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云窝
释义

§ 基本资料

南平云窝南平云窝

景区级别:未知

地址:南平武夷山接笋峰西壁岩下

所属地区:福建  南平市

§ 简介

云窝

云窝位于接笋峰西壁岩下,周围环绕着响声岩、丹炉岩、仙迹岩、天柱峰、更衣台、天游峰、苍屏峰。这里巨石倚立,背岩临水,地处武夷山风景区精华地带,为武夷首胜之区。

云窝有大小洞穴十余处。每当冬春二季的早晚,从洞穴里常常会冒出一缕缕淡淡的云雾,在峰石之间轻飏游荡,时而聚集一团,时而又飘散下来,舒卷自如,变幻莫测,故名云窝。

云窝有上、下之分,铁象岩上,叫上云窝;岩下,叫下云窝。据《武夷山志》记载:云窝历来是古代文人墨客、名宦隐者潜居养心之所在。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兵部侍郎陈省曾在上、下云窝之间,兴建了“幼溪草庐”,计有宾云堂、栖云阁、巢云楼、生云台、迟云亭、停云亭等十六处亭、台、楼、阁,极为富丽堂皇。可惜这些建筑早已废圯,只在岩石间留下了些许摩崖题刻,还能让人依稀记起昔日的繁华。

为恢复云窝这一武夷首胜之区的历史风貌,近年来,武夷山管理委员会在原来的故址上,重建了水月亭、石沼青莲亭、白云亭、望仙亭、仙奕亭等大小十多个竹、木、水泥结构的仿古建筑。这些亭子,有的建在壁立万仞的峰腰上;有的立在九曲溪畔;有的掩映在竹林丛中,亭中设有古色古香的木椅,可供游客歇脚休憩。

云窝—天游景区包括云窝景点、隐屏峰景点、天游峰景点、小桃源景点等,与九曲溪景区并列为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最吸引游客的两个景区。它濒临九曲溪的第六曲、第五曲,兼得峰峦、溪流之美。景区内人文景点荟萃,融合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令人流连品味,不忍遽离。

§ 气候特点

武夷山四序温文湿润,年均温度17.6℃,降水量大,雾日长,天气垂直变化显著。一般说来,一年四序都相宜游武夷山,但冬天山山脉景萧条,自然风光会大打扣头,而夏季虽则气温偏高,倒是万物生长最为富强、武夷风光最具特色之时,此时去是最佳不外的。

§ 景区景点

云窝

(一)云窝景点

老虎洞: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为进入云窝云路石的一条穿洞幽径。洞宽且敞,可容纳百余人。洞内列有石桌、椅等,夏凉冬暖,可供游人休憩。

罗汉岩:罗汉岩为进入云窝的块岩,以形似罗汉而名。岩上原有南宋学士胡寅所建夺秀亭。朱熹在五曲营建武夷精舍时重修,并易名为铁笛亭,取胡寅诗句“更烦横铁笛,吹与众仙听”之意。岩下有一个首尾相通的巨洞,即罗汉洞。

罗汉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近罗汉岩之麓。纵穿洞穴,能回旋到达九曲溪第五曲之畔,俗称回回洞,为进入云窝的另一条穿洞幽径。

黑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近罗汉洞,幽曲深黝,初入颇觉黑暗,少顷才能渐辨颜色。

先天洞:位于隐屏峰峰腰,广可数丈,中有岩石,排列如八卦之形,取伏羲氏画八卦之说,取名伏羲洞。嗣后,山民为避免与一线天景观的另一处伏羲洞重复,遂易名先天洞,实取“画八卦之首笔,先于宇宙之先”之意。

云桥:位于黑洞右、先天洞前。两石高耸,中隔一峡,上横石板,号为云桥。

云路:为穿越老虎洞进入云窝的小石径,径侧摩崖石刻,有明学者方孔昭的“重洗仙颜”。山径幽静,天然山门上镌刻“云路”二字。

丹枢道院:位于云窝景点中心,即上云窝铁象岩之上。入口处有天然石门,为宋朝道士陈丹枢所建。道院背倚隐屏峰,前望三教峰,左侧仙掌峰,右侧天柱峰。面丹炉之石,枕铁象之岩。东与武夷精舍相望,西与游仙馆相距,都是咫尺之近。但已圮废。

