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俄法1812年战争
释义

俄法1812年战争俄法1812年战争(Russian- French War in 1812 )

1812年俄国与法国之间爆发的战争。拿破仑一世率军渡过涅曼河,对俄国不宣而战。俄军采取有步骤的撤退战略,打乱了拿破仑一世的计划。法军进入俄国腹地后,由于粮食、饲料短缺,士兵对气候不适应等原因,损失严重。

§ 基本数据

时间:1812年6月24日 - 1812年12月12日

地点:俄罗斯

起因: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

结果:俄国胜利

参战方俄国法国、意大利、那不勒斯、华沙公国、莱茵联邦、

巴伐利亚、萨克森、西发利亚王国、瑞士、奥地利、普鲁士

指挥官米哈伊尔·库图佐夫拿破仑

兵力650,000800,000

伤亡150,000200,000

§ 战争背景

1812年,拿破仑一世在欧洲大陆获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法国占领了几乎整个意大利、德意志地区(成立了受法国控制的莱茵联邦),击败了欧洲强国奥地利,大败普鲁士,控制了西班牙、荷兰等地。为了获得整个欧洲的霸权,让当时的法国的死敌、海上帝国英国臣服,法国联合其他欧洲大国发起了“大陆封锁”政策,但俄国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且对法国的扩张存有强烈的戒心,所以在参加法国的大陆封锁一段时间后退出了和法国的联盟,成为欧洲大陆阻止拿破仑实现争夺世界霸权计划的中坚力量。俄国的敌对行为招致拿破仑的愤怒,并萌生和通过战争迫使俄国投降的念头。

从1811年开始,为了准备入侵俄国,拿破仑的军事和外交政策有越来越强的针对性。1812年春,法国分别同普鲁士和奥地利结成短暂的军事同盟。根据盟约,为了对俄作战,普军2万人,奥军3万人归拿破仑指挥。法国的其它附庸国政府也开始训练远征俄国的军队。在这一年,拿破仑准备了空前强大的军队,其控制的由欧洲各民族组成的军队总数达到约120万人,其中一半用于进攻俄国。

俄国在获悉法国即将入侵的消息后,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备战,包括加强军队和预防战时孤立无援的措施。在外交方面,俄国也有所建树,1812年4月,俄国同瑞典缔结盟约,规定双方共同行动,反对法国。战争爆发后,俄英缔结了和约,结束同土耳其的战争,对俄国来说,和英国这个海上帝国结盟是政治上的巨大胜利。

1812年夏,拿破仑集结军队61万,分为三路,其中中路由其亲自带领指挥,这支庞大的军队被拿破仑称为“大军”(Grande Armée),大军在法国控制的华沙公国集结,6月24日,渡过涅曼河,向俄国不宣而战,这场为了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爆发了。

§ 实力对比

1.兵力对比

法国:作战兵力:61万,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分3个集团,共44.4万人,940门火炮;第二梯队17万人,432门火炮;

俄国:西部边境共军队22-24万,分3个集团,火炮942门。

2.后勤补给

拿破仑对入侵俄国一事已考虑数月之久,法军在俄国边境以西建立了9座兵站,每座兵站都粮草充足,足够法军消耗多日。将这些粮草运送到前线的是由5424辆马车和2400辆牛车组成的辎重队(分成26支运输队)。这支运输队伍需要20万头挽畜(此外还有11万匹战马),每头挽畜每天要消耗近20磅饲料。据计算,近1/3的随军粮草都被挽畜消耗了,这就显然难以长久维持一支远离兵站或给养地的前方部队了。

