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山古镇
释义

§ 概述

中山古镇

中山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北距江津城区56公里,重庆市中区96公里,东距綦江县城约50公里,南距贵州习水90公里,西距四川泸州市区120公里。古镇融于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系大娄山余脉,境内有国家级大圆洞森林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北大门,紧邻佛宝国家风景区和四川福宝古镇。全镇幅员面积1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528亩,地形南高北低,海拔高度为265米——1442米起伏;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260至300天;镇域森林面积达15万亩,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原始常绿乔木阔叶林和针叶林混生带,植被繁茂,生态良好。

中山古镇历来是商贸繁荣的水陆码头,贵州、綦江、合江等地的产品物资大都集中于此交易。山货靠水上外运,大米、食盐及其它生活用品从水路运到该镇后,再由马帮运到合江、贵州等地进行交易。

古镇历史悠久,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7年,明朝设有清溪县;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 2002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原名龙洞场,据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公元1151年),龙洞场可考历史858年;清朝康熙33年设行政办事机构———笋里十二都;光绪年间将原龙洞场、老场、马桑垭场合并成三合场,经几次建制调整后为现在的中山镇。2002年批准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评为重庆市楹联之镇,2005年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重庆市旅游局评为“十大名镇项目”、“十大生态旅游项目”、“十大乡村旅游项目”之一。

近年来,先后有50多个国家的客人来古镇观光旅游。国内诸多艺术家及领导相继来到古镇考察,并给予中山古镇极高的评价。2008年11月4日,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对乡村旅游明确提出:乡村旅游要解放思想,突破性推进项目开发建设。2009年,中山镇加大古镇保护与开发力度。随着旅游开发建设的推进,古镇已成为绘画、摄影、影视基地,古镇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中山古镇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截至今年10月底,来中山的游客已达3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496万元,均比去年同期增长25%以上。中山古镇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已成为重庆、江津旅游的新亮点。 [1]

§ 历史背景

中山古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黄金周”假期的推行,各地的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异常火爆,仅以龙岩市为例,历年“5.1”黄金周就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6%,实现旅游总收入2.3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8%;新罗、永定、上杭、连城、长汀等地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涌入观光览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但是,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武平县旅游业发展还处于零敲碎打的起步阶段,这与周边兄弟县份旅游市场的热闹场面形成极大反差,也与武平县生态环境质量居全省第二位,山川秀丽、人文荟萃的县情特征极不相称。随着全县综合实力日益提升,知名度不断提高,群众对拥有自己本土“风景区”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主打梁野山“生态牌”的同时,打响中山古镇“文化牌”,对培育武平县旅游产业,将相映成趣、相益得彰。通过对中山古镇的挖掘、恢复、保护、开发和培育,使中山古镇成为闽西的一个精品景观,成为社会各界认识武平、了解武平、欣赏武平的一个亮丽窗口,这对改善武平形象,改善武平投资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从各种硬件条件来说,地上地下资源、交通、文化遗产、传统产业等等,中山市古镇镇都不具备明显的优势,惟一的优势就是这里的人。从古镇镇的风土人情和它的历史沿革来看,这里的民众和珠三角其它乡镇的民众差别不大,最大的差别是这个小镇上出了几个很了不起的人物,比如:古镇镇党委书记吴润富、华艺集团董事长区炳文和总经理区锦标、胜球灯饰董事长区成聪和区成标、百佳集团董事长蔡永权、原国贸大酒店投资商何先生等一批优秀的致富领头人。在这些领头人当中,身为古镇镇党委书记的吴润富对古镇的发展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3年前,古镇镇在全中山市的乡镇经济排行榜上还是倒数第五名。为了改变古镇镇贫穷落后的面貌,时任古镇镇镇长的吴润富便制订了“工业立镇”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他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的“经营城镇”新举措,比如:挑选一批致富能手当村官;为了鼓励本镇有文化的青年办灯饰企业,村委会和镇政府专门出台了一系列银行贷款担保政策;为解决本镇和外来投资者办厂的土地问题,镇政府先将大片土地从农民手中买下,经过统一规划后,再将土地卖给需要办厂的企业,这种做法不仅避免了投资者与当地农民的征地纠纷,同时也给镇政府财政带来了一大笔收入;为了改变企业经营者和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镇政府每年都要统一组织几批人到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去考察学习;最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培育古镇的灯饰产业,提升古镇灯饰产业的国际地位,吴润富力排众议,在1999年顶着各种压力举办了中山市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国际性展览会等等。

