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会昌县 |
释义 | § 自然环境 会昌县会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温润气候区, 地跨北纬25°29′~25°55′,东径115°29′~116°02′之间,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85千米。具有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的特征,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足,日照充裕光能佳,雨水不均易旱涝,四季分明差异大。由于距海洋较近,加之地形作用,一般是春早多阴雨,夏热无酷暑,秋爽少降水,冬长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19.3摄氏度,一月份平均气温8.3摄氏度,七月份平均气温28.7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6.7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9.5摄氏度;≥10摄氏度积温6079摄氏度;平均无霜期280天,平均年降雨量1624毫米,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尤在4-6月降雨集中,平均可达752.9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48.4%,常引起洪涝灾害,而7-9月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88.1毫米,仅占全年总量的24%,加之蒸发量又大于降雨量253.5毫米,常发生干旱。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季低温、夏季洪涝、干旱以及秋季“寒露风”。 § 历史沿革 据同治十一年《会昌县志》:会昌自汉至唐属于都县地,右称九州镇;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始设县,适逢镇人凿井得砖十二块,砖上刻有“会昌”(唐武宗年号)篆字,故以“会昌”为县名。”元太德元年,会昌由县升为州,管辖会昌、瑞金两县。明洪武初年,将州返县,隶属赣州府至清。民国初年属赣南道。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军来到会昌,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共筠门岭地下区委;1931年10月成立会昌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会昌县委员会;1932年7月,会昌、寻乌、安远三县联合成立中心县委;1933年2月在会昌县内设会昌、筠门岭、西江三县;1934年9月三县又全并为会昌县。 1949年会昌解放后至1955年属宁都行政公署;1956年至今属赣州专区(地区)、赣州市。1984年5月15日,设立小密乡、庄埠乡(赣府字[1984]112号)。1988年9月12日,撤销筠门岭乡、西江乡,设立筠门岭镇、西江镇(赣民函[1988]101号批复)。1995年9月29日,撤销周田乡、麻州乡、庄口乡,设立周田镇、麻州镇、庄口镇(赣民字[1995]185号批复)。1997年1月14日,撤销文武坝乡,设立文武坝镇(赣民字[1997]12号批复)。 2000年, 会昌县 全县辖7个镇、1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88115人;其中:湘江镇35490筠门岭镇27740西江镇41442周田镇46601麻州镇24158庄口镇20438文武坝镇26882长岭乡7758清溪乡4294右水乡14250高排乡11941晓龙乡12566珠兰乡14726洞头乡8541中村乡7108站塘乡14194永隆乡7429富城乡13597小密乡15770凤凰岽乡10147庄埠乡7768自鹅乡15275(人)。人口密度159.4人/平方千米。有畲、壮、回、苗、满、侗、傣和高山族等16个少数民族4950多人。 2001年10月22日,撤销湘江镇,划归文武坝镇(赣民字[2001]486号批复)。 2003年10月21日,撤销凤凰崠乡,分别划归西江镇、文武坝镇、庄口镇管辖;撤销长岭乡,成建制划归筠门岭镇管辖(赣民字[2003]272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43.39万人。2004年底,全县辖6镇13乡。 行政区划: 全县辖6个镇、13个乡:文武坝镇、筠门岭镇、西江镇、周田镇、麻州镇、庄口镇、清溪乡、右水乡、高排乡、晓龙乡、珠兰乡、洞头乡、中村乡、站塘乡、永隆乡、富城乡、小密乡、庄埠乡、白鹅乡。共有26个居委会、243个村委会。 文武坝镇 面积:188k㎡ 人口:77806人 邮编:342600 辖27个村委会。镇政府驻留马寨。 筠门岭镇 面积:297k㎡ 人口:40108人 邮编:342614 辖2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门岭圩。 西江镇 面积:189k㎡ 人口:54159人 邮编:342602 辖西江居委会,22个村委会。 