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乐山市崖墓博物馆 |
释义 | § 简介 乐山市崖墓博物馆 乐山市崖墓博物馆拥有崖墓出土文物2000余件,其中一级藏品33件,二级藏品72件。藏品中尤以陶舞俑(高86.5厘米)、 陶马(高111厘米)、陶楼房等最有代表性。 馆内现有陈列展厅两个,画像石板亭1座。已清理复原的崖墓5座。分别展出“乐山崖墓概况”、“汉崖墓表现的汉代生活”、“汉代崖墓遗址原貌陈列”、“乐山崖墓拓片”等内容。馆内一号崖墓由享堂、过道、耳室、棺室组成。主墓室深29.6米,宽11米,高 7.8米。墓门和享堂四壁刻有许多精美的浮雕画像,画面线条遒劲,多呈弧型凸起的浮雕,富立体感。“换马图”、“荆轲刺秦王图”、“垂钓图”、“西王母赐药图”等画像石,汉风浓郁,各尽其妙。 墓门两侧刻有“凯风”、“迎谒”、“话别”等画像。前室两侧及后壁刻有“荆柯刺秦王”、“朱雀”、“宴乐”、“挽马”、“佛像”、“兽首”、“垂钓”、“门卒”、“挽辇”等画像,在这些画像上方刻有48个纹饰各异的瓦当和一些装饰图案。墓有三个后室,在南道门前侧壁刻有杨枝高及商承柞先生考察此墓后的题记。 三个后室的结构相同,各有棺室、耳室、壁完、石灶等,是依照墓主人生前的居住情况开造的。 棺亭内陈列的是独木棺和画像石棺。石棺两侧分别刻有“西王母”和“双阅”图。墓门前的陈列室两间分“乐山汉崖墓概况”和“崖墓表现的汉代生活”两部分。展出了乐山汉崖墓出土的铜、铁、陶、石器中的精华和部分石刻画像题记等,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文化、艺术、建筑风貌和思想意识。 乐山东汉崖墓的认定,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早发现并认识它的时间在清代光绪年间,由英国人陶然士、法国人色伽兰等实地考察后提出。1937年前后,住乐山的学者杨枝高对麻浩等地崖墓进行了实地考察。赓续,商承柞教授作了进一步调查,认定乐山崖墓为东汉崖墓。 乐山东汉崖墓分布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沿岸和浅山谷的崖壁上,数以万座计。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宏大,石刻之丰富居蜀中之首。麻浩崖墓是乐山崖墓群中较集中,并且较具有代表性的墓葬。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对中外游人开放。 § 展示 乐山市崖墓博物馆 进入崖墓博物馆,迎面见到的是开凿于东汉时期的一座大型多室墓,编号为麻浩一号墓。因早年被盗,损残严重,属无名墓。墓室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前室高2.8米,宽11米,墓全长29米。在墓内外壁上,有35幅精美的石刻画像。在墓门上刻有人物、卧羊、鱼、鸟和瓦当斗拱等建筑雕刻。墓门两侧刻有“凯风”、“迎谒”、“话别”等画像。前室两侧及后壁刻有“荆柯刺秦王”、“朱雀”、“宴乐”、“挽马”、“佛像”、“兽首”、“垂钓”、“门卒”、“挽辇”等画像,在这些画像上方刻有48个纹饰各异的瓦当和一些装饰图案。 墓有三个后室,在南道门前侧壁刻有杨枝高及商承柞先生考察此墓后的题记。三个后室的结构相同,各有棺室、耳室、壁完、石灶等,是依照墓主人生前的居住情况开造的。 棺亭内陈列的是独木棺和画像石棺。石棺两侧分别刻有“西王母”和“双阅”图。 墓门前的陈列室两间分“乐山汉崖墓概况”和“崖墓表现的汉代生活”两部分。展出了乐山汉崖墓出土的铜、铁、陶、石器中的精华和部分石刻画像题记等,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文化、艺术、建筑风貌和思想意识。 乐山崖墓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麻浩崖墓正居风景绝佳、名胜荟萃的凌云、乌尤两山之间,更为其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深度,使整个乐山大佛旅游区成为举世瞩目的胜地,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四海嘉宾。 § 崖墓 乐山市崖墓博物馆崖墓是汉代流行的一种仿生人住宅、凿山为室的墓葬形式,它反映了两汉时期人们“视死如归”的厚葬观。据统计,仅乐山市中区境内就拥有汉代崖墓三万余座,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麻浩崖墓。它集中保留了数百座汉代崖墓,已编号注册的就有357座,而在其区域内的虎头湾,崖墓的密集程度更是令人吃惊──竟有重重叠叠七层之多!麻浩崖墓内保存了我国最早的石刻结跏趺坐佛像,它的头部绕有圆形光环,形象生动传神,被公认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与乐山大佛并称为中国佛教文化史上的两大奇迹。1996年,麻浩崖墓与乐山大佛一道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麻浩崖墓位于凌云、乌尤两山之间的溢洪河道东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指在山崖开凿洞穴而成的墓室。麻浩崖墓也是乐山汉崖墓博物馆所在地。该博物馆以麻洁崖墓为主体,辅之以南北两个展厅展出乐山汉墓出土的文物,展示了乐山汉代崖墓的概况。 麻浩崖墓四周江河环绕,峰峦叠翠,山水清幽,集“孤、清、雅、秀、逸”于一身,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麻浩崖墓的岩体强度差,不少墓室裂隙、透水;墓内湿度常年约100%,温度四季为4—30摄氏度之间;空气不对流以及酸雨侵蚀大气污染,崖墓门檐、画像石、题记等石刻文物外部滋生菌类植物,内部岩石表层疏松剥落粉化加剧。专家说:“这种现象若不治理,对文物的长期保护是极为不利的。” 由于麻浩崖墓一直未列入景区的统一游览线路中,去年全年的参观人数仅为1.5万人次,平均每天也就40余人。门票收入一年才3万余元,而所需的管理费用就达13万余元/年,入不敷出。 