如今的古镇,无论是产业规模、市政建设、经营环境、区域品牌和投资环境,还是人文环境等方面,都走在全国优秀乡镇的前列。可面对来之不易的这一切,古镇人没有骄傲,因为他们都知道,古镇离“世界灯都”还很遥远,古镇的灯饰产业正面临着一场由量变到质变的生死革命;他们都知道,古镇人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技压群雄,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只有这样,古镇的辉煌才能得以延续。

§ 主建板块

中山古镇

1、古镇老街及周边庄园核心景区建设——打造“渝西老年产业园”。重点是恢复“万寿宫”、“郑家祠堂”、江家码头、清溪县城等人文遗址,建设中山滨河路、游客接待中心、中山后街等古镇拓展区;计划今年内开通进入古镇4公里笋河水上游项目;围绕清溪滨河路和古镇两山腰培育“古庄园”群。

2、爱情天梯”及四面山北部景区建设——打造“中国·婚恋苑”。油化中山场镇至斑竹园,盆溪口至双峰寺20公里公路;以“爱情天梯”为核心,整合“十里峡谷画廊”、黑神庙瀑布群和双峰寺等景点;推出“情侣节”、“金婚节”、“银婚节”等民俗文化活动。

3、石天井及大园洞东部景区建设——打造“古镇森林氧吧”。充分利用大园洞国家森林公园和石天井世外桃源的资源优势,对中山三合场至穿洞水库的10公里进山公路建设;保留高山原生态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引资打造古镇森林休闲区。

§ 主要景点

古街一角

1、迎恩门。明朝时期,武所中山先后筑有老城、片月城和新城三座城池,故人们将武所城简称为“三城”。一弹丸之地筑有三城,举世罕见。这是因为中山乃闽粤赣边军事重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时设千户所,正千户的官阶比太守还高一级。这里不受县署管辖,好比独立王国,故有如此规模。历经“大跃进”和“文革”,中山城池被毁,现仅剩一座“迎恩门”,巍然屹立,向世人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据考证,明抗倭名将俞大猷在迎恩城门上筑有“读易轩”,日教士子读书击剑。只可惜“读易轩”后毁于战火,现在城门之上仅遗偌大一个遗址。

2、古街。从迎恩门延伸而出的700米古街,100多间店铺,是当年武所中山商贾云集、商贸繁华的明证。古街本身就是武所中山古城一部浓缩的历史。老屋夹道的古街,难掩其昔日风华,在她身上依稀残存的铅华,依旧散发着远古而诱人的清香。与古街相连的明代所建迎恩城门及读易轩,更衬映出古街的古典与悠远。流连于古街,沐浴着中原古风,挨家挨户门上查看姓氏门联,人们的思绪早已神游于千年往事之中,别有一番感受与情趣。

3、永安桥。此桥为一王姓老夫人乐善好施,嘱其子孙将为其做寿设宴的钱用于在此建一座大桥,于清道光10年(公元1810年)建成。清末著名保台抗日志士、爱国诗人丘逢甲题写“永安桥”和“母命继志”石匾镶嵌于桥的八拱上方。1930年6月2日,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和红六军在永安桥附近胜利会师,然后分头向武平其他地方进发,武平革命斗争从此更加如火如荼。2006年此桥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相公塔。位于中山新城外相公寨上,建于明嘉靖辛亥年(1551年)。塔有七层,呈八角形,高14.7米。相传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相邀到此登山赏景、吟诗作赋,故名相公塔。据说当年的风水先生称,距武所中山城东北部(即今武平县城一带)的地形为下山老虎形,这下山老虎正朝武所中山方向而来。为阻止猛虎南侵,须建七座镇虎塔,称为“七鞭打虎”。如今物换星移,历经岁月沧桑,七座塔中仅相公塔硕果遗存。相公塔外形壮观,犹如屹立在相公寨上的一位历史巨人。