铁象岩:为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位于云窝中部,靠近接笋峰之麓。高十余丈,广数十丈,石色黝黑,偃伏之形如巨象。岩间有裂痕一线,称为小一线天。裂罅间凿有蹬道,游人可从仅漏一线天光的石罅之间拾级登上岩顶。

水云寮:水月亭 水云寮位于铁象岩岩顶。北宋理学南传始祖之一游酢在讲学武夷时于此筑精舍,取“水云缭绕”的谐音、双关之意,名为水云寮。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游酢后裔游九言在先祖所寓岩顶石壁上摩刻“水云寮”三字。岩顶小块平旷之地,宋时盖有水月亭,为夜间观赏水天月色的佳处。原亭已圮。20世纪80年代初,武夷山风景区管理部门重建长方形竹亭一处。水月亭后还遗留一处游酢当时舂米用的岩臼,亭东的岩石上古代曾分别镌刻“寒暑一天”、“寄傲”石刻各一方。

伏虎岩:为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位于云窝景点的中心,与仙掌峰毗邻,高数十米,岩势形似蹲虎,因名。岩顶细竹簇簇,华盖翡翠。岩壁遍布摩崖石刻。朝向西南的主要岩刻,有明代卸任兵部侍郎陈省撰写的“伏虎”景名和五绝诗:“百兽舞虞庭,胡为岩下伏?前面有投龙,风云好追逐。”作者借景抒志,拓展岩名涵义。岩壁上还镌有陈省与挚友、门人的酬唱诗十数首。岩之西壁主要岩刻有,武夷道教名山的题识两处:一为“武夷洞天升真元化之洞”,一为南宋学者游九言题写的“升真元化之洞”。铁象岩

伏虎洞:洞底奔泻一股清泉。清泉源自天游峰东南麓石罅中迸出的涓涓岩溜,流经此岩之麓后汇成流泉,注入伏虎岩南壁下方的此处巨洞。明代兵部侍郎(尊称为少司马)陈省隐居云窝时,多次来此赏玩。其门人、崇安县令梁鹏遂将此泉命名为司马泉,并在洞口石壁上镌刻泉名。洞前有一曲折小径,通过人工架设的梯桥通向仙掌峰麓。

叔圭精舍:位于云窝景点中心,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钦差苏德舆受命礼聘崇安籍乡贤江贽(字叔圭)入朝为官。江贽三辞不赴,钦差遂命县令陈难为之建造精舍于云窝,匾额为“叔圭精舍”,并赐号少微先生(少微星也称文曲星,预兆鸿儒出现),藉以旌表贤儒,故该坊又称少微坊。附近还有标志性的岩刻:“叔圭隐居之处,著《通鉴详节》”。江贽堂侄江德修恪守父辈遗训,嗜学苦读,官至朝议大夫。朝廷又为之建造精舍,名为淮阳书院,位于接笋峰下。石坊内外尽属钦赐之地。迄至明朝,因江氏家族衰微,遂让售给长乐籍卸任官员陈省,陈在此处构筑隐居之所历13年。后为明末退隐官员李时兴所得。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江贽裔孙江睿先从李姓族人手中赎回祖业,并拓宽四至,范围包括上、下云窝以及接笋峰、天游峰、天壶峰、苍屏峰以及废弃的元代御茶园部分地方,并在淮阳书院旧址修建奉先祠,奉祀江贽、江德修伯侄二贤。景点内仍保存少微坊和江氏奉先祠碑记。坊门匾额、对联等均完好。

王文成公祠:棘隐庵 王文成公祠供奉明代理学家王守仁(阳明)的神位,明天启六年(1626年)肇建,位于上云窝右。原址为宋代刘妙清女道士所建棘隐庵,取意于何仙姑诗句“幽居山林间,荆棘隐此身”。该庵原傍于宋道士陈丹枢兴建的云窝道院。宋代名道白玉蟾曾为之作《棘隐庵记》。

