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乾明寺
释义

§ 简介

乾明寺主体建筑占地15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州第一丛林”。 乾明寺位于襄城县南15公里首山之阴,故又称背影寺。创建于唐武德年间。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僧省念禅师开山重修,明清两代历经修缮,规模雄伟,主体建筑占地15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州第一丛林”。

乾明寺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传统文化以八卦对八方,西北方属乾,故名“乾明寺。建于唐武德年间,后几经扩建,占地数百亩,布局严整,气势矿业磅礴,它南倚首山,北向汝水,西临古道,当冀盛时,内外银杏古柏参天,郁郁葱葱:高阁重楼,鳞次栉比,金碧辉煌,自山麓直抵峰巅:寺内钟声悠悠,香烟袅袅,僧众济济:历代文人墨客游至此方,无不肃然起敬,多有题咏:还有神奇的“乾明晓钟”,能够不敲自鸣.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日,寺内有以风筝为主题的古刹庙会,游客云集,或踏青赏春,或竞放风筝,热闹非凡,其乐融融。主体建筑占地15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位于襄城县南15公里首山之阴,故又称背影寺。创建于唐武德年间。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僧省念禅师开山重修,明清两代历经修缮,规模雄伟,主体建筑占地15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州第一丛林”。现存建筑有照壁、天王殿、中佛殿、禅堂、方丈室等58间。建筑多为元末明初特色。寺西有宋、元、明、清历代所建72座浮图(砖塔)的遗迹。山门外照壁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建,长12.93米,高4.66米,厚073米,上嵌青砖浮雕,正面为黄帝采铜图,背面为圣迷径图,造形古雅,生动质朴。

寺西有宋、元、明、清历代所建72座浮图(砖塔)的遗迹。山门外照壁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建,长1293米,高1666米,厚073米,上嵌青砖浮雕,正面为黄帝采铜图,背面为圣迷径图,造形古雅,生动质朴。

§ 来历

首先,从乾明寺这个“乾”字上加以剖析。乾在八卦中的方位居于首位,故称为“天”。正是由于以“天”字命名,曾经在明嘉靖年间许昌郡守来此以后,赋诗一首,诗中有这样的话,“山穷西北翻称首,寺北东南故称乾”。尢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文人墨客之中,引发了“黄帝访贤”真伪,以及“佛道两家试论高乾明寺低”的两场争辩,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留下了珍贵的二十余篇佳诗,成为我们揭开披在乾明寺身上神秘面纱的历史资料(参阅《古诗篇》),但谁也没有真正弄懂其中的真正含义。如果与天台宗联系在一起,“乾”与“天”同。天台宗传入中原后创建的第一座寺庙。那么,就可以弄清与中原三大寺之间的关系了。

众所周知,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创立的天台宗,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率先实现了“南义北玄”学风的统一,开创了中国佛教历史进入鼎盛时代的先河。天台宗的创立,适应了隋朝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把天台宗视为国教对待。并下令在全国恢复被周武帝破坏的寺院。命特使到各州府送舍利子建舍利塔供奉(见华方田《隋净影慧远的判教论》,宗教文化出版社)。从这个意义上说,“乾明寺”含有拨云见日、使佛教事业重见阳光之意。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理解到,乾明寺为什么与众多的寺院不同,采取坐南朝北的乾方,暗示天台宗传入中原之后,面向黄河母亲,使天台宗在中原大地上扎根、开花、结果之精妙含义。同使,也象征着此寺的建立,使中原佛教事业拨开云雾,重现光芒之意。

