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干达先令 |
释义 | § 概述 乌干达先令 中文全称: 乌干达先令 币值换:1先令=100分 币值: 1、2、5先令和5、10、20、50分 辅币名称: 分 英文全称:Uganda Shilling 标准符号: UGS ISO 4217现行通用三位字母代码 UGX § 货币历史 乌干达先令 1962年10月9日,乌干达宣布独立。1966年8月15日首次发行乌干达先令,以1:1的比率取代东非先令。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7.14286乌干达先令。1967年11月18日,英镑贬值,乌干达维持其货币的含金量,即对英镑升值16.67%,官方汇率改为1英镑兑17.1428乌于达先令。 1971年10月11日,乌于达先令与英镑脱钩,改为钉住美元,恢复1美元兑7.14286乌干达先令的官方汇率。1971年12月22日,随着美元的贬值,乌于达先令的含金量减少7.89%,对美元官方汇率维持原状。1973年2月美元再次贬值,17日堪培拉宣布以减少含金量的形式使乌于达先令贬值 10%,但仍然维持1美元兑7.14286乌干达先令的官方汇率。 1973年3月13日,乌于达暂定有效汇率为1美元兑7乌于达先令;7月2日,乌干达先令含金量增加3.52%,由此使乌干达先令对美元升值,乌于达规定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6.9乌干达先令。 1974年1月14日,乌于达协同肯尼亚、但桑尼亚共同使先令的含金量降低3.4%。恢复1美元兑7.14286乌于达先令的官方汇率。 1975年10月27日,乌干达中断与美元的联系,改与特别提款权挂钩,制订有效汇率为1特别提款权兑9.66乌于达先令,实际上使货币贬值。 1977年7月,东非经济共同体解散,乌干达、但桑尼亚和肯尼亚组成的东非货币区随之取消。 1981年6月8日,乌干达先令与特别提款权脱钩,贬值 89%,1美元兑78乌于达先令。1982年8月23日,乌干达先令形成二级市场。管理下的浮动汇率运用于出口收入、特殊进口及外债支付等方面。新的官方自由市场汇率以中央银行每周公布的牌价为基础,适用于其它所有交易。 1985年,乌干达先令多次贬值,到年底时,1美元兑1401.4乌于达先令。1986年5月 28日,乌干达实行双重汇率体系,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 1400乌干达先令,用于重要的进口和外债支付。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5000乌于达先令,适用于其它所有交易。1986年8月23日,乌干达废除双重汇率制,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1400乌于达先令。 1987年5月15日,乌于达发行新先令,以1:100的比例收回旧先令。新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60乌干达先令(即6000旧乌干达先令),使货币贬值76.6%。1988年7月1日,乌干达先令再次贬值60%,1美元兑150乌于达先令。 2009年5月乌先令兑美元汇率相对于2008年8月贬值25%。自今年6月以来,乌先令企稳回升,达到1960-1980乌先令兑一美元。由于美元需求下降,流入量增加,外汇交易员认为未来几个月乌先令兑美元汇率将保持在1950-2050之间。 § 币值换算 目前流通的纸币有5、10、20、50、100、200、500、 1000先令 铸币有:: 1、2、5、10先令和5、10、20、50分 1UGS=100 cents(分)[1] § 国家介绍 国徽: 盾面下部的非洲鼓象征乌干达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上部的波浪图案象征水域。中部的太阳表示该国处于赤道地带。绿色高地表示乌干达的地理位置。三道合一的蓝色波纹象征尼罗河、卡富河、卡通加河。棉桃和咖啡等象征经济作物。盾徽背后是两把矛,两侧是羚羊和皇冠鹤。绶带上用英文写着“为了上帝和我的国家”。 国旗: 黑色代表乌干达人民,象征黑人;红色象征自由;黄色象征阳光。三色的含义是在阳光照耀下乌干达人民获得独立自由。白色圆地中有一只乌干达国鸟--皇冠鹤。 国家名称: 乌干达共和国 国家中文简称: 乌干达 国家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Uganda 所属洲: 非洲 面积: 238461平方千米 首都: 坎帕拉 首都英文名称: Kamapala 简况及历史 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的内陆国。 公元1000年,布干达地区建立王国。19世纪中叶,布干达王国成为东非地区最强盛的国家。1850年后,英、法、德殖民主义者相继进入布干达。1890年,英军侵入布干达。同年,英德签订瓜分东非的协定,布干达划为英国势力范围。1894年6月沦为英“保护国”。1962年10月9日宣布独立,仍留在英联邦内。1967年废除封建王国和国王,建立乌干达共和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