幼溪草庐:位于隐屏峰麓的上云窝和五曲之畔的下云窝之间。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朝兵部侍郎陈省(字幼溪)罢官归武夷,在云窝叔圭精舍和淮阳书院的废址上筑室隐居,隐处范围广袤,备极山水、园林之胜,总称幼溪草庐。鼎盛时期,亭、台、楼、阁等俱臻完美,雕梁画栋,为山中最豪华的景观之一,构建规模超过毗邻的朱熹紫阳书院。当时,有士子题诗于壁曰:“紫阳书院对清波,破壁残碑半女萝。颇爱隔邻亭榭胜,画栏朱拱是云窝。”草庐景点包括宾云堂、栖云阁、巢云楼、研易台、生云台、嘘云洞、聚乐洞、栖真阁、迟云亭、寒绿亭、红叶亭、碧漪亭、竹坞、问樵台、青莲石沼、停云亭等。现多已废圮,但大部分景点仍留有陈省题写的摩崖石刻。

问樵台:为沿云路石门进入云窝的第一景。岩刻“问樵台”镌于明万历十五年。当时陈省已隐居云窝四年。还刻有一首七绝咏景诗:“剔尽蓬蒿见石台,临溪学钓趣悠哉。投竿终日忘钓饵,独与樵翁话几回。”半山亭

嘘云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从问樵台旁之石径右折,向山上行,有一处由四面岩壁夹峙而成的井谷式洞穴,面积约10平方米。游客的前脚刚迈进洞口的台阶,便顿觉一股冷风扑面而来,步入井谷中心,则凉气益加清爽,暑热尽消。探其究竟,原来冷气从洞口上方的大岩隙流进洞内,热气则从洞的小口溢出洞外;冷气的流量大,所以觉得凉风袭人。冷、热两气相遇,凝聚成雾状,若云朵从井谷的小口嘘拂而出,故名嘘云洞。

聚乐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于嘘云洞的略高处,为一个上丰下敛、向外敞口的岩洞。洞口上方是斜覆向外的巨石,书勒“聚乐洞”三个巨字,系明代陈省手笔。洞室近20平方米,内置天然石桌、石凳。为陈省会见宾客之所。

崖云门:嘘云洞东侧有一条登山石径。径通石门,门楣书勒“崖云”二字。晨曦初露时,山岚徐腾,聚于石门之岩近处,形成崖云景观,故名。

白云亭:建于进入“崖云”门内林木深处的巨岩之巅。岩壁勒有山中面积最小的岩刻“白云深处”。因陈省的“幼溪草庐”主宅由此而进,故亭名取自唐代杜牧诗句:“白云深处有人家”。亭已废。

栖云阁:位于隐屏峰麓巨岩之侧,为幼溪草庐内的主要楼阁。巨岩上有陈省所书“云窝”大字岩刻,稍下另有“栖云阁”岩刻,沿途而下还有“生云”、“卧云”、“看云”等勒刻,极尽“云窝”景点的云趣。

研易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于栖云阁之侧。它是云窝的一个罅穴石洞。明代隐士陈省倚洞筑台,做为研读《易经》并演易卜算的场所。

研易台:构筑于研易洞内。洞夹两石之间,茂树阴翳,微风出穴,寒气凛然,盛夏无暑。背有巨石如屏,傍有罅穴,形成天然石磴。沿级而上,抵达洞的顶部。上搁置木板,形成小阁楼,深5米,广狭恰如两石夹峙之宽度。后设门,前为槛。陈省经常在此深研《易经》,自名研易台。陈省有笔记《研易台记》,记其治学之乐。

停云亭:位于研易洞之西,因在云雾聚散之际,此处多有氤氲蕴藉,陈省构亭以赏云趣。亭子盖在北宋学者游酢所建水云寮废址上。陈省在《停云亭记》中写道:“夫离合聚散,亦人所必有也,独云哉!顾所以系余留而思者何如耳?”故名停云亭。摩崖石刻“留云”,篆文勒在石壁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福州孝廉李时兴曾在废址上筑室,名为枕肱居,又构濯缨亭于石岩上,均已废圮。

绿漪亭:位于下云窝濒临九曲溪的五曲处,既可观赏水色溪光,又可顾盼和仰望四周岚影。景点有在一巨岩上建筑的五角亭。亭盖檐飞翘角,亭下巨岩巍然。岩下则石池映照,植以菡萏。岩镌“石沼青莲”四字。构建者陈省经常在此专研理学。他以朱熹在六曲响声岩书写的岩刻“逝者如斯”自警,因而在六曲响声岩和此处分别镌刻手写千字文中的“空谷传声”、“虚堂习听”警句。 茶 洞

