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西伯利亚高原 |
释义 | 中西伯利亚高原 贝加尔湖附近中西伯利亚高原(俄文:Среднесиби́рское плоского́рье)是西伯利亚中部,介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的火成岩 (具体称为洪水玄武岩)高原。 面积150万平方公里,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面积最大的高原。最高点海拔1,701米。属大陆性气候:冬漫长寒冷,夏短促温暖。绝大部分为针叶林覆盖 (落叶松为优势种)。下通古斯河为主要河流。 地质上称为西伯利亚地盾 (Siberian Traps),含丰富煤、铁、金、钻石、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 概述 中西伯利亚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Central Sibirian Highlands 东亚中部高原。位于俄罗斯境内,东界勒拿河,西界叶尼塞河,南隔萨彦岭与蒙古高原相邻,北濒北冰洋的喀拉 海和拉普捷夫海。面积150万平方千米,属古老台地高原,海拔500~700米。大部地区位于北极圈内,气候寒冷,冬季长达6~8个月,1月平均气温 -30 ℃,极端最低温 -50 ℃,年均降水量300~600毫米。因蒸发量少,故河流众多,水量较大,富水力资源。网状河流强烈深切高原,使高原面河谷纵横,阶地发育,地形破碎。世界最深湖——贝加尔湖最深1620米,属断陷湖,位于高原南侧。该湖附近发展了大型水力枢纽群,是重要电力基地。高原内大部分地区为寒带针叶林覆盖,并蕴藏有丰富的煤、铁及有色金属矿藏。但因生存条件恶劣而开发困难。仅有南部铁路沿线的少量水电、工矿业,中部木材砍伐和加工业,北部高寒区的养鹿和北冰洋的渔、猎业。 § 地质特点 中西伯利亚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属古老台地高原,在构造地形上以高原山地占优势,仅北西伯利亚和内雅库特等为平原低地。本区地域十分辽阔,地质构造也十分复杂,既有古老的地台和地盾,也有不同年代的褶皱带,前寒武纪西伯利亚地台构成了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基础,几次褶皱运动造就了东北西伯利亚和南西伯利亚的壮观山带。 台地边缘分布着一些中低山,如普托拉纳山脉、叶尼塞山脉和勒拿河沿岸高地等。台地东部较低,并逐渐过渡到内雅库特或中雅库特平原。内雅库特平原形成在西伯利亚地台的维柳伊凹陷上,古老基底被沉积物所覆盖,其轴心部分侏罗纪和白垩纪沉积物厚度可达5~8公里,平原地表平坦,海拔一般不到200米。北西伯利亚平原包括北西伯利亚低地、贝兰加山脉和北地群岛。北西伯利亚低地主要是一个冰沼平原,有许多古冰川的冰碛物,冰丘可达数十米高,多冻土融化塌陷而成的沼泽地,低地海拔多在50~200米。贝兰加山脉属低山丘陵。 § 地理分区 中西伯利亚高原 西伯利亚按照自然条件,可分为3个主要的地区: 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叶尼塞河之间,地势低平,沼泽宽广,平均海拔120米,主要河流有鄂毕河和叶尼塞河; 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起叶尼塞河西北角的普托拉纳山,东达勒拿河流域,平均海拔300~500米,高原面破碎; 南部和东北部山地,包括切尔斯基山脉、上扬斯克山脉、贝加尔诸山、东西萨彦岭、阿尔泰山(西北段)等。 西伯利亚地处中高纬度,气候寒冷,北半球的两大“寒极”(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均位于此。大陆性气候显著,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年均气温低于0℃。东北部雅库特地区的绝对低温是-70℃。 降水时空差异明显 ,北冰洋沿岸年降水量100~250毫米,针叶林地带500~600毫米 ,阿尔泰山地达1000~2000毫米 。75%~80%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植被有苔原、森林沼泽、泰加针叶林、森林草原和无树草原等。自北向南有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带。