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任亨泰 |
释义 | 亨泰任 湖广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古雍。生卒年不详。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廷试,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阅卷,命擢为进士第一(即状元),授官翰林修撰,官至礼部尚书。 亨泰任礼部尚书时,山东日照有一江伯儿,因母病,杀其三岁儿子祭祀泰山,祈祷苍天保佑其母病愈。有人将此事表奏朝廷,太祖大怒,认为江伯儿灭绝伦理,杖打一百,发往海南戍边,命亨泰表彰其孝行。亨泰坚持不同意。他说:“子女侍奉父母,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有病,则谨其医药。卧冰割股,并非良法。至于杀子,更是违道伤生的事情。因此理应严加戒绝,不能听其所为,此事不在旌表之例。” 他继礼部员外郎吴伯宗之后,出使安南。伯宗乃洪武四年状元,前后两状元出使安南,一时传为佳话,并称“吴任”。亨泰以礼部尚书出使安南,安南更是敬重。 太祖重其学行,每呼“襄阳任”而不呼其名。后因买蛮人为奴婢,降为御史。不久,因事被罢官。所著诗文仅存出使安南诗稿61首。 § 版本一 任亨泰 襄阳人,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廷试,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阅卷,命擢为进士第 任亨泰像 [1]一(即状元)。授官翰林修撰。 亨泰任礼部尚书时,山东日照有一江伯儿,因母病,杀其三岁儿子祭祀泰山,祈祷苍天保佑其母病愈。有人将此事表奏朝廷,太祖大怒,认为江伯儿灭绝伦理,杖打一百,发往海南戍边,命亨泰表彰其孝行。亨泰坚持不同意。他说:“子女侍奉父母,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有病,则谨其医药。卧冰割股,并非良法。至于杀子,更是违道伤生的事情。因此理应严加戒绝,不能听其所为,此事不在旌表之例。” 他继礼部员外郎吴伯宗之后,出使安南。伯宗乃洪武四年状元,前后两状元出使安南,一时传为佳话,并称“吴任”。亨泰以礼部尚书出使安南,安南更是敬重。 太祖重其学行,每呼“襄阳任”而不呼其名。后因买蛮人为奴婢,降为御史。不久,因事被罢官。所著诗文仅存出使安南诗稿61首。 湖广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古雍。生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编辑本段襄樊状元任亨泰 不久前,市民陈汉东捐赠墓志一合,该墓志铭为“明待赠郑公暨配任孺人合葬墓志铭”。其墓志云:“任孺人高祖亨泰以及第起家,传五世至孺人父奋仲为太康学□。”可知,其女主人任孺人为任亨泰的后人。 任亨泰,字古雍,襄阳人,为襄樊明代唯一的一名状元。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甲子贡人;二十年丁卯科举人;二十一年戊辰廷试,时值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阅卷,他阅后盛赞任亨泰“对策详明,以天下为己任”,命擢为进士第一(即状元),授官翰林修撰。并“擢题名记,立石监门。”由皇帝下命令为新科状元建牌坊,就是由他始起。此事《襄阳府志》也有记载,“在十字街南。嘉靖知府张来征移立其旧府门前。”“永乐宠遇特隆,命有司建状元专坊以旌之。”今仍听老人说起原南街有一牌坊,后在南街改造时拆除,不知是不是为任亨泰所建。 任亨泰自小聪明机灵,读书过目成诵。