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乐家老铺
释义

§ 简介

中药老字号

同仁堂药店是北京著名的老药店,其前身是“京都同仁堂乐家老铺”,之所以叫“乐家老铺”,是因它的创办人姓乐,叫乐尊育。据现任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丁峰峻介绍,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南京同仁堂分号,始建于1926年,由同仁堂乐氏家族第十三代嫡传乐笃周受命筹办。

同仁堂的创办人姓乐,浙江宁波府人,在明朝永乐年间来北京谋生。最初这位姓乐的在北京以摇串铃走街串巷行医和代卖小药维持生活。到了清朝初年,其后代乐尊育进了清官太医院,当了一个出纳文书吏目(管理文件材料的小差使)。这样,就为后来同仁堂的创办及发展打下了有利基础。清康熙八年(1669年),乐尊育之子乐梧岗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大栅栏路南开办了同仁堂药铺,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使同仁堂有了一定的发展。同仁堂的大发展是从雍正年间为清朝宫廷御药房供应“供奉”(为清御药房供应中药,当时称“供奉”)开始。同仁堂有了为皇宫“供奉”药品这个靠山,既为同仁堂提高了社会声望,也为同仁堂后来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同仁堂和御药房打交道,都是先领药款,尔后才交货。这种预领官银,加强了同仁堂的经济实力和资金周转,实际上是为同仁堂提供了无息贷款。

"乐家老铺"以其用药地道、炮制如法深得民间信仰,并于1723年承办御药,名声显赫。1913年乐氏十二世乐达仁先生立志用他在英、德等西方国家学到的管理方法改造前店后厂的中药企业-京都达仁堂乐家老药铺,与其弟乐达义、乐达明、乐达德四人筹集白银四万两,于1914年在天津创办了天津达仁堂。从1917年起,先后在北京、青岛、武汉、长沙、福州、西安、长春、大连、郑州、开封、香港等开设了分店,销售药物1000余种。达仁堂为采购人参,特建立达仁参号,另开辟养鹿场、蜂场自取鹿茸及优质蜂蜜,另外开办达仁铁工厂、达仁女校等。

尤其是1934年乐肇基、乐松生先生在任期间,引进西方科学技术,采用电动石磨、电动罗筛;安装冷冻机、打深井建水塔,以为药用,在当时中药界开风气之先。

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保健品有限公司——百年信仰,专注养生!

一、企业简介

南京乐家老铺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是基于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基于南京同仁堂品牌管理整体规划而成立,贯以基地、研发、生产、流通及销售一体化结合的全新产业链公司。从源头保证健康产品质量,以“百年信仰,专注养生!”为企业服务口号,为全民健康把脉。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与国内外多所大学、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从事原材料生产技术、健康产品质量技术研究,并进行技术推广运用。乐家老铺百年品牌,牵手南医药股份旗下的南京同仁堂国药馆有限公司、南京同仁堂洪泽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同仁堂黄山精制药业有限公司、合肥乐家老铺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和新疆金鹿药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形成集群式健康品互动研发、联合销售网络运营中心。

百年传承,中华古方。祖籍宁波镇海的乐氏家族世代行医,于明永乐年间随明成祖朱棣迁居北京行医。乐氏家族第26代传人乐良才,为京都乐家老铺开山鼻祖。乐家老铺第四世传人乐显扬,在清康熙八年创办了“同仁堂药室”。通过数代人的努力,京都乐家老铺声名鹊起,拉开了“乐家老铺”在京百年基业的辉煌篇章。

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乐家第十三世传人乐笃周在南京开设了“北京同仁堂京都乐家老铺南京分号”,南京同仁堂沿用“乐家老铺”匾额至今,承乐家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行医济世,使得“乐家老铺”薪火相传,五百多年而生生不息。

“乐家老铺”遵循“道地药材道地产”原则,现已规划和建立江苏洪泽基地、新疆库尔勒基地、南京横溪七仙女山基地、加拿大安大略基地、陕西略阳基地、四川南江基地、安徽黄山基地、黑龙江小兴安岭基地、马来西亚基地等,未来5年内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及品种,整合种植(养殖)基地和原材料生产,特别推出中国首家健康连锁产业园。

