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舜卿 |
释义 | § 历史人物 刘舜卿 § 简介 刘舜卿 原名刘华英。1911年6月出生于莱芜刘封邱村。1922年,入县城读书,因成绩优良获甲等奖章。军阀张宗昌统治山东后,学校由封建反动的地方实力人物把持,刘舜卿对此深为不满,与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同学掀起学潮,并进行罢课和示威游行,致使县教育局长张华岭下台。1925年秋,刘舜卿辍学回乡,担任小学教员。他思想活跃,对打倒军阀、改革政治、解放民众热情很高。相继参加了区改进习俗委员会、县农民协会(任干事)。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为积蓄革命力量而奔走,先后在下水河、景家镇、蔡家镇、片家镇发展党、团员,建起党、团组织。1935年10月刘、周叛变后,他始终就地隐蔽坚持工作。1936年1月,到何家官庄以教员作掩护,承担恢复和发展党组织的联络任务。6月,刘舜卿参加县委领导工作,并任三区区委书记,后任北区区委书记。他是这个时期党的组织遭到破坏、活动困难时在当地坚持斗争的少数负责人之一。“七七事变”后,变卖家产购买枪支,发动青壮年参加抗日。1938年1月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7月,受组织派遣到进步人士梁竹航为县长的莱芜县政府工作,任县政府文书。1939年1月,任中共泰山特委秘书长。8月8日,莱芜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刘舜卿以县府秘书身份参加领导,党内任县委委员、县民主政府党组书记。1941年3月,刘舜卿任莱东县委书记兼行署主任、县大队政委。11月,调任莱芜(北)县县长兼县大队长。在这两个县工作期间,刘舜卿带领干部群众在严峻的形势下掌握斗争主动权,武装建设、生产自救、精兵简政都取得重大成绩。1942年,泰山区形势恶化。日伪顽对刘舜卿以扣押亲属、捣毁住房相威胁,并多次劝降,刘舜卿志坚如铁,不为所动。后来,一族兄被刘伯戈委任为乡长,作恶多端,被民主政府逮捕后,其亲友多次找刘舜卿求情,但刘舜卿执法如山,坚决将其处决。1945年10月,任泰山专署副专员、地委委员,继而任专员。1946年,主要负责支前工作,他亲临现场,指挥民工克服重重困难,保证了莱芜战役等重大战役的需要。1949年2月,任泰安专署专员,后兼任地委副书记。1951年,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54年,调任鞍钢土建公司党委书记,继任鞍山市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市委常委、监委第二书记、市委候补书记、书记。他同市委一班人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于1960年总结出“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大型企业管理经验,被毛泽东主席批示为“鞍钢宪法”。“文化大革命”中遭到“造反派”诬陷。1968年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当选鞍山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69年12月,去沈阳开会期间突发脑溢血病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