5、十里峡谷画廊: 位于中山古镇南部15公里外的峡谷,是6500万年以前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地壳变迁形成的侏罗纪大裂谷,呈南北走向,从贵州绵延至我镇,仅镇域段长20余公里,最低海拔约700米,最高海拔在1442米以上,山体为丹霞地貌,在林溪相间中,溪、瀑、滩、崖、石、洞浑然天成,幽、险、雄、壮、秀集于一身,风光秀丽,景色十分迷人。

6、石天井世外桃源: 位于古镇西南,与永兴镇毗罗相连,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四周悬崖绝壁,中间有数百亩平坦开阔的土地,巨大的山体托起一片人间仙境,大自然造就了牯牛背、朝天马、石天井、大圆洞、仙鹅抱蛋、何氏悬棺等奇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这里古树参天,遮天蔽日,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小溪清澈,环山绕路,淙淙流淌;行走在山上,踏着紫色沙岩铺就的“红地毯”。穿行在林间溪边,几十个大小起伏的山峰环环相连,组成天然迷宫,让你不识路径,迷失方向;站在牯牛石背上,远眺綦江山脉,重重叠障,宛如万匹天马奔腾,硝烟弥漫,令您叹为观止,不愧为天下一大奇观;置身朝天马山峰下,天马仿佛正引颈嘶叫,飞奔九天,让你有忘却人间一切,恍入世外仙境桃源的感觉。

7、“汀州首富”、“东南钱王”舒经墓。舒经为明朝正德年间武所中山富商,传有“东南钱王”之美誉,当时汀州知府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为“汀州首富”。舒经在世时建有8座坟墓,建筑材料考究,结构精致,规模较为宏大,可惜在“文革”期间大多毁损较为严重,但遗址犹存。现存中山城郊西山岗等地舒经墓较为完整,关于舒经的种种传说在武平民间数百年来长盛不衰。探寻游览舒经墓,可使游人对明朝时期武平乃至汀州的社会、经济、文化有一种较为直观的感受。

8、朱德军长旧居——实夫别墅。该别墅位于中山古镇城中村林屋巷,系林氏大富人祖宅,建于19世纪初,门楼的“实夫别墅”四个大字清晰可见,宅内结构复杂,前半部为左右厢房、中间有露天天井,隔一墙屏风,后半部又有一露天天井,左右又是厢房,且厢房结构比前半部复杂,空间更大,这种建筑风格在客家民居中实属罕见,这大概是客家地区最早的别墅建筑。1930年6月朱毛红军根据楼梯岭会议精神,再次入武活动。朱德军长因病在实夫别墅后半部左厢房内疗病休养。

9、国民党抗战将领谢肇齐将军故居。谢肇齐系武平中山城里人,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生,北伐后,于1930年考取留英。1934年毕业于英国皇家军校(即圣赫斯特军校),为蒋介石麾下少数接受完整西方军事教育之将领。抗战时期,日军强势攻打贵州独山,重庆震动,战况紧急,谢肇齐率93军参与独山及平塘战役,击溃欲北犯重庆之日军,因此殊功升为国民党中将。1954年9月至1957年3月任台湾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五任校长。期间蒋介石长孙蒋孝文在军校就读,因屡次严重违纪、违规,被谢肇齐愤而开除,由此得罪权贵。蒋介石父子表面不动声色,第二年(1957年3月)却以“匪谍”之罪革职,亦办退役,后在台湾多处任职,1992年移居美国,1995年病逝。谢肇齐将军在中山城内的故居可作旅游景观开发利用。 [2]