周田镇 面积:222k㎡ 人口:54716人 邮编:342613 辖周田居委会,23个村委会。 麻州镇 面积:118k㎡ 人口:25890人 邮编:342608 辖麻州居委会,16个村委会。 庄口镇 面积:153k㎡ 人口:27463人 邮编:342605 辖庄口居委会,1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洛口圩。 清溪乡 面积:97k㎡ 人口:3391人 邮编:342614 辖清溪居委会,5个村委会。 右水乡 面积:129k㎡ 人口:16579人 邮编:342609 辖右水居委会,12个村委会。 高排乡 面积:88k㎡ 人口:14293人 邮编:342611 辖高排居委会,7个村委会。 晓龙乡 面积:159k㎡ 人口:13788人 邮编:342612 辖晓龙居委会,10个村委会。 珠兰乡 面积:125k㎡ 人口:16267人 邮编:342606 辖珠兰居委会,13个村委会。 洞头乡 面积:66k㎡ 人口:9136人 邮编:342619 辖洞头居委会,8个村委会。 中村乡 面积:202k㎡ 人口:8770人 邮编:342618 辖中村居委会,6个村委会。 站塘乡 面积:104k㎡ 人口:16252人 邮编:342616 辖站塘居委会,10个村委会。 永隆乡 面积:120k㎡ 人口:8065人 邮编:342622 辖永隆居委会,7个村委会。 富城乡 面积:230k㎡ 人口:15016人 邮编:342621 辖富城居委会,13个村委会。 小密乡 面积:85k㎡ 人口:18279人 邮编:342603 辖小密居委会,7个村委会。 庄埠乡 面积:57k㎡ 人口:8960人 邮编:342605 辖庄埠居委会,6个村委会。 白鹅乡 面积:93k㎡ 人口:20187人 邮编:342604 辖白鹅居委会,13个村委会。 毛主席诗词《会昌》 黄东雷书法《会昌》 ◆清平乐 会昌 1934 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毛泽东曾有注云“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情。” § 资源概况 会昌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3.5%,活立木蓄积量600万立方米,是国家速生丰产林、长江防护林基地县。盛产烟叶、甘蔗、辣椒、西瓜、灰鹅、肉牛、脐橙、竹木等农林产品。已探明和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石灰石、稀土等30余种,其中,锡金属居亚洲第一;岩盐储量列江西第二。水电蕴藏量17.9万千瓦,可供开发量为3.7万千瓦。出产有精制米粉、酱干、保鲜辣椒、白砂糖、锡精矿、萤石精粉、转鼓等名优产品。这里交通便利,境内有323、206国道;赣龙铁路会昌段即将通车。有被誉为“虔南第一山”的汉仙岩、盘山、紫云山、岚山、车心温泉、狮子岸溶洞等自然景观及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中共粤赣苏维埃政府和粤赣军区驻地、文信国公祠等人文景观。 ●矿产资源 会昌县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南靠广东。在区域上地处华南成矿区,属滨西太平洋构造带,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截止2004年底,会昌已发现各种有用矿产资源37种,矿产地40余处,探明有资源储量的主要矿产4种,已列入中国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2种,已列入江西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4种。 一、周田岩盐矿 周田岩盐矿区地处武夷山环状构造。和河绍断裂交会处,位于周田断陷地层盆地。矿区范围以周田岩岩矿层为中心,东到石壁湖,西至新圩,北自长江,南至下坝子,面积12平方公里。矿区内地层,构造都较为简单,矿床的矿物成份单一,岩盐层除泥岩层外,90%以上都是岩盐,其余为粘土矿物,少量陆源碎屑和一些硫酸盐矿物。矿床中主要盐类矿物生成顺序是硬石膏至岩盐,氯化钠平均含量在60%左右,最高达90%以上,硫酸钙4%左右,其余35%左右为地下水和不溶物。保有储量与品位,截止2004年度,岩盐矿已探明的石盐矿石储量达20.1亿吨,其中B C D级氯化钠储量10.3亿吨,平均盐层厚度151.54米,平均品位在60%左右,属大型矿床,为江西第二大盐矿。 二、岩背锡矿山 岩背锡矿山位于县城南约40公里处,隶属清溪乡,岩背锡矿床位于密坑山破火山口构造的南东部次级的岩背次火山隐爆构造附近,矿区构造主要以东西向、北北东向、北东向和北西向四级断裂发育。矿体赋存于火山凝灰岩与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内,平面上呈不规划椭圆状,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倾向北西西,北东端出露地表。矿石结构主要有鳞片状变晶结构、变余结构,乳滴状结构,矿石矿物主要有锡石、黄铜矿、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萤石、绢云母、萤石及少量角闪石等。