“乐家老铺”目前已开发出“圣世惠方”、“灵兰秘典”塔里木马鹿软胶囊系列,马鹿酒系列,以及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燕窝、西红花、林蛙油、石斛、灵芝等品质纯正的原产地名贵滋补品,鲍鱼、鱼翅、海参等具有原产地地理标志的高档海产品,并推出受众人群最广的鱼油软胶囊、大豆卵磷脂软胶囊、小麦胚芽油软胶囊、液体钙软胶囊等日常保健品。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开发如酒类、茶叶、保健食品、速冻食品、南北干货、土特产、糖果糕点、米面制品、罐头食品、粮油制品、植物油、奶制品、果汁饮料、乳酸饮料、茶类饮料、机能饮料、水产等健康类产品。

“乐家老铺”健康品牌,以“专业传承、科技创新”为品牌发展之本,“以提供优质的健康品,传播健康理念”为企业使命,积极整合自主产销资源,从原料种养,到产品食用,全部采用传统炮制结合现代工艺的链条式发展流程,以确保每一款产品的道地品质和有效营养价值。

“乐家老铺”百年守诺坚信:通过我们不断的积极努力,将会为越来越多的亚健康人群和讲究养生之道人群打造高品质的健康生活!健康每一个中华子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目标和理想!

二、品牌简述

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整合古今,历经数百年的品牌流金沉淀,谆留五千年中医药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高科技研发,老字号,新风尚。以改善和提高人类健康体质为己任,为更多的亚健康人士,提供专业、科学的健康咨询、养生保健、营养指导等综合型服务,让更多的人养成超前、主动的健康习惯,减少因个人不良体质带来的多重伤害和影响。

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健康品系列,采用全产业链形式,力求产品源头可追溯,从原材料种养到粹取成品,每一道环节,全经由严密把控,以确保每一款产品的至高品质,为您和您的家人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以上引自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详细资料:http://www.njyjlp.com/

§ 历史溯源

乐家老铺宏仁堂

北京同仁堂药店前身是“京都同仁堂乐家老铺”,因其创办人名为乐尊育,“乐家老铺”由此得名。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北平同仁堂京都乐家老铺南京分号”,始建于1926年,由同仁堂乐氏家族第十三代嫡传乐笃周受命筹办,其生产工艺、成药配方、经营方式皆承继北京老店。解放后直至1955年10月,才改名为“公私合营南京同仁堂国药号股份有限公司”,后几经改制、重组,才有了现在南、北同仁堂的格局。

而从零售门店及品牌特色来看,北京的“同仁堂”在国内家喻户晓,在海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其淡化了“乐家老铺”字样,反而是南京的“乐家老铺”一直保存至今。

浙江宁波一个中医大夫,远到京师摇着串铃走街串巷,为人看病,时在明代,称“走方郎中”。他姓乐,从此,在北京扎了根,到了清代他的后人乐尊育已成为京师名医。

清康熙八年(1669年),乐尊育的儿子乐梧岗在北京闹市区的大栅栏开办了同仁堂乐家老铺。同仁堂从雍正年间成为宫廷御药“供奉”,即宫内的药品由同仁堂供应。像慈禧太后就服用同仁堂的乌鸡白凤丸。

同仁堂成为京师最著盛名的中药房。但是乐家一直尊奉“古以养身,可以济人者,唯医为最”的祖训,重在医德的养成。

清代有诗人写道:都门药铺属同仁,丸散人人道逼真;纵有歧黄难别味,知他若个术通神。

乐家第10代是乐平泉,他有四个儿子:乐孟繁、乐仲繁、乐叔繁、乐季繁,弟兄四人决定分家。在财产上分家很容易,但对“同仁堂”这个无形的金字招牌怎样分?四兄弟最后商量均用“乐家老铺”统一字号,下面再加一具体店名。乐孟繁开了乐家老铺宏仁堂,乐仲繁开了乐家老铺颐龄堂,乐叔繁开了乐家老铺宏济堂,乐季繁开了乐家老铺达仁堂。乐家四支,除在京城外还到外地发展。