河流多流入北冰洋,大河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及勒拿河等。 § 自然资源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中西伯利亚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复杂,有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特别丰富,其中煤、木材和水力资源储量比较大。 中西伯利亚地质构造复杂多样,拥有多种矿产资源,这里是煤、铁和许多有色金属的重要产地。煤主要蕴藏在坎斯克—阿钦斯克、伊尔库次克、通古斯卡、雅库特等地,总蕴藏大约4万亿吨;主要蕴藏在上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铁矿的最大产地在安加拉河流域,储量丰富。铜主要分布在乌多坎及北部的诺里尔斯克地区。赤塔州北部乌多坎山的乌多坎铜矿,探明铜储量约700多万吨,是俄罗斯探明储量最大的铜矿。此外,镍的储量也很丰富,还有铅、锡、锌、金等矿和其它非金属矿。 中西伯刊亚的森林覆盖率很高(约50%),木材蓄积量超过300亿立方米。本区河流水量充足、落差大,水力资源很丰富,特别是安加拉河,由于受贝加尔湖的自然调节,水量稳定,已修建了乌斯季伊利姆和布拉茨克等大型水力发电站,成为重要的水力发电枢纽。 珍贵的毛皮兽和丰富的淡水鱼在国民经济中也起一定作用。 本区土地而积广大,但农业用地不多,共有2千多万公顷,其中牧场占一半,草场300多万公顷,耕地仅有900万公顷。 极端寒冷的大陆性气候,强烈切割的多山地形,深厚广泛的永久冻土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再加之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给本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很大困难,不利于农牧业的发展。现在已建立了多座大型水电站和其它电站,煤、铁和有色金属的开采也有相当的规模,森林采伐工业较发达。 随着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成,本区自然资源正在加速开发,将进一步也成为矿山开采、森林采伐与木材加工等工业的基地。南雅库特的焦煤和铁矿为建立大型钢铁基地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这些在本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 动物 在广阔的原始森林里隐藏着神秘的普托兰纳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最高的部分。“普托兰”在当地居民——埃文基人的语言里的意思是“峭岸湖王国”。 中西伯利亚高原 西伯利亚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起源于亚洲东北部,曾经遍及俄罗斯西伯利亚至韩国地区,有300万年进化史,在我国境内又被称为东北虎。虽然它拥有巨大的体形和惊人的力量,野生的西伯利亚虎却依然濒临灭绝,这支珍稀物种的生死存亡仅系于一线。 成年西伯利亚虎身长1.6米以上,最长可达3.9米,体重320公斤,四肢粗壮有力,尾长达1米。其毛色艳丽,背部和体侧淡黄色,腹面白色,全身布满黑色的条纹,前额上的黑色横纹中间略相串通,形似“王”字。在夏季由于日照时间长,被毛会变短,颜色变深。进入冬季则毛长而色淡,呈淡黄色。 对于北方的土著居民来讲,鹿永远是最珍贵的财产。可以骑着鹿或者套在雪橇上行路,可以用鹿的皮毛缝制衣服和鞋,也可搭盖帐篷——当地居民的房子,而鹿肉几百年来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食物。 西伯利亚雪撬犬(又名北极爱斯基摩犬):其体型虽然比其实品种的雪撬犬小而 轻,但却强壮又敏捷,精力充沛,耐力极好,是最名副其实的雪撬犬。该犬气 质优雅,外貌似狼。 特点:忠诚、温顺、充满活力、警戒心强。 身高体重:身高51~60厘米,体重16~27公斤。 毛色:有褐色、黑色、灰色、桔黄色等。 用途:用作雪撬犬、伴侣犬。 § 历史 西伯利亚,地广人稀,幅员辽阔,物产资源丰富。历史上,其归属权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从历史地图册上可以看到,无论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国家,还是领土触及北方的统一国家,其国界在连接西伯利亚的区域,都是虚线,或成了地图边框外的地方。