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何葆真
释义

§ 生平

画像

何葆真(1902~1934),原名宝珍,湖南道县人。幼时被送给地主的女佣当童养媳,随婆婆在地主家过着奴仆生活。因随小姐伴读时成绩出众,被列为正式学生。小学毕业,藉老师集体资助,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学习。五四运动中,何宝珍成为三女师爱国进步学生的组织者,被选为湖南学生联合会代表。民国11年(1922年),她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于揭露校长盘剥和压制学生的罪状而被开除。同年至长沙,与毛泽东、杨开慧同住清水塘,毛泽东为她改名为何葆真(永葆革命真理之意)。民国1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受中共湘区委员会委派,和刘少奇一起赴安源参加工人运动。4月,与刘少奇在安源结为夫妇。

何葆真曾随刘少奇四进上海。民国14年在上海负责通讯联络、剪辑文件以及抄写资料的工作。至12月护送刘少奇回湘养病。民国16年冬,随刘少奇至上海,准备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再次组织武装斗争,未成。民国18年春,返回上海。翌年3月,又至上海,从事党、工会、妇女等工作,做交通,当教员,任联络,住机关,守店铺,当女工。在担任交通工作中,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来对付敌人,一次在递送密件时,忽遇敌人“抄靶子”(搜身检查),她将密件放入路旁算命瞎子的签纸盒内,躲过了军警的搜查。民国21年冬,何葆真任全国互济总会营救部部长,为狱中难友聘请律师,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千方百何葆真

计营救被捕同志。民国22年,她为营救廖承志多次与何香凝研究、商讨营救办法。何葆真的营救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3月底被捕,她以王芬芳为名与敌周旋,敌人弄不清她的真实面目,只得以她有政治活动,判处徒刑15年,投入南京模范监狱。

何葆真在狱中与帅孟奇、夏子栩等关在同一个号子里。她经常以演唱鼓舞难友斗志,关心体贴难友。为援救牛兰夫妇,何葆真和众难友举行了7天绝食斗争,取得胜利。何葆真因责问监狱科长为何不准送食品进牢而遭毒打,难友们又为此绝食4天,取得胜利。

由于叛徒出卖,国民党当局得知何葆真的真实身份,对她施以种种酷刑,面对审判官,她慷慨陈词:“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革命者是杀不尽的!”民国23年10月18日牺牲于雨花台,时年32岁。

§ 人生经历

纪念何葆真的邮票

她曾用名葆珍、葆真。姐弟三人,幼年失母。父亲是个在城关镇上做小买卖维持生计的潦倒秀才。由于家境贫寒,宝珍幼年时就给人家当童养媳,常由婆婆带着她到地主家当佣工。何宝珍年龄稍大一些以后,地主要她陪着小姐到私塾念书,后来又到县立国民小学伴读,实际上是当小姐的贴身丫环。由于何宝珍聪敏好学,老师十分喜爱,准许她和正式学生一同上课。小学毕业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取县立师范,但地主强迫何宝珍把考取的成绩,让给自己名落孙山的女儿。后来由于得到老师的帮助和资助,何宝珍终于冲破地主的阻挠,于1917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1919年初夏的湖南衡阳,“五四”爱国运动的强大冲击波从北京传来。衡阳爱国学生沸腾了!夏明翰、蒋先云等学生领袖积极筹划,准备在衡阳雁峰寺召开大会,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并在会后举行示威游行。

可是,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长,却贴出布告,不准学生参加大会,并紧锁校门,禁止学生出入。女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压抑,都很生气。这时,一位女学生气愤地对大家说:“当今之世,已不是校长横行霸道之时,爱国者,站起来!”这个大声疾呼的女学生就是何宝珍。

