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俄罗斯“黑鹰”
释义

§ 武器简介

俄罗斯“黑鹰”

1997年9月首次公开披露的俄罗斯“黑鹰”(Black Eagle)主战坦克,一直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随着“黑鹰”主战坦克在1999年6月第三届俄鄂木斯克地面武器展览会上再度展出及随后最新资料的不断披露,“黑鹰”主战坦克的真面目逐渐浮出水面。[1]

§ 研制背景

有关“黑鹰”主战坦克的研制背景扑朔迷离,有相当多的版本,但主要版本有:

第一个版本

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开始对刚服役不久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进行改进,试图使其在整体作战能力上胜过苏联坦克。面对挑战,苏联也推出了T-64/72/80主战坦克的改进型坦克。然而,经过军方的评估和分析后认为,上述改进型坦克在总体性能上仍构不成对西方新一代主战坦克的绝对优势。因此,苏联决定发展全新一代的主战坦克,以在与西方坦克的对抗中占据优势。1986年,苏军正式提出了新一代主战坦克的战术技术要求,莫洛佐夫、下塔吉尔等坦克设计局闻风而动,倾全力投入到新一代主战坦克的研制中去。

在众多的设计局中,毫不起眼的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制造设计局实施的“640工程”( “黑鹰”坦克)一开始根本不被人看好。人们普遍看好莫洛佐夫设计局(研制 “铁锤”主战坦克)和下塔吉尔设计局(研制T-95主战坦克)的研制工程。

1987年, “640工程”的预研工作开始展开,1988年初,“640工程”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苏联解体后,研制工作曾一度中断,但在下塔吉尔设计局推出T-90坦克,特别是在T-95研制工作因技术问题而停滞不前的时候,“640工程”重新启动,并以惊人的速度进展着。

1995年,在T-90坦克公开出现的第二年,有人就在库宾卡试验场看到正在进行试验的“黑鹰”坦克。然而,由于资金短缺,外协部件迟迟不到位,在1997年鄂木斯克地面武器展览会上,展出的只不过是一辆在T-80UM底盘上安装了一个假炮塔的坦克。一直到1999年,一辆真正的“黑鹰”坦克在第三届鄂木斯克地面武器展览会上露面。

第二个版本

苏联波波夫设计局根据军方提出的战术技术要求,提出了3个研制方案。第一个是“无炮塔坦克”方案;第二个是“全电坦克”方案;第三个是 “黑鹰”主战坦克方案。

“全电坦克”一开始就遇到了数不清的技术难题,没出两年就中断了。 “无炮塔坦克”方案比“全电坦克”方案顺利一些,但也困难重重,多亏波波夫设计局的努力,再加上军方的统一协调,在众多科研单位的通力合作下,终于在1990年造出了几辆无炮塔坦克样车。由于苏联解体,经济困难,再加上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虽然军方竭力支持,但这个方案仍没有进展。

为了生存,波波夫设计局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黑鹰”坦克的研制工作。除了受到资金方面的困扰外,可谓一帆风顺。1995年,“黑鹰”坦克样车在库宾卡试验场向俄官方演示。

第三个版本

海湾战争和第一次车臣战争后,T系列坦克的一些弱点被西方媒体进行了夸大的报道。因此,令许多有意购买T系列坦克的用户退避三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波波夫设计局从仓库里翻出了当年设计的几个改良方案,从中挑选出了一个加装尾部弹仓及先进武器系统的方案,经过再三再四的修改,成为今天的“黑鹰”主战坦克。

第四个版本

这个版本是西方最新披露出来的,相当有意思。波波夫设计局有关“黑鹰”坦克的研制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略晚于“无炮塔”主战坦克。“黑鹰”坦克的研制工作相当顺利,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制造出了几辆样车。

