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余震
释义

§ 概述

余震

余震是在地震的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个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

“余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地震波的冲击,而不是原先认为的缘于地震引发的断层附近的地壳重整。

余震出现的时候是大震以后,但不足为患。但多次就成灾。

§ 发生原因

余震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发现,“余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地震波的冲击,而不是原先认为的缘于地震引发的断层附近的地壳重整。美国地质调查的Karen Felzer和加州大学的Emily Brodsky分析了近二十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中小型地震中余震的数据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的工作可能影响关于余震发生的预测。

地震主要起因于地壳上大陆板块彼此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累积。主震发生过后,时隔不久最多一两天,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可发生称为余震的二次震动。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改变,因为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但 Felzer和Brodsky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科研人员研究了在1984年至2002年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千次地震中主震之后的2至6次余震的精确数据。他们发现,在距离震中50km之外,余震的发生数量急剧下降。更确切地说,他们发现至震中距离与余震次数约呈指数-1.35左右衰减。他们说这意味着一个平稳的量引发了整个运作过程,在50公里的距离中静态压力的改变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因此“动态应力”是余震的罪魁祸首。他们还指出,地震波在距离上的衰减遵循指数规律。

研究者说这个结果将对地震过后预测余震的发生产生影响。Brodsky说:“我们研究余震预测的一个关键点是,余震发生可能性与主震的烈度成正比。换言之,如果你知道地震波的振幅,你就可以在概率意义上预测在某点是否有余震。”

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 中国农民的最新研究成果

前言

中国安徽宣城溪口农民李六四自发、自费研究地震十七年(截至2010年),他认为:“地震是由地幔中核变的及时效应造成的。煤炭是石油演变产生的,石油是天然气演变产生的。溶洞是因为液体受热转化成气体,其膨胀压力造成的,地球生物是在早期地球的液态有机硅中诞生并进化而来的。”其理论学说为《地球热核演变说》。 他的学说有可能成为后人了解地球、地震等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条件、知识的局限某些内容尚在研究、完善中。

(本章内容在尚未得到权威认可之前,切不可用于相关考试的答案)

地震核变成因论

地震是地幔中核变的及时效应在地壳上的表象。

地幔的长期沉淀、析出、分层,在地球深处形成较纯净的核裂变(如铀等)物质圈,同时由于地幔的长期析出或内部物质的生成析出或地幔对地表的液态、气态物质(如海水、石油、空气等)的吸入、热解,在地幔的上层(地幔、地壳之间)聚集了较为纯净的核聚变物质(如氢等)。地幔的对流造成核裂变物质相遇,以超过临界体积,发生核裂变,(如果此时附近存有核聚变物质)进而引发核聚变,产生瞬间极速膨胀,反弹地壳产生纵波,纵波拉伸地壳产生横波。

余震的产生机理是因为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熔化地幔,并同时造成地幔温度的不均匀,加速其对流,以提高核裂变物质相遇的概率 ,另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还可以熔化地壳释放核聚变物质,同时又可以提高含氢化合物(如海水蒸汽)的热解比例,以增加核聚变物质的含量。

本章还对预测地震、减少地震,如何开采地震能源等问题作出较深层的分析研究。

余震的产生机理分析

余震的产生机理是因为核变产生温度进一步熔化地幔,并同时造成地幔温度的不均匀,加速其对流,以提高核物质相遇的概率(核变产生温度熔化一部分地壳,使得一些曾经被冻结在地壳里的核聚变物质被重新释放出来,这是余震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地幔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由于其下面的温度高于上面的温度,因而产生极缓慢的对流,某些区域几乎每年只有几厘米位移,所以对大多数地区来说,很长时间不会有地震发生。一旦发生地震,因为核变产生高温熔化地幔,地幔进一步液态化,加速其对流,以提高核物质相遇的概率,产生余震,同样的道理,又产生更多的余震,直到该地区下方地幔中几乎所有相遇可以超过临界体积的核裂变物质及其附近的核聚变物质全部发生核反应。

核变造成的地幔对流一般包括:小循环、大循环;短期效果、长期效果四个方面的内容。核变能量是从中间向周边传递的,中间比周围的温度高,这种温差造成的地幔内部小范围循环叫做小循环,小循环的特点是温差大,循环速度快,但速度下降也快,持续时间短。把地震中产生的热量传给地壳的循环叫做大循环,大循环持续时间长。由大小循环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故称短期效果。传统观念的余震(如汶川的一万多次余震)都是短期效果造成的。小循环结束后热量继续较缓慢向周边很大范围扩散,造成地幔温度小幅度升高,此时只有大循环造成的效果,故称长期效果。长期效果产生地震概率远低于短期效果,但比通常状态略高(如汶川地震可能是受云南、台湾等地震的长期效果共同影响产生的)。

