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亚历山大三世 |
释义 | § 简介 亚历山大三世,或又译历山三世、亚力山大三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三世 (俄国),俄国沙皇。 ·亚历山大三世 (教宗),罗马教宗。 ·亚历山大三世 (苏格兰),苏格兰国王。 ·亚历山大三世 (伊梅列希),格鲁吉亚巴格拉特王朝国王。 ·拜占庭皇帝亚历山大有时被称为亚历山大三世。 [1] § 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希腊语:Μέγας Αλέξανδρος或Αλέξανδρος ο Μέγας,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ανδρός)守护者(αλέξω)”;公元前356年7月22日-前323年6月10日)即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Αλέξανδρος Γ' ο Μακεδών)。他维持了以马其顿领导的统一希腊诸城邦,并征服了波斯及其它亚洲王国,直至印度的边界。他用13年时间征服了当时欧洲视角的“已知世界”,被认为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家之一。 亚历山大三世是著名军事统帅,亦称亚历山大大帝。为腓力二世之子。幼时受严格宫廷教育,酷爱兵法。16岁随父征战。前338年在喀罗尼亚之战中率部英勇作战,取得胜利,为马其顿在希腊诸城邦中取得霸主地位奠定基础。前336年夏,其父遇刺身亡后继承王位。随后平定宫廷内乱,镇压北方部族暴动。继而挥师南下,血洗底比斯,迫使希腊诸城邦再次确认马其顿的霸主地位,并推举他为希腊联军最高统帅。前334年春率约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战船组成的联军开始东征。5月在格拉尼库斯河畔击败波斯军,乘胜占领吕底亚、卡里亚、吕基亚、安哥拉(今安卡拉)等地。前333年在伊苏斯之战中击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统率的军队。翌年攻占提尔(今黎巴嫩苏尔)、加沙,接着进入埃及,被拥为法老(国王)和“阿蒙神之子”。为建立东征的后方基地,在尼罗河口兴建亚历山大城。前331年10月在高加米拉之战中歼灭波斯军主力,继而南下夺占巴比伦、波斯都城苏萨和古都波斯波利斯,以及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前330年夏率部沿里海南岸继续东进,经帕提亚(安息)、阿里亚、德兰吉亚那,北上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在中亚转战近三年。前327年夏到达印度河上游(旁遮普)。翌年打败波鲁斯王国后停止东进,于前324年春返抵巴比伦(见亚历山大东征)。次年6月病逝 亚历山大征战10年,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他发展了古希腊的军事体制和方阵战术,创建既能乘马又能徒步作战的“龙骑兵”;战略上,决策果断而灵活,善于利用有利态势孤立和打击敌人;战术上,重视步骑协同,发挥骑兵的突击作用,善于出敌不意和大胆穿插、迂回包围。常能以少胜多,速战速决,把古代军事学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