一天凌晨,小亨泰起床小解,见东方太阳刚刚升起,几艘画船停在门前的水埠旁,四围一片宁静,只有先生房里传出熟睡的鼾声和树上小鸟的啼鸣。小亨泰童心大炽,纵身上船,撑开竹篙,两岸人家,一路清风,好不惬意。渐渐,四围响起鸡鸣狗吠之声。为纪念自己这段快活的时光,他在一掌扇面上画了一幅画并配了四句诗:“杲日初升万木低,画船撑出小楼西。先生正熟朝天梦,门外小禽莫乱啼。”后来,这首颇具童趣的小诗还被选载于《明诗记事》为人传诵。 任亨泰一生在三件事上颇有成就,其一是他在任礼部尚书时,制定了表彰孝行的律制。时值鲁地有个名叫江伯儿的人,因母亲病重,便将他3岁儿子杀祭于泰山,祈祷苍天保佑其母病愈。地方得知此行,将其表奏朝廷以求宣扬,太祖接奏后大怒,认为江伯儿灭绝伦理,杖打一百,发往海南戍边,但仍责令任亨泰表彰其孝行。亨泰坚持不同意。他说:“人子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有疾则谨其医药。卧冰割股,事非恒经,割股不已,至于割肝,割肝不已,至于杀子。违道丧生,莫此为甚。堕宗绝祀,尤不孝之大者,宜严行戒谕。倘愚昧无知,亦听其所为,不在旌表之列。”强调因病者弑亲是大不孝,朱元璋觉得甚有道理,于是不再旌表江伯儿。 其二,他进一步规范了世子袭爵的礼仪。洪武二十八年,秦王薨,诏定丧礼。礼部尚书任亨泰言:“考宋制,宜辍朝五日。今遇时享,请暂辍一日。皇帝及亲王以下,至郡主及靖江王宫眷服制,皆与鲁王丧礼同。皇太子服齐衰期,亦以日易月,十二日而除,素服期年。”太祖从之。定制:亲王丧,辍朝三日。 其三,他成功出使安南(越南古称)。因安南有人谋反,明朝起用时任礼部尚书的任亨泰出使安南,以宣皇威。这是继礼部员外郎吴伯宗之后,明朝第二次派出状元出使安南,吴伯宗奉使,以名德为交所重,至是亨泰复充使,交人以为荣,一时传为佳话,并称“吴任”,而亨泰更是敬重。 太祖重其学行,每呼“襄阳任”而不呼其名。后因买蛮人为奴婢,降为御史。不久,因思明土官与安南争界,亨泰受到牵连因此罢官。所著诗文仅存《使安南诗稿》共61首。 ■ 任亨泰死后葬在襄阳凤凰山,其子任显宗,字师古,永乐元年举人,自号鹿门居士。不乐仕进。宣德中,以荐起为稽勋司主事,死后葬于任亨泰侧。 编辑本段 § 版本二 任亨泰 安徽休宁古楼村人,寄籍湖北襄阳。 任亨泰的母亲是元代乌古伦氏公主,色目人,妻子为蒙古人。 伯宗之使安南也,以名德为交人所重。 其后,襄阳任亨泰亦举洪武二十一年进士第一,以礼部尚书(正二品)使安南,交人以为荣。 前后使安南者,并称吴、任云。 为礼部尚书时,日照民江伯儿以母病杀其三岁子祀岱岳。 有司以闻。帝怒其灭绝伦理,杖百,戍海南。因命亨泰定旌表孝行事例。 亨泰议曰:“人子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有疾则谨其医药。卧冰割股,事非恒经。割股不已,致于割肝,割肝不已,至于杀子。违道伤生,莫此为甚。堕宗绝祀,尤不孝之大者,宜严行戒谕。倘愚昧无知,亦听其所为,不在旌表之例。” 诏曰“可”。 明年,议秦王丧礼,因定凡世子袭爵之礼。 会讨龙州赵宗寿,命偕御史严震直使安南,谕以谨边方,无纳逋逃。 时帝以安南篡弑,绝其贡使。至是闻诏使至,震恐。 亨泰为书,述朝廷用兵之故以安慰之,交人大悦。 使还,以私市蛮人为仆,降御史。 未几,思明土官与安南争界,词复连亨泰,坐免官。 任亨泰逸事 杲日初升万木低,画船撑出小楼西。先生正熟朝天梦,门外小禽莫乱啼。——任亨泰 任亨泰,字古雍。生卒年不详。安徽休宁县古楼村人,寄籍湖北襄阳。 洪武二十一年(1388)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尚书。曾出使安南(今越南)。 扇面题诗成佳话 任家世代经商,深知读书的用处。任亨泰自小聪明机灵,读书过目成诵,任家以为他是个可教之才,便不惜重金聘请当地名儒当私塾先生。先生怕误人子弟,对自己的学生自然严加管教,一天到晚足不出户,教四书读五经,子曰诗云,忙得不亦乐乎。