在学校,她是深受老师和同学信任与赞赏的学生。如今她振臂一呼,同学们深受鼓舞,于是积极串联,暗中行动起来了,每人准备了一面小三角旗,写上“拒绝巴黎和约”、“惩办卖国贼”等口号。何宝珍所在班级留有辫子的同学都剪下发辫,一律短发。到了预定开会的那一天,一声号令,同学们一齐越墙而出,到校外集合成列,参加了雁峰寺的大会。这时何宝珍已经是第三女师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后来被选为出席湖南学生联合会的代表。

1921年年底和1922年年初,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曾到衡阳开展建党建团工作。何宝珍曾多次听过毛泽东的讲话。经过党组织负责人张秋人的介绍,1922年年初,何宝珍加入共青团,成为第三女师团组织的负责人之一。

这一年,她团结同学开展了反对校长欧阳骏的斗争,尖锐地揭露欧阳骏治校无方和贪污腐化的丑行。欧阳骏与姓蒋的地主相勾结,以违反封建礼法的罪名,把何宝珍监禁起来,不准出校。由于得到张秋人、朱舜华的帮助,她才得以逃出。欧阳骏变本加厉,又宣布开除何宝珍等几个同学的学籍,以解心头之恨。何宝珍走投无路,无家可归了。这时,张秋人再次帮助她,她乘船到了长沙,住在清水塘毛泽东和杨开慧家里。在这里,她受到毛泽东、何叔衡、刘少奇等人的直接教导。她用的何葆真的名字,就是毛泽东给她改的。她曾进入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学习。毕业后,中共湘区委员会(湖南省委)分配她到安源,在路矿工人俱乐部子弟学校当教员。1923年年初,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何宝珍工作认真,待人热情,安源工人都很尊敬她、喜欢她。当时刘少奇正在安源领导工人运动,在共同的奋斗中,两人相爱了。

1923年4月中旬的一天,刘少奇、何宝珍的婚礼在安源工人俱乐部举行,朴实的安源工人纷纷来为他们贺喜。婚礼简朴又热闹,一改种种旧俗,不办酒席,不收彩礼,不拜天地,只开了个欢快的茶话会,这在安源路矿工人中一时传为佳话。这一年,刘少奇25岁,何宝珍21岁。

1924年夏,何宝珍生了个可爱的男孩,刘少奇为婴儿取名刘葆华(取永葆青春年华之意),这便是刘少奇的长子,后来改名刘允斌。这年年底,刘少奇接到上级通知,要他们夫妻到已经实现了国共合作的广州工作,去筹备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开展工人运动,支援国民革命。

大革命高潮即将掀起,前途充满风浪,刘少奇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实在不便。正巧,刘少奇的哥哥刘云庭从长沙来到安源,便把不到周岁的小葆华带回家乡抚养。此后,刘少奇夫妻东奔西忙,根本顾不上孩子。这中间,除了1925年冬刘少奇回家乡养病期间看望过儿子以外,十几年中,父子母子天各一方。直到1938年夏,14岁的葆华才被护送到延安,来到父亲身边。这时,何宝珍已经牺牲4年。

1925年到1932年间,何宝珍随同刘少奇先后在上海、长沙、广州、武汉、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城市工作,时南时北,到处奔波,当过交通联络员,住过党的机关,守过店铺,与各阶层人物接触,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刘少奇1925年和1929年在长沙和沈阳两次被捕后,何宝珍都曾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营救活动。1932年冬,刘少奇从上海到江西中央苏区工作,党组织把何宝珍留在上海,担任互济总会营救部部长,化名王花芳,用教师身份作掩护,四处奔走,争取社会力量,利用各种关系,千方百计营救被捕同志。何葆真

1933年3月底的一天,敌人突然包围了何宝珍的住所。仓促之间,何宝珍急忙把身边年仅3岁的儿子毛毛(允若)推到了邻居大嫂怀里,然后从容应付敌人。敌人逮捕了她,但没有弄清她的真正身份,只判了她15年徒刑。