1931年乐家老铺宏仁堂在青岛中山路开业,泥金招牌“乐家老铺宏仁堂”,前店后场,设有坐堂大夫。宏仁堂遵循乐家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选用地道药材,配伍重量不可一钱有错。 中药老字号

宏仁堂因祖上是内廷供奉,为宫里供药,因而掌有宫廷御医秘方,这是其它药店不具备的条件。青岛宏仁堂从总店进药,自己也生产成药,其中有虎骨酒、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国公酒、参茸卫生丸、苏和香丸、再造丸、紫雪散、活络丹、女金丹等495种均来自宫廷秘方。

宏仁堂的中草药品种齐全,加工细微,成药配方合理,用料讲究,炮制一丝不苟,在青岛中药店中有很高声誉。因中药讲求产地,宏仁堂使用来自最佳产地的“地道药材”,因其“诚信为本”,即使该店价格稍高,顾客也来宏仁堂购药,百姓们的说法是:“认乐家老铺这块牌子。

宏仁堂聘的坐堂大夫也是有声望的名中医,宁缺毋滥,开的处方并不要求非在本店抓药。

乐叔繁之子乐敬宇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捐官,为山东候补道,与山东巡府杨士骥相识,借了官银在济南开办了宏济堂,一度来青岛开店,最后因不愿像绸布业孟家兄弟那样闹纷争而关闭。

解放后宏济堂成为济南的主要中药店,并成立了宏济堂制药厂。

解放后,公私合营时,青岛宏仁堂这块老字号保留了下来。此时,各地宏仁堂之间没有了关系,分别归各自所在城市管理,供应的中成药也是各地药材批发站统一供应,并且也销售西药。

乐家老铺的故事被编为京剧《风雨同仁堂》和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现在,青岛宏仁堂这个老字号仍在。

§ 百年发展

乐家老铺的药书

如今北京的中药铺中,以西鹤年堂开设为最早,始于明朝,但西鹤年堂曾多次更变铺主。而开设时间稍迟的同仁堂却一姓相传,信用昭著,至今仍享盛名。同仁堂药铺的铺主姓乐,乐家祖籍浙江宁波,明代始迁居北京。乐家几代都是“郎中”,以行医卖药为业。乐尊育是乐家的第四代,他是位能干的人,曾在清朝太医院中当差,执掌出纳文书。由于他“秉性朴诚,居躬简约”,因此,乐家从他开始发迹。这时乐尊育便想仿效官宦和书香之家,为乐家定了个堂名。由于他认为“同仁”二字“公而雅”,于是便取“同仁”二字。从此“同仁堂”乐家就渐渐地叫开了。至于乐家何时开设同仁堂一事,其确凿的记载有二,一是乐家五世人乐梧冈在《同仁堂药目》的序言中说:“先君之训,几忘之矣。壬午乡比后,闲居无事,追忆昔年遗训,翻然勃然鼓舞而为之,遂立同仁药室焉。”另一是乐家十世人乐印川之孙在其重订药目记中说:“五世伯祖梧冈公守遗训,于康熙壬午岁在京都正阳门外大栅栏南设立本堂字号。”这康熙壬午岁乃是1702年。因此,同仁堂药铺从设立到今天,已有289年的历史了。

同仁堂盛名所以能长久不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昔日它与清代宫廷和官府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早在雍正时,同仁堂就正式成为向宫廷提供生药的店铺了。后来同仁堂还得到了派人进宫指导御药房制做成药的待遇。晚清时节,慈禧索性下诏,让同仁堂直接为宫廷制药,就连自己服用的牛黄清心丸和乌鸡白凤丸都是由同仁堂制做的。 乐家老铺的祖训