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为锡,占有用组分的78%以上,全区锡平均品位为0.843%,伴生有用组分铜平均品位0.25%,银平均品位9.46g/t,矿区在1988年勘探报告共提交锡金属储量10.24万吨,铜金属储量2.9万吨,就单个矿点而言锡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三,开采条件居全国前例,潜在价值数十亿元。 三、红山铜矿 会昌县红山铜多金属矿区位于会昌县城南30公里处,属会昌县中村乡、筠门岭镇和周田镇管辖。会昌红山铜矿区位于武夷山南段西坡,处瑞金—寻乌北北东向深大断裂、云霄—上杭北西向构造带交接复合的部位,东距紫金山金铜矿60公里,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自1965年开始至今,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江西省地质局区调队、909队、物化探大队、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等单位在矿区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勘查和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地物化遥资料,并在红山矿区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尤其是1999年以来在红山矿区进行的综合找矿工作(地质、物化探工作相互配合),取得重大进展,红山矿区以红山主角砾岩筒为中心,由中心往外依次发育铜(钼)—铜铅锌—铅银(金)的矿化分带规律,以岩筒周边近200米为成矿有利区,其铜资源潜力可达100万吨以上。 四、萤石矿 萤石矿是会昌优势矿产之一,主要分布在筠门岭镇、文武坝镇、晓龙乡、永隆乡。有瑞-会萤石矿区,筠门岭尖峰笔萤石矿区。瑞-会萤石矿区位于会昌县文武坝镇上半岭村,毗邻瑞金市谢坊镇,交通便利,经赣南地调大队详查,现已探明萤石C1级储量为29996吨,C2级储量为5412吨,平均矿石CaF2品位为73.96%,该故区因开采时间较长,赋存于县境内的矿石已被大量采取,保有矿石储量未经专业队伍计算难以算出。深部开采成本较高,但矿石品位大多在75-80%之间,现由江西鹰鹏矿业有限公司在开发之中。 § 经济发展 会昌工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矿产冶金、氟盐化工、建材、食品加工、小水电等主导工业。锡金属、氟化盐、萤粉、水泥、会昌米粉、会昌酱干等产品颇有特色,其中米粉远销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农业以水稻、制种、烟叶、生猪、脐橙为主。 2007年,全县实现县内生产总值24.1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1亿元、利税8522万元,实现利用外资总额2942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0.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0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7亿元,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完成果业开发面积2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876元。 会昌城市、 会昌县交通等发展明显加快,城区规划面积达18平方公里,境内有323、206国道和赣龙铁路穿过,成厦、济广高速会昌段正在拟建。“十一五”期间,将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会昌”发展战略,以开放型经济为主线,突出新农村建设、招商兴工、项目带动、城市建设、队伍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治理等重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五新一好”的总体要求,结合整村扶贫开发。招商兴工。整合力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围绕锡深加工、氟盐化工、水泥、旅游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贡江流域开发等重点项目招商;打造矿产冶金、氟盐化工、建材、食品加工、小水电五大工业集群,做强锡、盐、萤粉、水泥、米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好毛泽东旧居、文武坝革命旧址、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邓小平旧居等红色景点和汉仙岩、会仙温泉自然景观的开展利用,开发绿色生态旅游。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快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 土特产品 会昌境内物产丰富, 会昌县曾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鹧鸪之乡”、“中国肉兔之乡”、“中国米粉之乡”。