苏联解体后,波波夫设计局无力它顾,几辆“黑鹰”样车居然被遗忘在鄂木斯克坦克厂。而同样身处困境的鄂木斯克坦克厂为了生存,看上了这些样车。经过一番努力,这些样车终于得以和世人相见,当然露面后的“黑鹰”坦克已改姓鄂木斯克坦克厂了,而不是原设计单位。因此,这两个单位为了“黑鹰”坦克的归属已从昔日的兄弟变成了“仇敌”,官司一直打到总统那里。

至于哪一版本最贴近事实,由于受资料所限,我们无法作出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世纪之交才露面的“黑鹰”主战坦克必有其奥秘之处。[1]

§ 结构特点

“黑鹰”主战坦克仍继承了T系列坦克传统的总体布置方式,车体从前至后分别为驾驶舱、战斗室和动力舱,乘员3人。车体为全焊接钢装甲结构,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有1扇向右打开的滑动式舱盖。舱盖上装有3具潜望镜,需要时,中间的1具可换成微光或红外潜望镜。“黑鹰”主战坦克采用与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相似的尾舱式大倾角炮塔,车长和炮长的位置分左右布置。车长指挥塔舱门向前开启,顶部安置了3具后视潜望镜,指挥塔四周安装有5具潜望镜,正前方安装了1具热像仪。炮长舱门也向前开启,舱门正前方也有1具热像仪,右侧安装1挺12.7毫米的高射机枪。在炮塔的后部左右两侧各有一组4具烟幕弹发射器。

运输机械制造设计局自称“黑鹰”坦克底盘是全新研制的底盘,但西方专家认为是在T-80U/UM坦克的底盘上发展而来的,有7对挂胶负重轮和6对托带轮,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两侧履带均有履带调节装置。为支撑炮塔的重量,第三、四负重轮间距较小。

发动机室顶部采用封闭式盖板,排气口在车体尾部;进气口设在炮塔后方正中的位置,可提高进气的净化程度。

“黑鹰”主战坦克上还安装了许多令西方极其感兴趣的“东西”,如可探测30千米范围内直升机的传感器及神秘的RPz-86M型防雷达探测涂层,这种涂层能有效减少“黑鹰”主战坦克被敌方发现的概率。为保证乘员能在任何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车内安装有空调系统、抗干扰数字化保密通信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独一无二的敌我识别系统等。

§ 武器系统

海湾战争中,T-72坦克的125毫米火炮不能击穿M1A1坦克的前装甲,这使人们对T系列坦克产生了不信任感,影响了T系列坦克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为了解决火力不足的问题,俄声称已研制成功新型135毫米和140毫米火炮,并已装备在新型主战坦克上。

“黑鹰”坦克出现后,一开始人们坚信它安装的是135毫米或140毫米火炮。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鄂木斯克展览会上,“黑鹰”主战坦克安装的仍是125毫米滑膛炮。

“黑鹰”主战坦克安装1门2A46M-4型125毫米滑膛炮。俄方称该炮和T-80UM1使用的2A46M-4型滑膛炮是同一型号,在总体性能上比T-80U/UM使用的 2A46M-1型火炮提高约37%。火炮装有热护套、抽烟装置和炮口测速装置,炮膛内有一镀铬层,因而大大提高了其射击精度及寿命。该炮的寿命约为800~850发穿甲弹或1 000发破甲弹。在野战条件下,火炮身管可在1.5小时内更换完毕。

“黑鹰”主战坦克采用的新型尾舱式自动装弹机由弹仓、输弹机和推弹机构组成。弹仓呈长方形,储存待发弹30~35发。补弹时,不同弹种的炮弹可以任意码放,计算机会自动记忆下它们的位置。当需要某种炮弹时,计算机会自动选取离炮尾最近的这种类型的炮弹。由于采用定装式炮弹,因此,火炮最大射速超过10发/分。

2A46M-4火炮由电液驱动装置驱动,方向射界360度,高低射界-5~+14度,最大俯仰速度5度/秒。炮塔由电驱动装置驱动,最大旋转速度20度/秒。在紧急情况下亦可手动操控。