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一、西伯利亚最初的民族国家形态 西伯利亚最早的民族国家形态似乎是匈奴。“苏武牧羊”在北海(即贝加尔湖),说明那时匈奴的控制范围已至少在西伯利亚南部。实际上,那时游牧民族没有明确的国家界线,整个西伯利亚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只要他们的马跑得动。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时刻想南下占领阴山以南的土地。 二、汉民族控制西伯利亚的第一次机会 汉朝打败匈奴,匈奴西逃。汉民族有了第一次占领西伯利亚的时机。但那时认为“匈奴之地不值得占领”,据记载,那时汉朝最多也就是将长城修到蒙古北方边境而已。之后,随着汉朝的衰弱,西伯利亚重新回到无政府状态。鲜卑等民族群雄割据,但他们无时无刻不想南下入主中原。直到三国时的曹魏,其北方边界仍然与“胡人”相接。 三、汉民族控制西伯利亚的第二次机会 到盛唐,打败了东突厥,占领了西域和西伯利亚南部大片地方,汉民族有了第二次占领西伯利亚的机会,那时北方的回鹘、党项等民族也臣服于唐朝。但安史之乱后,唐朝式微,北方民族再次自立门户,中国的北方边界又向南退了不少。从此,北方少数民族长期威胁汉族的生存。 四、称雄西伯利亚的群雄 在宋朝前,虽然有北魏等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他们都继承汉族传统,或想入主中原,对西伯利亚也没有企图。与宋朝同时存在的辽、金、蒙古,领土的中心在西伯利亚西南部或东南部,但西伯利亚中心地带的归属仍然不明,也没有谁认真地去统治,只是他们的“后院”,他们的最大理想都是南下或西进,夺取地理气候条件好的地区。 五、蒙古统一西伯利亚 蒙古帝国的建立,第一次在理论上完全占有了整个西伯利亚。西伯利亚首次成为一个国家的内地。而且活动范围也大了。当时派汉人郭守敬制订历法时的北海观测点,就在西伯利亚深处。元朝的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的北部,理论上已到了白海(北冰洋)边。 六、最后的分裂状态 蒙古帝国瓦解后,其各个汗国和其他游牧民族国家存在于西伯利亚。在西方有西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等;中亚有帖木尔汗国;东方有瓦喇等。它们有的仍在侵略和威胁其他民族,有的在自相残杀,有的只求自保。中国明朝时,在黑龙江入海口处的永宁寺立有石碑,见证了这是中国领土,估计其东北部领土已深入东北亚的楚科奇半岛附近。但随后后金的兴起彻底结束了汉民族对西伯利亚地区的统治历史。 七、西伯利亚的最后归属 十七世纪,俄国从西方扩张,并吞了众多小国,扩张到西伯利亚东部;女真族征服了蒙古本部,拥有了西伯利亚南部,建立了清朝。俄国和清朝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国家在西伯利亚冲突了。通过战争和《尼布楚条约》,划分了西伯利亚的势力范围。俄国一直向西扩张到西伯利亚最东端,甚至拥有了阿拉斯加,后因“消化”不了而卖给美国。之后,虽然日本想争夺西伯利亚,但西伯利亚一直稳稳地掌握在俄国手中。在苏德战争中,西伯利亚应该是苏俄心理上的支柱和事实上的大后方。 § 民风民俗 在17、18世纪的时候,西伯利亚是俄罗斯的新领土,那个地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遥远的、寒冷的、闭塞的、阴暗的地方,那是寒冷空气的老家,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是一个流放罪犯的地方,许多革命党人都流放到那个地方,去了就回不来。在17、18世纪的时候,西伯利亚的原住民。比如波利亚特人,亚库斯特人,他们处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社会阶段,靠什么?打鱼、打猎来生活,他们穿的是鱼皮制作的衣服,吃的是什么?海豹的心脏,把海豹拿刀子弄开,直接把心脏血淋淋的吃用。用我们的话说那里是蛮荒之地、茹毛饮血。很落后。 中西伯利亚高原俄罗斯西伯利亚在南西伯利亚,在叶尼塞河岸边,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哈卡斯人、安加拉河、勒拿河、阿尔泰和萨彦山脉,东西伯利亚的明珠——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也可能是最古老的湖,已经有两千五百万年的历史了。