镜潭:位于下云窝濒临九曲溪的五曲之旁。岩泉从上云窝折南而下,流至石坪前,注入潭内,因其清深如镜,故名镜潭。宋代,詹景舒在《咏水月亭》中有诗句曰“镜潭石上有危亭”。距潭不远的溪畔小岩上,镌有钟鼎文“镜台”。

曹家石:位于下云窝的九曲溪流中,近镜潭。传说,昔有曹姓举家避难过此,突然舟覆,因遇此石,遂攀石免溺,故而得名。石上原镌“曹家石”三字,因被水浪长期冲刷,刻字已不存。其旁水中另有“蝴蝶石”,因形得名。

茶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于接笋峰下、六曲东岸。沿着清初刻有“峥嵘深锁”门额的石坊(明代石匾为“仙凡岐路”)进入。洞内,古时植有名茶丛,故名。幽洞四周诸峰环抱护峙:南为接笋峰、隐屏峰、玉华峰,东为仙游岩,北为清隐岩及天游峰、仙掌峰。四周山势高峻,谷井清静幽微,又称幽微洞天。谷井还有雪花泉、澹泉和玉华泉汇聚于此,更添幽居特色。明代徐霞客来此旅游考察后赞赏道:“(四周)群峰上皆峭绝,而下复攒凑,外无蹬道,独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岩更为矫绝也。”谷底面积仅六七亩,向为名士卜筑留连之地,代代延续,彼废此兴,俱取其环境清幽,山水诸胜咸备之故。自唐、宋以来有主要建筑多处,另有其它自然景观,俱各引人入胜。

石堂寺:唐武德元年(618年)建。五代唐天成年间迁于三层峰下。已废。

小隐堂:宋代将军刘衡建。久废。

煮霞居:清初李卷建,已废。

黄道周寓所:明臣黄道周罢官后居此讲学。崇祯甲申之变后,他出山抗清,兵败被杀,寓所遂废。

武夷别业:清朝本邑缙绅潘锦建,位于玉华峰下。久废。

清隐岩:为武夷山九十九名岩之一。位于茶洞北壁,巉岩陡削,倚于天游峰麓,岩壁镌有“清隐 ”三字。“ ”为“巖”字省去“山”和两个“口”的玄字,因为自有高耸的山势和山麓的两口清泉充替该字的上、中部结构,所以省略掉“山”和两个“口”。岩刻构思独特,岩景清静幽深。宋朝名臣刘夔题诗云:“地迥隔尘寰,石门云闭关。幽人淡无事,白鹤相往还。”

雪花泉:奔泻于茶洞内北壁。其源头为天游峰顶的胡麻涧,汇成飞瀑后,从万丈悬崖上溅落下来,像一条白练自云天直垂洞底,溅起的水花宛如万朵雪花,故称雪花泉,也称瀑布泉。

仙浴塘:位于清隐岩右的深峡之中。峡口有一天然石门,雪花泉注泻到峡内,蓄成水塘。传说仙人在此沐浴,故称仙浴塘。岩间刻有景点名称。深峡左边岩壁上有三处约二米多高的长形洼窟,俗称仙浴间。雪花泉流出峡口后,即从伏虎岩下石洞流出山间,奔赴九曲溪。宋陈梦庚咏诗曰:“神仙无垢骨犹香,底事山间有浴塘?我欲从之三洗髓,骑鲸散发水云乡。”

澹 泉:自清隐岩石罅间迸出,与雪花泉合流。

玉华泉:自玉华峰石峡中迸出,也汇合雪花泉出山奔溪而去。

(二)隐屏峰景点 “仙凡界”石刻

留云书屋 位于隐屏峰北麓稍上之处,沿磴道可上,磴道之旁有“步虚”岩刻。上有石坊,匾书“留云书屋”。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崇安县司铎董茂勋建。翌年,相国李光地莅屋访问,写有记文,赞曰:“背玉华而面神皋,左瞰云窝,右倚仙掌。诗史案砚,居然幽人之庐;吐雾吞云,收尽溪山之致。”庐已废,但坊仍存。书屋后面,董茂勋另建有晚霞居,其子董天工在其左盖有望仙楼,并自题诗云:“谁道有飞仙,遨游六六巅。倚楼时远望,惟见碧云天。”坊门近处,有明万历年间福宁治兵使者熊明遇撰写的《武夷山游记》岩刻全文,为山中纪游性岩刻中最长的一幅,抒写山中各景甚详。