天台宗传入中原,为什么要选择这座既没有泰山巍峨,又没有华山险峻的首山建寺呢?其中的根本原因,据传说是因为天台宗二祖慧思曾在此山的仙人洞中先后修道五年,后来皈依佛门。据有关史书记载,慧思三十四岁时,又重返襄城与人论法,遭人放毒,故离开此地(见李志夫《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第32页),到北齐为国师。曾经受到地宗师的打击迫害,九死一生。后来又隐居此山悟禅。即使到晚年隐居在南岳后,又重修道家的长生之术。由此可见,慧思是一位佛道兼修的神奇之人(见《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宗教文化出版社,第17页)。再加上智者大师祖籍就在襄城,所以选择此山建寺既合情又合理。为了继承先师的遗愿,在建立下寺的同时,又建立上寺,(即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实现了佛家的“随缘”与道家的“道法”完美圆融在一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从寺院内部,能不能找到被视为天台宗的历史鉴证呢?从寺院中轴线上,沿阶而建的七座大殿,正中间就有一座弥勒佛殿,这表现了尊崇弥勒佛的立教宗旨,这正是天台宗以《法华经》为立宗宗旨的根本体现。他的建筑格局与江南天台山祖庭国清寺极为相似。并且还在大殿中供奉着一尊大弥勒佛铜像。前几年人们在院子里清理地基时,突然又发现了一尊二米高的红石弥勒佛像,笑容可掬,栩栩如生,还有动态感,无论你站在哪个方向看,总能看到佛像在向着你笑,可见其工艺精良。据传说,人们可以根据佛像的表情预测天气的晴阴状况,比天气预报还灵。现在已无人知道这尊红石弥勒佛像原本供奉在哪里,探测可能是供奉在弥勒殿内,经过文革的灭佛,殿堂被毁,这尊红石弥勒像却能完好无缺,这同天台宗二祖造金经,以及弟子静琬在北京房山造石经的目的相类同。如今金经难以寻觅,而唯有石经与石佛还在。房山石经已成为研究佛教经典的珍贵文物,名扬海内外。同样,重尊红石佛像难道不值得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其在佛教史上应有的地位吗?

更能证明此寺为天台宗在中原建造的第一座寺院的当数七座大殿的最后殿――祖师殿,祖师殿内供奉着龙树、慧文、慧思三位天台宗祖师,足以证明此说成立。

我们从以上几个方面驾进行剖析,足以证明乾明寺为天台宗传入中原后建立的第一座寺院。

北有乾明,南有国清

――乾明寺源考之二

我们在确认乾明寺为天台宗传入中原后创立的第一座寺庙后,紧接着就应该认真研究此思创建于何时何代,由何人创建。下面加以论证。

乾明寺应首先视为皇家寺院,决非是民间自发集资而建。其理由是:

从占地面积看,自山门至峰顶寺塔,前后九进,占地数百亩。可见,没有当时朝庭的支持,是不可能占用这么多的土地的。从气势磅礴、规模宏伟的建筑群看,明代文豪辛丽曾有诗说,“梯石崚层见梵宫”,他用“梵宫”二字来形容乾明寺,决不是艺术上的夸张,而是地此寺最正确的评价。我们仅从占地的面积与宏伟的建筑群,即可以清楚地看到,确实敢与明清以前的所有京都皇室寺院相媲美。而在全国所有的寺院中,唯有西藏的布达拉宫,除此之外,又有哪个敢在天下能称得“梵宫”呢?

我们在从寺院西侧沿上坡而建的三百七十四座塔林,又占地上百亩上分析,证明此寺历史悠久的真实写照。很可惜这一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在文革中被毁,实令人遗憾。尤其是山顶的文峰塔已被国家确定为航空的航标。文革期间被毁曾经引起国家民航局派人来追究毁塔者的责任,因动乱年代,红卫兵所为,故不了了之。

从这近四百座墓塔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是天下名僧荟萃的宝地,也可以看到天台宗在中原地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那么,又是谁支持建立这座皇家寺院呢?我们只有从历史中寻觅是哪一朝代的皇帝把佛教作为国教对待而只有隋文帝莫属。隋文帝在历史上实现了全国长期南北割剧战乱不断的混乱局面,使华夏走上了统一,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鼎盛时代。同时,他为了结束人们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采取了佛、道两教并重的方针,但又把天台宗抬高到国教地位。据佛教史书记载,隋炀帝杨广对天台宗创立者智者大师极为密切。他曾经两次邀请智者大师到杨州弘法,并且把在全国恢复佛教的重任交给了智者大师。“智者大师”之号也是杨广赐的。智者大师为恢复佛教,踏遍了全国的山山水水,并亲自创建了三十六座寺院,招弟子一万四千人,有名的有三十二人(见杨曾文主编《中国佛教基础知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他在中国佛教史上发挥了极大作用,被称为“东方小释迦”。