§ 资源条件

中山古镇

一、富有传奇色彩的千年古镇史。

中山是唐宋时代武平的场治、县治所在地,素有“小京城”之称。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后,在武平境内设武平、南安二镇,中山为武平镇治所在地。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并南安、武平二镇为武平场,这里为场治所在地。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场为县,最初县城也设在这里。中山地处闽粤赣边,地理位置显要,为“全汀门户”,为防御广赣“两寇”作乱,明洪武二十四年(1381年),在此设武平守御千户所,驻军1000多人,抗倭名将俞大猷也曾在此任职驻守。1645年,清军长驱直入,连下连城、上杭各城,所在县官吏望风而降,惟武所中山军民踞城抗清,矢志不降,与清军拼死血战。1646年9月,历经一年多攻防血战后,中山城终于陷落,惨遭血洗屠城,当时情景可谓哀鸣遍野,血流成河,死难者不下万人,现珍藏于武平县博物馆的“万人缘之坟墓”碑,成为那段悲烈历史的铁证。进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入中山开展革命实践,并与红六军在中山城郊胜利会师,一举横扫驻守城里的吴德隆匪部。武平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更加风起云涌,武平苏区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全国罕见的典型客家“百姓镇”和“客家方言孤岛”——“军家话”。

客家民系自中原辗转迁徙至南方后,大都聚族而居,村落居民多属同宗。然而在中山古城这人不逾万、户不盈千、方圆不过二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居民却有102姓之多,在全国客家村落实属罕见姓氏奇观。主要成因是:这个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的千年古镇,为客家民系自中原辗转南迁中转站之一;又由于地理位置显要,为三省结合部风云际会之地,历经驻军和战乱,最终形成五湖四海、兼容并蓄的“百姓镇”此一独特奇观。“百姓镇”盛行姓氏门额氏联,千百年来流传不衰,每逢节庆喜事,各家各姓,均在大门贴上姓氏门额氏联,表达念祖追宗、饮水思源之情。中山“百姓镇”另一奇特人文景观,就是当年落籍中山的古代官兵使用的方言相沿至今数百年不变,与当地客家方言相行不悖,这就是被语言学家誉为“语言活化石”、客家“方言孤岛”的“军家话”。

三、绚丽多姿的古镇民间文化艺术。

中山素有“汉剧之乡”之称。早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徽班北上成京剧、南下成汉剧”,当时“荣盛班”等10多个知名戏班陆续南下来闽西演出,并开始在闽西收徒传艺,扎根落户。从此,中山汉剧就以其超凡的生命力,历经数百年而经久不衰。中山汉剧秉承西皮、二黄唱腔,兼吸昆曲、高腔和民间小调精华,不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更有厚重的中原遗风,被誉为梨园瑰宝、“南国牡丹”。元霄闹花灯也是中山古镇传统之一,始于明洪武年间,由十八将军从京城带至中山,其最具特色的是花灯大如房子,折纸镂花精美,镂花孔中,飞禽走兽,风光名胜,循环游走更叠,灯下演木偶戏,这种文化现象是中山古镇孤岛文化的一个部分,也是中山独特文化遗产之一。此外,中山木偶戏也久负盛名,“国华堂”是中山第一木偶戏班,多次外出江西等地演出,深受欢迎。

四、绽放光芒的红色革命史。

中山为武平革命发源地之一。从1929年至1932年,中山上坑先后爆发三次农民暴动,声震周边地区。1930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由江西寻乌再次入境武平开展革命根据地建设,由民主方向进军中山城,与红六军在永安桥附近不期而遇,胜利会师,而后分头行动,武平苏区得到恢复巩固。据中山革命史料记载,朱德军长在征途中餐风宿露,涉水登山,感受风寒,抵达中山城已是大寒大烧,卧病在床,住在实夫别墅左厢房,经中山城名医林鉴春开方拨药,一剂服后,病情好转,寒热皆退,后朱德军长带病上阵,率领红军继续向武平县城进军。永安桥、实夫别墅、上坑暴动遗址及众多红军标语可作为红色资源加以保护开发。

§ 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中山古镇

在旅游开发中,从景观资源的角度考虑,必须具有“三头”的要求,一是要有看头,就是这个景观资源很值得一看,看后觉得很耐看;二是要有说头,就是这个景观资源要很有文化底蕴,有故事可说,有知识可讲,有阅历可授;三是要有玩头,就是让游人有冲动感,想参与可参与,参与之后觉得很有意义,很有一番体验。我们认为,中山古镇景观资源基本具备上述有关“三头”的要求,对中山古镇进行旅游开发完全是可行的。