仙凡界:从鸡胸岩沿石蹬上行百余级,即可到达此处。沿山蹬道极险。外临悬崖深谷的一边有栏杆护卫。明代隐者陈省书擘窠岩刻“仙凡界”镌于岩壁上。由此而上,历为羽士修真之所,传说修炼功德圆满之后即可上天成仙,故称仙凡界。仙凡界内、外寺观遗址迭现,坊门迎客敞开,岩刻琳琅满目。

玄元古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从“仙凡界”登上十数步即到此处。古洞实为一小方较平坦的山谷,岩壁镌刻“玄元古洞”、“云龙洞天”以及明代儒士的诗文等。

痴颐窝:实为道士藏修的一处小洞天,位于隐屏峰登顶山路“龙脊”之左方。在此修行的道士为江西贵溪人汪三宝,号痴颐,故藏修之处称为痴颐窝,有坊门为标志。汪三宝羽化后即留蜕于此。清董天工《武夷山志》载:“旧有小楼,今废。”“且云痴颐脱形后,即凿石为塘,盖裸葬焉。”迄今岩壁高处仍遗留50余处石凿方孔和一块长2.6米的杉木板,还有“内观”、“清隐岩居”等摩崖石刻。

南溟洞:为武夷山七十二名洞之一,位于隐屏峰顶南侧稍下之石壁处。此处岩腹收缩,岩顶外覆,形成天然洞天。洞内再凿进一个龛位,深、宽各60厘米,高约120厘米,供奉明代道士刘端阳的遗蜕(刘端阳和汪三宝共同开发隐屏峰道教胜地),洞口匾刻为“南溟靖”。“溟”即“海”,意即南海仙境。“溟”又可释为“溟蒙”,意为此境处在仙雾溟蒙之中。从洞口俯瞰峰下,极目远眺溪山,可以看到五曲桥、更衣台、天柱峰、晚对峰、御茶园旧址及三教峰诸胜。

清真道院:位于隐屏峰顶。明万历五年(1577年)建,不久即倾毁。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道士金象重建,题匾为“隐屏仙居”,今已圮毁。[1]接笋岩

(三)接笋峰景点

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又与隐屏峰相依并立,两峰互为连体峰岩。登峰道路与攀登隐屏峰相同,即先缘梯三截至“龙脊”,然后再穿越连体峰峦中的隔峰小涧即到接笋峰(又称小隐屏峰)。主要景点有仙奕亭、元元道院、方井、接笋岩、接笋峰顶。

(四)仙掌峰景点

仙掌峰: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于茶洞之畔,左隔雪花泉与天游峰为邻。峰体似硕大的城墙,横亘半里许,高矗天际,峰壁有巨掌印痕数处,故名。传说仙人曾在此晒晾仙锦,留下了帛幅的条纹,也留下了用手捋平时的掌痕,故民间俗称晒布岩。主要景点有:摩岸石刻群、半山亭、石门岩、苍屏峰、立壁峰、山当岩。山当岩 为武夷山著名的九十九岩之一。自桔树涧逾越小岭,两崖夹径,中有山垅地十亩许,名为白叶窠,再沿山路迤逦曲折即抵山岩之麓。景点清幽极致,杜绝市嚣阻挡纷扰,故称为山当(挡)岩。明代有人叠石为门,浚流为池,建造山当庵,已久废。

(五)天游峰景点

天游峰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峰顶的胡麻涧把此峰与仙掌峰分开。它高耸于仙掌峰、清隐岩之侧,自成一体,周围群峰拱向,峰下九曲潆洄,是纵览武夷群峰,俯览清莹九曲的理想境地。明代徐霞客赞曰:“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第一也。”主要景点有天游观、一览台、妙高台、胡麻涧、天游公园等。