既然同仁堂获得了为宫廷制药的权利,因此它无论在经费上还是在采购药材上,都会得到特殊的优惠待遇。从经费上看,宫廷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同仁堂的经费需求,有时一次拨给同仁堂的经费,就够它用上几年之久。只要同仁堂感到经费不足,即可向宫廷上奏,宫廷见奏后,便会马上拨下银两。因此同仁堂在制药的经费上决不会存有什么顾忌。此外,同仁堂还可通过太医院上奏折于皇上,然后皇上再下诏,要求各州衙府县,将当地上好药材作为土贡送至京师来,以便满足同仁堂为宫廷制药之需。同时,同仁堂往往还打着朝廷的旗号,四处优先收购上品药材。致使别的店铺无法与其竞争。同仁堂还常常依仗官府势力保持铺号的名声,如咸丰、同治时期,顺天府的告示里,就有禁止冒用同仁堂字号,开设店铺或销售医药的明文。据说同治时,有人以“同人堂”之名开了个药铺,结果遭到了官府的查封,铺主还示众游街3日。

乐家利用同仁堂与宫廷的关系,曾在咸丰年间买了个官衔,即十世乐印川先捐得四品候补道。进而又捐得从二品典封,受赏顶戴花翎。来往于官宦之间很是打腰(吃得开)。为了确保同仁堂的地位,每当京城会试期间,同仁堂都要以馈赠平安药为名,表示对朝廷科举招贤的支持,同时也以此来笼络举子,好为同仁堂四处传名。据说同治皇帝的老师李鸿藻,考取进士之时,就曾得到过同仁堂赠送的羚翘解毒、牛黄清心和万应锭等四季应时之药。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朝廷所属的各个院部衙门都和同仁堂保持着一定的关系,不少中央衙门的官吏都是同仁堂的老主顾。直至民国年间,京城内的不少王府还在同仁堂留存记帐折子,同仁堂长年供应府中用药。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由于大栅栏地方的一场大火,同仁堂的铺面被大火烧去一部分,乐家保存的珍贵医书也被火吞噬了,加之侵略军的骚扰,致使同仁堂损失惨重。事后,由于乐印川妻子的努力,方使同仁堂得以恢复。

1907年,乐印川妻子病故,同仁堂由乐印川的四个儿子共管(称四大房共管)。由于兄弟和妯娌间的不信任,所以各设分号于全国各地。据说由同仁堂派生的乐家药铺达30多个。什么宏济堂、乐仁堂、宏仁堂、永仁堂、沛仁堂、济仁堂、达仁堂等等。其中以民国初年在天津开设的达仁堂最为出名。达仁堂的主人乐达仁是同仁堂最后一代店东乐松生先生的伯父。他精明能干,曾去西方留学,因此,在他经营下的达仁堂能够吸收一些先进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如在制药上采用机器动力带动石磨。 乐家老铺的商标

1931年以后,在乐松生父亲乐达义的主持下,同仁堂真正实行了四大房共管制度。这时北京虽因“国府南迁”市面出现了萧条景象,但同仁堂仍为北京中药行的魁首。抗战中,同仁堂遭日军的染指,乐家花了大宗的应酬费,才化险为夷。

抗战胜利后不久,乐达义病逝。同仁堂由乐松生主持。由于内战激烈,金融不稳,同仁堂连连亏损,解放前夕,它和其他中国民族资本企业一样,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业绩情况

前后总计,乐孟繁支开设了南京同仁堂一个,宏济堂三个,乐仁堂五个,宏仁堂四个;乐仲繁支开设了颐龄堂一个,永仁堂三个,怀仁堂一个,沛仁堂一个;乐叔繁支开设了济仁堂二个,乐舜记一个,宏德堂一个;乐季繁支开设了达仁堂十个,树仁堂一个。这三十多号“乐家老铺”遍及天津、上海、长春、西安、长沙、福州、香港等地,进一步扩大了北京大栅栏同仁堂在国内外的影响。

§ 现况发展

乐家老铺的变身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药业务板块重组方案的议案,决定与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天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5000万元,发起成立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医药董事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股份有限公司将作为南京医药中药业务板块重组平台,整合中药资源,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南京医药及南京同仁堂所有中药产品也将统一使用“乐家老铺”品牌。“岳家老铺”品牌的建立也意味南京同仁堂和北京同仁堂多年的品牌之争画上句号。