贪玩的小亨泰见别的小伙伴抓鸟摸鱼,跑前赶后,快乐无比,自己却象被关在笼子里的鸟不得自由,很是苦恼。想跑出去玩又怕耽误了功课,更怕先生责罚。想来想去,没有良策。 13岁那年的一天凌晨,小亨泰尿急匆匆忙忙起床小解,见东方太阳刚刚升起,几艘画船停在门前的水埠旁,四围一片宁静,只有先生房里传出熟睡的鼾声和树上小鸟的啼鸣。小亨泰灵机一动:何不乘此良机好好玩一玩呢?于是纵身上船,撑开竹篙,让船顺流而下,两岸人家,一路清风,好不惬意。渐渐,四围响起鸡鸣狗吠之声,左近炊烟袅袅升起,小亨泰怕迟了先生责怪,又哼哼唧唧,原路返回,先生居然没有发觉。如此尝了甜头,小亨泰便经常如法炮制。为了纪念自己这段快活的时光,他在一掌扇面上画了一幅画并配了四句诗:“杲日初升万木低,画船撑出小楼西。先生正熟朝天梦,门外小禽莫乱啼。”后来,这首颇具童趣的小诗还被选载于《明诗记事》为人传诵。 圣旨建坊传美名 1388年,在南京皇宫的大堂之上,贡士任亨泰接受大明皇帝策问,举止从容,对答如流,一言一语,无不恰到好处,朱元璋龙颜大悦,盛赞任亨泰“对策详明,以天下为己任”,特意钦点为状元,并下旨在任亨泰故乡建状元坊。据史料记载,由皇帝下命令为新科状元建牌坊,就是由此开始的。家乡父老闻讯,敲锣打鼓,奔走相告。地方政府在乡亲们的鼎力支持下,将状元坊建在村里大路中间。人们有事无事从高大的状元牌楼下走过,总禁不住露出舒心的笑容,感到无上的荣耀。历经岁月的磨损,到了清代,状元牌楼已显得古老陈旧,乡亲们怕后代忘记了光荣历史,便把村名改作“古楼”,把任亨泰曾经住过的地方称作“任家塘”。现在状元坊虽然由于1958年修建公路被拆,但以状元牌楼得名的“古楼”村名却得以永远传承。 当面诤谏朱元璋 任亨泰任礼部尚书时,山东日照有个名叫江伯儿的人,因母亲患病久治不愈,竟将自己才三岁的儿子头胪砍下来祭祀泰山,以求泰山之神保佑母亲病愈。官府将此事上奏朱元璋,朱元璋大怒,痛骂江伯儿灭绝伦理,下诏要处以杖刑;但又念江伯儿杀死儿子是为了孝顺母亲,于是又命任亨泰写文章旌表江伯儿的孝行。任亨泰觉得不妥,冒着违抗圣旨的罪名,当面劝朱元璋道:“儿子事奉母亲,居家则致其尊敬,养老则致其安乐,有了疾病则伺以医药。那种卧冰割取自己股肉作药引,以表孝心的行为,都不是孝敬父母的长久之道,不能提倡。假如有人割自己的股肉不行,就去掏自己的心肝,掏心肝不行,就去杀死自己的儿子,这样不仅违背了人道,伤害了生命,而且断子绝孙,其实是最大的不孝。理应惩戒,何以表彰呢?”朱元璋觉得甚有道理,于是不再旌表江伯儿。 任享泰故里——古楼 古楼村隶属休宁县万安镇,座落在市府屯溪与休宁县城中间、屯景公路(屯溪——景德镇)南侧。 古楼村现有7个村民组,1100多人,水田2000多亩,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子。 古楼村名由村中明洪武年间状元任亨泰状元牌楼而来,20世纪80年代在古楼村土名“任家塘”的西面方新德家门口处,曾挖出上百块长条牌楼青石,可见当时状元牌楼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浑。“任家塘”现为古楼村村民方永康户的责任田,这里即是当年任亨泰祖居之地,在任家塘的西北面是“戏台下”,当时这里建有大戏台,是任家看戏娱乐场所。 现在,古楼村的大姓为金、方、胡等,大都为安庆桐城移民及新安江水库兴建时浙江隧安县的移民。 古楼村民风淳朴,交通便利,自古以来涌现了不少才俊之士,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金忠士即是其中之一,他因抗倭平乱有功,后被擢升为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古楼村原有的任姓,因经商、做官等因,现大都客居湖北、四川、江苏等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