为美联社服务,并以二战题材的黑白照片《硫磺岛上升起星条旗》获得了普利策奖。 罗森塔尔于2006年8月2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养老院里逝世,享年94岁。 § 照片故事 “硫黄岛插旗”一拍成名;魅力照片成二战经典 二战期间,罗森塔尔作为美联社的随军摄影记者,亲历了著名的美日硫黄岛战役,并用相机记录下美国士兵将美国国旗插上硫黄岛主峰山顶这一历史性时刻。照片发表后立刻引起轰动,成为二战最经典的战地照片之一。罗森塔尔也因此于1945年荣获美国新闻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如今拍摄者逝世,唤起人们对照片往事和战争岁月的追忆。 照片介绍 这幅照片表现的是,1945年2月2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在硫磺岛战役中,冒着战火,奋力将美国国旗插在了硫磺岛上。它使这次战争作为美军最杰出的功勋,而深深地印在了美国人民的心里。 照片拍摄于1945年2月23日。照片上,5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和一名美国海军士兵正在奋力将国旗插上硫黄岛主峰的山头;士兵高举的旗杆上,醒目的星条旗迎风飘动。 这张照片记录了硫黄岛战役中美军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场景。硫黄岛位于东京以南约1200公里。美军1945年2月19日发动硫黄岛登陆战。4天后的23日,美军一支44人小分队一路血战,冲上硫黄岛最高主峰,并在山顶升起一面美国国旗。 罗森塔尔1987年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回忆说:“这么绝佳的拍摄时刻可遇而不可求。光线正合适。风也刚刚好吹起旗帜。旗杆太沉了,那名士兵竭尽全力把它举起,就像海军陆战队竭尽全力攻占这个岛屿一样。” 硫黄岛战役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遭遇的最惨烈的登陆战。尽管全歼岛上近2.2万名日军,美军也伤亡惨重,6800多名美军士兵战死硫黄岛,其中阵亡的海军陆战队士兵5931名,占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阵亡人数的三分之一。 照片刊登后,立即在全美引起轰动,并传遍世界。它被认为是勇气与毅力的象征,给战时的美国人带来自豪和希望。短短几个月内,照片上士兵高举星条旗的形象就被设计成面值3美分邮票的图案。约350万张印有这张照片的海报和广告张贴画遍布美国,风靡一时。1954年,以照片为样板的巨大青铜雕像在阿灵顿国家公墓落成。 § 谦逊品格 乔·罗森塔尔 罗森塔尔1911年10月9日出生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个俄罗斯移民家庭。他有4个兄弟。高中毕业后,罗森塔尔到旧金山打算继续念大学,但这个梦想没有实现。日军突袭珍珠港后,罗森塔尔得到机会,为美联社在太平洋战争中拍摄战地照片。他在1981年发表的一篇报道中说:“我喜欢和海军陆战队一起行动,这样可以拍到很多我想拍的照片。进攻和登陆深深吸引着我。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鼓起勇气,和他们(士兵们)一起前进。” 对于自己的杰作,罗森塔尔总是保持谦逊。他生前反复强调,自己并不是故事的主角,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才是。“谁拍了这张照片不是关键,”他说,“我只是‘拿下’一张照片,海军陆战队则‘拿下’了硫黄岛。” § 相关事件 “摆拍”引发争议 罗森塔尔这张著名的经典照片也曾引发过不小的争议。有人曾怀疑罗森塔尔的这个作品属“摆拍”。由于当年美军在攻下硫黄岛后有两次“升旗仪式”,分别由两组不同的士兵完成,有人因此质疑照片的真实性。罗森塔尔多年来不得不时常为自己辩护,证明这张照片并非刻意“摆拍”。 实际上,当时的情况是:罗森塔尔错过了拍摄第一次升旗场景的时机,失望之余,他打算爬上山头拍一张星条旗飘扬在岛屿上空的照片。就在上山途中,罗森塔尔得知,已登陆的一名美军军官嫌先前插到山头的国旗太小,从山下无法看清,要求士兵们换面大旗。于是,罗森塔尔赶紧爬到山顶,寻找到最佳角度后,迅速将相机对准士兵,按下了快门。经典一刻就此定格。 但罗森塔尔当时并不确定自己是否成功抓拍到这一刻。于是他请插旗的士兵在国旗下面对镜头,又拍了一张欢庆胜利的照片。在美联社将照片冲洗出来前,罗森塔尔一直无法知道头一张照片是否抓拍成功。他还在送底片时附了一份图片说明,写明照片上是美军士兵 “升起星条旗,占领要塞”。 照片刊登后,远在战场的罗森塔尔一直没有看到。所以当有人问他照片是否“摆拍”时,他误以为当时大获成功的照片不是抓拍的第一张,而是第二张,于是他回答说“是”。从此,他的这一回答就被人揪住不放,当作“摆拍”证据。罗森塔尔不得不用一生的时光来纠正这个错误。 其实,当时拍摄现场还有另一名美联社摄影记者用摄像机镜头记录了这一时刻。在他的电影胶片中,有一格显示的图像与罗森塔尔的经典照片非常相似,足以证明罗森塔尔的清白。[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