同仁堂药店是北京著名的老药店,其前身是“京都同仁堂乐家老铺”,之所以叫“乐家老铺”,是因它的创办人姓乐,叫乐尊育。据现任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丁峰峻介绍,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南京同仁堂分号,始建于1926年,由同仁堂乐氏家族第十三代嫡传乐笃周受命筹办。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同仁堂一脉相承,也成为同仁堂继北京之后最大的市场,但两家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却不能同日而语。2007年,南京同仁堂销售收入仅为1.2亿元,尚不及北京同仁堂的零头,这种落差逼迫南京同仁堂必须重新寻找品牌定位和发展战略。

医药营销策划专家张继明认为,“老字号”企业都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传承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特殊技艺。“老字号”企业需要不断整合提炼,找到企业最核心的优势,对接消费者的需求,形成自己的企业战略,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此次南京医药的巨资注入和“乐家老铺”的全面启用,将为南京同仁堂的重新崛起奠定牢固的基础。

丁峰峻在接受采访时透露:“2008年,南京同仁堂产品开始全面改换‘乐家老铺’商标品牌的工作。”丁峰峻指出,此前南京同仁堂系列产品使用的品牌较杂,有“渡江”“遐龄”“同乐”等,但均不能体现南京同仁堂作为与北京同仁堂一样的同仁堂嫡传的地位,而此次全线产品改换“乐家老铺”品牌,既是南京同仁堂对同仁堂传统的传承,也希望“岳家老铺”品牌的核心价值得到深度的发掘。

§ 发力终端

乐家老铺同仁堂的药方

2008年4月15日,第59届全国药品交易会期间的一次论坛活动,把南京同仁堂 “乐家老铺”品牌带到了人们的面前,这家拥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终于绕过了“同仁堂”三个字另辟溪径,结束了“同仁堂”品牌的南北之争,成为了品牌争论的一个经典案例。

300年老字号,另辟溪径

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同仁堂”)作为一个历经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吸引着社会各界的目光,但在北有“北京同仁堂”响亮招牌下,年销售刚1亿多元的南京同仁堂接下来该怎么走却是摆在了决策者的面前。

追溯历史可以清楚的看到,先有乐氏家族,后有“乐家老铺”,最后才发展成为“同仁堂”品牌。不管历史怎样变迁,有四个字永远没有更改过,那就是“乐家老铺”。南京同仁堂一直是“乐家老铺”的正宗嫡传,已打造出一系列“乐家老铺”牌中医良药。

事实上,南京同仁堂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身的资源。“南京同仁堂”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源优势,而“乐家老铺”品牌则是企业的核心资源。

300多年的乐家老铺比同仁堂的历史更为悠久,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一珍稀资源无疑是南京同仁堂的品牌核心资源。怎样将“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这一稀有品牌准确的传播出去,这是企业当前品牌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

“多年的品牌发展,南京同仁堂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等南方地区更受青睐。但如果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整合现有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服务于企业更长远的发展才是正道。”南京同仁堂副总经理张延辉表示:“我们得到了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同仁堂控股公司)的鼎力支持,依托其在医药流通领域的优势,可以将南京同仁堂的产品推向更广更深的层面。” 如今的栅栏商业街-同仁堂

“乐家老铺”终结南北“同仁堂”品牌之争

“2008年的任务已经摆在了我们的眼前,即深度挖掘品牌优势资源;所有产品将统一使用‘乐家老铺’为品牌名称;旗下9大医药连锁门店名称也将统一为‘乐家老铺’,并发展为规模达千家以上的医药连锁店,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4月15日,张延辉在由南京同仁堂与搜药网联合主办的 “医药改革30年·激荡与前行” 公益论坛上表示。

此前几天,南京医药发布公告称,在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以审议通过了关于中药业务板块重组方案的议案,决定与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天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5000万元发起设立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南京医药出资3500万元人民币,占出资比例的70%。