深源地震余震的复杂性

(1)重力的影响:重力是对流的源动力,地球由表及里重力加速度先增后减直至中心为零。

(2)物质圈的双重影响:由于重力和密度的共同作用,造成地球内部一个个近似纯净的物质圈。其一,不同的物质传导性能不一样,传导作用会削弱对流作用的发生。其二,不同的物质密度不一样,由此物质圈间的对流就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3)液态化基数的影响:深层物质由于温度很高,液态化程度本身就很高,所以升高温度对其液态化程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4)压强的三重作用:一方面越靠近地球中心压强越大。其一,造成下面的密度大于上面的密度,这与温度的效果是相反的,从而抑制了对流的发生。其二,造成物质分子更加靠近,传导性能加强从而抑制对流的发生。另一方面较大的压强可能会直接抑制核裂变的发生,其原因是:a,从压强对核聚变作用原理的反推。b,高压强也许正是核裂变物质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从地球乃至整个宇宙演变的过程看,元素的产生一般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元到多元的普遍规律,所以核聚变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核变方式也是多元素的产生原因,高分子不稳定元素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核裂变是核聚变的反弹,是核变的一种特殊形式。(5)补充说明:如果有较大的地震发生,其产生的热量就会把部分地壳的下层熔化,让大多数曾经被冻结的核聚变物质重新放出地壳,这就是说,主震在提高核裂变物质相遇概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地幔上层大量的纯净核聚变物质,从另一方面,为余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而下一次的余震,又为下下一次余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每一次核变的劲爆点(震源)对其上方的地幔熔岩(或为地壳熔化新形成的熔岩),因为是自下至上的加热,所以会大大提高其对流的速度,而对其下方的地幔熔岩,只是提高了其液态化程度,而在提高对流速度方面作用不是很大。这样以来,地壳被熔化后,其内部的核裂变物质就很容易被引爆,这也相应地提高了核聚变物质被诱发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核裂变物质的含量少未必是好事,因为可能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当核聚变物质出现后,一直没有机会被引爆,直至重新被冰封进地壳;二是当核聚变物质出现后,只是暂时没有机会被引爆,等到更多的核聚变物质出现并融合为一体时突然被诱发核聚变,那就太可怕了!地幔核变热量对地壳的不断熔化造成震源变浅,是误导现代科学家产生所谓《板块学说》的罪魁祸首。

(6)单一核裂变对地壳的熔化作用和对地幔对流的加速作用不容忽视,有时候,一些所谓的主震的劲爆点也很浅(当然未必像传统科技测量的数据那样浅),其造成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不为人知的单一核裂变或能量级极小的核聚变,由于它们数量多,时间长才会不知不觉地熔化了地壳,释放出核聚变物质,从而发生较大的浅源地震。单一核裂变对地幔对流的加速作用效果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劲爆点上方的地幔因为是自下至上的加热,显然会加速对流,二是在地幔中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热球(不规则),因为热球的温度比周边高,所以其整体会上升,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流。在这里我们把前一种对流叫做球内对流,把后一种对流叫做球升对流。三是进一步熔化地幔,提高其流动性。有时候我们地下的地壳在一些不起眼的微小核变(主要是单一核裂变)不断地长期地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被熔化变薄,有时甚至变得很薄很薄,这时候如果一些被熔化的地壳释放出来的一些小团核聚变物质聚集在一起,并且被核裂变引爆,那就太可怕了,据官方资料记载:“1883年8月26日-27日,苏门答腊和瓜哇之间海峡中的东印度小火山岛克拉陶岛发生了一次火山爆发,一声巨响,把二十平方公里的岩石变成碎块儿而被抛向空中,火山灰散落在7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使几百平方公里的天空昏暗无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是一种罕见的人间奇观,发生的概率并不高。

(7)深度影响余震,浅源地震因为在地幔的上层,核聚变物质较多(包括熔化地壳所释放的核聚变物质),所以余震最多。深源地震因为它的“球升对流”可能会从铀物质圈夹带出更多的核裂变物质,所以余震也比较多,而中源地震两边不着调,所以余震一般较少。但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的长期效果不容忽视,它们可能比浅源地震更可怕,因为它们是自下至上的加热,大范围地进一步熔化地幔,加速对流,一段时期后,可能会引起一些危害性大的浅源地震的发生。

(8)地幔温度的另类影响,在后面的知识中,我们将知道现代地震的核聚变物质主要来自地幔温度对海水蒸汽的热解,而海水的热解比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所以地幔核变的能量势必会提高地幔的温度,进而增加了海水蒸汽的热解比例,使得地幔与地壳之间的核聚变物质含量大大增加,为余震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 应对方法