首先,中山古镇保存着许多历史人文景观,如七百米古街、迎恩门古城墙、武侯祠、东平王庙、相公塔、永安桥、朱德旧居等,还拥有十里翠竹、龙岩雨霁、聚仙岩等秀美、奇异的自然景观,这些人文自然景观值得欣赏,很有“看头”。其次,中山古镇拥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是古汀州的南大门,长年驻兵把守,红军还在这里斗争活动过,有许多传奇故事,世代传诵,很有“说头”。第三,中山古镇拥有绵延十余里翠竹景观,划竹筏或乘轻舟而下,清风扑面,美景尽览,令人心旷神怡,有“天地人合一”的美妙感觉,很有“玩头”。

因此,有旅游专业人士看过中山古镇的自然人文景观后评价说,中山古镇天生丽质,是武平历史文化很有价值的一个亮点,保存和浓缩了中原文化很多特性,整理、挖掘、推广中山古镇,一定可以成为闻名全省的旅游胜地,成为“福建丽江”。

§ 旅游开发的设想

中山古镇

一、古镇游的主题及目标定位。

中山古镇之美,在于古,历史悠远,古韵厚重;中山古镇之美,在于独特的文化传承,有堪称“天下一绝”的百姓镇与姓氏文化,有被誉为“方言孤岛”的“军家话”,同时也是闽西“汉剧之乡”;中山古镇之美,在于生态清新,十里翠竹,连绵十里外,青翠欲滴,娟秀挺拔;加上中山古镇的独特区位,古镇游的主题可确定为闽粤赣边千年百姓古镇生态文化之旅,突显寻古、探幽、品文、回归自然的个性。

由于目前武平县还没有正规的旅游景区,因此中山古镇旅游开发具有县域历史文化展示、群众旅游休闲、县行政接待服务等多种重要的服务功能,其开发的目标可定位为:努力把中山古镇开发建设成为闽粤赣边地区,乃至本省沿海、珠三角等地群众旅游休闲的生态文化风景区。

二、古镇游开发阶段的设想。

根据目前中山古镇各类旅游资源条件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实际状况,中山古镇旅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准备、开发、建设,方可正式对外开放,并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丰富,不断扩展。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规划设计阶段。近期请知名旅游策划公司完成中山古镇旅游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

2、景点包装阶段。2007-2008年,甚至更长时间。不管是对外项目招商引资成功,由外资投入包装,还是政府主导进行,多方筹措资金,对重点景观进行修缮、包装、美化。

3、配套设施跟进阶段。2007-2009年,甚至更长时间。按照旅游业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要求,对相关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完善等。

4、正式开放阶段。当整个景区初步达到可以开放的条件时,整个中山古镇旅游就可以正式对外开放。

5、不断发展、完善阶段。古镇游正式对外开放后,通过自身的发展,再拓展、再完善。

三、古镇游内容的初步编排。

1、旅游线路设计:

相公塔公园—古汀州首富、“东南钱王”舒经墓—永安桥—迎恩门—古街—武侯祠—古街—东平王庙—古街—红四军与红六军会师地—抗日将领谢肇齐故居—朱德旧居实夫别墅—龙岩雨霁—十里翠竹—聚仙岩等。时间上可定为一日游,线路内容可以随着景点的不断挖掘增加而增加。

2、民俗活动安排。听汉剧、看木偶戏、学军家话、猜姓氏等。

3、风味小吃。尝猪胆肝、锡丰昌软心糕、酿豆腐、肉丸、红菌豆腐渣、簸箕米反风味小吃等。

4、人文与自然景观。相公塔公园、古街建筑、永安桥、红四军与红六军会师地、朱德旧居、龙岩雨霁、聚仙岩、十里翠竹等。 中山古镇

四、古镇游开发模式的设想。

1、组建中山古镇旅游开发公司。由县中山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小组领导,具体可挂靠在中山镇政府。通过该公司多方筹措资金,特别是可以将新农村建设资金捆绑使用,着手具体的开发建设。重点是对古街、相公塔、永安桥、朱德旧居、十里翠竹等景观的复原、包装、美化,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这种开发模式主要以政府为主,在资金筹措得当的情况下,也是完全可行的。当然,如果招商引资成功,也可以将公司转让给外商接管,继续开发经营。