由此看来,在第59届中国药品交易会上的推广行动,是南京同仁堂推广“乐家老铺”品牌的第一步。

张延辉表示,南京同仁堂已申请“中国驰名商标”,有望于本年度8月通过审批;公司正着力于乐家老铺品牌推广工作,无论从产品包装到广告宣传再到终端促销等各方面都力求做到产品与品牌的完美统一。同时,在OTC、临床推广、商业流通等方面均准确传达着“乐家老铺”的品牌概念。此外,还组织或参与一系列由公司主导的比较大的学术会议或行业会展工作,以达到在行业内迅速宣传产品及品牌的作用。

§ 金牌秘诀

乐家老铺同仁堂选药地道

同仁堂之所以能享誉长久,还与它的药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60年代曾发现过一批保存了几十年甚至百多年同仁堂制作的中成药,这些药香气浓郁,润而不干,仿佛是近期制做的一般。从这件事实上,则不难看出同仁堂的药品质量了。说到同仁堂的制药,的确可以有很多的东西要说。先从配方说起,同仁堂制做丸、散、膏、丹、药酒之方,都是经过名医审定和实践后才确定下来的。其中许许多多的药方来自宫廷,如至今仍享有很高声誉的参茸卫生丸、安坤赞玉丸、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虎骨酒等均属宫廷秘方。同仁堂的制药配方除来自宫廷外,还特别注重收集古方和民间草方。凡古方之适用者,无不悉心考究。“遇有奇方,立即修治”,就是同仁堂一向遵循的祖训。

所谓考究,可从两方面谈,一是从选料上看,同仁堂一向是依据我国古代医学经典的记述和前人的临床实践,来采购中药。中药的品种繁多,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中药已有1892种之多,后来又经人发现补充,大致当有3000种左右。由于药材的产地和采集的时期,对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产于四川与产于浙江的贝母,疗效不同。产于四川的贝母称川贝,主治虚劳咳嗽吐血;而产于浙江的称象贝,主治外感咳嗽。羌活与独活,草红花与藏红花,亦不相同。因而中药有很多名字是根据产地而起的,如党参因产于上党而得名,川芎因产于四川而得名。此外,还有什么广木香,秦当归、杭菊花、云茯苓、建泽泻等等。 1988年同仁堂虎骨酒

同仁堂每年为了采集“地道药材”,都要派专人去以下几个地方。一是祁州,即后来的河北省安国县,此地,是全国最大的药市,不少外地药材多集中于此。在这里,同仁堂可以采购到产于各地的药材:青海的大黄,陕西的当归,四川的川芎、黄连、麝香、厚朴、枳壳,杭州的白芍,河南的山药、生地、内蒙的黄芪,山西的党参,绥远的甘草,广东的冰片、陈皮,山东的牛黄,广西的肉桂,云南的茯苓等。

采购的第二个地点是营口,那里是人参、鹿茸的聚集地,其中吉林参和黄毛茸乃是上品,吉林参佳者,每两即可值上百元;黄毛茸每架可值三四千元,同仁堂一向不惜高价购买上品参茸。上海为南方一大药材集中地,同仁堂每年都要用二三万元从这里采购杭州的青冬、元参、白术和浙江的贝母。在采购药材的过程中,同仁堂不仅注重产地,同时还要分辨药材是否是按时令而收取的,如一般说来,植物药的根部,应在初春或深秋时采集,此时药力较足,如丹皮、地榆、(上艹下舌)蒌根等;茎、叶部分,应在生长茂盛时采取,如大青叶,茵陈蒿等;花类,通常应在含苞待放或初放时摘取,如菊花、金银花;果实也要根据所需在初熟、未老熟或老熟时摘取。至于某些动物药的采集,也要有一定的时期。比方说,购买驴皮时,一定要鉴别一下驴皮是否为冬天所采,鹿茸是否在清明后所采。凡此种种,同仁堂派往各处采购药材的人对此非常重视,一定将按时令采集上市的好药材买回,对于不按时令采集的劣等药材,尽管市场价格便宜,也绝不购买。

