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余杭滚灯 |
释义 | § 简介 滚灯,属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钱塘江畔的余杭、海盐等地。据《中国群众文化辞典》记载,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作中曾对滚灯作过描述,而范成大生于1126年,卒于1193年。由此推断,滚灯应有800余年历史。球状的灯用半公分厚的毛竹片编成,分大、中、小3种,大的直径1米多,100余斤重;球的中心装一竹编球型小灯,内燃蜡烛,有红、黑之分,红心称“文灯”,黑心称“武灯”;传统的滚灯动作有“霸王举鼎”、“金猴戏桃”、“旭日东升”、“鹁鸪冲天”、“白鹤生蛋”、“蜘蛛吐丝”、“荷花争放”等9套27个。它是一种融体育、舞蹈于一体,集力与美于一身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项目,深受群众喜爱。 余杭滚灯它用半公分厚的毛竹片编成,分大、中、小三种,大的直径1米多高,一百余斤重;球的中心装一竹编球型小灯,内燃蜡烛,有红、黑之分,红心球称"文灯",黑心球称"武灯";传统的滚灯有"霸王举鼎"、"金猴戏桃"、"旭日东升"、"鹁鸪冲天"、"白鹤生蛋"、"蜘蛛吐丝"、"荷花争放"等9套27个动作。它是一种融体育、舞蹈于一体,集力与美于一身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深受群众喜爱。 余杭滚灯是余杭市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南宋时余杭因属京畿之地,滚灯活动即已盛行,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古代滚灯是竹编的圆形球体,分大中小三种。球的中心装一竹制编球形小灯,内燃蜡烛,有红黑之分。红心球称“文灯”,黑心球称“武灯”。作为汉族民间舞蹈的滚灯由九套27个动作组成。古往今来,余杭人民尤其是临平翁梅一带的农民一直把它作为一种庆祝丰年、欢度佳节、健身强体的民间艺术活动,经常开展。 现余杭区每年举办全市性滚灯编导及艺术表演培训班和全市滚灯大赛。余杭滚灯的独特艺术表演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节目演出,并代表过浙江省参加了首都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盛大联欢晚会。 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组织,有十四个镇乡建立了滚灯队,有艺术表演骨干400余人,滚灯艺术队伍壮大,发展情况良好。 § 详细介绍 余杭滚灯 余杭滚灯有八百多年历史了,集舞蹈娱乐运动于一体,消失了三十多年后,最近在杭州出现。 会做滚灯的人已没有了,会耍滚灯的人已没几个了。 人们千辛万苦,大海捞针,终于在一小村里找到了五个旧滚灯,很老了,但还能用。 然后找人,找到了一人,几十年未耍了,生疏了,找老人指点,感觉出来,篾匠改良制造,舞蹈家编新舞排练,在欧洲表演,大显身手。 余杭滚灯源于浙江余杭翁梅一带,流传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是节庆和灯会期间表演的具有强烈竞技特点的民间舞蹈。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作《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曾对滚灯作如下描绘:“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可见南宋时滚灯就已流行。 余杭处杭州近郊,南宋时为京畿之地,各种庙会活动频繁,滚灯做为旧时俗节迎会仪仗队伍中必出的特色节目,自然十分盛行。余杭翁梅又临钱塘江北岸,古代盐业兴旺,海盗不断侵犯。此后数百年间,余杭民间一直把滚灯作为一种吉祥之物、强体之器,每逢元宵或庙会(主要是元帅庙会)必参与表演,因而世代相传。余杭滚灯余杭滚灯集舞蹈、技巧、体育于一体,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竞技性的鲜明特征,它有九套二十七个表演动作,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典型的地域特色,展示了中华民间舞蹈杰出的创造力,对探索古代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及文艺多元化的影响,传统庙会大多消失,滚灯活动机会减少,濒临失传的危险。再者,滚灯制作工艺传人已所剩无几。为此,抢救、保护余杭滚灯仍十分紧迫。 滚灯,属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钱塘江畔的余杭、海盐等地。据《中国群众文化辞典》记载,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作中曾对滚灯有描述,而范成大生于1126年,卒于是1193年。由此,滚灯应有800余年历史。它用半公分厚的毛竹片编成,分大、中、小三种,大的直径1米多高,一百余斤重;球的中心装一竹编球型小灯,内燃蜡烛,有红、黑之分,红心球称“文灯”,黑心球称“武灯”;传统的滚灯有“霸王举鼎”、“金猴戏桃”、“旭日东升”、“鹁鸪冲天”、“白鹤生蛋”、“蜘蛛吐丝”、“荷花争放”等9套27个动作。