我们再从智者大师的道德情操上看,他是一位具有无我的宽广胸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受命恢复天下佛教,他要是给自己结茅的天台山首先建一座象征天台宗的祖庭,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没有,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天下弘扬佛法。

众所周知,中原地带在南宋以前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佛教各派活动的中心。而隋朝的建立,中原地带刚刚经历了周武帝的灭法运动,不仅寺庙被毁,经典被焚,还强令三十万僧尼还俗。由此可见,中原地带是周武帝灭佛的重灾区。常言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作为佛教高层,何曾不明白这个道理,智者大师的祖籍就是襄城,更何况他的老师慧思禅师又在自己的祖籍之地首山仙人洞修道,再加上襄城又处于中原中心,乃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他首选在首山创建天台宗传入中原之后的第一座寺庙,也是情理之中的正常事。为此,我们推断乾明寺是智者大师创建。并且,“乾”与“天”同义,这不正象征着天台宗以及天下第一山首山吗?这不正象征着天台宗起到了拨云见日使佛教重见天日之义吗?这不正象征着天台宗首开佛教进入鼎盛时代的先河之义吗?鉴于此,我们说,乾明寺当之无愧地是天台宗在中原大地的祖庭。

既然乾明寺是天台宗在中原的祖庭,那么我们就会想到南方祖庭――天台山国清寺。国清寺是公元589年隋炀帝为记念智者大师而令其弟子灌顶建立的,故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国清寺祖庭比乾明寺要晚。

如果我们把“乾明”、“国清”连在一起加以分析,不仅二者的建筑格局非常相似,但“国清”寺没有体现佛教与道教融合的上寺,即包括南天门、仙人洞、仙人亭等具有浓厚色彩的道教特色。我们仅从寺名上看,“乾明”与“国清”二寺的名称是有含意的。既然国清寺为隋炀帝御赐寺名,此地也有隋炀帝御赐寺名的传说,完全有理由认为北有乾明、南有国清,先有乾明,后有国清,两寺并为天台宗祖庭说当以成立。

风雨沧桑话乾明

――乾明寺源考之三

乾明寺自隋开皇十年(590年)左右傲然屹立在襄城大地,他随着我国佛教事业走向衰败而出现了颓废,风风雨雨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但是,佛教与道教后来又遇传入我国的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经过一番较量,但谁也打不垮谁,谁也替代不了谁,以自身和本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的除旧布新,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乾明寺最辉煌的时期,当属隋朝的初期,即从公元590年至唐朝初期。乾明寺被称为中州第一禅林,所谓禅林,就是指他在全国佛教的十方丛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具有广招弟子的特殊权利。从这特定的意义上说,它在中原大地的诸多寺院之中,据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当智者大师创立乾明寺时,面对的是周武帝强令三十万佛教僧尼还俗,三万余座寺庙被毁,中州大地佛教事业正处于低谷时期。虽然周武帝灭佛使僧尼还俗,毁了寺庙,但佛教信仰还在人们的心中,一遇天台宗传入中原,犹如点起了星星之火,很快就形成了燎原之势。智者大师一生据传说有一万四千名弟子,其中有三十二位有名,按理推测,中原地区该占有相当一部分。假设以他招收的弟子的零头计算,也有四千人,再加上那些强令还俗者重入佛门,可想而知当时的乾明寺是什么样的景象。

常言物极必反,走上鼎盛时期也是衰败的开始,这是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行法则。

乾明寺佛教的发展历史,又一次应验了天台二祖慧思早已提出的佛教进入末法时代,社会上有毁法灭佛者,在教内也有废佛破戒者。唐朝初期,李渊登位之后,就宣布把道教定为国教,而抑制佛教。首先拿天台宗开刀。这是历史的必然。由于天台宗自隋朝初兴起,受到统治者的厚待,那么,必然成为新兴佛教贵族集团与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冲撞。李渊在朝中召集大臣亲自聆听道教阐述灭佛的必要性。起来与此公开论战者,就是被后世誉为护法菩萨的法琳法师。护法菩萨法琳法师,他的祖籍与智者大师一样,也是颖川。他步智者大师后尘崇尚天台宗,并坚持儒道与佛教兼修,在金殿上把道教的观点批驳得理屈词穷,时李渊也无法整治他。由此可见法琳在朝中之影响与在佛教中之威望,是无人可比的。也正是由于法琳法师对乾明寺的呵护,使得乾明寺幸免于难。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玄武门之变之后,很快就停止了父亲的对佛政策。由于他曾在少林寺受过僧人的搭救,所以对禅宗倍加厚爱,才使得禅宗在中原大地站定脚跟。再加上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回来后创立了法相宗,也倍受太宗支持,这样才使得天台宗独占中原之势被禅宗、法相宗和天台宗三足鼎立之势所替代。