车载的常规弹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需要指出的是,以前因为俄制第三代坦克炮塔内部狭窄,所用炮弹长度都被限定在730毫米,使得俄制坦克炮的威力大打折扣。这一现象在“黑鹰”主战坦克上已不存在,因为其炮塔尾舱长达 1 313毫米,高864毫米。这意味着“黑鹰”坦克炮可发射威力更大的炮弹。

“黑鹰”主战坦克采用新型贫铀穿甲弹和钨合金穿甲弹,初速1 900米/秒,弹丸重8千克。穿甲弹在3 000米距离上可穿透850毫米厚的8层间隔装甲;在2 500米距离上可击穿倾角60度的450毫米厚的轧制均质钢装甲板。1999年研制成功的新型带贫铀药型罩的三级串联破甲弹,初速980米/秒,对均质装甲的破甲厚度约850毫米左右;带铜药型罩的破甲弹的破甲厚度也接近800毫米。

“黑鹰”坦克炮可以发射俄KBP设计局新研制的反坦克/直升机导弹。该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半自动瞄准线指令制导系统,为防止干扰,激光束编有编码。与老式的炮射导弹相比,新一代炮射导弹的抗干扰性能更好,穿甲能力更强,外形尺寸更小。新型炮射导弹的破甲厚度超过1 000毫米,最大射程和最佳攻击距离提高到6 000米和5 000米,最大射程和最佳攻击距离上的命中率则继续保持在80%与80%~90%左右。

2002年10月有消息称,俄KBP设计局又研制成功了一种全新的、可顶部攻击的炮射导弹,如果消息属实,那俄国战车的攻击能力无疑会大大增强

“黑鹰”坦克火炮左侧安装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弹药基数1 250发;炮长舱门上安装1挺新型的12.7毫米高射机枪,弹药基数500发。

§ 防护力

“黑鹰”坦克的车体高度不到2米,一改T系列的圆形炮塔,而是采用类似西方带尾舱的大倾角炮塔,炮塔前装甲倾斜71度,大大提高了跳弹概率。

为防止二次效应,运用了西方的防护思想,采用隔舱化布置,隔板用耐燃烧、抗拉强度高的复合材料制成。尾舱顶部设置有泄压板。假如弹舱中弹起火,爆炸冲击波就会冲开泄压板向外排出,这样就不会伤及乘员和车辆本身。

车体前装甲与炮塔正面装甲为模块化装甲,可根据威胁随时随地更换。设计单位称,更换时只需打开装甲间的焊接点即可。俄一些防务杂志报道,该坦克主装甲为俄最先进的复合装甲,在性能上可与美国的贫铀装甲相媲美,防穿甲弹与破甲弹的能力分别相当于900毫米和1 400毫米厚的均质钢板。不管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其炮塔前装甲与车首装甲的厚度要比以前任何一种T系列主战坦克的厚。

车上安装的并不是 “接触”-5型反应装甲,而是俄新研制的新型反应装甲。新型反应装甲不但能防破甲弹和穿甲弹的攻击,而且还可以防御带串联弹头的反坦克武器的攻击。“黑鹰”首上装甲板上并排安装有2排新型反应装甲块(呈倒品字型),每排有5块。炮塔正面两侧各有7块。为增强对攻顶式武器的防御,反应装甲块从火炮防盾上方向后一直延伸到炮塔顶部后部边缘,覆盖了整个炮塔顶部。安装有新型反应装甲的“黑鹰”主战坦克,估计可以防住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现役和在研的反坦克武器了。