它里面汇集了几乎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储量,而且是非常清澈透明的。直径30厘米的白盘在贝加尔湖的水下40米处依然可见。贝加尔湖的海拔约为500米。在贝加尔湖里生活着1850种动物和850种植物,并且其中很多是这里特有的。 西伯利亚的严寒本身也是很有名气的。有时严寒达摄氏零下40度、50度。而零下25-30度根本就引不起当地居民的注意,这是冬天常有的气温。西伯利亚南部的夏天却非常的热,达30度高温。可以游泳,尽管常常水还是有点凉:即使是在七月份水温也只能达17-18度。这里有很多人工“海”——为数众多的水电站的水库。西伯利亚南部坐落着一些大城市——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伊尔库茨克。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主要名胜是东萨彦山脉里独一无二的自然保护区——萨彦石柱群。突升的岩石形成了80组高达100米的悬崖峭壁。一些峭壁有和自己形状一致的名字:老人、农妇、金雕、羽毛、城堡等。这是登山运动和攀岩运动爱好者最喜欢的地方。引人入胜的水路旅游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开始,沿叶尼塞河而下,到遥远的北方,到杜金卡和迪克森。 图瓦人、雅库特人、布里亚特人。比如哈卡斯人一共只有八万人,图瓦人不到20万。这些民族的人们拥有独特的口技艺中西伯利亚高原俄罗斯西伯利亚术。表演者不唱出字词,只是用嗓子发出声音,听起来有时像乐队演奏,有时像蹄子敲打声,有时像几百只野兽的嚎嘶。他们从童年时就开始学习这种艺术,但远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有趣的是,口技表演者只有男人。 布里亚特位于贝加尔湖的东南面,是俄罗斯的佛教中心。这里有三十多个佛教寺院——喇嘛寺。像所有的草原游牧民族一样,布里亚特人始终崇爱着马。马群的主人总是能记住每一匹马的“长相”。朋友般的骏马是许多传说和故事的主要角色。马奶——马乳酒的药用价值得到很高的评价。 在相邻的图瓦共和国有纪念碑标示的亚洲的中心。这里道路少而艰难,但神奇的自然环境吸引着游客源源不断地到来。 相对不久前在俄罗斯又兴起了另一种远游方式——北极旅游。从莫斯科乘直升飞机到达斯匹次俾尔根群岛,然后再乘直升飞机到达北极点附近的冰上帐篷营地。在这里游客们将会度过几天,但不会寂寞的:乘坐狗拉雪橇,乘滑雪机狂奔,沿浮冰群远足,乘气球飘浮到白色沉寂的大地上空。在营地里甚至还有极地桑拿和游艺设备。只要一有合适的天气就会乘直升飞机冲刺到坐标为90'00'' 00'00''的地理极点。幸福的游客们可以通过卫星电话给自己的亲人朋友打电话,并且快乐地在地球的最北点照相留念。 § 发现冰冻猛犸遗骸 中西伯利亚高原据国外媒体报道,2008年7月两头冰冻的猛犸遗骸正在世界各地展出,与众不同的是,这两头冰冻的猛犸和现代大象长的很像。 猛犸也叫长毛象,早在冰河期后期就已灭绝。展出的两头猛犸名叫“尤卡基尔与欧米亚空”,被大家昵称为“基基”和“空空”,是全球迄今保存最好的两头猛犸遗骸。其中1岁大的“空空”生活在公元前2.8万到3.8万年之间。展览组织者说,自从2004年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被发现以来,“空空”首次在俄罗斯境外展出。 动物学家林春冲(音译)说,目前只发现了“欧米亚空”无牙的头部,其余部分可能早已腐烂或被其它动物吃掉了,但是通过3D技术对其头部扫描后得到的结果显示,这个猛犸的头部和现代大象的头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也是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况。 在科学家和动物学家复员了名叫“尤卡基尔”的猛犸遗骸后也发现,这头40岁的雄象的题型与骨骼结构和现代大象很像。根据遗骸判断它生活在大约公元前1.8万年,“尤卡基尔”猛犸有两只完整的长长的弯曲獠牙,长满毛发的头和一条腿的一部分。据展览的合办者联合晚报社长项国宁(音译)说,一些专家认为猛犸的发现是因为西伯利亚冻土带的融化。而这些猛犸遗骸是由俄罗斯萨哈林共和国提供的,它们就是在那里发现的。 § 相关词条 俄罗斯 蒙古 中国 高原 西伯利亚 普托兰纳高原 § 参考资料 1、大唐资料库:http://info.datang.net/Z/Z1362.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