胡麻涧:是仙掌峰雪花泉的源头,在上天游的东壁。涧之两侧峭崖夹峙,岩刻纵横,连绵约一百米,有30多方历代岩刻精品,其中有“胡麻涧”景点名,有体现道教文化的“仙凡混合”、“福地洞天”、“十六洞天”、有体现佛教文化的“无量寿佛”、“寿”(阳刻),有抒写名山胜迹的“第一山”、“武夷第一峰”、“竞秀争妍”、“奇胜天台”“真宰奇情”。胡麻涧水曲折潆洄,流径天游峰岩际奔泻而下,水瀑凌空,气势磅礴。涧侧有一株珍贵的红豆杉。

(六)小桃源景点

主要景点有:松鼠涧、小桃源、石堂寺、刘文简祠、开源堂道观、金砖石、金砖泉、日月塘、问津石、寿桃石、老子岩雕。小桃源 俗称桃源洞,溯松鼠涧北行峡谷尽头便到此处胜景。取名小桃源,意即可与陶渊明名著《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源媲美,胜景为武夷山著名的七十二洞之一。沿涧山径曲折萦回,山转水复,几疑无路,岩罅遍布,镌满题刻“疑无路”、“问津处”、“仙源”等。山径穷处,忽有一处大型石岩崩塌堆积而成的岩洞,穿越迂回出洞后即见小桃源的洞口。宋末抗元名臣谢枋得在此遁世隐居时曾赋诗抒志云:“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后人即书“桃源洞”三字于洞门之额。把诗中“怕有渔郎来问津”作为洞门对联的下联,上联则以“王质观奕,斧柯烂腐”神话典故衍为联句:“喜无樵子复观奕”。

读起来意味盎然。进入石门,豁然开朗:近处,小池荡波,鱼虾游翔,田亩平旷,桃梅争秀;远处,青山四合,南是苍屏峰,北为三仰峰,东即玉版岩,西睹天壶峰、北廊岩。诸峰遮天蔽地,当中是幽深的谷地,方圆约20余亩,竹木葱茏,屋舍俨然,山民于此栽桃植荷,养峰采茗,蒸竹制笋,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好景象。有诗赞曰:“桃花深处蜜蜂喧,山近前峰鸡犬村。若有胡麻泛流水,武夷转作武陵源。”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也曾在《游武夷山日记》中赞此洞天:“有地一区,四山环绕,中有平畦曲涧,围以苍松翠竹,鸡声人语,俱在翠微中。”老子岩雕 位于寿桃石的右侧,依岩雕琢,坐像与周围山峦、树林浑然一体,面对开源道观,神态端庄和蔼。像高16米,宽11米,厚10米,是世界最大的老子岩雕之一。岩雕的台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有八阶石级,象征道教八卦文化;第二层次有三十六阶石级,寓意秀丽的三十六峰。

(七)三仰峰景点

三仰峰为武夷山著名的三十六峰之一,可由小桃源之畔的山径迂回而达,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最高峰,海拔717.7米。奇峰三叠,朝东翘升,向西倾斜,犹如巨石三片,斜插碧霄;又若旌旗招展,骏马呼啸,将帅东征,万山欢腾。富有动感的单面山群体,令人惊叹不已。主要景点有:大仰峰、二仰峰、碧霄洞、小仰峰、三隐台、萝庵、象峰。象峰 位于小仰峰后,是武夷山有名的九十九岩之一,山体酷似林中之巨象。近峰有紫崖,清朝僧人超朗构建“云门庵”于此,已废。

§ 旅游指南

武夷山云窝景区

武夷山区分清楚为四个地理区:城市地区、度假区、风光区以及掩护区。达到武夷山城市地区,然后有班车(2元)到度假区住宿,4、五十元到几百元的各类档次的酒店多的是. 然后嬉戏就是到风光区以及掩护区。2005年6月1日起,武夷山风光区实行一票制,在武夷山玩是没有学生票的。武夷山风光区票只可游览云窝、武夷宫、一线天、虎啸岩、水帘洞、大红袍、莲花峰、遇林亭胜地(不含竹筏票、掩护区入场券及以下景区)分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票价别离为110元、120元、130元。风光区一般二日可游完,第三日可去掩护区,一般散客可让你住的旅店代为联系拼团,长安之星一人50元。到武夷山旅游必患上住度假区,度假区与景区一溪之隔,交通利便。住城市地区或是火车站会给你增长不少贫苦。