唐太宗继承父亲的遗愿,准备在朝中推行上殿面君或者举行隆重大典时,道、佛两家代表人士应按照道先佛后的顺序,以显示对自己祖先老子所创立的道教的厚爱。而唯有法琳敢与在殿上与圣上争辩,企图否定这一决策。由于他出言不逊,讲了这样一句话,“老君生于姬季之末,释迦诞于隆同之初,世隔十余王,年轻二百余岁,佛先道后,显而易见。”唐太宗听后龙颜大怒,要将其推出斩首,由于众大臣的讲情,最后免去死罪,改为流放益州,行至百牢关菩提寺染疾而亡(见《佛教与中国文化》P137,宗教文化出版社)

噩耗传来,襄城大地一片悲哀。父老乡亲们为失去一位儒、释、道兼修的天下奇才而难心。乾明寺的智益禅师不仅仅是从天台宗的立场出发,而是从天下佛教事业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为护法菩萨法琳在首山塔林建一座规模最大的墓塔,举行一次隆重的安葬仪式。消息传出,全国各地天台宗的寺院都派了代表,中州大地的所有名寺,也纷纷前来参加。送葬那天,首山北麓,全国各地代表以及襄城父老,达数十万之多,送葬规模之大,也可以说前无古人。

自此以后,每年的祀日,都要举行法事纪念。也可能正是由于法琳为护佛而献身之精神影响,才在乾明寺形成了多达四百余座墓塔的塔林。

到了唐武宗会昌年间废佛,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废佛劫难。因为乾明寺的影响大,首当其冲被毁。唯有那尊红石弥勒佛佛被埋在废墟当中而保存了下来。

传说,到了后唐时候,一日,风穴寺省念禅师云游到此,目睹残墙断壁,非常痛心,就索性在此住了一晚,在夜深人静之时,他忽然发现弥勒佛殿废墟中发出万道光辉,知是弥勒显圣,便在此住了下来,化募恢复乾明寺。在他的指导下,人们一呼百应,纷纷捐助,终于如愿以偿,寺院恢复后,香火鼎盛,弟子如云。

乾明寺历经风霜,在金兵南下时又曾遭劫,到了明嘉靖年间,别源法师募化重修乾明寺,得到了襄场在朝的李敏、辛白修、张继可三位尚书的资助,他们还奏请朝庭拨款,因之还在山门外修了一座反映这古代黄帝在此炼金的照壁(现为省级文物),在山巅又建了一座高52米的八角十三级文峰塔,意为襄城乃文风鼎盛的宝地。使乾明寺出现了夕日的辉煌。我们从遗留下来的二十多篇诗中,便可以看到当时兴盛景象。

直到解放后的一九五八年,还有天台传人禅慧法师在此寺院居住。可见这里是天台宗代代相传的祖庭。在风雨飘摇之中,仍然烟火不断、前赴后继,使天台宗傲然毅立在中原大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1]

§ 交通提示

从许昌市汽车站坐车到达襄城县

§ 相临景点

乾明寺 彩铜照壁 三国故城遗址 魏文帝庙 藏兵洞 受禅台 怀帮会馆 许昌博物馆 天宝宫 周定王陵 兰花山溶洞 禹王锁蛟井 彭店樱桃沟 千亩荷塘 鄢陵花博园 大鸿寨 灞陵桥景区 华佗墓 文明寺塔 张公祠 洗砚池 文峰塔 贾诩墓 射鹿台 愍帝陵 三绝碑 夏侯渊墓 伏皇后墓 毛墓 八龙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