2、通过招商引资,由外商进行开发经营。这种开发模式,武平我县而言,是一种最佳的开发选择。但由于旅游项目,具有投资额巨大、收回周期长的特点,要引起投资商的兴趣,必须做细做好项目开发策划包装工作。对此,需要委托专业机构对中山古镇旅游项目进行精细包装策划,详尽地阐述其可行性高的项目盈利模式、潜在市场价值、项目的核心吸引力以及稳定的投资回报等内容,提高项目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县委、县政府要尽快把中山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列为县重点项目,在“9·8”、“11·18”等重要招商平台上,集中力量进行推介,以促成项目招商早日成功落地。

总的来说,中山古镇旅游开发可以走政府主导,边开发建设,边招商引资的路子,内外资兼顾,前期阶段以政府投入为主,中、后期则考虑以外资投入为主的方式。

五古镇游配套措施的考虑。

在硬件方面,从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要素出发,按照景区“可进入、可停留、可欣赏、可享受、可回味”的“五可”要求,对中山古镇旅游开发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完善。一是尽早完成省道206线县城至中山道路改造,并按照进入风景区的道路标准要求进行建设。二是铺设、拓宽各景观之间的连接道路,方便游客进入;景区总停车场及各景点停车场建设等等。三是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接待能力的饭店、旅馆,特别是可以在十里翠竹景观的附近,沿溪两岸建设一些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村饭店、旅馆,满足游客的吃、住等方面的需 要。四是建设一条专卖武平客家土特产的商贸街,满足游客购物需求。

在软件方面,首先,要加强古镇游开发的组织力量。县中山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小组以及中山党委、政府要统筹做好整个中山古镇旅游开发的规划、协调、管理、招商和投入工作,确保古镇旅游开发走上正轨;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中山古镇品牌的塑造。中山党委、政府及县直文化、建设等单位部门要认真做好关于中山镇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及“福建历史文化名镇”,甚至“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获得上级冠名,取得相关保护经费,并进一步提高古镇的知名度。第三,要进一步加大中山古镇对外宣传推介力度。近年来,虽然通过中央、省、市各种媒体对中山古镇文化的报道和展示,中山古镇对外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工作者来中山考察和采访,但是,这仅为中山古镇旅游开发的宣传推介起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今后还必须充分利用媒体和群团组织的力量,通过邀请记者、作家、文人开展采风、摄影、笔会等活动,持续挖掘、整合、宣传中山古镇千年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中山千年古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 发展优势

中山古镇

一是有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业老街。中山古镇老街沿笋溪河而建,全长1586米,有铺面453间;现保存完好1132米,铺面307间。整街共分八节:即江家码头、观音阁、万寿宫、水巷子、一人巷、卷洞桥、月亮坝、盐店头。街道以青石铺设,街面3至5米宽,建筑为穿逗式木结构,中为骑廊式过街亭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日不能晒、冬暖夏凉;还保留了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针绣坊等传统作坊。民居建筑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考察评价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民族特色的山地民居古建筑群,并题:“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保历史文化名镇真实遗存,发展旅游,造福乡泽”。

二是有聚集密度较高的山村古庄园。镇内著名古庄园有龙塘庄园、枣子坪庄园、白鹤林庄园、朱家嘴庄园、两河口庄园、沙榜上庄园、斑竹林庄园、四面厅庄园、瓦屋头庄园、贺家庄园、赵家坝庄园、大地坝庄园、塘口头庄园等十余处。

三是有万寿宫,“吴蜀均沾”石刻,“打假”碑等遗存的商德文化。昔日繁荣的商贸流通,产生了盐帮、马帮、船帮、木帮、米帮、青山帮、青果帮、水手帮、围腰帮等行业帮派,孕育了世界最早的“WTO规则——吴蜀均沾”,中国较早的“打假公告——禁卖发水米碑”等商业文化,“东方十字架”等生殖文化,“木帮公罚”等行帮文化,“禁止宰杀”、“禁止捕鱼”等环保公约,“醒酒石”等行为规范,“郑氏节孝碑”等妇女文明。

四是有唐代宝刹双峰寺为代表的古寺庙20余处。其中双峰寺、玉皇观、圆通寺、清溪寺、黑神庙最为著名。双峰寺,位于中山镇南15公里外的白鹤村,原名景德寺,属佛教临济宗派。凭碑刻记载,大约建于唐末,在明代和清康熙、道光年间相继维修,该寺属于现今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复式四合院禅宗寺庙。