进入俄国后,运输这些有限的粮草也变得十分棘手。虽然时值夏季,但除少数轻型车队外,绝大多数车队几乎无法在大路和乡间通行(主要是由于道路泥泞),而且也没有适合放牧的牧场。于是法军不得不丢弃和就地消耗大批粮草。到达维尔纳之前,法军已损失2万匹战马,但却得不到很快的补充。以往,法军打一场胜仗后,往往都能就地得到粮草补充。但1812年的情况就不同了。库图佐夫采取了撤退的策略,并沿途放火,实行焦土政策,把法军途经之处烧得一干二净,打乱了拿破仑速战速决的原计划,也令拿破仑原本想边作战边抢夺补给的计划泡汤。

3.士气

法军进入俄国腹地后,遇到俄国军民的有效抵抗,尤其是战争开始后不久,俄国的天气很快进入了秋冬天气,寒冷的俄国旷野让远道而来的法国士兵水土不服,而俄军在撤退的时候坚壁清野,法国军队的士气开始动摇。

§ 战略计划

法国:

拿破仑的战略计划是:经一两次总决战歼灭俄军在短期内取胜,占领莫斯科,迫使俄国投降。为此,拿破仑军队的主力从东普鲁士出发,在科夫诺(考那斯)以南渡过涅曼河,前出到维尔诺(维尔纽斯)地区俄军右翼。这一机动保障法军在主要方向上的兵力优势,造成切断俄军在波列西耶以北全部交通线的威胁,打通一条通往莫斯科的捷径。

法军主力成两个梯队展开:

第1梯队(44.4万人、940门火炮)分为三个集团,部署在涅曼河与维斯瓦河之间。

第1集团(左翼军队,共21.8万人、527门火炮)由拿破仑直接指挥,集结在但泽(格但斯克)至托尔恩(托伦)一线,准备经科夫诺向维尔诺进攻;

第2集团(8.2万人,208门火炮)由博阿尔奈将军指挥,用于在格罗德诺至科夫诺之间展开进攻,以分割俄西线第1、第2集团军;

第3集团(右翼军队,共7.8万人、159门火炮)由拿破仑之弟热罗姆·波拿巴指挥,任务是向格罗德诺方向运动,以牵制俄西线第2集团军,策应拿破仑军队主力进攻。上述各集团应实施包围突击,各个围歼俄西线第1、第2集团军。麦克唐纳元帅的普鲁士军(3.2万人)进抵蒂尔西特,向里加总方向实施突击,负责保障第1集团在左翼入侵。施瓦岑贝格元帅的奥地利军(3.4万人)从伦贝格(利沃夫)调到卢布林,负责保障第3集团在右翼入侵。

主力第2梯队(17万人、432门火炮)和预备队(奥热罗元帅的军及其它军队)留在后方,位于维斯瓦河至奥得河之间。

俄国:

战前,俄军(西线第1、第2和第3集团军)在西部边境共有22—24万人,火炮942门分为三个集团:

巴克莱—德—托利将军指挥的西线第1集团军(6个步兵军和3个骑兵军,共11—12.7万人、火炮558门)为主力,配置在罗谢内至利达之间;

巴格拉季昂将军指挥的西线第2集团军,编有两个步兵军、一个骑兵军及1个骑兵机动支队(9个哥萨克骑兵团),共4.5—4.8万人、火炮216门,集结在涅曼河与布格河之间的地区。西线第1、第2集团军负责掩护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方向。

托尔马索夫将军指挥的西线第3集团军,编有3个步兵军、1个骑兵军及1个骑兵机动支队(9个哥萨克骑兵团),共4.3—4.6万人、火炮168门,配置在卢茨克地区,负责掩护基辅方向。在里加地区部署了埃先将军的独立军(18500人);在托罗佩茨和莫济里地区部署了浅近预备队(梅列尔—扎科梅利斯基将军的军和埃尔捷利将军的军)。在南部,即波多利亚,集结了奇恰戈夫海军上将的多瑙河集团军。抗法的俄军绵延配置在罗谢内至卢茨克的600余公里的战线上;而法军主力却在三百公里的战线上展开。这就给俄军造成了极其复杂的战略局势。俄军统由亚历山大一世指挥。他同大本营随西线第1集团军行动。当时没有委任总司令。陆军大臣巴克莱—德—托利只能代表沙皇下达命令。亚历山大一世采纳了军事顾问、普鲁士将军普富厄尔制订的计划。按此计划,当法军进攻西线第1集团军时,该集团军应退至德里萨兵营;西线第2集团军则绕至法主力的翼侧和后方积极行动。但是,战争的头几天就发现这一计划不切实际,不得不将其放弃。