她被押在南京宪兵司令部牢房里,可她并没有停止革命活动。一天,一个同志路过何宝珍所在的牢房,从窗孔塞进一个小纸条,何宝珍还没有来得及看,就听见牢门外面看守在嚷嚷拿号子(牢房)钥匙。何宝珍急中生智,忙把纸条丢进空便桶,装作逗孩子玩。看守走了以后,她才把纸条取出,按纸条上的要求,安全转送给男牢。

后来,她被转到南京“模范监狱”女监,这里关押着近30名所谓女政治犯。与她同住三号牢房的是耿建华、帅孟奇、夏之栩。在宪兵司令部牢房里,难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大姐”。可是如今在三号牢房里,数她年龄小,所以被亲昵地叫做“小大姐”。

她性情爽朗活泼,爱说爱笑爱唱,身处囹圄之中,却非常乐观,常给难友们唱歌,还把旧戏曲调填上新词,唱给大家听。她给姐妹们带来了欢乐,打破了牢狱的沉闷。

她非常关心体贴同志。同牢中有的同志行动不方便,她就抢着多干活,洗碗、提水、倒便桶,并乘机向别的号中的难友打听消息,为同志们排难解疑,并做看守的工作等。她这种乐天派的性格,深受同志们的喜爱。

她积极参加难友们为改善狱中生活条件进行的绝食斗争。

在与敌斗争中,何宝珍总是大胆、机智、临危不乱。一次监狱当局突然对政治犯号子进行搜查,由于突如其来,未作防备,敌人在帅孟奇铺板上搜出了刚起草了开头的一份职工运动报告。帅孟奇本来是装作不识字的,何宝珍便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她机智地说,自己当过老师,现在正教她们抄书识字。敌人把狱中的《世界知识》杂志仔细查看一番,见报告开头所写有关世界工运发展史的一段内容,的确是从杂志上抄下来的,便也无话可说,只把帅孟奇打了一顿了事。

然而,在狱中她也有深深的忧伤。她挂念着自己3个幼小的孩子。长子允斌一岁多就送到了湖南老家。女儿爱琴刚出生几个月,正逢大革命失败,不得不把她托给奶妈。如今小儿子也离开了她。孩子们现在怎么样了?想起孩子,何宝珍不禁流下了眼泪。

1934年秋,由于互济会一个叛徒的出卖,何宝珍的身份暴露了。敌人用尽毒刑,逼问她丈夫在哪里,却一无所获,便以死相威胁。她冷笑着回答:“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请吧!革命者是杀不尽的。”深秋的一个清晨,她英勇就义,鲜血洒在晶莹的雨花石上。消息传到狱中,姐妹们都哭了,人们深深怀念着她。刘少奇称赞她“英勇坚决,为女党员中之杰出者”,并于1951年冬,同王光美到雨花台,悼念牺牲的先烈。她牺牲后的第四年,在周恩来的关怀下,经党组织的努力,找到了她那已沦为童养媳的女儿爱琴,又从湖南接出允斌,先后送到延安和苏联学习。她最挂心的允若也于1946年找到了,多年来他流落在上海、苏北卖报,当学徒。在党的培养下,他们都已长大成才,可以告慰血染山石的慈母了。

§ 家庭

丈夫刘少奇:刘少奇1898年出生于湖南宁乡,1919年在保定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在莫斯科东方大学时转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1949年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军委副主席、政协常委、全国总工会名誉主席。1954年一届人大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56年党的八大会后,任政治局常委、副主席。在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兼国防委员会主席。196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因受林彪、“四人帮”的蓄意诬陷和残酷迫害,在开封不幸病故。终年71岁。

女儿刘爱琴,儿子刘允斌、刘允若,在党的培养下,他们都已长大成才。

§ 参考资料

[1] 当代人物 http://hncd.hnu.cn:81/was40/search?channelid=21254&searchword=04063EB90.00000C29.15FB

[2] 东方新闻 http://world.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48/20010807/class014800023/hwz456768.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