目前,有关专家正在抓紧制定麻浩崖墓保护开发规划方案,以期充分展示乐山崖墓的文化艺术魅力,丰富乐山大佛景区的文化内涵,为乐山旅游业增加新的亮点。[1] § 乐山市 乐山市崖墓博物馆 乐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古称嘉州。辖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峨眉山市、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县、马边县等11个区、市、县(自治县)。幅员1.28万平方公里。市境西部和西南侧为盆周山地,占全市面积的56.5%,其余丘陵和浅丘占37.2%,河谷地带的平原和缓丘坝地占6.3%。2002年末总人口346.9万人,城市化率23.81%。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79.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22%,第二产业占44.7%,第三产业占33.3%。市政府驻地在乐山市中区,市区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8万人。 乐山市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所在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联合国城市管理项目中国第一个合作城市和四川省独具特色的园林城市。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早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乐山就是蜀王开明的故治,至今已有2800年以上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乐山曾拥有灿烂的文化。公元前250年(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为避沫水之患,开凿麻浩河,分江溢洪,形成了四面环水,林荫浓密的乌尤“离堆”,也流传下了丰富的“水文化”。位于凌云山西面岷江的崖壁上,身高71米的世界上最高的石刻弥勒坐佛——乐山大佛,至今已有1200年历史。大佛附近有凌云寺(又名大佛寺)、乌尤寺,有高38米13层的唐代方形砖塔——凌云塔,还有规模庞大的汉崖墓,麻浩崖墓内的石刻浮雕和壁画,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乐山市崖墓博物馆市区岷江东岸有乌尤山、凌云山、东岩山,山势嶙峋,林木蓊郁,连绵依托,构成了卧在水面的宏大“巨型睡佛”,为世间所罕见。闻名海内外的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全山面积115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此外乐山市境内还有平羌三峡、夹江千佛岩、“小西湖”五通桥和建于明代的形如船体的罗城古镇、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峨边黑竹沟、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等名胜古迹和旅游圣地。 乐山市更是人文荟萃之地,是近代文学家郭沫若的故乡,历史上的苏轼、苏洵、苏辙等著名文人曾在这里游学,陈子昂、李白、杜甫、岑参、范成大、黄庭坚、杨升庵等文化名人也曾在此留下踪迹。 历史大事 【乾隆丙午大水】清乾隆丙午年(1786),大渡河上游因地震引发山崩,进而形成特大洪水,水至沙湾镇时浪头高达数十丈,把整个沙湾镇冲毁。到乐山城下时,壅遏岷江,逆行数里。把乐山城南两条街全部冲毁,古城南墙被冲毁300多丈,著名的镇水铁犀也没入水中。此次大水漂没居民以万计,造成乐山沿大渡河两岸城镇人财的极大损失。 【日机轰炸乐山(八一九惨案)】抗战期间,大批工厂、学校、机关内迁乐山,乐山成为抗战大后方的一部分,地位大大提高。1939年8月19日至1941年8月23日,日本飞机先后三次轰炸乐山城和苏稽场。其中1939年8月19日轰炸乐山城造成损失最为惨重。日军出动36架飞机,投炸弹数十枚、燃烧弹100多枚,乐山全城大火,城市被毁1/2,死亡4000余人。此次轰炸给乐山人民造成莫大的灾难,给乐山社会发展带来了难以医治的创伤。乐山市崖墓博物馆 【"犍乐盐场"的兴起】明代开始,乐山所属井研、犍为开凿"卓筒井"技术不断提高,盐业发展。至清代乾隆年间,兴起了"犍乐盐场",与"富荣盐场"等合称四川四大盐场。所产盐称"犍盐",远销云南、贵州、湖北一带。其中嘉定府犍为县五通桥之永通厂不下万井,居全川之冠。五通桥因盐业而兴,成为四川一大名镇。 【海通造大佛】唐开元初,海通和尚欲借佛力以平水患,在三江交汇处凌云山临江悬崖上开凿大佛。中经章仇兼琼的续建,至贞元十九年(803)由韦皋主持完工,并建大像阁覆盖全身。建造大佛前后历经90年之久,所成大佛通高62米,为世界第一大佛。 【李冰凿离堆治水患】战国晚期(前3世纪),秦蜀郡守李冰凿岷江大渡河相汇处的离堆(乌尤山),平整岷江河中险滩"盐溉"滩,疏通了岷江航道,便利了水上运输。为秦从巴蜀出兵灭楚、统一全国创造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修筑乐西公路】1939年,从重庆通往印度的主要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已通车,但原来和川滇之间的公路均要绕道贵州,而修筑乐西公路(乐山至西昌)、西祥公路(西昌至云南祥云)可以作为四川通往缅甸国际公路的一条最便捷的通道,同时也适应了川康边区开发的需要。1939年冬全线开工,1941年底正式通车。1940年在乐山成立了乐西公路工程处,公路全长525公里。 § 参观指南 乐山市崖墓博物馆地图 票价:5元/张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郊明同村麻浩河北岸 邮编:614003 电话:0833-2302296 2309521[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