砖混结构的房屋,出现抹灰层开裂,装饰层开裂,瓷砖地板空鼓,开裂;2.框架结构的房屋,出现抹灰层开裂,墙体与梁柱接处水平开裂(即横向开裂);装饰层层面开裂 巴基斯坦地震,瓷砖地板空鼓开裂;

针对上述情况判断方法,一种最简单的适用的方法:即把开裂处的抹灰层打开,看看里面的墙壁的砖体,钢筋混泥土梁,板,柱等主体结构是否开裂。如主体结构未开裂,仅仅只是抹灰层开裂,那么房屋就是安全的。因此,余震后房屋出现上述情况是仍可居住的。

房屋出现下述情况,人员需立即撤离

1.木结构,砖木结构的房屋,如出现局部、木排架倾斜,小青瓦(机平瓦)下坠,墙体开裂;木排架倒塌,瓦屋面坍塌,墙体倒塌;

2.砖混结构的房屋,如出现局部墙体砖砌体拉裂,楼板横向拉裂,地基不均匀沉降;

3.框架结构的房屋,如出现局部的粱,板,柱拉裂,隔墙开裂,倒塌;余震后,其房屋在后期采取维护加固措施后,方可继续使用。

§ 地震序列

主震余震和前震,地震序列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的总称。

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区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主震后在同一震区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地震序列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主震型:主震的震级高,很突出,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又分为“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类;

2、震群型: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的;

3、孤立型(单发性地震):其主要特点是几乎没有前震,也几乎没有余震。

前震、主震、余震是地核移动的表现形式(应力积累释放除外),地震开始移动,岩浆就发生波动,推动地壳振动,称为前震;岩浆发生顶头峰时产生的振动是主震,残余岩浆的波动,地核的复原间接的推动地壳振动是余震,由于地核的复原比原先移动的动量大,故余震比前震大。地震前后相当于岩石蠕动应变恢复过程。前震、主震、余震是一次地震的分解现象,国外很多人把时间间隔不大、同一地点的地震分别列为次数是不对的,没有认识到地核移动的根本规律,也有的余震间隔数天,这是地震时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地壳下,积累多了就释放出来,是地震时的应力释放,和地球内部能量积累释放产生的地震不是一个概念。

§ 破坏力

余震

一次强烈地震之后,岩层一般不会立刻平稳下来,还会继续活动一段时间,把岩层中剩余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紧跟着就会发生一系列较小的地震,这就是所谓余震。不过,有的地震余震很少,有的则很多。持续时间也不一样,有的余震时间很短,有的余震可以长达数月乃至数年之久。例如: 1945年9月23日河北滦县6.25级地震这后,余震延续了半年这久,到第二年春天才相对平息。1976 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唐山 7.8 级地震之后,当天就发生了两次强烈余震,震级分别为 6.5 级和7.1级。以后沿着宁河、唐山、滦县这一活动断裂带,5—6级左右,甚至更强的余震仍在不断发生,如11月15日在宁河东北以发生一次6.9级地震,直至第二年 (1977) 春季,强烈余震仍然有所活动,至于5级以下的小震就更多了。在国外, 1870 年希腊的一次地震延续三年,在这三年当中,一共发生了750000次震动。一般地说,余震总是逐渐减少、减弱,但有时间也可能出现较大余震,并造成破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余震的震中不会距离主震震中太远,许多建筑物遭受主震冲击以后,虽然还未破坏,但已变得不大牢固。这时,如果再来一次较强的余震,尽管它的震级小于主震,而它所造成的破坏可能比主震还大。1952年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克恩郡地震时,主震在贝克兹菲尔德遭受了彻底的摧毁。有时甚至是一次刚刚超过3级的余震,也能把一些房屋震倒。因此,在主震过去后,对余震也要提高警惕,加强预测预防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1974年5月11日云南昭通地区发生了7.1级地震,震后两次5级以上的余震,都因震前有了预报,虽然造成破坏,但人的伤亡很小。

§ 人员躲避

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在房间里要尽量的蹲下来,在床和桌子的高度之下,但是不要爬进去,这样可能会减少伤亡。如果你正在街道上,应该避免高层建筑,特别是一些玻璃幕墙,另外要避开高压线路。如果在山区一样要避开陡崖,尽可能到空旷的地区去,这样在不同的地点你应该采取不同避灾的方式,这样减少伤亡。

§ 不会超过主震

5.12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周边地区至今余震不断。而一般情况下,余震要比主震低1级以上,一般不会超过主震。而当已经发生一次8级左右的大地震后,短期内再次发生同级别地震的概率非常小。余震可能持续1~2个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