采购药材是选料的主要内容,除此以外,在制造成药时,还需要一些附加料,比如蜂蜜,高粱酒、黄酒、白蜡之类,同仁堂也非常重视对这些附加料的选择。除了在选料上下功夫外,同仁堂在制做成药过程中,还严格按照古法炮制的原则办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乐家后代所遵循的祖训。同仁堂的成药以丸、散、膏、丹及药酒著称于世,在制炼这些药的过程中,它都能做到一丝不苟。 同仁堂回收冬虫夏草

比如同仁堂在炼制丸药时,首先是将药材切细晾干,然后捣成粉末,其中如果是湿润药如天门冬、地黄等宜光晾干,捣碎、再晾、再捣成粉末。如遇阴而潮湿天气,还得用微火烘干。若制蜜丸,就将所需药料粉末充分拌匀,放入盆内,然后倒入蜂蜜,这蜂蜜要先加热,待沸腾后,把上面的沫撇去,等到蜜的颜色是微黄色即可熄火,这样经过炼制的蜜方可入药。蜜与药粉合在一起后,就要用枣木棒搅合,然后取出,放在桌上,用手再细心搓捏,使之更加均匀,摘成小块,搓成长条,根据需要制成大小不同的丸药。最后用蜡封好,烫上金印。经过这种工序制成的同仁堂丸药,能够长久保存不变质亦不干硬。

又如同仁堂在制药酒时,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冷浸,即将药料浸于酒内,经过相当时间,去掉渣滓而用其酒治病;另一是热浸,是将药料浸酒中,放在瓦罐里,隔水加热,达到酒沸腾为止,然后连渣带酒倒入缸内,趁热密封,静置数日,去掉渣滓澄清,即可饮用。有的药酒需要在缸内贮上较长的时间,如同仁堂的虎骨酒要在缸内贮上两年,因为贮存的时间越长,药力发挥得越好。同仁堂不惜增加设备,亦不惜积压成本,决不提前将药酒售出,以防药力不能很好发挥。至于在使用犀角、牛黄、麝香、珍珠等贵重药物时,同仁堂也毫不吝惜,一定保证按质按量地放入,决不含糊。正因为同仁堂的成药货真,质量上乘,因此才能驰名中外,博得各界人士的信任和赞誉。如清末民初京城内不少京剧演员,终年服用同仁堂的清音丸,致使嗓子得到了保护,住在前门外五斗斋胡同的四大名医之一王逢春,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王逢春的一位亲戚曾得了口眼歪斜的中风病,就曾拿过王大夫的免费药方到同仁堂取吃过它制的大活络丹,最终得到了痊愈。 民国北京同仁堂虎骨酒广告

同仁堂有其自身的一套经营管理制度,这也是它能长期兴盛不衰的一个原因。鸦片战争后,乐家的第十代人乐印川,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不仅挽救同仁堂于危难之中,而且还奠定了同仁堂稳固的基础。自此,同仁堂便确定了“自东自掌”的经营管理制度。从称药到配药,一切不假手外人,家中妇女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孙媳妇都要在铺中劳动。

为了扩大影响,同仁堂还利用种种机会进行宣传。例如清朝时,每当阴历二月就要开沟一次,同仁堂便制造写有同仁堂字样的大红灯笼,夜晚放在开沟的地方,以防行人掉进沟内。同时,每当阴历四月二十八“药王生日”时,它便摆宴席,请社会名流观看京剧。同仁堂内的伙计与乐家可以说非亲即故,为了鼓励他们多为同仁堂出力,采取提成薪给制,即谁卖的多,谁的提成就大。据说当时凡是买大宗药的人,往往是将所要买的药开在一张纸上,往柜台一递,伙计们便纷纷伸手,争着为大主顾拿药,以便获得大的提成。至于买两个铜子的一帖膏药的人,往往要等上多时。于是有心人见此情景,便仿照大主顾的样子,将要买的一帖膏药也写在一张纸上往上递,这样,就会节省不少时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8: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