五是有奇山异石相融的自然景观。

1、十里峡谷画廊:位于中山古镇南部15公里外的峡谷,是6500万年以前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地壳变迁形成的侏罗纪大裂谷,呈南北走向,从贵州绵延至我镇,仅镇域段长20余公里,最低海拔约700米,最高海拔在1442米以上,山体为丹霞地貌,在林溪相间中,溪、瀑、滩、崖、石、洞浑然天成,幽、险、雄、壮、秀集于一身,风光秀丽,景色十分迷人。

2、石天井世外桃源::位于古镇西南,与永兴镇毗罗相连,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四周悬崖绝壁,中间有数百亩平坦开阔的土地,巨大的山体托起一片人间仙境,大自然造就了牯牛背、朝天马、石天井、大圆洞、仙鹅抱蛋、何氏悬棺等奇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这里古树参天,遮天蔽日,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小溪清澈,环山绕路,淙淙流淌;行走在山上,踏着紫色沙岩铺就的“红地毯”。穿行在林间溪边,几十个大小起伏的山峰环环相连,组成天然迷宫,让你不识路径,迷失方向;站在牯牛石背上,远眺綦江山脉,重重叠障,宛如万匹天马奔腾,硝烟弥漫,令您叹为观止,不愧为天下一大奇观;置身朝天马山峰下,天马仿佛正引颈嘶叫,飞奔九天,让你有忘却人间一切,恍入世外仙境桃源的感觉。

六是有世纪经典“爱情天梯”的民俗风情。五十多年前,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的寡妇徐朝清相爱,引来村民闲言碎语,他们携手私奔海拔1400米的深山——半坡山,从此远离现代文明。他们互称“小伙子”和“老妈子”,为让她能安全出行,“小伙子”花了半个世纪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爱情天梯”。“50年锲而不舍,六千步生命天梯;爱情不是闲云野鹤,而是生活的悬崖峭壁上不停地开凿与融合。两万个日月星辰,见证了当代日益稀缺的——经典爱情!”(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评语)刘国江和徐朝清的经典爱情故事,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讲述》、《家庭》、《生活》、《半边天》、《道德观察》等知名栏目组到我镇摄制并播出,日本、韩国电视台及全国20多家省市级电视台也相继予以报道,在国内外观众中掀起了巨大的影响。“爱情天梯”被评为2005年全国三大爱情传奇、2006年度全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和“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极大地宣传了中山古镇,吸引了大批游客来古镇旅游。

古镇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宗教文化、楹联文化、巴人文化和行帮文化历史久远。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活动有川剧座唱、婚俗表演、打道琴、庙会、灯戏、赛龙舟、烧火龙、唱山歌、漂河灯、打铁水、爬杆杆、舞狮子、舞龙灯、千米长宴、石板糍粑节、生态猪节等民俗风情。[3]

§ 发展现状

中山古镇美景

中山古镇保护开发工作启动以来,到古镇拍摄制作节目的电视台有:日本、韩国等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天天饮食》、《搜寻天下》、《绵绣梨园》、《新闻三十分》、《新闻联播》、《夕阳红》、《讲述》、《家庭》《生活》、《半边天》等栏目组;台湾、重庆、四川、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深圳、辽宁、陕西、福建、江苏、湖北等地方电视台。在古镇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梅花档案》(周杰主演)、《龙虎人生》(王志文主演)、《寒夜》(赵文煊、刘涛主演)、《中国黑室》、《纸醉金迷》(陈好主演)、《重庆碟战》、《重庆1950》等;重庆电视台拍摄了《今夜不设防》、《巴渝人家》、《雾都夜话》等栏目剧《古镇人家》、《人间真情》,纪录片《深山望远》、《桫椤树下》,以及《古镇马娃》、《目击者》、《爱情天梯》等大量电视短剧。

2003年重庆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中山古镇》一书和古镇人文风景名信片一套。作家、记者每年在《人民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时报》、《今日重庆》、《新女性》等各类刊物上均要发表大量古镇文章。2008年“千米长宴”活动于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播放了两次,在观众中掀起了巨大的影响,古镇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基本实现了享誉国内、名扬海外的目标。