如今会昌县逐步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优特产品,主要有:精制米食,其中银丝米粉荣获‘98中国新科技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博览会惟一食品类金奖;会昌酱干,获江西省轻工业厅优质产品奖;酸枣糕,1984年列为省级科研项目;鹧鸪宴酒,为宴请馈赠之佳品;鹧鸪,有“益心力、令聪明”之功效;以及肉兔、岩盐、精矿、萤石精粉和金牛牌制革转鼓等。 珍珠粉:又称珍珠丸。以优质晚米为原料制作而成,呈漂白色,粒小如珠,食用方便,滑爽鲜甜,别有风味。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香菇:有花菇、厚菇、平菇三种,是席上山珍。全县年产量达160吨。由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蜂蜜:又称“蜜糖”。分白、黄、红三种。蜂蜜含有葡萄糖、果糖70-80%,以及其他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也是加工药丸的主要原料。会昌气候温和,花木丛生,盛产蜂蜜,年产蜂蜜2.5万斤以上。由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笋干:品种有茅竹笋、黄竹笋、桂竹笋、苦竹笋等。产量最多的是茅竹笋,有冬、春笋之分。冬笋产量少,味道美;春笋量多,晒成笋干,可长年储存,是席上山珍之一,年产量达50吨。会昌县土产公司经销。 多味鲜辣椒:用酒酿和鲜辣椒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保鲜达一年之久,鲜嫩可口,由赣南兴昌保健营养制品厂生产。 酸枣糕:亮泽透明,类似琥珀,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原糖和多种维生素。1984年列为省级科研项目,由江西省会昌县果品厂生产。 会昌酱干:具有数百年的历史,早为明清贡品,质地光亮透明,富有弹性,风味独特。产品获江西省轻工业厅优质产品奖。由江西省会昌酱干公司生产。 精制米食:其外观洁白晶莹条直、匀细;口感柔软,富有韧性,口味鲜美。品种有"高富"牌、"汉仙"牌江西米粉、“五丰”牌银丝米粉、营养保健系列米粉。银丝米粉荣获江西省优秀产品二等奖、93中国新科技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博览会唯一食品类金奖。由江西米粉会昌集团公司生产。 § 旅游资源 会昌山清水秀,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境内旅游景观众多,有汉仙岩、盘石山、肖帝岩、会昌山、狮子岩、车心温泉等。相传八仙之一汉钟离得道成仙处的汉仙岩被流传为“虔南第一山”,并有“江南小蓬莱”之美誉。会昌是红色旅游城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全红县”,有3.86万人参加红军,7700多名志士进入烈士名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会昌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南大门。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筠门岭关税处、贸易分局、粤赣省委、省苏、省军区都设在这里。1927年8月,周恩来、叶挺、刘伯承等率领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挥师南下,与国民党钱大钧部进行“会昌战役”;1934年7月23日,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写下诗篇《清平乐·会昌》;10月红九军团11538人在会昌集结,踏上长征路。3860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77200多名群众加入了支前作战。会昌的红色旅游景区主要有文武坝粤赣省旧址群、会昌山景区、筠门岭旧址群,均为清末建筑,原貌保存,向各地游客免费开放,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会昌山 会昌县 原名明山、南山、岚山,俗称岚山岭。座落在会昌县城西、贡江北岸,与老城区仅一水相隔,是会昌县城西北隅的天然屏障。海拔400.1米,周围30公里,满山绿树,是江西省级森林公园。进了会昌山山门“岚山公园大门”,有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直至半山寺。山的东南两麓各有羊肠小道通往会昌山顶。南坡半山处是一块地势平缓的宽阔地,建有停车场、小卖部等供游人停车歇息。半山以下是漫山遍野的桔子林,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红军医院旧址——半山寺,经全面加固修复,现旧址内有复原陈列常年对外开放;有为毛泽东《清平乐·会昌》而建造的诗词纪念碑、纪念亭;有当年跟随毛泽东登会昌山的警卫员,会昌籍老红军员吉清夫妇的墓;有会昌革命烈士纪念塔;有会昌历史名人、宋代进士唐稷的墓和唐稷纪念亭;有建筑精巧,气势恢宏、香火鼎盛的翠竹祠。从峰顶是一块几百米见方的坡地,会昌县电视转播台就设在这里。