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系
释义

§ 院系介绍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

社会科学教育系的前身是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1990年复办为独立的实体单位。2000年更名为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系,2002年与原中山医科大学社科部合并组成新的社会科学教育系。经过10多年的整合、扩充,已经发展成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博士点、三个硕士点,一门国家精品课程,形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建设并重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成为广东省和华南地区高校“两课”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培训基地。

社会科学教育系现有教师5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讲师25人,助教1人。已有博士生导师5人。有博士学历的23人。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起点高、凝聚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教学科研队伍。

社会科学教育系下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中共党史与党建专业硕士点和教育学原理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专业设立的研究方向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伦理与比较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近现代发展研究等。 [1]

§ 学科建设

社会科学教育系下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中共党史与党建专业硕士点和教育学原理硕士点。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专业设立的研究方向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现代伦理与比较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现代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专业设立的研究方向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伦理与比较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现代发展研究。中共党史硕士点专业设立的研究方向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执政党建设。教育学原理硕士点专业设立的研究方向有:教育哲学与德育发展、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

§ 科学研究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系重视科学研究,从有研究优势和研究基础的课题做起,盯住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深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仅“九五”期间,完成国家级研究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1项;本专业教师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专著13部;主持与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统编教材10部。正是基于这些研究的优势,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教育部确定为“两课”教师硕士学位培训点。

§ 教学园地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教育一直备受重视,但"两课"教育效果却总不尽人意。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科系经仔细分析,认识到传统"两课"教育忽视学科建设是其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它导致课程随着文件走、形式变,使得教师缺乏学科归属感,学生缺乏系统感;同时,"两课"内部缺乏整合统一,造成课程定位不明,内容重复。为此,我们把"两课"教育改革的重点集中在强化"两课"的学科建设上。

一、转变德育观念,增强学科意识。

我们把"两课"教育功能的定位从单一政治传导转化为政治引导与健康、高尚人格培养相结合。确立"教学为育人"的德育观念,把"两课"教育的归宿点落实到教学生如何为人上。同时,强化学科意识,确立教学相长、科研共进的德育观念。

二、规范课程体系,整合"两课"功能。

首先,在课程体系上不断深化改革。打破过去"两课"教育在必修体系下的无选择状态,将课程分为主干必修课与配套选修课及专题讲座三大块;明确课程的学科定位及其与"两课"教育的内在联系,确保每门课程具有较鲜明的学科特色和较强的针对性;在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侧重提供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上的引导而思想品德课程侧重提供科学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这一基本功能划分的基础上,整合"两课"课程功能。

其次,在教学体制上,打破一门课程定位的惯性。确定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建立跨课程、跨教研室交叉联合的科研群体,要求老师做到"主干为主,配套通";打破教研室之间的僵硬界线,结合专业性集体备课和协调备课,力避课程内容、角度的简单重复。

最后,在教育模式上,建立教学与辅导"二位一体"的模式。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选修课程,设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和常规性心理辅导,使"两课"教育落到实处。

三、强化科学研究,建设专业学科点。

针对科学研究是"两课"教育中最被忽视、最薄弱环节的这一状况,多方组织科研力量,进行 集体攻关。协调配备好科研梯队,打破论年资排队,按课程分类的惯性,从学科发展大局考虑力量的搭配,同时充分调动、发挥学术带头人的核心作用,紧盯学科发展前沿,抓住有优势、有基础的课题重点突破,收效显著。正是基于这些研究优势,我们在1994-1998五年时间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本科到博士点的三级跳,从而进入了学科建设与"两课"教育良性循环的轨道。

学科建设的成果应用到本科生"两课"教育中,效果十分明显,深受学生好评。在99级"思想道德修养"课全体任课教师抽样评估中,学生的满意率高达93.2%。不少同学在课程结束后,还想再聆听这些老师的课,许多人在毕业后还深深感激"两课"老师给他们上的这些"人生必修课",一位自认为个性孤僻、思想偏激的同学在谈到学习这门课时说:"在我进入大学之际,是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是李萍教授给了我一次心灵的触动,从而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的人生道路"。以学科建设促"两课"教育质量提升的思路和经验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几年来,省内外有数十所高校与我们进行交流座谈,并派人来观摩听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道德修养》先后评为学校重点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修养》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两课"教学成果先后获得中山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两课"教师中先后有20余人次获得学校、省部级和国家各种奖励。[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