外地游客纷纷拥来古镇旅游观光,有重庆、成都、北京、台湾、香港等地的客人、领导和投资商,也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等地的外国客人。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美术系学生经常入住古镇绘画写生,中国摄影家协会、重庆作家协会等一批知名摄影家、作家也相继到古镇采风。目前,古镇已成为绘画、摄影、影视基地。2007年吸引到中山的游客已达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1%和116%。

中山古镇近年来有2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国内著名画家徐庆平,院士陈祖贵,以及聂力、丁衡高、岳宣义、张德邻、黄镇东、汪洋、王鸿举等领导相继来到古镇考察,并给予了极高评价。各级领导和社会名流对古镇情有独钟,古镇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发展战略

中山古镇

一、中山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周边三大国家级自然风景区紧紧相连,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相得溢彰,独特的区位和资源是我镇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条件;同时,随着近年古镇旅游的新生,中山古镇已成为重庆十大旅游精品工程渝南精品线的重要景区,彰显渝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核心门户的魅力。为把中山建设成为“商德古镇,民居乐园”的生态、旅游、文明古镇,我们在加大基础设施快速改善的同时,将中山镇分为三大板块引进外来投资合作开发建设。

二、结合中山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坚持“亲商、安商、富商”的原则,加大旅游业招商引资力度。中山古镇的景区景点培植在于招商引资,我们自行策划了“仿古场镇建设,开辟水上娱乐,古庄园的开发,双峰古寺庙的复建,‘爱情天梯’的打造,生态种植、养殖、旅游商品加工展示三园建设”等招商项目46个,印制了宣传画册和招商项目册,开通了“中山古镇旅游网”,多形式、全方位推荐中山古镇旅游开发项目,2007年约接待各类投资商120余批次,签约项目10个,合同引资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

三、积极创造中山特色品牌,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通过深化主题活动,以影响力积极培育系列“千字”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的上档升级。千年古镇,彰显悠久历史;千米长宴,展示幸福和谐;千级爱梯,重现爱情经典;千饼供月,思盼亲人团圆;千人划舟,凝聚万众之心;千鹤归林,品味原始之美。同时,我们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充分挖掘山区的生态种养业特色,全力推出“中山麻”、“太和米”、“生态猪”、“高滩蜜”、“山区土家禽”等旅游商品,带动农村加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2008年以“古镇建设年”为契机,加快中山基础设施建设。为让招商引资成果落地,按照“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我们在“2007古镇宣传年”的基础上,明确了2008年为“古镇建设年”,成立了“中山镇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分别设立中山古镇游客接待中心、中山滨河路、中山后街、清溪滨河路、都府西街、古镇老街整治、“中斑”公路、“中自”公路等20个重点项目工作推进组,实行每月工作督办,以全面促进中山交通、旅游、新农村建设。

§ 旅游指南

中山古镇美景

1、成都——江津:汽车(五桂桥汽车总站、双桥子汽车站,5个小时抵达);火车(晚11:35乘坐K139次火车(卧铺120+5)成都-江津,次日早7:16到达江津德感火车站)

重庆菜园坝、陈家坪汽车站——江津:滚动发车,一个小时就可抵达江津汽车站

2、江津——古镇:坐公交车到江津汽车客运中心,再搭中巴到古镇(可以直达中山,也可坐江津发往太和或者常乐的班车在中山古镇下,票价13元)

回:1、中山古镇—江津客运中心: 中山镇新街滚动发车(票价10元,2个小时车程,最早一班5:30,最晚一班下午3:30点)2、江津汽车站——成都:大巴4个半小时车程,发车时间不详,末班是下午3点(最好刚来就提前买返蓉车票,不然象我以为无票之好去重庆绕了一圈) 江津汽车站——重庆陈家坪汽车站(17元,60分钟)重庆菜园坝汽车站(80分钟) 重庆陈家坪汽车站——成都(120元,3个半小时车程)

3、特色食品:烟熏豆腐、石板糍粑、 糍粑醪糟汤圆、老腊肉、河水豆花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