武夷山有火车与平易近航直达,武夷山城市地区长途汽车站,武夷山长途汽车站门口有城市地区至星村的班车可达度假区,约30分钟。武夷山火车站有2路公交,1元抵武夷通途海关,过马路换6路(或城市地区至星村的班车)2元抵度假区。

住宿方面:晚宿武夷山小伙子家庭旅馆:武夷山小伙子家庭旅馆0599-5193567 13860091678 周玲庆 40/50元 小伙子家庭旅馆实在就是小伙子客店店家枫枫的家里,与小伙子客店没有太大的区分,小伙子客店是60元。 一达到就即与店家联系明天有无车去掩护区,恰好获悉还有一个车位,50元/人,决定第二天去掩护区。晚上在度假区逛,发明饭店、酒店、土特产市肆出格多,用林立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外份。在度假区内很是热闹。

野营地点:景区是严禁野营的,但以前旅游在玉女峰下的九曲溪边扎帐幕野营过。另外也有把营地选择在离武夷学堂、天游门口不远,有块近似于高尔夫球类场地果岭的草地处。距五曲溪约30尺摆布,中心隔着片竹林,晚上还算清幽。

从武夷山市包小面的上黄岗山(黄色的那种)最低可打价到300元(来回要100多千米)要是4-5人结成同伴同行还合算。但要加之每一人60元的掩护区的入场券。此要领最大优点就是省时省事,可当天返回。纰缪谬误:山顶景象形象不能掌握,只能凭运气。

另外一种要领是在武夷山长途汽车站的边上有一个短途汽车站(专门经营武夷山市辖区内的客运)从那儿乘武夷山市-桐木村的中巴车到桐木下车。在桐木村住一晚,第二天早坐桐木-上饶的班车到桐木关下车(海拔1100M),从桐木关步行19千米登顶。

§ 美食

南平云窝

九曲竹筏

九曲竹筏,素有武夷精华美称;雅香酒家新创的鸡茸金丝笋、兰花蛇丝、菊花石磷腿等,深受中外游客称赞;玉女迎宾、茉莉石碖、菊花草鱼、泥鳅粉丝、家乡豆腐是当地名菜;另有腌雪里蕻、岚谷的薰鹅,吴屯的鲤鱼乾,五夫的田螺,上梅的薰田鼠,油炸豆腐、锅贴豆腐、煎豆腐、盐煮豆腐、青炒麦豆、鲤鱼煮豆荚等民间菜,令人食后难忘。

八卦宴

八卦宴,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创制并用来待客的一种礼仪。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 年),朱熹与蔡元定等学者结合武夷山民间饮食的一些菜肴,按《周易》的「系辞传」的「易有太极,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理,以及所交往的道士羽流的生活习俗,安排了一个清雅淡泊、奇峭瑰丽的八卦宴。 八卦宴以朱熹平时的饮食为基础,菜肴中有拼盘、羹、汤、丸等形式,制作上有煎、炸、清炖等烹饪方法。八卦宴最大的特色是各种菜肴的排列,无不按照朱熹所推崇的八卦图来进行。排列方法是:先在八仙桌上画上八卦图,正中为太极、其八方分别为乾、坤、震、巽、艮、坎、离、兑八种卦覆、各陈列上一道有关卦理意义、富有武夷山风味的佳肴,整个宴席犹如一幅八卦图,可谓匠心独具。在菜肴名上,更是寓意悠远。太极之首为翡翠羹;易生两仪,分别置上玄天混丸和太乙阴阳蛋;两仪生四象,分别为百发圆子、莲塘君子,桂花虾仁,油焖双冬。这四道菜还暗寓了春夏秋冬四季之象。按八卦方位,每方位上的菜肴又分别为素炒鳝鱼丝,香油凤腿、酒酿冬菇,宫保鸡丁、竹笋肉丝、溜鸡肝卷、白炒木耳、八宝吉祥。 朱熹创制的八卦宴800多年来,一直流传于武夷山民间,经整理后为中国饮食文化又增添了一朵奇葩。