当年周恩来、朱德率领的南昌八一起义南下部队,在这里与国民党军钱大钧部激战一天,占领了会昌山,一举攻克会昌城。会昌山战斗留下的战壕、防空洞等遗迹依稀可见。 ●盘古山 很多地方都有“盘古山”这个地方,盘古文化广为流传。典籍上详细记载“盘古山”的有北宋的罗苹《路史·前记一》。书上写道:“今赣之会昌有盘古山,本盘固名,其湘乡有盘古保,而雩都有盘古祠,盘古之谓也。”民国之前,会昌行政区划为劝乡、湘乡、浮乡、化乡、承乡等五乡。湘乡管辖县城以南地区,盘古保是其中的一部分,位于现在的筠门岭镇盘古村。会昌盘古山位于筠门岭镇南7公里处的民范村。宋代山上建有浮屠宫,现存眉林寺,寺内有《盘古寨门碑记》等石碑9块,其中5块为清康熙年间的。另据会昌县旧志记载,筠门岭镇有盘古山眉林寺,为会昌名寺。南宋进士曾作《盘古山记》。清代朱微曾作《盘古山》。盘古山四壁陡峭,东临湘水,奇峰突起,独冠群山。山顶布满苍松翠竹,居中坡度较平缓,形似一个周长5公里、直径1.5公里的大圆盘。山顶可攀援处都筑有坚固的山寨,唯西南有一条凿石磴道盘岩壁而上,人称“自古盘山一条路”。 山门是一道牌坊式的,明清时期的石山门,高5.4米,宽4.6米,仿宫殿式石檐,精工雕刻,中门石额横刻“盘古山”三个大字,上下雕刻八仙,双龙戏珠等图案。这道石门是会昌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夫妻银杏这是一棵雌雄同株古银杏,当地人称白果树。白果树又叫公孙树,意思是公公种树,孙子才能享受果实。在科学界又有活化石之称,迄今这种古树比较少见。据说这棵白果树栽种于唐朝,已经有一千三四百岁高龄。民间传说何仙姑与古佛斗法,拔下头上的银针去刺古佛,古佛抢过银针,往盘山一扔,落地生根,变成了一棵银杏树。 ●汉仙岩风景区 会昌县 位于会昌县筠门岭境内,为赣南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自古以来就有“虔南第一山”和“江南小蓬莱”的称誉,其自然景观可以跟龙虎山和武夷山媲美,是镶嵌在闽粤赣三省边境上的绿明珠。由羊子岩、汉仙岩、盘古山、羊角古城和会仙温泉等部分组成,集碧水、丹山、古建、温泉、森林于一体,核心景区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面积为75平方公里,发源于寻乌县的湘水贯穿其南北。外围景区目前尚未界定,普遍认为应该包括周田等乡镇的部分地域,总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1995年,汉仙岩风景区被江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中共粤赣省委旧址 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1933年8月1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8次会议决定在会昌设立粤赣省。8月下旬至9月初,先后建立临时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11月4日,在林岗坝陈屋祠堂召开了粤赣省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选举罗迈、刘晓等37人为省执行委员,刘晓为书记。省委机关驻文武坝邹屋,不定期出版省委机关报《前线》和《省委通讯》。旧址为清末邹氏祠堂,一进上下厅,面阔五间29.5米,进深28.5米,连两侧横屋及楼房共46间,占地面积840平方米。 抗战历史 会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土地革命时期,38600多名会昌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当时每六个人就有一人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烈士7700多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1932年5月至1933年3月,邓小平先后担任中共会昌县委和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书记。1934年7月23日,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清平乐·会昌》,盛赞会昌“风景这边独好”。1972年,邓小平同志回到会昌,还专程看了九二盐矿,详细了解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境内现有粤赣省委、省苏、省军区旧址,毛泽东旧居,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等大量革命旧址。2005年,会昌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30条精品旅游线路中的“赣州—于都—瑞金—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 § 参考资料 1、http://www.huichangxian.com/huichang/2008-6-23/HuiChangXian.html 2、http://www.huichang.gov.cn/html/jrhc/index.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