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非合作论坛 |
释义 | § 主要资料 会徽 成立日期: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新形势下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谋求共同发展,根据部分非洲国家的建议,中国政府倡议于2000年10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 宗旨: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 特点: 务实合作:以加强磋商、扩大合作为宗旨, 重在实效。 平等互利:以平等伙伴关系为基础,政治对话与经贸合作并举,促进共同发展。 会徽:左翼红色“C”代表中国,整个标志是字母“a”代表非洲,寓意中非团结与合作,绿色象征和平与发展,红色表示活力与繁荣。 § 成员国 成员国列表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 布隆迪、喀麦隆、佛得角、中非、乍得、刚果(布)、科摩罗; 科特迪瓦、刚果(金)、吉布提、埃及、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 埃塞俄比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 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摩洛哥、莫桑比克; 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苏丹、坦桑尼亚、多哥、突尼斯、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 会议机制 论坛前言 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的《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中规定,中非双方同意建立后续机制,定期评估后续行动的落实情况。2001年7月,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磋商会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讨论并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后续机制程序》。2002年4月,后续机制程序正式生效。 中非合作论坛后续机制建立在三个级别上:部长级会议每三年举行一届;高官级后续会议及为部长级会议做准备的高官预备会分别在部长级会议前一年及前数日各举行一次;非洲驻华使节与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 部长级会议及其高官会轮流在中国和非洲国家举行。中国和会议承办国分别担任主席国和共同主席国,共同主持会议并牵头落实会议成果。部长级会议由外长和负责对外合作或财经事务的部长参加,高官会由各国主管部门的司局级或相当级别的官员参加。 2006年,中非领导人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上一致同意建立中非外长级定期政治对话机制,在每届部长级会议次年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2007年9月26日,中非外长在纽约举行了首次政治磋商。 § 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 2000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成立,共有26家成员单位,分别是: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民用航空局)、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青团中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和商务部长为委员会名誉两主席,两部主管部领导为两主席。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由外交部、商务部和财政部有关司局组成,外交部非洲司司长任秘书长。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外交部非洲司。 § 主要活动 2000年第一届部长会议 第一届 2000年10月10~12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和44个非洲国家的80余名部长、17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代表,及部分中非企业界人士出席会议。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分别出席开幕式和闭幕式并发表讲话;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前身)“三驾马车”,即前任主席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现任主席多哥总统埃亚德马、候任主席赞比亚总统奇卢巴以及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出席开幕式并讲话;非统秘书长萨利姆在闭幕式上致辞。会议议题是:面向21世纪应如何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非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发展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确定了方向。中国政府宣布将减免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100亿元人民币债务;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开展互利合作;设立“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帮助非洲国家培训专业人才等。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非投资与贸易、中国与非洲国家改革经验交流、消除贫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与卫生合作等4个专题研讨会。 第二届 2003年12月15~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中国和44个非洲国家的70多名部长及部分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其他非洲国家6位总统、3位副总统、2位总理、1位议长,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科纳雷、联合国秘书长代表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会议主题为:务实合作、面向行动。会议回顾了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后续行动落实情况,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至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将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加强中非人力资源开发合作,3年内为非洲培养、培训1万名各类人才;开放市场,给予非洲部分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扩大旅游合作,给予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毛里求斯、塞舌尔、津巴布韦、突尼斯8国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地位;加强文化和民间交流,于2004年举办中非青年联欢节、以非洲为主宾洲的“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和“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会议期间举办了第一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和中非友好合作成果展。 2006年第三届部长会议 第三届 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2006年11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为北京峰会召开作最后的准备。中国和48个非洲国家的外交部长、负责国际经济合作事务的部长和代表出席了会议,24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代表作为观察员列席了会议开幕式。会议审议了中方关于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后续行动落实情况的报告,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草案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草案。会议还决定2009年在埃及召开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11月4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举行,会议主题为:友谊、和平、合作、发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非洲35位国家元首、6位政府首脑、1位副总统、6位高级代表以及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出席。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33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了与中非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24个国际和地区组织派观察员列席峰会有关活动。 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决定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旨在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峰会期间举办了第二届中非企业家大会、中非合作论坛6周年成果展、非洲艺术精品展、非洲国家钱币和邮票展及峰会纪念邮票首发式等活动,中国─非洲联合工商会宣布成立。 第一、二届部长级会议成果已全面落实,2006年北京峰会的后续行动进展顺利。2008年10月18~1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六届高官会在埃及开罗召开,中非双方对北京峰会后续行动落实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并一致同意于2009年第四季度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全面评估北京峰会成果落实情况并对未来三年中非合作进行规划。 § 评价 中非合作论坛2009新闻研讨会 中非合作论坛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最多的大洲搭建了务实合作的平台。双方政府领导人和企业家齐集一堂,共商发展之大计,共谋合作之方略,共叙应对金融危机之决心,化“挑战”为“机遇”,为实现“互利双赢”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巩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进行着不懈努力。中非合作论坛是和谐发展的论坛,是合作共赢的论坛,是促进世界经济均衡发展与人类和平共处走向文明的论坛。这个论坛框架内的措施付诸实施,会使双方数亿人口受益,而走出贫困底线,奔向光明的彼岸。通过这个论坛,双方都清楚的认识到这样一个规律,优势互补和互利双赢是国家间合作的动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才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用不尽的力量源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