武夷山药膳

俗话说:「山上白草皆为药」,武夷山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了笋多利用草药治病的膳食方法。如:「八珍炖兔肉」,其八珍为党参、白术、茯苓、芏草、川芎、当归、白芍、熟地等。又如,栗加糖清炖能清凉治眩晕;栗加蹄清炖能补胃健脾养精神;栗加肉清炖清凉降治气管炎;栗带壳蒸熟补气强身润肤生精;野毛栗生吃能止小儿半夜盗汗,莲子心可清心火。红菇祛风去湿。香菇浸酒消肿风。农家家膳、进补匡节宴的菜肴还有多种:即穿山甲炖当归、甲鱼炖当归、猪干煮枸杞、红菇炖番鸭、红菇煮螃蟹、清炖童子鸡、肚包鸡、鸡包鸡、鸽包参……。

龙风汤

是武夷山最有名的风味佳肴。龙即武夷山的蛇肉,凤即适量的鸡肉再加上生姜蒜头等佐料进行清蒸(炖),便成了龙凤汤。尤其是武夷山珍贵特产五步蛇(蕲蛇)为佳,蛇肉含人休必需的多种有脂肪酸等营养成人,具有胆固醇低,药物作用大的特点,近来成为武夷山观光旅游的宾客们乐于称道的美味名菜。[2]

§ 住宿

南平市武夷宾馆 南平市延平区横排路(火车站)

南平宾馆 南平市延平区中山路

南平地区物资局招待所 南平市延平区八一路122号

福商宾馆 武夷山市星村镇

福建省供销社武夷山休养所 武夷山市崇城镇崇安街44号

§ 购物

南平云窝

木樨茶

南平浦城县盛产桂花,桂花是浦城的县花。走亲访友时,浦城百姓总会以清香四溢的桂花茶款待客人,桂花茶当地俗称木樨茶。如在农历正月,那桂花茶就更有祈祝新春吉利的意义了。桂花茶并不用茶叶,而是纯桂花制品。

锥栗

俗称“榛子”,属壳斗科坚果类植物。它与板栗同科,不同种。在全世界分布的范围很窄,我国仅江苏、浙江、福建有少量分布。建瓯锥栗集中分布于龙村乡、水源乡,种植面积达2311.5公顷,平均年产500多吨。

建瓯锥栗共21种,其中以“白露仔”“大毛榛”“乌壳长芒”“油榛”“薄壳仔”“黄榛”“小元榛”最受欢迎。其形美、色艳、味香,含糖、淀粉、蛋白质,又含有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据《世界栗果产销简况》载,每吨鲜栗可换小麦9吨,或化肥23吨,或钢材66吨。建瓯有“锥栗之乡”之誉。

峡阳桂花糕

峡阳桂花糕的制作已有100多年历史,蜚声海内外。它系用天然桂花绞汁去渣,窖存3年后,取出,配制健脾化气的肉桂、木香、麝香、母丁香、沉香、香附、佩兰等中药香料,精制成“桂花酱”,然后拌入炒爆、磨细、蒸熟、筛细的糯米粉中,加上优质白糖、五香粉、芝麻、盐水,糅制成糕,再用水蒸气给以湿润,使其久置不松碎,便成为香甜可口、提神健脾的美味糕点。

峡阳桂花糕的特点是配料独特,油润不腻,入口不涩,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里带凉,倍受人们的喜欢,成为居家旅行、馈赠好友的佳品,盛誉百年。

白牡丹茶

南平市政和县出产的白牡丹茶名扬中外,为白茶中的上品。以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杯中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而得名。其原料采自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选取毫芽肥壮、洁白的春茶加工而成。

白茶是微发酵茶。其制作工艺的关键在于萎凋,要根据气候状况灵活掌握。以春秋季的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自然萎凋或复式萎凋工艺为佳。在拣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进行烘焙,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保持香毫显现,汤味鲜爽,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成品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缘向叶背卷曲,叶面色泽呈深灰绿,叶背遍布白茸毛。其性清凉,有退热降火之功效,为夏季佳饮。

海内外商客对政和白牡丹茶的形质及制作方法都十分感兴趣,将白牡丹茶视为高级礼品,每年纷至采购。

§ 小贴士

最佳旅游时间

6、7、9月是武夷山人比较少的时候,价格便宜,其中又以6、7月最好,这时水大,飘流刺激,如果再避开周六、日就更好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4: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