俄法1812年战争

§ 战争进程

1812年6月24日,法军进入俄境,第一批三个集团近45万人,很快深入俄国内地。此时俄军约24万人,面对法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被迫撤退,沿途进行坚壁清野,以阻滞法军前进。8月16-18日,俄法军进行斯摩棱斯克战役。俄军抵挡不住法军进攻,放弃斯摩棱斯克,向莫斯科撤退。

1812年8月,M.I.库图佐夫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他继续指挥俄军后撤。9月7日俄军退到莫斯科郊区,在博罗季诺村附近同拿破仑一世军队进行决战。在博罗季诺战役中,俄军歼敌近半,拿破仑一世的军事优势大为削弱,战争的主动权转到了俄军方面。

俄法1812年战争

俄军在无后备力量补充的情况下,为保存军队的有生力量,库图佐夫于9月13日命令俄军撤离首都莫斯科,几乎所有莫斯科居民也随同撤离。次日,法军进入莫斯科,当晚大火烧遍全城。

俄军撤离莫斯科后,在博罗季诺村附近展开运动战,阻挡法军向南的去路,并从侧面威胁法军,切断其同后方的联系,同时补充了军队,准备反攻。法军处于四面受敌,弹尽粮绝的境地。这时严冬逼近,拿破仑一世为南下寻找粮食和温暖的住所,被迫于10月19日放弃莫斯科。撤退途中,在小雅罗斯拉维茨与俄军遭遇,转而沿斯摩棱斯克大道退却。俄军和游击队乘胜追击。

§ 战争结果

1812年12月底拿破仑一世逃回巴黎,拿破仑在俄国共损失57万余人,丧失了所有骑兵和几乎全部炮兵。只有在翼侧的麦克唐纳和施瓦岑贝格的军保全了下来。

§ 战争影响

1.军事影响:

当时,拿破仑仍然认为总决战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作战方式,而俄军统帅部却创造性地采用了各种不同的作战方式和方法:实施退却和积极的游击战、侧敌行军机动和平行追击、机动合围退却之敌、在交战中善于使进攻与防御相结合,以及在战场上大量使用炮兵和骑兵。另外,对各种预备队进行目的明确的训练和使用也是俄军军事学术的特点之一。

俄军在战术发展方面的经验是:巩固了纵队和散开队形的战术;提高了瞄准射击的作用,步兵、骑兵和炮兵能协同作战;巩固了作战兵团(师和军)的组织形式。预备队已成为战斗队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炮兵在战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俄军炮兵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超过了敌军。

2.政治影响:

俄法战争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拿破仑法国因为战败而分崩离析,其建立的欧洲秩序很快就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很多法国占领的领土发生民族独立运动。拿破仑本人也因为战败而退位,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通过俄法战争和后来的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一世的军事和政治生涯就此终结。而俄国来说,俄法战争充分体现了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战后俄国成为了欧洲举足轻重的力量。

3.历史影响:

战争在俄国的历史上、俄军的历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后,十二月党人的思想体系开始形成。战争的一些事件在许多文献和艺术品中都有记载,其中最著名的是博罗季诺战场纪念碑、小雅罗斯拉韦茨和塔鲁季诺的纪念碑、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凯旋门、列宁格勒的冬宫军事画廊、莫斯科的《博罗季诺战役》全景图,以及1812年战争中的诸统帅和英雄的纪念碑。

博罗季诺战役全景博物馆博罗季诺战役全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