为了加强“黑鹰”两侧的防护能力,在其前5个负重轮(注意T-80U/UM/UM1是前3个负重轮)的上半部侧裙板上安装了反应装甲块,不过与车体上的反应装甲块不同,其外板仍为钢板,而内板则采用三层橡胶压成的橡胶板,为的是防止反应装甲爆炸时内板伤及履带。为了防地雷,“黑鹰”坦克车体前部下方也安装了用橡胶纤维制成的挠性板,用于提前扫除带触杆式引信的反坦克地雷。另外,“黑鹰”坦克上还安装有“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以进一步增强其防护能力。俄坦克专家评估后认为:安装有“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的坦克,比不装“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的坦克防护能力至少高出3倍以上。如果再加上其本身先进的复合多层装甲和附加反应装甲,那么拥有“三道”防护系统的“黑鹰”坦克,其总防护能力将跻身于当今世界的最前列。

此外,“黑鹰”坦克还配备了先进的“图曼”快速探测/灭火抑爆系统、三防系统和902Б“图恰”热烟幕施放系统等。

§ 火控系统

俄对外宣称,“黑鹰”坦克采用一种新型的数字式稳像式火控系统,在性能上至少与美国M1A1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相当,它具备全自动目标跟踪、识别和排序功能。这不要说是T系列坦克,就是许多西方新型坦克也没有这种能力。此外,“黑鹰”坦克还安装有C3系统,这将对俄装甲部队的作战能力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为改进俄制坦克“怕”夜战的弱点,“黑鹰”坦克的车长和炮长都拥有各自的全景稳定式热像仪。此种热像仪具有搜索、发现和指示目标的能力;在夜间,最大有效视距可达3 700米,而早期的T-80型号连1 500米都不到。二氧化碳激光测距仪代替了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测量距离与穿透距离更远。

由于配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所以“黑鹰”主战坦克在45千米/小时行驶时,火炮和并列机枪都能对运动/静止目标实施有效攻击,命中率高达85%,车长具有超越控制能力,可超越炮长操纵火炮进行瞄准和射击。

§ 机动性能

动力传动系统由1台1 500马力的GTD-1250G HP型多种燃料燃气轮机和静液机械传动装置组成。发动机由3个支座(2个固定,1个活动)固定在动力舱中,这就使乘员在野战条件下用起重机更换发动机只需1个小时。与T-80U/UM的GTD-1250G 型燃气轮机相比,HP型燃气轮机能够使坦克的越野速度提高31%、使用寿命延长27%、油耗减少9%。目前,运输机械制造设计局正在试验安装有一台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黑鹰”坦克,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为了节约燃料,“黑鹰”仍沿用T-80U/UM/UM1使用的功率为18千瓦的GTA-18型辅助发动机。这种辅助发动机的主要用途是,在主发动机不工作时,向全车供电,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燃料,还能大大减少坦克的红外辐射,提高生存力。

“黑鹰”的行动装置为传统结构形式,有2条短销挂胶履带、14个带胶铝制负重轮、12个托带轮、2个全金属诱导轮、2个主动轮和2个履带调节器。 悬挂仍然是扭杆弹簧独立悬挂,在第1、第2、第6和第7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

另外,车辆用方向盘操控,因此,操作非常简便,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从而使驾驶员能集中精力处理战场、地形等其他情况。

“黑鹰”有1个主油箱和5个外组油箱,主油箱位于车体内,外组油箱位于履带上方。当长途行军时,车体尾部可加装2个容量分别为300升的鼓形副油箱。使用主油箱和外组油箱时,最大行程为400千米。使用副油箱时,最大行程可达到500千米。而且所有的油箱都用1个加油口加油,坦克一次加满所有油箱的时间仅需15分钟。

“黑鹰”坦克有着很强的涉水能力。因进气口在炮塔后面距地面很高,所以在无准备的情况下,“黑鹰”涉水深可达1.8米,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潜水深可达5米,并且潜渡的距离不受限制。

目前,俄国公司可以按照“黑鹰”坦克的标准改装T-64/72/80坦克,改装1辆坦克的费用只有 “黑鹰”坦克售价的几分之一,这对于拥有众多T系列坦克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对于囊中羞涩且极需战力提升的俄军装甲部队来说也极具诱惑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