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金山 |
释义 | § 基本情况 乌金山乌金山位于榆次市境内的北部与太原市正东,与寿阳县西南的交界处,经过十多年的科学规划、保护、开发和建设,已成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避暑游览胜地。 乌金山地处太行山西麓,地势北高南低,园内群山叠嶂,奇峰毓秀,海拔1200--1489米,有天然森林三万亩,松柏密集,植被隆厚,白皮松婷婷玉立,侧柏风姿卓然,油松苍劲挺拔,冠盖奇特。乌金山逶迤秀丽,风景优美,气候清凉。茂密常青的天然风景林,丰富悠久的人文资源和奇特的地质、气象,为乌金山点缀了旧八景、新十景、四奇景、六普景、外八景等众多诱人景观。境内有水晶院、正寿寺、华严寺、和合寺、西晋王庙遗址,又有宋代石像、吕洞宾词碑、剁手和尚基以及孔祥熙避暑山庄等。特别是紫气陨石(大慧石)、水晶漫院、珍湖花岛、华北第一松柏栝天然混交风景林、石坎大仅容杯、龙王泉、伎乐美人鱼、松林觅趣、山桃料漫、翠峰迭玉十绝景和乌金支海、罕山日出、三仙闹春、雪松沛雨四奇观,更是景色奇幻,绚丽壮观,令人心旷神怡。九莲灯、金牛银蛇、聚宝盆、三僧哭活紫金树等美丽传说,更为乌金山谱写了动人乐章。[1] § 历史人文 名人刻石在70年前,此处还是一处名胜遍布的山水佳地,先不要讲古代,就说1906年时,曾经协助英国人李提摩太筹办过山西大学堂(今天山西大学的前身)的苏格兰人敦崇礼(Moir Duncan),就曾选定了乌金山作为他的康复疗养地,他病死后,他就安葬在了这里。现在乌金山上发现的那座外国人的墓葬及其欧式墓塔塔座,有人传说是当年八国联军中一位意大利侵略者坟墓,还有人讲是李提摩太的坟墓(太原道注:有关李提摩太参见本站纵横山西之山西高校)。但实际都不是。李提摩太1919年4月17日病死在了伦敦,19世纪以前的乌金山,可以说是古树参天,泉瀑满山,堪称一块山、水、林俱佳的风水宝地。其中乌金山的泉水更为有名,所以在再早以前,乌金山的另外一个名字——龙王山,在四周郡县中显得尤其响亮些。古时乌金山的水多,而且质量看好,所以这里最有名的泉水就以龙泉命名。除了龙泉,还有龙池。古代的《榆次县次》中曾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让人们相信,说这里的龙池千真万确曾经是文殊菩萨当年饮狮(狮子是文殊的坐骑)的地方。 § 自然景观 风景根据旧县志上的记载,乌金山上的水的景致在水晶院中表现得最为奇特。水晶院又称水晶寺,是乌金山古时最大的寺院,也是全山的中心寺院,龙泉即在此寺之中。据知清宣统年间重修该寺院以前,寺院中到处方砖铺地,砖下皆是涌泉。人行其上,因压力作用,泉水从砖缝中喷溅四射,如玉似晶,甚是壮观。所以乌金山旧八景中,即有“水晶漫院”一说,“水晶寺”的名称也从此景引伸而来。古代乌金山的水多而好,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千百年来在这一块广袤的山地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植被。现在乌金山上的树木尽管与历史上比已大不如前,然而却仍保持了相当的面积与规模。在山的南麓坡下,距离水晶院龙泉也就是不到5公里的地方,现在有一个水面约两万平方的人造湖,人们称它为田家湾水库,又叫珍湖。湖水之源即来自于乌金山上。从乌金山到田家湾水库,这块古老的土地自古以来即以“沛霖”闻名。仅从“沛霖”这两个字的字面琢磨,也便可以看出这里从古就是一个水源雨露丰裕充沛之地。乌金山实际上也是太原东部罕山余脉的延伸部分,所以,依当地人们讲,古代榆次八景中的“罕山时雨”,事实上指的也就是乌金山的特有景致。 § 自然气候 由于林茂水丰,山体海拔高度又达到了约1500米左右,遂形成了乌金山特有的凉爽气候。根据榆次市气象站1951年至1984年34年的连续观测记录,乌金山30多年来每年7月气温最高时的平均气温,也从来未超过23.9℃,难怪来过乌金山的人们都称它是清凉胜境,孔祥熙也要把避暑山庄修建在此地呢。古代又有人把乌金山称作“小五台”,把水晶院称作文殊菩萨讲经下院,其原因可能一方面与文殊饮狮的传说有关,另外一方面气温凉爽如似五台清凉胜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旧中国的“四大家族”中的孔祥熙,“抗战”以前也在乌金山为自己建了一座避暑山庄,以供他盛夏返晋时居住。这座避暑山庄的基本建筑规制,目前也仍然较好地留着。 § 旅游资源 旅游景点把乌金山说成是五台山文殊道场的下院,而事实上山间与文殊菩萨有关的名胜景观却只有两处。一处是三圣院旁边的“藏狮古洞”,传说文殊在此讲经时其坐骑就藏在这个洞中;另一处称为“大慧石”,位于黑龙池前右侧,讲起来更有几分神秘。此石高2.5米,宽6米,表呈黑紫之色。多少年来,它横卧于东峡密林之中,青苔巧裹,仙露沐浴,每日阳光穿透层林照射在它那如铁身躯上时,便觉有紫雾腾起。人说它本是当年女娲补天后所剩之物,后来文殊菩萨到乌金山在黑龙池饮狮时,曾就近在此石上打坐片刻。文殊本佛界掌管智慧的菩萨,于是,“大慧石”的名字就从此而来,名为龙池的泉水也有了一个“智慧泉”的别名。从那时以来,凡到乌金山来的游人,就都要来龙池喝点水,在大慧石上坐一坐,以沾点文殊菩萨的智慧之光。清朝乾隆十九年(1754年)春天,江南学子秦雄褒为该石书写了“大慧石”三个隶书大字,并刻于石上,更使大慧石多了许多仙灵之气。乌金山背靠罕山,前瞰珍湖,东依冀家山,西连中林山,前后左右连缀成了一片好山水,东西南北结构就了一组好风光。目前,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在逐步地将历史上的一大批名胜景观如水晶院、玉皇阁、藏狮洞、白云洞、孔祥熙避暑山庄、黑龙池、正寿寺、大慧石、魁星楼、和合寺、敦崇礼墓、剁手和尚塔、金手和尚墓、大洪山瀑布、望湖亭、珍湖、张彪祠和四家坪仰韶文化遗址等加紧予以开发,以便能在不久之后,全面向中外游客开放。这真是岁月无情,然而山水有意。正如唐代诗人张继所吟唱的一样:“谁谓天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 § 森林公园 乌金山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榆次市境内的北部与太原市正东,与寿阳县西南的交界处,于1993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993)89号文件批准建立的,总面积3667公顷,森林覆盖率40%。经过十多年的科学规划、保护、开发和建设,公园已成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避暑游览胜地。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太行山西麓,地势北高南低,园内群山叠嶂,奇峰毓秀,海拔1200--1489米,有天然森林三万亩,松柏密集,植被隆厚,白皮松婷婷玉立,侧柏风姿卓然,油松苍劲挺拔,冠盖奇特。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太行山西麓,地势北高南低。乌金山资源丰富,不仅盛产栝籽、柏子、蘑菇、中药材等特产,又有丰富的根雕资源和含锌锶矿泉水、水晶石、麦饭石等矿产资源,而且是树的世界、花的海洋、兽的家园、鸟的天堂。 § 自然资源 乌金山乌金山资源丰富,不仅盛产栝籽、柏子、蘑菇、中药材等特产,又有丰富的根雕资源和含锌锶矿泉水、水晶石、麦饭石等矿产资源,而且是树的世界、花的海洋、兽和家园、鸟的天堂,区内336种木草本植物、野生花卉和中药材遍布峰谷坡巅,50余种动物和200余种鸟类穿林呜树,特别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白皮松、世界珍奇树种闪金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等动植物,更为山林增添了无限丰姿和诗意。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光、动人的传说、丰富的资源,使乌金山成为榆、太地区的一方近郊乐土。乌金山也是革命圣地。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莽莽乌金山不仅是中共榆次路北县委及县政府和秦赖支队的活动场所,也是八路军枪械所和解放太原前敌指挥部所在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彭德怀、徐向前、周士弟、秦基伟、赖际发等均在此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光,动人的传说,丰富的资源,使乌金山成为榆、太地区的一方近郊乐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