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作物测产 |
释义 | § 作物测产 § 正文 作物收获前对产量的预测。目的在于在作物收获以前及早提供产量信息,作为制订收获、仓储、运销、加工等计划的依据。预测方法可分为田间测产和航天遥测。 田间测产 通常又有目测估产、测数预测和割取预测 3种方法。除目测估产外,其他两种方法都要先选定测产田和取样点。测产田块的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要能代表整个测产区的一般水平。一块测产田上设置取样点的数目,要根据测产田面积大小和作物生长的均匀程度而定,一般为3~9个点。田间作物生长均匀、土壤差异小的,取样点可设置在测产田的1条或2条对角线上,间隔一定距离成直线分布;作物生长不均匀的可根据生长状况划分为一、二、三级等几种类型按比例确定设点数目。 目测法 根据作物品种的特点、长势长相、气候条件对产量可能产生的影响、病虫害状况等,评定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一种凭经验的粗略估产法。 测数法 取样考查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以测算每亩产量的一种测产法。大株作物如玉米一般在每个取样点取21行求出平均行距,取51株(穴)求出平均株(穴)距,以其乘积除667平方米,求出每亩株(穴)数。然后,在每点任选30株(穴),根据该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见作物产量)进行测算。如水稻可根据有效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千粒重等,求出平均每株(穴)产量,乘以每亩总株(穴)数,即得每亩产量。小株作物如小麦,可用1平方米的方框取样,考查其产量构成因素,求出各样点每平方米的平均产量。 割取法 将各样点的作物割取、脱粒、扬净并干燥至一定标准后称重,求出各取样点的平均产量,再求得每亩产量。撒播的小株作物,每点取 1平方米的方框取样。条播作物可按条长和条幅、条距折算成 1平方米面积。大株作物单株产量变化大,取样点的面积应大些,一般用长方形取样,每点6平方米。测产田块的测产结果算出后,即可进一步推算出测产区域的作物总产量。 遥感测产 即飞机、飞船、卫星遥测。应用光学、电子和电子光学仪器,接受地面农作物辐射、反射和散射的电磁波信号,通过无线电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加工,从中提取对农作物生长状况的信息;再根据地面农作物的光谱特征,判别农作物的种类、生长情况和土壤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D.A.赫尔塔研究,遥测农作物产量,可按下列模式测算: 农作物产量=田亩数×最大产量×气候系数 ×事件系数×管理系数 其中,田亩数指生长某一种类作物的土地面积。最大产量是反映气候与农业变量影响下,土地的最大生产能力。气候系数是指计及气象反常的理想的最大产量。事件系数指遭受破坏事件(如冰雹、洪水、风暴和病虫害等)对产量的影响。管理系数反映经济与技术发展对产量的影响,如某作物采用新品种,可使实际产量高于最大产量;某些国家生产某种作物的产品市场过剩,可能毁掉该作物的一部分。 航空勘测离地面较近,一般用广角相机,1幅相片能覆盖约10平方公里地面。卫星遥测离地面远,用窄角相机,1台可摄98×98平方公里的面积。由于探测的范围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小,因此获得的资料较全面、准确,并能反映地面的动态变化过程。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