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口负担系数 |
释义 | 人口负担系数 人口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百分比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可分为总负担系数、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14周岁及以下和65周岁及以上也可能有人参加劳动,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中也可能有人实际未参加劳动。上述指标只是根据年龄划分来计算的,并不一定反映实际抚养与被抚养的比例,故又称为年龄负担系数,以区别经济负担系数。用负担系数一词一般均指年龄负担系数。 § 基本简介 总负担系数为少儿负担系数与老年负担系数二者之和。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所反映的负担性质不同。一般来说,少年儿童尚未成为劳动适龄人口,社会和家庭为他们的成长必须付出一定的费用。如他们中途夭折,社会对他们的付出就无法收回。负担老年则不同,除个别人外,他们都已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他们享用的部分实际上是他们过去劳动的扣除。因此,如分别计算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可以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某些影响。 § 特征 人口负担系数 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机会窗口”开启期间,其人口有如下三个特征为发展提供机遇:一是劳动力人口供给充分,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轻,且价格比较便宜,如果就业充分,会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二是由于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较轻,使得储蓄率较高,如果资本市场健全,能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会加速经济增长;三是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对于中国来说,应借鉴外国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充分利用有利时机,促进经济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二是开发更多劳动密集产业,创造就业机会;三是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民族素质;四是加快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 计算公式 总负担系数 =人口负担系数 少儿负担系数 = 人口负担系数 老年负担系数 = 人口负担系数 其中:P0~14 为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 P65 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 P15~64 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 14周岁及以下和65周岁及以上也可能有人参加劳动,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中也可能有人实际未参加劳动。上述指标只是根据年龄划分来计算的,并不一定反映实际抚养与被抚养的比例,故又称为年龄负担系数,以区别经济负担系数。用负担系数一词一般均指年龄负担系数。 总负担系数为少儿负担系数与老年负担系数二者之和。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所反映的负担性质不同。一般来说,少年儿童尚未成为劳动适龄人口,社会和家庭为他们的成长必须付出一定的费用。如他们中途夭折,社会对他们的付出就无法收回。负担老年则不同,除个别人外,他们都已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他们享用的部分实际上是他们过去劳动的扣除。因此,如分别计算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可以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某些影响。 § 参考资料 [1] 人口负担系数 http://www.popinfo.gov.cn/popinfo/pop_wsjx.nsf/d405fb7e4714ecc648256b320034ddf9/fe67cc7f934130c948256b3000217ffb?OpenDocument [2] 人口资讯 http://.jyjy.net.cn/user1/cloudragon/archives/2007/28159.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