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乾元重宝 |
释义 | § 简介 乾元重宝唐肃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请铸行“乾元重宝”,以乾元重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乾元重宝钱径2.7厘米,重5.97克,钱文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政府于乾元二年铸行乾元重宝重轮钱,钱背面外廓双层,故叫 “重轮钱”,以一当开元通宝五十文。重轮钱钱径3.5厘米,钱文隶书,顺读。这两种“重宝”在发行中不断减值, 乾元重宝重轮钱流通至第二年,改为一当三十,开元通宝小平钱与当十钱皆以一当十,后再改与乾元重宝重轮大钱都以一当三,直至一当一行使。另一方面,在货币不断减值的情况下,物价却不断抬高,一斗米涨至七千文,以至于饿死的人相枕于道。到肃宗死后代宗继位时,便下令停铸大钱,独行开元通宝小钱。乾元重宝为圆形,内有方孔,铸有凸文“乾元重宝”四字,隶书直读。初铸轮廓深峻,后期较为轻小。宝应元年后所铸乾元小钱,背有星、月、祥云、瑞纹。乾元重宝初以1当开元通宝10,两种钱币同时流通。 乾元重宝直径2.7厘米,每文重1钱6分,即5.97克,又叫“当十乾元”。每千文重10斤8钱。 乾元二年又铸“重轮乾元重宝”,又叫“重棱钱”,1当开元通宝50。直径3.5厘米,重3钱2分,即11.94克(有人测定为12.3克),也有特小的,每千文重20斤。 § 改革曲折 唐朝开元通宝唐朝“钱荒”问题贯穿始终。安史之乱之后,朝廷财政更加困难。为此,御史中丞第五琦(“第五”是姓氏)建议发行虚价大钱,一当开元通宝十,被唐肃宗李亨采纳,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颁诏施行。乾元二年,第五琦得以升迁,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乾元重宝以大幅度的钱币减重进行贬值。比如重轮乾元重宝的重量不到开元通宝钱的3倍,法定币值却要等于开元钱的50倍。因此,私铸大盛。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因犯私铸罪而被拷打致死的就有800余人,但仍然屡禁不止。 由于乾元重宝与开元通宝两种同时流通,人们往往将含铜量较高的开元通宝收藏,而将乾元重宝尽量出手,出现了“劣币驱良币”的现象。 乾元重宝发行后,不仅不能解救朝廷财政困难,反而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米价高达7000钱,大批人饿死。史书记载“致物价腾踊,饿馑相望”。因此,这项币制改革遭到朝野责难。乾元二年(公元759年)11月,主持这项改革的第五琦被贬任忠州长史。 § 草草收场 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规定旧开元通宝钱与乾元重宝钱都当10文用,重棱乾元重宝钱当20文。 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改重轮乾元重宝钱与普通乾元重宝钱为1当3(即当开元通宝钱3),乾元小钱1当2。3天后又改为一律1当1。于是私铸又转为私溶,每千个乾元钱可得铜20斤,可改铸开元钱3000多文,获利3倍多。 § 历史 乾元重宝由面文二字加“重宝”组成的同类钱,可称重宝式铸币体系,如同治重宝、泰和重宝、政和重宝等。华夏最早的重宝钱始于唐朝乾元重宝。玄宗天宝年间唐由盛转衰,肃宗即位,乾元元年(758年)始铸乾元重宝一当十折五钱,次年增铸一当五十背重轮折十钱,762年又铸小平钱。这些轻重不等的乾元重宝与开元通宝钱并用至会昌末年。此钱面文隶书,直读,其四字多有变化;钱背则铸有如意、祥云、瑞雀、星、月、洪、十等纹(文)饰,沿承了中唐开元特点并有所发展。 肃宗为什么要铸此钱?主要原因有:1.唐盛行佛教,多数铜已用于铸佛像;2.八年“安史之乱”使唐大伤元气,其中在经济方面如采矿业遭破坏,量不多;3.黄河流域农业(即政府主要税收来源之一)也遭破坏。人口流亡,土地荒废,使均田制和租庸调法失控。残酷的割据与兼并又使“王赋所入无几”,难撑军费开支。遂铸此虚值钱。以一当五十开元钱为例:一枚重约12克,开元重约4克,五十文重200克,按同值此钱应重200克。轻了17倍。换言之,余下188克铜可做它用,足见其利润之大。 乾元重宝钱在当时社会究竟扮演何角色?1.朝廷垄断经营专铸权。铸钱要有技术,官局出价雇工匠,每炉用30 乾元重宝人,铜21200斤, 3700斤,锡500斤。天宝年间每千文开元4000克,工本值750文。肃宗后,按折十乾元等值算,20枚240克即可,省工省料利润大。