它是一种融体育、舞蹈于一体,集力与美于一身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深受群众喜爱。 经几代民间艺人和群文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加工提高,余杭滚灯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时代风格,既有江南舞蹈的秀美俏丽,又有民间体育杂技的刚劲健美。1997年在全国第六次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现场会浙江“东海明珠”大型文艺晚会上荣获金奖,此后在省、地级的比赛中频频获奖,并在全国性、国际性的各种大型活动开幕式上表演。1999年10月1日,代表浙江省参加了首都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盛大联欢晚会。先后三度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展示风彩。2000年荣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优秀奖,同年余杭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滚灯)之乡。 § 历史溯源 余杭滚灯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作《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曾对滚灯作如下描绘:"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可见南宋时滚灯就已流行。余杭处杭州近郊,南宋时为京畿之地,各种庙会活动频繁,余杭处杭州近郊,南宋时为京畿之地,各种庙会活动频繁,滚灯作为旧时俗节迎会仪仗队伍中必出的特色节目,自然十分盛行。余杭翁梅又临钱塘江北岸,古代盐业兴旺,海盗频频入侵,当地民众以滚灯竞技比武,以示实力强大,海盗不敢侵犯。此后数百年间,余杭民间一直把滚灯作为一种吉祥之物、强体之宝、娱乐之器,每逢元宵或庙会(主要是元帅庙会)必参与表演,因而世代相传。 § 艺术特色 余杭滚灯是一项融技巧、力量于一体,集体育、舞蹈、杂技于一身的汉族古老民间舞蹈,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竞技性的鲜明特征。 庙会活动中,滚灯往往出现在民间艺术踩街队伍的最前面,因其上下左右翻滚,行人避让,能起到"鸣锣开道"的作用。它有九套二十七个表演动作,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典型的地域特色,展示了中华民间舞蹈杰出的创造力,对探索古代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余杭滚灯基本动作有缠腰翻滚、金猴戏球、旭日东升、白鹤生蛋、鹧鸪冲天、蜘蛛吐丝等。表演时按一定程序进行,结尾必是"开荷花"。男子表演一般用一只黑心大滚灯,表演时,人换灯不换,并伴以锣鼓,晚上舞动,十分出彩。 § 传承意义 余杭滚灯 解放以来,余杭民间艺术家对余杭滚灯进行了多次的挖掘、整理。1963年,全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原余杭县临平区文化站张长工,在对余杭滚灯挖掘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加工,并在临平镇和翁梅乡的田野上表演,场面壮观,可谓万人空巷。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以及文艺多元化的影响,传统庙会大多消失,滚灯活动机会减少,濒临失传的危险。再者,滚灯制作工艺传人已所剩无几。为此,抢救、保护余杭滚灯仍十分紧迫。 § 亮相奥运 余杭滚灯浙江省文化厅了解到,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浙江“余杭滚灯”,将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进行3分钟的表演。 据悉,杭州市余杭区文化馆馆长戴园丽和她带领的70多名“滚灯”队员,正在为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演出紧张排演着。 表演用的“滚灯”用半厘米厚的毛竹片编成,分大、中、小三种,最大的直径1米多高,50余公斤重。 戴园丽说,队员们除了要做围腰翻转、上下抛掷等一些传统的基本动作外,还增加了站在大灯上舞小灯这样的高难度动作。27日,浙江“余杭滚灯”队将前往北京,参加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的合练。 据悉,“余杭滚灯”源于浙江余杭,流传至今已有800年历史,有宋诗描绘“滚灯”为“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是节庆和灯会期间表演的具有强烈竞技特点的一种汉族古老民间舞蹈。2006年,“余杭滚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