2.富家看到商机,冒险将开元毁铸私钱,暗地牟取暴利。如德宗时市价,化钱一 得铜六斤,每斤值600文,若500克折成开元仅值125文。故厚利趋使,朝廷重刑不能禁。由此,开元渐少,只得补铸重宝钱,而存世现钱多为官僚富商掌控,百姓平日很难得到。3.自780年实行地、户“两税法”后,政府按资产多税重,少则轻原则,分春秋两季收税(此法至明朝实行《一条鞭法》后始改变)。由于税收初见成效,商人从中见到好处,两钱并用的格局随之发生转变,以前一斗米价7000文,钱轻物重,德宗后则相反。如官府确定税额“以钱计算”,收税时却要各户折交实物,叫“定税计钱,折钱纳物”。起初3200文税折以时价,交一匹绢即可,后来钱涨物跌,一匹绢仅1600文,同样税额仅需折两匹绢方可完税,无形中负担加重。政府见其利大,故虽急于收钱,但严控铸币量,从中获取多方收益。781年以后,战争不断,军费浩大,财政困乏,为转嫁危机,朝廷又先后出台了盐税、酒税、茶税、捐地钱、青苗钱等附加税,然每千文税又增200文,钱重物轻的扩展迫使许多人“哀号于道路,逃窜地山泽”。各地官府却继续用物收钱,横征暴敛于天下。富商则“积钱以逐轻重”,无孔而不入。只有生产实物的民众,总处于物轻包围之中,被有权有势者折价操纵,肆行敲剥。乾元重宝乾元重宝钱实则钱轻价重,成为替朝廷服务的“工具”,富豪赢利的“化身”,百姓负重的“债鬼”。尽管“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通行的以榨取人丁内役为主的赋税形态,明确了税收等级与范围,扩大了收入面,是个进步,但是,各式乾元钱从中扮演的“重宝”角色,却使唐中后期币制混乱,私铸成风,屡禁不止。这一弊端又影响后世,特别是清代咸丰重宝大钱,在清政府的“伪装”下,其币制走向了更乱的极端。唐朝乾元重宝钱在那段历史经济状况下形成与演变,难道不值得今天借鉴与反思吗。 § 精品 如图所示的“乾元重宝”,图一一枚径2.9厘米、穿径0.9厘米、厚0.26厘米,重7.9克。肉厚廓深,铜质纯净,毛 乾元重宝刺簇新,未见磨损痕迹,似未流通即入罐之藏品。正面“元”字带二横画无左挑,隶中带行意——这是和常品乾元重宝的最大区别,钱币著述少见收录。据《陕西金融·钱币研究》1991年11期,应属折十初铸品。图二一枚径3.2厘米,穿径0.9厘米,厚0.2厘米,缘宽0.45厘米,重10克,锈迹斑驳,宽缘大样,从书风上看,与折十乾元重宝同出一人之手,属开炉纪念泉,非常少见,历代泉谱均无著录。 此二泉何以稀少?这要先看看当时铸钱的历史背景。 公元八世纪中叶,唐王朝由盛转衰,755年镇守河东、范阳、平卢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20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攻陷东都洛阳。次年安禄山自称雄武皇帝,旋攻长安门户潼关,守将哥舒翰兵败投降。唐玄宗仓皇西逃,至马嵬坡发生兵变,奸相杨国忠被杀,其妹杨玉环“婉转娥眉马前死”。一路上风雨如晦、凄凄惨惨到达蜀中。北上监军的太子李亨(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宁夏),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指挥唐军对叛军展开了反击。战 乾元重宝争伊始,唐朝贮粮地河北、河东、河南、关内四道,及中央国库清河郡、洛阳、长安大都遭兵火,致“民物耗弊,天下萧然”。为了解决平叛官兵耗量巨大的经费,平衡财政供求矛盾,一方面对人民强行摊派、勒索;另一方面实行通货膨胀,发行虚值大钱。据《新唐书·食货志》载:“肃宗乾元元年(758),经费不给,铸钱使第五琦奏铸乾元重宝钱,径一寸,每缗重十斤,与开元通宝掺用,以一当十。”可见: 唐王朝于乾元元年七月铸行折十乾元重宝,又于乾元二年三月准第五琦之奏铸重轮乾元重宝,每枚当开元钱五十,由于比价过高,从朝廷、地方到民间纷纷毁小钱、铜器、佛像铸行大钱。初行时尚可,愈后减重钱愈多,只求其形,无论轻重。因此,民间对初铸之官样钱,颇为珍惜,一到手就藏起来,不再流通。以致后世发现极少。 并且,当时实行虚值的通货膨胀,给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雪上加霜,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中外皆以(第五)琦变法之弊,封奏日闻”。朝廷无奈将第五琦贬官,降低大钱比值,又以重轮乾元钱一当三,普通乾元钱一当二。其后,大小钱均一当一。自此大钱退出流通领域,多被熔铸为小钱。此二种版式本来铸量很少,屡经销熔,能够流存下来的已经是稀中之稀了。[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